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流动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 范文中心

企业人才流动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10/10

企业人才流动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赵平华

摘要:人才流动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措施,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本文浅析了如何保持企业合理的人才流动,从而发挥人才流动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人才流动 人才合理流动的对策 企业人才流动,简言之就是吸引适应自己的优秀合格人才,通过流动使人才找到自己的位置。企业找到所需的人才,实现效益最大化和人才价值的最大化。这是人才调节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充分发挥人才潜能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人才流动的意义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执行一整套由国家进行统一计划、培养、使用的人才制度,这种制度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显现:制度单一,方法过死,造成人才群体结构不合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奇缺与积压浪费并存等矛盾。邓小平根据世界发展的新形势,1977年9月,在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谈话中提出了人才流动的思想。他说:“我们要很好地研究科研和教育的如何协调、人员如何进行交流的问题。人员不流动,思想就会僵化,外国的科研机构很注意更新科研队伍,经常补充年轻的、思想灵活的人进来,我们也要逐步实行科研人员流动、更新的制度。”此后,我国人才流动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增强。

(一)合理人才流动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措施

从企业来讲,员工既为企业创造价值,也需要企业付出成本。如果人才过剩,企业就要付出不必要的成本,背上沉重的包袱;如果人力资源短缺,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就无法完成。因此无论是人才的过剩,还是人才的短缺,都相当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只有通过人才流动使有用的人才流入,使不需要的人离开才能保证企业的兴旺发达。一个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对某些岗位的人才作阶段性调整,保持一定的流动性,稳而不僵,活而不乱,始终让企业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使用的必要手段。

(二)合理人才流动可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

无论是在企业与企业还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都会由于“人才标准”与其“薪资标准”产生连动关系。因此,人与现代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成了一种经济关系,并通过这种经济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着企业和人才双方各自的利益,即双方的需求关系。当这种需求关系达到平衡时,就形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当这种需求关系发生失衡时,就会出现人才的流动。

(三)合理人才流动是企业发展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由于企业与人才相互之间始终面临着“适应”与“不适应”的问题,就必然会产生人才的流动;如果企业将不适应的人才长期滞留到某一职位上,而不进行合理的流动,不仅不能促进人才的成长,甚至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提倡和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企业的发展需要与其“人才标准”始终保持一致,如果企业人才标准定得过高,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定得太低,又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人才本身来讲,如果不适应这种要求,也就谈不上是一个“现代化”的人才。

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必须进行有序的流动。只有人才流动起来,才能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率。

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对策

由于人才流动同人才流失十分相近,所以对企业来说,在保持一定的人才流动率的同时,一定要密切关注人才流动的具体情况,以免其偏离控制,转变为人才流失。因此,在企业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保持合理的人才流动率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的进程中,应切实从以下几方面很下功夫。

(一)加强四个机制创新

四个机制分别是引进机制,即通过制定特岗特薪制度引进高级专业人才;晋升机制,即专家队 伍、专业技能职务、技术工人按各自系列分别予以考核晋升;考核机制,即建立新的考核标准和正常的考核程序,实行动态管理,打破固定身份和终身制;激励机制,即在荣誉上、薪酬待遇上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奖励。

(二)培训、评聘、使用、考核、奖罚等配套政策的研究和建设,实行选人、用人、育人一体化 对各种专家、各类专业技术职务和所聘用的专业岗位,都要明确责、权、利。要建立动态管理模式,对公司评定的各类专家及技师,全部实行任期制,每二年重新进行评定和聘任,建立滚动式的津贴待遇,彻底改变一评定终身的终身制。

(三)实行竞争上岗和岗位交流,加快人才培养

竞争上岗和岗位交流立足于发掘企业内部人才的优势,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实行竞争上岗,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年轻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调动员工长期沉淀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之看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前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坚持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尽量做到人员的专业对口,专才专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坚持因材施用的原则,根据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使工作与人才的能力、性格相适应,尽量做到各得其所,使英雄有用武之地。在实行岗位交流上,可以考虑先对领导干部实行岗位交流,取得一定效果后也可以考虑将一些管理人员轮换到其他能够尽其所长的岗位进行锻炼,或根据一些重要岗位(如财务、供应、销售等)需要定期进行人员轮换任职的情况,建立正常的岗位交流制度。

(四)坚持科学的考评和分配制度

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它通过制定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办法和收入分配制度来实现。现代绩效考核制度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通过计划、沟通、评价和反馈四个阶段,促进工作的改善和员工的成长,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方案。考核的结果,一方面是在员工职业发展系统方面,为表现优良的员工提供晋升、职位轮换、培训等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在薪酬系统方面,通过奖励的办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同时,通过惩罚的办法约束员工的不良表现,促进其改进工作。

总之,促进企业人才合理流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战略工程,既涉及体制、机制问题,也涉及政策、环境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并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从观念、体制、机制、环境以及人才培养、引进、留住、使用、配置等诸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5】叶映. 组织人才流失及其危机管理【J 】. 经济师,2006,(2)

【6】徐斌.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外企与国内企业的人才战略,《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相关内容

  • 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20**年-01-2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 目 某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一. 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一)选题意义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间的竞争已由产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演变成了企业人才的竞争,企业人才成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人事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工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从"单位档案"转变为"社会档案"后,管理存在利用率低.使用 ...
  • 中小型企业人才流失管理分析(人资毕业论文)
    ^^^^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学号: 中小型企业人才流失管理分析 分 院 工 商 管 理 学 院 专 业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班 级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20 年 月 日 摘 要 30余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 ...
  • 论文: 新员工培训问题与培训
    学校代码:10269 学号:[1**********] 华 师 范 大 本科学位论文 中小企业新员工培训问题和对策 院 系: 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 郅庭瑾 申 请 人: 叶健人 2012年 月 学 东 中小企业新 ...
  •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学年论文 题目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 ──分析与对策 学院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1302 学生袁康兴 学号 [1**********] 指导教师谢文涛 二〇一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同 ...
  • 浅谈中药知识产权保护
    浅谈中药知识产权保护 柳永青(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中药应用开发系 110163) 摘要:随着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逐步认识到保护中药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现分析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加强中药知识 ...
  • 20**年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泰科院2013届人资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综合类 1心理资本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试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EAP模式 3家族企业与"90后"员工共赢研究 4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保险营销员胜任力特征分析 ...
  •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
    内蒙古财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 者 孙本婧 系 别 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 专 业 金融学 年 级 2011级金融七班 学 号 112102343 指导教师 李广学 导师职称 副教授 内容提要 商业银行是历 ...
  • 汽车美容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JY汽车美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1概述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家庭用车的越来越普及,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受到热烈的追捧.据广东省东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量达80辆.比2007年多26辆, ...
  • 谈谈我国仓储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谈谈我国仓储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仓储管理在物流业和整个经济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仓储管理,主要是为了使仓库空间的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实现平衡.它是降低仓储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高效率的仓储活动,可使商品仓储在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