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理论:标签理论(2) - 范文中心

社工理论:标签理论(2)

04/08

标签理论的历史发展

标签理论是解释越轨行为如何产生及其发展的理论。其理论根源于符号互动理论,即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讨越轨行为,认为越轨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标签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六十年代开始流行起来,到七十年代它甚至成为美国社会学界研究越轨行为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标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贝克尔( H.Becker)和莱默特( Edwin M.lement ),但是贝克尔并非标签理论的首创者。笔者认为标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期,即 1938年— 1951年;形成期,即 1951年— 1963年;繁荣期,即 1963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萌芽期,标签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938年坦南鲍尔 (Frank Tannenbaum) 的《犯罪与社会》(《 Crime and society》)一书。 在《犯罪与社会》一书中坦南鲍尔提到此理论,他认为,冲突在导致各个违法者的产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犯罪实际上是由社区规定的。他认为犯罪的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指明、规定、识别、区分、描述、显示以及形成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过程。 [4]依据坦南鲍尔的观点,越轨行为(犯罪是一种被法律,确切地说是被刑法认定的越轨行为)是在一种社会互动过程中被界定出来的,所以笔者认为在坦南鲍尔的《犯罪与社会》一书中已经有了标签理论的萌芽。

形成期,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标签理论开始形成其理论的雏形,这以莱默特 (Edwin Lement)1951年出版的《社会病理学》 (《 Social Pathology 》 )一书为标志。在《社会病理学》一书中,莱默特将越轨划分为“初级越轨( primary deviance)”和“次级越轨 (secondary deviance) ”。他认为,几乎每一个人都可能偶尔发生越轨行为,绝大数的这类行为都是暂时的、试探性的、轻微的和容易隐瞒的。这类第一次发生的、虽然违背了普遍地行为规范、但行为者本人与别人却并没有这样认定的越轨行为是初次越轨行为。例如,一个青年人出于好奇而吸了一次毒、偶尔发生的漏税行为等,这些行为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行为者本人也不承认自己是越轨行为者。但是,如果这样的行为被公布于众,而且行为者的朋友、父母、雇主或警察、法庭等也视这个人为越轨行为者,他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再次越轨行为。当再次越轨行为出现时,不但别人这样看——如认为某人是吸毒者、小偷、骗子、无赖或“怪人”等——而且行为者本人也会有意无意地接受了这些“标签”。一旦某人被贴上了越轨行为的标签,他周围的人会对他另眼相看。这就会迫使他与其他越轨行为者为伍,以越轨行为者自居,按照这种行为模式去做,并将此类行为变成自己的习惯,甚至终生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因此,莱默特认为,将某种行为贴上再次越轨行为的标签反而会助长这种行为。 [5]莱默特将越轨行为的形成看成是一种由“初级越轨”向“次级越轨”再向“习惯性越轨”逐步发展过程,并突出标签张贴的催化作用,奠定了标签理论的雏形。

繁荣期, 1963年,贝克尔( Howard Becker )出版的《圈外人》 (《 The Outsiders 》,又译《局外人》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将这一理论发扬光大起来。在《圈外人》一书中,贝克尔用明确的语言论述自己的观点说:“越轨行为是应用规章、法律等对于一个‘冒犯者’标定的结果。所谓有越轨行为者,就是被成功地贴上了这种标签的人。” [6]依据贝克尔的观点,越轨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人性,也不是后天教化的产物,而是一些人将一些规则和制裁方式应用于“圈外人”的结果,是一种社会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由于某些“圈外人”被成功的贴上了标签,于是他们便成为了越轨行为者。同时贝克尔在论述中,希望将破坏规则和越轨区分开来。越轨确实破坏了规则,但它仅指那些被成功地贴上了标签的破坏规则的行为。这里,就涉及到正常人向越轨行为者转变的问题,即他是如何被贴上“越轨”标签的。 [7]在这方面,莱默特的解释和贝克尔有异曲同工之妙,即认为“圈外人”是

在一个从“初级越轨”到“次级越轨”,再到“习惯性越轨”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被逐步界定为“越轨者”的。在此基础上。贝克尔在《圈外人》一书中又明确提出,要把越轨理论的分析从越轨行为转移到那些把他人贴上越轨标签的“道德提倡者”( Moral Entrepreneur)身上去,最起码也要将越轨视为被人称为越轨者和称人为越轨者这两部分人进行互动的结果。这样一种思路将人们长期以来接受的“越轨行为导致社会控制”的逻辑整个儿颠倒了过来,形成了“社会控制导致了越轨行为”。 [8]在贝克尔的拥护与提倡下,标签理论被发扬光大,进入繁荣时期,并逐渐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研究越轨行为的主要理论之一。


相关内容

  • 我眼中的社会工作
    我眼中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一班李慧贞 自从拿到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我真的没有小说,或是电视剧里演得那样,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会高兴的热泪盈眶,或是激动的蹦起来,因为我来了不想来的大学.因为学校不是重点,我选择了一个较新的专业,毕竟这样会竞 ...
  • 矫正社会工作
    第一章 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矫正的定义:国家司法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正常成员的过程. 矫正制度和措施的功能: 1. 惩罚:矫正制度 ...
  •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 院系: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学号: 案例:"我很笨,我什么都不行" 服务对象是小李(12岁,男生,小学六年级)皮肤黑黑的,个子不高,学习成绩比较差,考试常常不及格.小李生活在兄弟姐妹多(一个哥哥,两个姐姐)的大 ...
  • [企业社会工作]复习纲要
    <企业社会工作>复习纲要 (题型:一.填空20 二.判断10 三.名词解释20 四.简答30 五.论述20) 第一章 绪论 一.企业社会工作的定义(n.简答) 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以工业.农业.商业.建筑运输业以及其他行业 ...
  • 人本主义治疗模式原理与案例分析
    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原理 与案例分析 一.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概念 人本主义疗法也称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向上趋势,治疗者只要对病人关心,给予温暖和鼓励,发挥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 ...
  • 社工常用的理论2
    社工常用的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概述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 1977 年提出的. 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 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所谓社 ...
  • 社工小组活动计划书
    社工有爱,友你友我 --小组活动计划书 一.活动基本信息 活动名称:社工有爱,友你友我 活动时间:2015年11月16日下午 活动地点:××小学 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暂定) 二.理念架构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 ...
  • 儿童性侵害受害者处遇流程整合之刍议
    婦幼保護之個別系統功能與整合 兒童性侵害受害者處遇流程整合之芻議 * 紀惠容 賴文珍 鄭怡世 合撰 「六歲開始我就被親生哥哥性侵害,小時候我不懂那種事,可是一直到現在,我都覺得自己很骯髒,也變得很退縮.自卑,還經常做惡夢---」:「小學五年 ...
  • 社会工作真题
    社会工作理论 名词解释 1. 社会工作 2. 社会工作价值观 3. 社会福利 4. 社会个案工作 5.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 6. 社会行政 简答题 1. 社会工作的类型 2.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 3. 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流派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