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核心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 范文中心

以爱为核心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08/31

以爱为核心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1-09-25 15:17:49 来源:admin 点击量:156

关键词:小学;教育;校园文化;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认为,人际关系的和谐源于人们之间相互交融之爱,小爱之于己,大爱之于人,博爱之于自然、社会和国家。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是沟通师生间情感的桥梁,是使教育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对我国“仁爱”思想的继承。“仁爱”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它提倡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仁爱观念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立人之道”,是儒家道德的核心精神。而“爱人”则是孔子关于“仁”的道德原则的第一要义。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提出“亲民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道德观,强调厚德载物的精神。孟子提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也表达了爱的真谛。因此儒家的仁义之道就是爱人。这种精神就是贯穿古今的人道主义精神,正如孙中山所说的仁爱“是中国的好道德”,“对人对事都用爱字去包括,这种中国固有精神应该发扬光大”。

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感情,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础。具有‘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爱的教育在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指出,要把“同情人、关心人”视为奠基性品质。他认为,学生在儿童时期对人的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此时培养他们这方面的品质最为有效。以爱为核心的教育是“情感教育”、“和谐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心灵的易感性和同情心都是在儿童时期形成。如果儿童蹉跎,那么所荒废的就无法弥补。”古人也曾说:“少小若成性,习惯成自然”。

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化、信息化程度的空前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门类、多规格的趋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其中对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对人的心理健康的要求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需要学会合作、学会共处、学会交流沟通。因此,研究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 “形象工程”的包装,关键在于挖掘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的内涵,唤醒师生的文化自觉,又使之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爱为核心的教育不是单向的教育行为,而是一种“双主体”的以爱育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愿景。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师生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能凝聚人心,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能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其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等等。因此,加强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1 小学校园“爱文化”的内涵特征

1.1 内涵

当前,对校园文化概念的阐述众说不一。人们通常把校园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校园文化常指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即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狭义的校园文化常指以学校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

小学校园“爱文化”的内涵应从广义上去理解: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

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其内核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爱心育人、文化化人”的价值观念,这样的一个共同方向和价值观念,所表达的是在校园文化中无论是显形文化还是隐形文化,都体现了“以爱育爱”的双主体育人理念和博爱、向上、和谐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气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追求的是:教学相长的教育理想,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创新的发展前景。

1.2 特征

校园的“爱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文化,它主要属于精神文化,校园中的物质活动和环境也比较多地渗透着这“以爱为核心”的精神因素,这正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这样的一种精神文化可以分层次,从具有审美特质的感受爱、欣赏爱和实践爱的一种情感文化的角度来看,它具有非压抑性、中介性和渗透性的特点。

①非压抑性。这样一种对“爱”的审美是师生心理得到解放的途径与成果。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情感需要必须受到适当的压抑;在追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个性情感也必须受到适当的压抑。组织制度和学校教育强调规范性,个性的情感要求必须服从统一的条条框框,但这些制度并非就是校园文化的全部,“爱文化”正从另一个侧面满足了师生的成长需求,使师生在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活动中情感得到解放和提升。

②中介性。“爱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的桥梁,在校园文化中物质环境通过“以爱为核心”的审美化改造,成为有情趣、有灵性、有影响力的景观,从而转化为物质、制度与精神的融合体。这种抽象的理性观念,通过审美化表现,融化于形象、直观的物质媒介之中。

③渗透性。“爱文化”并非独立自足的文化形态,它与情感的弥散性相一致,渗透于校园书香、数学、双语等各类文化活动的一切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说,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交叉文化,具有多重综合的边缘性质,渗透的结果是能动的调节,从而克服校园其他文化活动在育人功能上的片面性,使整个校园文化系统指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爱为核心”的精神文化还侧重于知识、道德、信仰等理性的精神文化因素,它具有整体性、历史继承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①整体性。即包括在此文化背景下的制度、观念、环境、活动、氛围等多种形态,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等方面,须调动党、政、工、团、队多种力量共同培育形成。 ②历史继承性。“爱文化”应体现校园精神和风貌,既要反映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又要继承民族的、本地区本学校的优良文化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创新,从而使之具有独特、持久的历史效应。

③丰富性。适合学生的特点,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向心力,发挥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愉悦身心、艺术审美、陶冶个性、行为训练等多种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 树立一面“爱文化”的精神旗帜

有研究表明,学校文化的形成大致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萌发期:始于学校成立之初,需要一定的制度来引导学校的各项工作走上正轨,学校领导的主观意志起决定性的作用。成长期: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但还未建立真正的具有本校特色的风格。成熟期:学校已形成真正的文化,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定势牵引学校发展。发扬期:文化形成后还要学校全体成员共同浇灌,才能吸收新鲜的成分形成开放的文化体系。

我们大丰市第三小学始建于1968年,在朱兆福、冯春华、陈慧君三代校长的励精图治下,,学校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厂办工人子弟小学发展成为现在颇具规模的省级实验学校。受地理位置、政府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学校的发展举步维艰。这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环境造

就了三小人吃苦耐劳、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群体品质,形成了三小独有的“团结合作、锐意进取、务实规范”的文化氛围。现在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在目前三小这样的文化基础上,我们需要发扬传统文化,需要更高层次的引领和鞭策,需要一种更开放的文化体系。因而,“爱文化”的创建,则树立起一面“爱文化”的精神旗帜。于是,我们全校上下在原有的“求真、立美”的校风建设基础上,制定了“爱文化”背景下“爱国、爱家、爱三小”的校园精神。形成了“求真、向善、立美”的校风,“教真、扬善、育美”的教风,“学真、悟善、行美”的学风。爱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我们的追求是:让真善美成为师生共同的人生信念,把学校建成传承文明、陶冶情操、充满人文关怀的快乐学园、开心乐园和温馨家园,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

爱,是一种纯朴而高尚的情感,是一个人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更是一个人对生活、对人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教师而言,只有心中有爱,才能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发掘学生的潜力,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让教育充满智慧,让学校充满生机,从而丰富爱的内涵,达到爱心育人的完美境界。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心中有爱,才能爱己及人,爱师及长,才能爱学习、爱学校,爱家乡,才能成为一个有着爱国情怀的人。

3 打造一个“爱文化”的校园环境

形象地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理念与物质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在学校进行校园整体布局和远景规划时,理念是起着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在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三小无论是从大型的教学楼群的外观建筑、设计,还是细至校园、班级环境的布置,或是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装备上,都首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孟子说得好:“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在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其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为此,我们倾力打造充满诗意的爱心文化,积极创设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浓郁温馨的爱心氛围。我们结合学校建设,对校园进行了科学的整体规划,力求达到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的统一。让每一堵墙会说话,每一处景观能育人是大丰市第三小学校园环境的特色。大丰市第三小学粉黄墙面上大红的“爱满校园”四个大字,在蓝色天空的映衬下,红黄蓝三原色产生的美与和谐,让人眼前一亮。进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那充满爱意的三小标识——“爱心图”,三小爱心楼那鲜红醒目的“爱满校园”四个大字正是三小老师用爱和责任对学校、对家长、对学生、更是对自己作出的承诺。一代代三小人“捧着一颗心来”教书育人,“不带半根草去”无怨无悔。美丽的三小校园,每个角落、每个人的身上,都洋溢着温暖的爱意。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温暖的提示语„„ 精致的三小,处处透露出它经得起推敲的美。无论什么时候,你见到的是窗明几净的楼道,整齐透亮的校园。漫步校园,“爱心楼”、“求真楼”、“向善楼”、“立美楼” 象四叠厚实的大书在眼前一一展现,左有青青芳草,右有葱葱绿意,令人赏心悦目!

班级的墙壁上是展示学生才华和记录班级成果的园地:有学生优秀作业展示、有星级小标兵的光荣榜、有班级荣誉的宣传栏„„整洁、美观、和谐的环境默默地塑造着学生甚至教师的心灵,陶冶着人的情操。

4 培育一个“爱文化”的人文土壤

校园的“爱文化”应营造的是爱满校园的精神文化环境。这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员工群体的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风貌,是一个学

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致力于从以下几方面来营造校园精神文化,增强育人效应。 在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文化就是“以爱育爱”的双主体育人理念。这一理念使得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实施主体变得更为丰富,也使得“爱的存在关系”变得更为明晰。

4.1 爱岗、爱生、爱学的教师文化

爱岗:精求业务,依学施教,诲人不倦;坚守崇高,乐于奉献,廉洁从教。 践行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

爱生:关爱全体,尊重人格,平等公正;严慈相济,安全为重,关注健康。 为学生个性发展导航,为学生全面发展铺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爱学:崇尚科学,心系社会,乐观向上;终身学习,潜心钻研,勇于创新。 以习惯养成习惯,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理想烛照理想。

在“以爱育爱”的双主体育人理念中,我们学校首先确立的是“学生要成长,教师首先要做到成长”。教师的文化素养首先代表的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形象,它的核心表现是: ① 思维的深刻和独到;

② 知识的丰富和广博;

③ 人性的丰满和善良。一个人文素养高的老师的形象标志就是成为一个有修养有智慧的老师,拥有善的心灵、美的情怀,是智慧的化身、人格的楷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同事,都以灵性启迪悟性 思维引导思维,人格塑造人格,生命润泽生命。

在实验最初阶段,为了尽快转变教师观念,我们分别采取了模块培训、全员培训、行动研究等策略,先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师德培训,学科培训;其次是通过观看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和感动中国人物录象、读书讲座,交流读书心得,丰富学习方式;再次是学校主管业务的领导组织教师研究、学习、讨论、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人文读本等有关理论精髓,树立了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

学校坚持强基固本,重视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树立教师职业幸福感,努力彰显三小“爱心育人”特色,不断提升“爱心育人”水平。

(1)用爱和责任作动力

几年来,大丰三小以“爱满校园”为主题,开展 “师德标兵评选”、“拒绝有偿家教,倾情奉献教育”、“爱生事迹”演讲、“献爱心, 架金桥”等活动,深深唤起了教师内心深处的浓浓爱心、责任感和使命感。“爱满校园”正是三小老师用爱和责任对学校、对家长、对学生、更是对自己作出的承诺。

(2)用享受成功助成长

大丰三小为教师搭建多种舞台,把校领导上示范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新教师上汇报课、人人上教研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常规工作来抓。学校开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校本培训工程,定期进行校级“新秀、能手、名师”评选,学校还设立了“特级教师王继棠奖励基金”,对成绩显著、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让更多的教师成长在三小、成功在三小、成名在三小。

(3)用课题研究促发展

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学校有近八十名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有力推动了青年教师的发展成长。《构建以爱为核心的小学校园文化的实践与探索》已申报成为省教育科学院规划办立项课题;国家级课题《优化学校德育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多个课题已顺利结题。

4.2 爱集体、爱学习、爱创造的学生文化

爱集体:爱自己的班级、学校、家庭、国家,爱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乃至热爱大自然,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做到心中有他人,珍爱生命。

爱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从书本、课堂、社会中主动学习,我们应以赏识的眼光、平和的态度、科学的评价来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

爱创造:善于思考,乐于合作,勇于探究,勤于实践,我们应做到的就是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珍贵的童心。

打开三小孩子们的成长记录袋,可以看到他们成长的印迹。学生素质报告书、孩子满意的作品、日记、各种奖状与荣誉证书以及他人的寄语等等,使每个孩子都能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成长的足迹。

每到周二的班会课,是三小孩子们最兴奋、最激动的时刻。在一阵阵“红星照耀我成长”的大声朗诵中, “成长二十星”评比开始了:每个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在班主任或班长的提名下,大家举手表决。一个个孩子高兴地上台领着属于自己的奖项,将它贴在班级后面的“红星照耀我成长”的奖牌榜上,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

三小的孩子是幸福的,第三小学创造性制订了德、智、体、美、特的“五好生”评比制度,注重了学生心理,健全了学生人格,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别表现,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每年的“五一”、“十一”、寒暑等长假,三小都会组织 “亲情假日”实践活动。“祖孙三代比童年”、“家庭一日用帐调查”、“感动三月”等主题教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组织学生扫墓,慰问敬老院,义务写春联,文艺汇演,读书征文等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三小的每位孩子正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在创新活动中茁壮成长。

为了让以爱为核心的学生文化真正落到实处,为学生成长奠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有章可依,有制可循,我们特制订了《大丰市第三小学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依此方案,将三小“以爱育爱”的校园文化更具理性和可操作性。

4.3 权利、责任与成长的家长文化

多年以来,第三小学还注重将常规教育管理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努力构造三结合教育的网络。为了协助家长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教育好孩子,学校除了采用举办家长会、家教茶座、组织教学开放日等活动方式,向家长传递科学育儿的一些方法和信息以外,还通过发《告家长书》的方式,对学生的节假日的生活和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好孩子的假日生活,并让家长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学校,为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提供第一手资料。这样的家校交流,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学校还创造性地成立了以优秀家长代表为主的“阳光树人中心”,定期开展活动,以帮助学校、学生、家长共同发展。

4.4 丰富、灵动、特色的课程文化

《课程? 教材? 教法》杂志记者刘启迪曾在《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一文中指出“从文化的教化、育人角度讲,课程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课程文化能够为课程与教学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以爱为核心的小学校园文化要能真正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必须要走“校本课程文化”之路,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以爱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应该体现学校发展的个性化和特色,能够展现教师的专业性与创造性,突显出素质教育的特点。

我们三小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和办学传统,在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背景下,制定了“立足学科特色,做精活动特色;学校统领,年级自主”的特色课程文化方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融合。一直以来,学校精心于“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在各工具科、技能课学科质量上求精、求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核心便是“有效”,让课堂有效,就是让师生在课堂上的40分钟时间和生命有价值。多年来,学校在素质教育的

质量上始终位于大丰市前茅。同时,学校还在各学科特色的基础上,致力于活动特色的发展,目前学校的语文学科的“写字育人”工程,数学学科的“数学风暴”,体艺学科的乒乓球、舞蹈已成为三小的四大亮点,尤其是“写字育人”特色,多次接受省市领导观摩指导,学校被命名为“全国写字实验学校”、“江苏省青少年书法培训基地”、“盐城市写字育人特色学校”,每年一期的学生书法专集《五月虹》,已出版11期,培育了一大批书法优秀苗子,并在此基础上,学校致力于师生的读书活动,逐步形成浓郁的书香文化,为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抹上了亮丽的一笔。三小网站上每周一期的“数学风暴”解题争星活动,为不少数学特长生提供了成长的空间,这样的智力冲浪已在学校形成了一股活泼、生动的数学文化。学校还先后编写了《绿色教育》《珍爱生命》的读本,结合各类少先队活动,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将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向学生广阔的生活延伸。

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成长的平台,学校遵循“大统一、小自由”的特色发展途径,在“以爱为核心”的引领下,要求各个年级组根据年级特点、班级特点,进行特色班级创建活动,从计划制定,到过程落实,到总结评比,“诗香班级”、“跳绳班级”、“环保班级”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班集体使得三小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向纵深处推进。

5 “爱文化”的实践成效

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干劲足,学生爱校如家,学校各项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5.1 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道德情感不断优化

“以爱育爱,爱满校园”的文化实践激发了学生爱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爱的行为,培养了学生爱的品质,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实践体验的机会,使学生们知道了爱不应停留于口头,而应是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的精神境界,更应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另一方面,随着各项活动的开展,家庭、社会都受到爱的感染,从而促进了社会资源整合,形成社会各方合力,使之成为引导少年儿童进行自我教育,形成道德认知的有效载体。通过两年的研究,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行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1)学生的心理素质迅速提高。如果学生有什么不愉快或想法,可以主动与班主任老师诉说,有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家庭、与同学老师相处等矛盾到班主任等处得到解疑,随着爱心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心理比以前成熟多了。

(2)学生的爱心主体意识明显加强。只要有教师、学生、社会有难,全体师生立即自觉行动,纷纷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在教室、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敬老院,你每时每刻可以看到“爱心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我校四(2)班的姚月同学自小患残疾,双腿行走不便,多少年来,姚月所在的班级的同学都能积极主动为她服务,扶他上厕所、扶她上下楼梯、为她端茶送水„„同学们争着为她付出爱。学生中涌现了盐城市十佳队员石淋莎、盐城市优秀队员陈昱同、大丰市三好学生蔡璇等一大批自强自立、爱心助人的先进典型。

在实践中,学生走进敬老院,走入社区,向社会展示了我校学生文明向上的良好风貌,得到了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大丰电视台、《今日大丰》、《盐城晚报》等媒体多次对我校相关“爱心育人”德育实践活动与成效进行报道。与大丰电视台联合制作的《走进三小文化》宣传片,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校在德育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就,好评如潮。

5.2 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于学校组建一开始就倡导“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使广大教师深深体会到学校对教师的关爱之情,更激发了教师的爱校之情,热爱教育事业之心。

(1)教师的思想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我校教师争做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廉洁从教、勇挑重担的榜样;争做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知难而进、乐观向上的榜样;争做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榜样。他们能自觉抵制唯心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以德修身,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2)教师的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以爱育爱,爱满校园,使三小人更具人文情怀和精神动力,涌现出一批批“学习型、研究型、奉献型”优秀教师。他们中有50多名被评为盐城市、大丰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20多人次受省市表彰。多名教师在省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并有数百人次在市级以上征文中获奖。

(3)教师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锤炼。我校教师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们以爱的光芒真正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前进的道路。他们信任学生,以爱服人;他们理解学生,以爱待人;他们尊重学生,以爱治人;他们关心学生,以爱感人。他们以爱生如子的真情,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以灵活的教育方式服务于学生,真正架起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两年的研究实践使教师的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4)在研究中,课题组教师理论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每年都有多位教师文章获奖。刘翠干老师撰写的《爱心与赏识——转化后进生的两大法宝》、肖华撰写的《做一名富有爱心的教师》、《多份爱心 多份收获》、 仇海涛老师撰写的《让春风化雨,让爱意暖心”》、仲林峰老师撰写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都获得大丰教育学会一等奖,韦艳和老师撰写的《让爱的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获大丰市教育局二等奖。陈慧君校长撰写的《以爱育爱,爱满校园》发表在《盐城教育研究》上。学校还将全校教师的爱生故事汇编成册《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爱生热情。

5.3 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1)统一办学思想,用爱心凝聚人心。学校领导利用各种机会在各个层次上做好宣传工作,要从全局出发,求大同存小异,通过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广大教师认识到:大家为了同一事业相聚在一起,应该珍惜这个缘分。由于思想认识上得到逐步统一,教职工把学校的事情作为份内事,不再分你我。

(2)明确办学目标,用爱心激励人心。校领导抓紧“爱心教育”的契机,提出了更高的办学目标,广大教师充分地认识到,虽然目标定位较高,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达到。

(3)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用爱心融合人心。学校领导认识到,认识上的统一并不代表情感上的融洽,为此,学校通过各种爱心教育的活动,如迎春联谊,教工趣味运动会,“三八节”集体给女教师献花,工会小组竞赛,教师联合外出交流经验等。各种爱心活动的开展,为教师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机会,融合了广大教师的心。

(4) 大丰市第三小学让爱在学校发展中得到延伸,学校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盐城市文明单位、盐城市模范学校、盐城市写字特色学校、盐城市绿色学校、盐城市省标教育基本现代化合格单位、盐城市德育先进学校、盐城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盐城市十佳校园文化单位,学校还被命名为江苏省少先队红旗大队,被确定为全国写字教学实验学校、全国尝试教育实验基地、盐城市电化教育实验学校。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构建以爱为核心的小学校园文化的实践与研究》成果之一,陈慧君 大丰市第三小学


相关内容

  • 20**年校本课程规划
    2010-2013新民小学校本课程规划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了剪纸.剪纸材料简便廉价,造型大胆夸张,单纯明快,富有装饰性特点,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逐步深入了百姓的生活,婚丧嫁娶,逢年过节都要用剪纸装扮房屋, ...
  • 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根基.整体设计与实践路径
    摘 要 和雅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和""雅"理念在教育世界的价值体现.它旨在促进学生的健全而自由发展,进而有效达成家校和谐互助与师生和谐共长.立足和雅校园文化建设,遵循"养心育人 ...
  • 东胜现象-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扫描
    东胜现象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扫描 在鄂尔多斯,有一片神奇的教育热土. 这就是东胜. 七八年前,这里的教育还是一块"软肋",而如今,它是"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
  • 上海首次发布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
    2012 7 总第一百三十五期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七月九日 本 期 要 目 专讯  深化课改 加快转型 提升内涵 --"上海市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顺利 ...
  • 校长德育工作述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过去的一年,在刘校长的指导下,我继续分管学校德育工作.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在县局领导.校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立足岗位,扎实工作,潜心教育教学,不断创新,不管在工作.学习和管理上都取得了 ...
  • 樟杨小学三爱三节活动方案20**年
    樟杨小学"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优秀品质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把教育学生节粮.节水.节电勤俭 ...
  •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幸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效工程.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我校实际,力争经过3年努力,使我校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拥有体现先进的办 ...
  • 学校20**年秋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初中2015年秋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在质量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书香墨韵"特色校园文化创建,校园体育艺术文化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较为圆满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但质量建设目标任务依然艰巨,课 ...
  • 高职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高职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薛铭 [摘要]当前,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受社会多元化价值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价值观倾斜的现象.文章对影响高职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结合高职学生发展规律,优化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