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语言艺术探析 - 范文中心

鲁迅小说语言艺术探析

12/13

  摘要: 鲁迅的小说语言凝炼含蓄,言简意赅,描写人物笔墨俭省,而内涵丰富。描写对话,总能抓住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来表述,简炼而传神。而他创造性地运用动词、形容词以及借鉴方言、口语、外来词,更使他的语言别具特色。

  关键词: 鲁迅小说; 语言特色; 性格; 形象

  中图分类号: I2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082-0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小说富于独创性,丰满而又洗练,隽永而又舒展,诙谐而又峭拔,具有突出的个人风格。鲁迅小说的语言,“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鲁迅小说的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鲁迅在塑造形象时,大量地运用白描手法,给读者留下了可供阅读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在小说《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鲁迅仅用了三十来字:“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对他的穿着仅用“长衫”一词而已,描写也仅为十来字:“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接着就是:“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鲁迅抓住了孔乙己的主要特征,只要几句简约的叙述性语言,就已经传达出孔乙己形象的神韵来,而且为读者留下了可供想象的余地。

  在中国传统诗歌创作中,十分讲究“炼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所谓“境界全出”就是收到了以少胜多,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一个“闹”字写尽了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一个“弄”字既细致地描绘出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对于春色将阑的惋惜之情。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炼字艺术能唤起读者丰富而美好的联系和想象。鲁迅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也十分讲究“炼字”,而且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小说《祝福》对祥林嫂临死前的外貌作了如下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在这里,鲁迅把眼珠的偶尔转动说成是“间或一轮”,一个“轮”字名词动用,很值得玩味,它把祥林嫂受尽人间沧桑,目光呆滞、死板的神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它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一头老牛拉着一辆笨重的大车,那又大又重的车轮在泥泞的道路上吱吱呀呀、步履蹒跚、艰难转动的情形,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说《药》写华老栓离开家门来到丁字街口:“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里的叙述性语言,是描述刑场上围观的麻木的观众。人们因好奇而争看杀人的场面,鲁迅只是选取了几个动词,就将看客们的神态写出来了。“伸”“捏”“提”三个动词,形象而传神,准确而生动。

  二、善于通过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语言是刻画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作家在创作中,必须要根据不同人物阶级、职业、经历、生活习惯、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选择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才能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来。鲁迅也是极善于通过人物个性语言塑造典型形象的作家。他的作品里,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语言都是极富个性化的。例如在《孔乙己》一文中,主人公孔乙己所说的话并不多,然而几乎句句都是个性化、性格化的语言。请看下列句子:

  1、“你怎么这样凭空说人清白……”

  2、“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以上文白相间的语言,是孔乙己所特有的语言,它准确、深刻、生动而有分寸地突出了孔乙己的性格。从“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一句中,我们看到了孔乙己那迂腐的性格。在他看来,像偷窃这样的丑事,一旦和读书人发生联系,便不再是一种不光彩的事,不能和一般的偷窃相提并论,就是偷东西被人打断了腿,还要辩解说是“跌断,跌,跌……”,死要“读书人”的面子。这些语言,把孔乙己心灵深处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传统观念充分地揭示了出来,这种观念是与他长期接受封建教育毒害的身份相称的。

  三、善于准确地运用动词和形容词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对词的运用都是非常重视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说过:“不论人家所要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因此,我们寻求着,直到发现了这个字,这动词和形容词为止,决不要‘安于大致’就可以”。鲁迅对遣词用字的要求也很严,他曾说:“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因此,在他的小说中,无论是叙事状物还是写景抒情,所用的动词、形容词都是非常鲜明生动的。例如,在《社戏》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蓬的帆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拨前篙,拨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面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向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嚷的,夹着湿透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四、结语

  鲁迅的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精品,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一笔珍贵的文化思想财富。而鲁迅作品的语言,既是民族语言的基本构成,又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既是个性的表达,又是审美的创造。这是鲁迅作品本身的价值和生命力,也是鲁迅个性人格的魅力和生命力。对于当下的语文学习来说,学习鲁迅作品的语言有利于学生阅读、反思,有利于写作能力提高和艺术品位的涵养;对未来的发展来说,学生能通过鲁迅作品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步履和语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鲁庆瑞著.鲁迅评传[M].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1.

  [2] 倪大白著.鲁迅著作中方言集释[M].福建人民出版社,1978.   摘要: 鲁迅的小说语言凝炼含蓄,言简意赅,描写人物笔墨俭省,而内涵丰富。描写对话,总能抓住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来表述,简炼而传神。而他创造性地运用动词、形容词以及借鉴方言、口语、外来词,更使他的语言别具特色。

  关键词: 鲁迅小说; 语言特色; 性格; 形象

  中图分类号: I2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082-0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小说富于独创性,丰满而又洗练,隽永而又舒展,诙谐而又峭拔,具有突出的个人风格。鲁迅小说的语言,“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鲁迅小说的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鲁迅在塑造形象时,大量地运用白描手法,给读者留下了可供阅读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在小说《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鲁迅仅用了三十来字:“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对他的穿着仅用“长衫”一词而已,描写也仅为十来字:“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接着就是:“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鲁迅抓住了孔乙己的主要特征,只要几句简约的叙述性语言,就已经传达出孔乙己形象的神韵来,而且为读者留下了可供想象的余地。

  在中国传统诗歌创作中,十分讲究“炼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所谓“境界全出”就是收到了以少胜多,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一个“闹”字写尽了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一个“弄”字既细致地描绘出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对于春色将阑的惋惜之情。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炼字艺术能唤起读者丰富而美好的联系和想象。鲁迅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也十分讲究“炼字”,而且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小说《祝福》对祥林嫂临死前的外貌作了如下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在这里,鲁迅把眼珠的偶尔转动说成是“间或一轮”,一个“轮”字名词动用,很值得玩味,它把祥林嫂受尽人间沧桑,目光呆滞、死板的神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它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一头老牛拉着一辆笨重的大车,那又大又重的车轮在泥泞的道路上吱吱呀呀、步履蹒跚、艰难转动的情形,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说《药》写华老栓离开家门来到丁字街口:“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里的叙述性语言,是描述刑场上围观的麻木的观众。人们因好奇而争看杀人的场面,鲁迅只是选取了几个动词,就将看客们的神态写出来了。“伸”“捏”“提”三个动词,形象而传神,准确而生动。

  二、善于通过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语言是刻画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作家在创作中,必须要根据不同人物阶级、职业、经历、生活习惯、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选择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才能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来。鲁迅也是极善于通过人物个性语言塑造典型形象的作家。他的作品里,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语言都是极富个性化的。例如在《孔乙己》一文中,主人公孔乙己所说的话并不多,然而几乎句句都是个性化、性格化的语言。请看下列句子:

  1、“你怎么这样凭空说人清白……”

  2、“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以上文白相间的语言,是孔乙己所特有的语言,它准确、深刻、生动而有分寸地突出了孔乙己的性格。从“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一句中,我们看到了孔乙己那迂腐的性格。在他看来,像偷窃这样的丑事,一旦和读书人发生联系,便不再是一种不光彩的事,不能和一般的偷窃相提并论,就是偷东西被人打断了腿,还要辩解说是“跌断,跌,跌……”,死要“读书人”的面子。这些语言,把孔乙己心灵深处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传统观念充分地揭示了出来,这种观念是与他长期接受封建教育毒害的身份相称的。

  三、善于准确地运用动词和形容词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对词的运用都是非常重视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说过:“不论人家所要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因此,我们寻求着,直到发现了这个字,这动词和形容词为止,决不要‘安于大致’就可以”。鲁迅对遣词用字的要求也很严,他曾说:“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因此,在他的小说中,无论是叙事状物还是写景抒情,所用的动词、形容词都是非常鲜明生动的。例如,在《社戏》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蓬的帆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拨前篙,拨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面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向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嚷的,夹着湿透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四、结语

  鲁迅的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精品,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一笔珍贵的文化思想财富。而鲁迅作品的语言,既是民族语言的基本构成,又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既是个性的表达,又是审美的创造。这是鲁迅作品本身的价值和生命力,也是鲁迅个性人格的魅力和生命力。对于当下的语文学习来说,学习鲁迅作品的语言有利于学生阅读、反思,有利于写作能力提高和艺术品位的涵养;对未来的发展来说,学生能通过鲁迅作品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步履和语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鲁庆瑞著.鲁迅评传[M].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1.

  [2] 倪大白著.鲁迅著作中方言集释[M].福建人民出版社,1978.

存入我的阅览室


相关内容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
    2.分析<在酒楼上>中吕纬甫."我"的形象 答:吕纬甫:作为曾今热爱于辛亥革命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新生活理想及人生追求.但随着革命的失败,社会陈腐,在看不到社会的出路和人生的价值而倍感无望, 因此颓唐消 ...
  •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看鲁迅短篇小说的两个英译本
    第22卷第3期西藏大学学报 Vol.22No.3Sep.2007 2007年9月JOURNALOFTIBETUNIVERSITY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看鲁迅短篇小说的两个英译本 李良举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传统的小 ...
  • 老舍小说京味风格探析
    摘要:老舍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市民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京味浓郁,开辟了现代文学创作题材的新领域. 关键词:市民世界:京味:幽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89-01 ...
  • 校本课程教材
    影视欣赏:第九放映室 编者 郭颖 董卓鑫 德州九中教研处 前 言 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传播媒介,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功能,使之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影视能把教育.认 ...
  • 浅谈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试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鲁迅,作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对整个中国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而他也因为对现代文学的深远影响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灵魂",下面我就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做出阐述. 一.鲁迅对 ...
  •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
    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创办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1932年结束.文学研究会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 ...
  • 中外著名文学奖项
    中外著名文学奖项 诺贝尔文学奖 根据阿尔费雷德.诺贝尔遗嘱所设,"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颁奖单位是瑞典文学院,首届文学奖于1901年颁发.公布日期通常是在每年10月的某个星期四. 都柏林文学奖 ...
  • 现代文学专题研究
    <现代文学专题研究> 一.填空 1.<沉沦>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包括<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篇小说. 2.<在其香居茶馆里> ...
  • 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发展史论
    作者:汤哲声 文艺争鸣 2004年01期 在欧美.日本的科幻小说凭借着影视剧风靡全球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中国科幻小说 赢弱的现状提出疑问和作出思考.为什么科幻小说在欧美.日本等国发展得那么蓬勃, 而在中国却如此地举步维艰呢?人们常常将原因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