网络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 - 范文中心

网络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

01/26

  摘要网络文化必然会更新大学生的观念和思想,网络是当代最具有革命性的科技成果,它必然会推动大学生思想的大解放、活跃大学生思想、开阔他们的眼界,促进观念更新;同时落后、封闭、保守、愚昧的观念也伴随着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影响,本文从这两方面探讨,并探讨了网络价值取向负面影响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 教育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256-02      一、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的正面作用      网络文化的交互性促进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解放,使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的自我价值可以得到实现。在网上,大学生则可以索取所需知识、信息,在主动、积极、放松的状态下自由获取信息,主体性得到大大增长,能动性得到发挥。   (一)网络文化以全新的传播手段提高大学生的主体能力   网络拓宽了大学生获取教育信息的来源,拓展了获取教育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大学生上网的兴趣相当广泛,有的选择时事新闻、政务咨询、民生讨论、商贸就业、影视艺术、游戏竞赛、旅游休闲、生活知识,其中选择时事新闻的占到69%,影视艺术的占到52%,生活知识的占到48%。由于网络具有传统媒介所不具有的优势,电视、广播、报纸都是一种单线的模式,而网络使的大学生既是传播的主体,又传播的客体,这极大的解放了大学生的思维、使大学生具有空前的创造力和主体性。网络信息传播使大学生获得知识更加快捷高效。我们只要百度一下瞬时间无数的信息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供我们选择,人们在短时间内可以拥有巨大的信息量,而且更新的频率也会加快,这样极大的刺激了人们的学习创新意识。在全新网络环境中,网络所营造的环境将极大地扩展人的智力、体力和感官能力。把人的潜能发掘到一个更深层次,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网络文化促进了大学生民主意识的发展   政治的民主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著名政治学家俞可平鲜明的指出民主是个好东西,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正逐步向政治民主化社会迈进,但是民主政治需要广大人民具有民主意识,这样才有利于更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国家的栋梁,必须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新世纪网络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网络的覆盖广、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的特点,正好有利于我们推进大学生的民主意识的推进,网络有助于大学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交往渠道,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参与时事新闻事件的评论,每年两会期间许多学生就对两会报告发表自己的看法,涉及民生、法治、教育、腐败外交等各个领域的话题,因而有学者指出这是一种新民主形式:网络民主。网络一定程度消除民主的最大障碍,社会地位的差异、生活方式的不同、文化层次的高低等因素在民主政治进程中不见了。大学生还有许多固定的论坛、博客中讨论政治民生话题,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去年胡锦涛总书记还做客强国论坛,可见党和政府对网络意见的重视和关注。   (三)网络文化充实了大学生丰富生活和心理   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感受更广泛的外部世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网络给人们的精神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自由的空间,大学生不受传统文化、道德、校纪的约束,他们的个人情绪可以宣泄,从而回归本我,使身心放松,缓解学习与工作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学生借助于网络这种获取信息新媒介,这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培养。当代的大学生具有不愿受别人的强制,他们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传统的媒介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网络的交互性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使得它成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最好媒介,网络上拥有无数的资源,这些信息是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寓教于乐,网络为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前提,现在大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可以看小说,可以上网购物,培养大学生的商品意识,大学生通过邮件、QQ加强同朋友、亲人的联系,调查显示86%的拥有QQ,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心理变得更加多元化。   (四)网络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网络为大学生发展开展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了途径。受民族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学校自身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性的发展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中国学生的最大的不足是创造性不足,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网络信息双向传递,所有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和主张,没有谁是以权威的面貌出现的。因此,大学生在上网时,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受他人左右,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品质。他们在网络上学会如何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拓展原有思维的单一性和狭隘性。网络使大学生有可能直接接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信息技术,冲破传统的思维束缚,甚至现实世界的束缚,自由地在想象的、虚拟的世界里翱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对它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和冲击,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政治观念、行为方式,如果不能正确地把握网络带给我们的机遇和冲击,大学生思想教育在网络社会将失去巨大的教育导向作用。   (一)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丧失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性,西方国家是网络技术的开发者和主导者,网络成为他们进行和平演变的工具,冷战期间,美国通过声波的力量把苏联的意识形态打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进入新世纪网络又成为他们新的演变工具,当其浏览网页时会发现许多渗透西方价值观的信息,包括影片、新闻、反动宣传等,由于今年来我国放松了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这又给他们提供了可乘之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革命要先搞宣传,反革命同样要先搞宣传。我国对于报纸、电视、广播的地控制和引导可以说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对于网络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网络上经常会看到许多假新闻,这些新闻有些是有意散布,扰乱人们思想,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网络上充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这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倾斜。这种网络时代的文化霸权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念形成冲击。大学生没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念,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正确认识、处理全球化和民族化两者的关系,就会动摇国家意识、动摇爱国主义信念,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二)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的低俗审美取向   以往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媒以及老师的灌输,内容经过层层把关,那些不正确、消极颓废的信息已经被过滤掉。现在大学生只要谷歌一下或百度一下就会出现许多相关信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信息传递变得十分快捷和方便,人们的许多工作或活动都可在网络上完成,有用的信息与无用的信息同时产生、被传播,信息的产生无法通过法律有效控制。加之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判断和鉴别能力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对网络上文化信息的选择带来盲目性,使大学生很难分清和判断信息的对错、是非、真假、美丑、善恶、不知怎样利用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警惕和抵御不良反动信息,在网络这自由的天地里,大学生可以为所欲为,似乎不用和人打交道,从而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而放纵自己的行为,无道德约束、无责任约束,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上散布不良言论、攻击他人搞人肉搜索的破坏和泄漏别人隐私的事件,有的通过网络的覆盖广传播快的特点为达到成名的目的而采取令人不齿的行为,如现在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木子美等人物,充分体现了他们审美取向低下的特点,这样大学生不自觉精神上患上麻痹症,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

  (三)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传统价值取向   由于网络文化具有依赖性较小、自主性较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在没有时空限制、没有权威约束空间自由发布和接受信息,在网络上大学生能够感到自我的存在,感到自己可以控制整个世界,感到自己就是法则,这使得大学生的自我中心思想日益严重,个人主义不断膨胀,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紊乱,道德判断力削弱,社会价值观念很难再保持统一,以至于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而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一直所起的支配作用则可能消失,由此而来造成的道德评价失范、道德相对主义最终必然导致大学生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网络所容纳的信息数量极其庞大,使法律所提倡的言论自由和控制言论自由的两难境地之中,大学生群体在信息消费中无法在完全自主的情形认知事物和判断是非,道德的判断力因此下降甚至丧失,由于网络信息容量大、变化快、人们思维积留少甚至陷于感性追求。      三、网络价值取向负面影响形成的原因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如此重要的负面影响,那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农业社会、人治文化和封建人格现代属性的先天不足;网络是一种新兴媒介但是它所承载的内容却不是新兴的,网络之所以影响深远,原因是它的覆盖广、交互强、传播快、开放性使它所承载的网络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影响,中国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两千多年对于中国当代网络文化是深远,虽然我们和合文化的优良传统,但是我们也有着浓厚的人治文化特点,现在网络上随时都可以看到康熙王朝的电视剧,而二月河所写的这部著作是数千年专制文化的顶峰的鲜明体现,但这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批判,我们的广大学生都梦想成为一位康熙式的人物,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人治文化、封建人格现代属性的先天不足。   第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对文化价值观念的侵袭;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了文化反思,80年代我们最早兴起的伤痕文学、寻根文学、以及90年代的先锋小说都是在文革结束后的一种文化领域的大解放,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为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也乘机兴起,最明显的是《河殇》的出台,现在网络上仍然可以搜到这步剧片,这部剧片是民族虚无主义的集中体现。   第三,国家宏观文化发展战略缺乏操作机制,对网络缺乏坚定明确的导引和制约;我国虽然有明确的文化机构负责文化工作,但是我国的文化战略一直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对网络缺乏明确的导引和制约。   第四,网络的“逐利性”造成了其价值取向的异化。由于进入市场经济后,人们的积极性空前觉醒,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牟利,忽视网络的社会效益,使网络成为牟利的工具,导致了网络价值取向的异化。      参考文献:   [1]张海鹰,藤谦.网络传播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9.   [3]陈晓云.众人狂欢――网络传播与娱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5]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相关内容

  •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分析
    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3期 德育天地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分析 ○林琼斌 摘 要: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高校培 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大学生存在社会公德意识 ...
  • 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
    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 论文摘要: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会对他们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影响:对策 互联网将缩短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重塑 ...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主体论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一种结构性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主体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者和说服教育对象在内的双主体.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说服教育 主体 大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体系探索
    [摘 要] 本文认为,要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转型给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就必须积极尝试建立大学生健康教育新课程体系,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改意识;更新工作方式与方法,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教育;挑战;新课程 ...
  • 浅谈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浅谈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引言 互联网(Internet),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它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工具,已在全世界迅速的发展起来.自从上世纪90年代登陆中国后,迅速成为科技革命最亮丽的风景线之一.而当代大学生是一个走在时代潮流和思想 ...
  • 如何正确认识政治教学中出现的社会性偏差
    引言: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着社会性偏差的问题,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且会对政治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教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必然性,认识到它对政治教学的积极意义,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 所谓"社会性偏差",是指学生认识 ...
  • 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定义
    一.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定义 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旨在引领组织广大同学开展相关自我服务工作(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权益维护.职业规划)及学生会内部的自我服务工作(学生干部培训.工作交流). 学生会的自我服务包含了物质服务和 ...
  •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诱因及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宁,更是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等事业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各种社会纠纷 ...
  • 基于价值累加理论的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规律及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将价值累加理论引入至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研究,剖析出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形式,深入分析了在价值累加理论的六个构成因素--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一般性信念.触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的实现的作用下,大学生网上群 ...
  •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摘要:我们正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是一个以科教与物质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合力竞争的时代.我们的青年大学生生活学习在社会变革.转型.发展与进步的转换时期,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因此,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勇敢地担当历史重任和社会责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