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趁火打劫 - 范文中心

三国中的[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趁火打劫

09/16

第五计 趁火打劫

计名出自《西游记》,原意是趁别人家里发生火灾,处于一片混乱时,乘机偷抢别人的东西。

敌方发生混乱的情形一般有三种,一是内忧;二是外患;三是内外交害。这都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机会。

但到底如何打,明抢还是暗夺,这很有讲究。抢也要有道义。

原文是:“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意思是敌方出现危难,要乘机进攻夺取胜利,这是强大的利用优势、抓住战机、制服弱敌的策略。

《一》董卓打劫残酷无情

董卓打劫是最残酷无情的。

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进而谋害少帝及唐妃后,每次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又引军出城,在阳城围住参加社赛的村民,尽皆杀之,悬头千余颗于车上,扬言是杀贼大胜而回,并以妇女及财产分散给众军,把整个洛阳城搞得乌烟瘴气。董卓要将首都从洛阳搬到长安,迁都时又出动兵马将洛阳一千多户富户全部抓起来,加上“反贼逆党”的名义,全部杀害,将其家产尽数没收。

好在老天有眼,趁国家危难之际劫国劫民、残暴无度的董卓,最后也遭到了报应,尸体被点天灯,残骸屡遭雷打。

董卓被杀后,其部下李傕、郭汜治国能力很差,但趁火打劫的功夫却一点也不逊于董卓。两人内战,乘势掳掠长安居民,李傕将天子和皇后劫持住,以为控制天子便可控制天下,郭汜见李傕劫了天子,于是尽抢宫嫔妃女入营,放火烧了宫殿,甚至将来做调解工作的众位官员尽行监下,且说:“李傕劫天子,偏我劫不得公卿!”其打劫如此,真可谓天理难容!

《二》刘备打劫自取败绩

刘备也曾行趁火打劫之事,但自取败绩。

趁曹操在乌巢劫粮,仓亭大胜袁绍,又准备夺取冀州,彻底捣毁袁绍老巢的机会。刚刚脱离曹操魔爪的刘备不自量力,在汝南得到刘辟、龚都几万部队后,马上向曹操的根据地许昌发起攻击。

闻讯后,曹操马上从北方回师,半路上,截住刘备军队厮杀。但兵卒远来疲困,初战失利,双方扎寨收兵。

第二日,初战告捷的刘备心里甜蜜蜜的,再叫赵云搦战,操兵不出。又叫张飞搦战,操兵也不出。如此旬日,刘备每日翘起二郎腿不自量力的挑战,曹操每日高挂免战牌,好像曹操突然怕了刘备。

稀里糊涂的刘备还沉浸在战胜曹操的梦中,忽报龚都运粮回来半路被曹兵困住,夏侯惇引军抄背后径取汝南。刘备赶紧要张飞、关羽各领一路军去解围。一日未到,忽然又传来消息,张飞、关羽两路兵马都被曹操围住,寨外曹操大将许褚挑战。刘备胆战心惊,终于知道了曹操用兵的厉害,自己确实不是对手,赶紧安排退路逃走。匆匆收拾好行李,刚刚转过山寨,伏兵又起,大呼活捉刘备。吓得刘备屁滚尿流往深山僻路匹马逃生,最后逃到刘表处再安顿下来。

吃了这一大亏,刘备领略了曹操的厉害,再也不敢趁火抢曹操的东西了。

虽然曹操的地盘不敢乱抢,但抢东吴的东西,刘备倒蛮得心应手。

赤壁大战合力破曹后,周瑜、刘备都想取曹仁驻守的南郡。当时双方约定,先由东吴周瑜去取,如取不下,再由刘备去取。周瑜费尽心机,损兵损将,自己也受了伤,还用苦肉计战场装死才破了曹仁的计。刚刚将曹仁从南郡追走,回过头来想进城,刘备却在周瑜追曹仁的时候,领兵抢入南郡,并用计骗取了荆州、襄阳。

别人在卖力打战,追赶敌人,刘备却趁火打劫抢现成的,把周瑜气得吐血。

《三》 曹丕打劫风流娶妻

来了次趁火打劫,却成为一段风流佳话。

打破袁绍的冀州后,绍府内的家属来不及转移,三国的四大美女之一、袁绍的次子袁熙之妻甄氏也在其中。

有着特权的曹丕来到了袁家大院,一见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的甄氏居然爱不释手,有心要纳为妻子。

曹丕将此想法向父亲汇报后,没想到曹操真风流,一见甄氏,大赞曰:“真吾儿妇也!”同意了曹丕纳之。

列位知道, 此时甄氏的老公袁熙还在, 两位还没办离婚手续, 袁熙带有大批部队还可作战呢!只不过在曹操的眼中,袁绍家族已是冢中枯骨了!

爱屋及乌,消灭了袁氏势力,还趁火打劫捡了个媳妇,真是两全齐美。

甄氏就是日后的甄皇后,明帝曹睿的母亲。

的眼光不会错,甄氏出身名门,知书达礼,否则何以能生养出曹睿这么一位好儿子呢。但恃才心高气傲的甄氏后来跟曹丕闹翻了,失意而被赐死,令人遗撼。

甄氏的命运再度说明了三点:一是女人的美貌足以征服任何男人; 二是红颜多薄命; 三是很多皇后难以善终。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隔那么几十上百年,一定会有一位皇后被赐死,或者"自杀"而上吊、饮毒药。好象最后一位皇后的上吊距今不到二十年。

对袁绍太有兄弟感情了,也太儿女亲家了, 袁绍的次子媳妇成了曹操的媳妇, 当袁绍的长子袁谭降于曹操时, 曹操又马上把女儿许配给袁谭,还想招个女婿。可见曹操确实是不想将老战友袁绍赶尽杀绝的。

(孟德思奇)

第五计 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孙子.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新三国第44集,曹操兵败赤壁,马腾西凉军杀奔许昌,此乃典型的趁火打劫,但是曹操让人在许昌大张旗鼓地迎接,以虚张声势,吓退马腾,使用了无中生有之计。第47集中,周瑜诈死,使用请君入瓮之计,曹仁果然中计,去东吴大寨劫营,诸葛亮趁着曹仁大军与东吴混战之际,派赵云趁火打劫,攻取南郡。气的周瑜吐血。

说实话诸葛亮这招使的确是不光明正大,但是战场上各为其主,所谓兵不厌诈,其实刘备心里也特别想取荆州,只是一直打着仁义的旗号,当诸葛亮向其建议趁机攻取南郡时,刘备比较为难,但是为了实现理想,原则是要放下的,所以他假装头疼,让孔明执掌大权。个人觉得刘备这么做不能算是腹黑,就像刘备后来进川没有减免税赋时与诸葛亮的一番对话,他说仁分大仁与小仁,义分大义与小义。一统天下,使人民免受战乱之苦,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此乃大仁大义。反过来说周瑜,如果周瑜真的打下南郡,攻占荆州,那么他势必顺手牵羊灭了刘备,以除后患。就像他想方设法要杀诸葛亮一样。在群雄争霸的三国,弱肉强食的年代,对非自己集团的其它势力谈仁义的话,是不切实际的。 刘备是三国时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建立者。他身上绝不是只有“仁义”,当“仁义”与他的皇帝之位相比时,他会有怎样的取舍呢,但是刘备深知的民心者的天下的道理。在政治和军事上,


相关内容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始计第一 1.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 ...
  • 三十六计的故事
    1.瞒天过海 自认为军事防备十分周密,别人不会轻易进犯时,其斗志就会容易放松,从而麻痹轻敌:平时常见的事物,看惯了不容易起疑心:暗藏深机的计谋与公开的形式并不相互矛盾,相反,它常常暗含在公开张扬的行为之中.这就是易理中阴阳互相为用的道理 贞 ...
  • 川教版八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知道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记住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列举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的暴行:了解太平军抗击 ...
  • 四库全书目录
    四库全书导航经部... 图文书籍 经部 十三经(简介)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左传 公羊传穀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礼记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韩诗外传 大戴礼记史部... 图文书籍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
  •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及外国作家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一)先秦时期作家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曾整理<诗经>.<春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 ...
  • [吴士好夸言]阅读答案附译文
    吴士好夸言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言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 ...
  • 孙子兵法简介及其孙子简历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可能包括孙武后学弟子们写作的内容,也可能有很多篇已佚失),但司马迁&l ...
  • 诸子百家核心思想
    15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刘向(约前 77 -前 6 )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 "叙录" ,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 ...
  • 初中必读书目
    初中生新课标必读书目 1.初中生必读古诗文50篇 2.二十世纪外国散文精选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西游记 5.水浒传 6.朝花夕拾 7.骆驼祥子 8.繁星春水 9.芙蓉镇 10.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精选 11.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精选 12.鲁 ...
  • 文学小常识[1]1
    文学小常识 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第一部浪漫主 义的诗歌总集是<楚辞>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 我国古代第一部文 学评论专著是<文心雕龙> 我国古代诗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