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谁先觉--林则徐与渡边华山的西学之路 - 范文中心

大梦谁先觉--林则徐与渡边华山的西学之路

10/25

旦撒 手 西去 ,仍 然不得 安 宁 。赞 美 者有 

之, 质 疑者 有 之 , 他 们 的人 生缩 影 , 无 异 于 

大梦谁先 林 则觉  徐 与 渡 边 华 山 的 西 学 之 路 

王 

◇ 

中 日两 国的 国运定 格 。  

翻开 近代 日本 史 ,正是 渡边华 山登高 

龙 

呼. 第 一个 拉响 了振 聋发聩 的警 报 , 让日   渡边 华 山 ( 1 7 9 3 一l 8 4 1 ) , 德 川 幕 府 末 

本 国 民从 酣 然 昏睡 中警 醒过 来 。   期 的百科 全 书式学 者 ,近代 日本 一位 学贯 

东西、 慧 眼如 炬 的国宝 级人 物 。 他 与林 则徐 

样 出身清寒 。同属 吃苦耐 劳且 天姿 聪颖  的人 , 都 凭个 人勤 奋努 力而 留名青 史 。 所 不 

同的是 。林 则徐 在西 学救 国之 路上半 途 而 

废. 华 山则 愈行愈 远 。  

渡边 华 山真 正 认识 西 方 是 从 1 8 3 2年  开始的。 该 年他被 任命 为 田原藩 家 老 ( E t 本  江 户 时代协 助藩 主代 行藩 政 的职衔 ,一 般 

从 藩 主家族 和重 臣 中间选 拔 ) 兼 海 防挂 ( 主 

管海 防 的官职 ) 。 大潮 激荡 . 身 居要 职 , 他 清 

醒地认 识 到世 界局势 的深刻变 化 。为 日本  面 临的险 恶前 途深感 忧虑 。 他 强烈 意识 到 ,   日本 传 统 的对 外 交 往 观念 已无 用武 之 地 ,   如何 迎接来 自西方 的挑 战 。成 为 亟待解 决 

的历史 性课 题 。渡边 华 山在《 外 国事情 书》  

中忧 心忡 忡地 说 ,一个 人是 否安 全和 这个  中 国的林则 徐 和东邻 日本 的渡边 华 山 

处 于 同一 个 激烈变 荡 的转 型时代 ,他 们独  人是 否有 自知 之 明相关 ,而 目前 我们 这些  统治 者 的见识 作 为 .实 为井 蛙之 见而 固不  足论 。 而最 终 使渡边 华 山拍案 的 , 是一艘 远  道 而来 的小小 商船 。   1 8 3 7年 . 美 国商 船 “ 马 礼逊 号 ” 载着 7   名 日本漂 流 民抵达 日本 浦贺 近海 ,想 以护 

具 慧眼 .挺 身而 出 ,试 图从 西方 寻求 救 国 

之 道 ,为 民族 振兴 尽 了最 大努 力 。然 而 ,   他们 效法 西 洋 的效 果却 不可 同 E t 而语 ,对  国家和 民族 的影 响也 大相径 庭 。渡边 华 山 

虽 死 ,但 登 高一 呼 ,语 惊世 人 , 日本 人 知 

送 日本 漂流 民 回家主 动示好 ,以达成 互 利 

耻 后勇奋 起 直追 ,步 入近代 强 国之林 ;林  则 徐 虽 然 呕 心 沥 血 ,却 仅 得 器 物 皮 毛 之 

实 ,未 能撼 醒天 朝迷 梦 ,中 国人依 然在 屈  辱 黑 暗 中探 索前 行 。  

通 商 的 目标 。 不料 日本 人根 本不 领情 , 浦 贺  奉 行太 田运 八 郎按 照 《 异 国船

驱 逐令 》 下 令 

炮击“ 马礼逊 号 ” 。满 腔热情 的美 国人 碰 了 

鼻子 灰 , 仓 皇撤 离 。  

群 情汹 汹之 中 ,唯有 渡边 华 山的头 脑 

“ 可怜 万里平 戎策 , 都 付萧 萧暮 雨 中” 。  

这 两 位 当时分别 代表 自己 国家 最先 进思 想  的人 物 。 在 世 时 都饱 受 打 击 , 毁 誉 难分 。 可 

4 8  

保 持 清醒 。他认 为在 新 的 国际环境 下 , “ 四  周 渺 然” 环 海而 又无 海 防的 日本 . 轻率地 炮 

击 为送 还漂 流 民而来 的西 洋船 只 ,其结 果  只能是 为 “ 西 洋膻 腥 之徒 ” 制造 侵 略 日本 的 

本 人 打开 了 国门 ,华 山当年 的警世 之 言完  全 成 为活 生生 的现 实 。而 日本 对 待列强 的 

借 口。他和 高野 长英 分别 撰写 《 慎 机论 》 和 

《 梦 物语 》 , 阐述 了世界 发 展大 势 , 并 斥幕 府 

措 置 失 当的攘 夷 政 策 是 “ 井 蛙 之见 ” , 主张  取消“ 异 国船 驱 逐令 ” , 并 提 出“ 因 时变 而立  政 法乃 古今 之通 义 ” 的应 对原 则 。 闭关 自守  的幕府 统治 者勃 然大 怒 , 认为 他们是 “ 赞 美  异 国. 诽 谤 我 国之 邪 书 ” . 并 因此 拘 捕 了渡  边华山、 高野 长英 等 多名 蛮社 成员 . 史称 蛮  社 之狱 。 为 了进 一步 显示 顽 固的锁 国政 策 ,   幕 府 决 心 拿 渡 边 华 山 等 开 明 的洋 学 者 开  刀, 杀 一儆 百 , 严 厉镇 压 。   1 8 3 9年 5月 1 4日, 华 山被捕 。 亲朋 好  友 立 即通过 多方 渠道 展 开营救 。 时称儒 学  两 大 家之一 的松 崎慊 堂 . 与华 山有 着 2 0余 

态 度也 被迫 “ 为 之一 变 ” 。渡边 华 山准确 地  把 握 了历史 进 程 的信 号 。  

而相对 于渡边华 山的 “ 先见之 明” ,   今 天 中 国的一 些 民间声 音则 开始 质疑林 则 

徐 应该 为 发动 鸦片 战争 负什 么责任 ?有 人  认 为 正是 因为林 则 徐操 之过 急 .明知其 不 

可 为 而为之 ,才使清 军 与洋人 打 了一场 大 

刀长 矛对洋 枪 洋炮 的不对 称 战争 .最终 迫  使 清廷 五 口通 商 门户洞 开 ,割 地赔 款丧 权 

辱 国。  

事实 上 .清王 朝并 非不希 望 避免 “ 衅  端” 。 道 光 皇帝 给林则 徐 明确 的训令 是 : “ 鸦  片务须 杜绝 . 边 衅决 不可 开 。” 林 则 徐何 尝  没 有 想 过 采取 尽 量 平 和 的方 法 禁绝 鸦 片 ?  

年 的师 兄弟关 系。他 听到 消息后 ,寝食 不 

安, 不顾 6 9岁 的高 龄 四处 奔 走 . 强 忍 病 痛 

他 在道 光 十九年 同邓 廷桢 、怡 良还 联名 向  道 光 建议 , 鉴 于“ 英夷 ” 远 隔重 洋 , 可能并 不 

知悉 天朝法 令 .现在 既然 遵谕 全缴 走私鸦 

片 .即与 自首无 异 : “ 合无 仰求 皇上 … …凡  夷 人名 下缴 出鸦 片一 箱者 ,酌 赏茶 叶五 斤 

彻 夜疾 书 , 一气 呵成 了丈 余长 的一 篇文 章 .   上 书德 川幕 府首 席老 中 ( 幕府 的 常任执 政  官, 相 当 于 内阁成 员 ) 水野 忠 邦 , 历述 华 山  为人 之廉 、 事 母之 孝 、 奉 君 之忠 。水 野忠邦 

深受 感 动 ,在 他 的干 预下 ,华 山等 罪减 一 

以奖其 恭顺 畏法 之心 ,而坚其 改悔 自新之 

念。 ” 查 禁鸦 片本 乃大 清堂 堂正 正 的国家执  法 行 动 ,林 则徐 还想 到 给主 动缴 出鸦 片的 

等, 保住 了性 命 . 但仍 被 “ 引渡 给 田原藩 , 于 

在所 蛰 居 ” , 即交 给 田原藩 就地 管制 。当年 

英 国商 人每 箱鸦 片五 斤茶 叶 的 “ 奖励” , 难 

道“ 天朝” 还 不够 温 和仁 慈?   由此可 见 .问题 的核 一 t 2 , 并 不在 于林 则  徐 的 禁 烟措 施 是 否 “ 过激” . 而 是 因为鸦 片  战争 其 实是 两个 帝 国国家 利益 冲突 的必然 

1 2月 1 8日。判 决 由 主家 三宅 氏带 回严 加 

看管, 终 身不 得外 出。   蛮社 之狱 虽然 使 “ 文 明之新 论罹 入野  蛮之 法 网” , 然 而 渡边华 山那 颗忧 国忧 民之  心依 然那 么 炽切 。 自杀 前几 个月 , 他 专 门创  作 了 一 幅绘 画 作 品 《 千 山万 水 图》 , 图 中描 

后果 。只要 英 国商人 在鸦 片贸 易上 遭受损 

失, 英 国政府 必 然会作 出强烈反 应 。 这并 不 

绘列 强对 1 5 t 本 虎 视眈 眈 的危险形 势 ,显 示 

出 华 山忧 心 忡 忡 地 牵 挂 着 日本 列 岛 的危 

会 因 为有一 个善 意 的 中国钦差 大 臣 ,就 会 

发 生改 变 。 把 鸦 片战争 爆发 和《 中英 南京条  约》 的耻 辱归 罪 于林则 徐 , 是站不 住脚 的。  

机 。在生命 的最后 一刻 . 他 留下 的 “ 数 年后 

为之 一变 ” 的遗言 , 充分 显示 了对 国内外形 

然而 ,面对一场让 国家付出如此惨重 

代价 的战争 ,作 为 当事 人 的林则 徐毕 竟不  可 能置 身事外 , 他 究竟 应该 承担 什 么责任 ?  

答案 很 简单 : 对敌 情 的严 重误 判 。  

49  

四川文学 ☆ 2 们 4 2 ☆ 甲午 笔 丛 

势 发 展 的超前 洞 察 力 。 1 8 5 3年 , 渡 边华 山  自杀 后仅 过去 十二 年 , 他 的预言 验证 了 。 美  国将 军培 理趾 高气 扬带 领坚 船利 炮威 逼 日  

 

事 实上 .当虎 门上 空鸦 片销 焚 的浓烟  刚 刚散 去 . 大 清上 下正 弹冠 相庆 时 , 战争 的 

徐得 出了结论 : “ 知 彼万 不敢

以侵 凌他 国之  术窥 伺 中华 ” , 至 多不 过是 “ 私 约夷 埠 一 二  兵船 ” , “ 未 奉 国主调 遣 ,擅 自粤洋 游奕 , 虚  张声 势 。” 之后 . 林 则徐 再也 没有 对英 国人 

恶魔 早 已虎 视 眈 眈 , 悄然潜至了1  1 8 3 9年 

1 0月 1日.在 虎 门 销 烟发 生 刚 刚 四个 月   后, 英 国 内阁会议 就决 定 , 派遣一 支舰 队前 

可能 发 动战争 作进 一步 关 注和分 析 。他坚 

信英 国人 “ 谅 亦无所 施 其伎俩 ” 。   1 8 4 0年 6月 中旬 , 英 军抵 达广 东沿 海  的 战舰 已经达 到 4艘 ,全副装 备 。气 势汹  汹 ,林则 徐仍 在奏 折上 说 : “ 伏查 英夷 近 日  

往中国, 并训 令 印度总 督予 以合 作 。 醉心强 

权 的英 国外 相 巴麦尊 , 早就 按捺 不住 了 , 他  接 连发 号施令 ,迫不及 待地 催促 英 国海军  踏 上征 程 。甚至 当英 国下 院 的议 员们 还在  唇枪 舌 剑地 为是 否 出兵 时 ,英军 的舰 船 和  部 队正从 英 国本 土 、南 非 和印度 源 源不 断 

地驶 往 中 国。  

来船 , 所 配兵 械较 多 , 实 仍载 运鸦 片 。 ” 他竟  然把 一次 即将 到来 的关 系 国家危 亡 的大战 

当作 一次 武装 走私 而 已 。   就在 他这 份 向道光 报告平 安 的奏折 离 

开 广州 不到 1 0天 , 6月 2 1日, 英 国远 征军 

然而, 对 这一 切 , 林 则徐 不但 丝 毫没有  觉察 , 反 而 一 如 既往 以“ 天朝上国” 的 自信  对“ 英夷 ” 充 满 了轻蔑 和不 屑 。也 难怪 林则 

海军 司令 伯麦 率领 第一 批部 队到 达虎 门 口  

外; 而这 份报 平安 的奏 折到 达北京 的那 天 ,   英军 已 占领舟 山 1 2天 了 !  

徐 能有 这份 自信 , 当时 , 他无 疑算 最 了解英  国情 况 的朝廷 命 官 了 : 他配 有 四个 翻译 。 终 

日为他 翻译英 文 书报 , 整理 成册 。 他对 英 国 

战争 来到 了 ,而前 线 的主帅 不但 未能  及 时发 出战争 的警 报 ,反而 在一 片 风平浪  静 中提供 了麻 痹 大意 的相反 信息 .这 是林 

则徐 一 生 中所 犯 的最大 一个 错误 。   对敌 人 的战 略上先 输一筹 了 ,那 么在 

的地理 环境 、 人 口、 军 队实 力耳熟 能详 。从  简单 的数字来 看 , 英 国显然 不如 天朝 。 在鸦 

片战争 前 ,中国 的 G D P仍 旧是世 界 首位 ,   甚 至超 过西 欧 的总数 。面对 一个 庞 大 的天 

朝, 英 国人怎 么敢 拿鸡 蛋跟 石头 碰 呢? 林则 

徐 一直认 为鸦 片走 私是 远离 本土 的英 国商 

战术 上 又如何 呢 ?  

面对 从未 交手 的西 方列 强 ,林则 徐显  然 又 对英

军 的陆 战 能力 作 出 了错 误 判 断 。   他甚 至 天真地 认 为 .洋 人 士兵 因为脚 上有  绑 腿 而 无 法 弯 曲膝 盖 。1 8 3 9年 9月 .他 

人, 私 自违反 本 国禁令 而进 行 的罪恶 勾 当 .  

其 国 王等人 “ 未必 周知 情状 ” 。  

1 8 3 9年 5月 1日 . 正在 虎 门 收缴 鸦 片 

的林 则徐 是 这 样 向道 光 皇帝 汇报 形 势 的 :   自从 我 到广 东 以 后观 察 到 的情 况 来 看 . 洋  人 外表 看似 嚣张 , 内心 其实 怯懦 。 正 因我 大 

给皇上的奏折 中说 : “ 夷兵除枪炮之外 ,击/  

刺 步 伐 俱 非 所 娴 ,而 腿 足裹 缠 .结 束 

密 ,屈伸 皆所 不便 ,若 至 岸 上更 无 能 为 ,  

是 其 强非 不 可 制 也 。 ” 这实 际 也 是 当 时流 

清 总是 担心 轻启 边衅 , 才导 致养 痈遗 患 , 日   积 月深 。 接着 他 为皇帝 分析 道 , 英 国人 从六 

行 的一 种 荒谬 见 解 ,认 为 洋 人 腿 不 能 弯  曲 ,故 只长 于 海 战 .一 登 岸 就无 可 作 为 。  

对洋 人 的坚船 利炮 ,林 则徐 也有 着奇 怪 的 

万 里外 远涉 重洋 而来 ,主 客众寡 之 势不 言 

而喻, 岂敢 劳师袭 远 , 轻 举 妄动 ? 其二 , 即使  其 船 坚炮利 , 亦 只能取 胜 于外洋 , 而 不能 得  逞 于 我 内河 。第 三 , 除却鸦 片 一项 , 英 国人  即使 老老实 实做 正经 买卖 .也 可 以获利 三 

倍, 何 苦非要 和 我们过 不 去呢 ?据 此 , 林 则 

5 0  

幻想 : “ 英 国要攻 中国 ,无 非乘船 而 来 .它 

要 是 敢 人 内河 , 一则 潮 退 水 浅 , 船 胶膨 裂 ,   再 则伙 食不 足 。 三则 军火 不继 , 犹 如鱼躺 在  于 河上 , 白来 送 死 。”  

基 于这些偏 见 ,林 则徐 相 当小看 英军  的陆 战能 力 .他在 官涌 主持 修建 的 两座炮  台 .根本 没有 防御 敌方 从侧 后发 起 地面攻  击 的措施 。结 果 , 战事 一起 , 英军 很 快就 在  港 口战舰 和登 陆部 队的夹击 下 。 攻 陷炮 台 。  

时 间 。这就使 他 能 以用 思 想家 的深 邃 眼光  来 分析 西洋社 会 进步 的原 因 ,从 根 本上 为 

日本 对 付西 洋 的冲击 寻求 理性 的 出路 。他 

以犀利 的 眼光直 指 问题 的核心 :西 洋变强  的根本 原 因何 在 ? 对此 , 他 精辟地 指 出 : “ 西  夷 皆专 于物 理 之 学 , 故而 , 审 度 天地 四方 .  

不 以 一 国为 天 下 , 而 以 天下 为 天 下 , 因是 ,  

事后 .英 军一 位 官员还 很 纳 闷地 在 一封信 

里告诉 友 人 : “ 真奇 怪 ,这些 炮 台完 全没有  防御地 面 攻击 的设 施 .就像 是欢 迎我 们 回  家 的摆 设

。 ” 更 奇 特 的是 , 林 则徐 认 为洋人  嗜吃 牛羊 肉 . 若 无从 我 国进 E l 的大黄 、 茶 叶  以辅食 , 将 会 消化 不 良而死 。 在 给道光 的一  份奏稿 中他写 道 : “ 况茶 叶 大黄 ,外夷 若不 

颇 有广 张 规 模 之风 气 。” 即“ 科学精神” 和  “ 世 界视 野 ” , 这是 西夷 变强 的原 因 , 同时也  是世 界格 局 急剧 变化 的源点 。由此渡 边华  山产 生 了强烈 的危 机意 识 .他清 醒地 认识  到: “ 古 之夷狄 为 古之夷 狄 ,今之 夷狄 为今  之夷 狄 ” , “ 时 势既 今非古 ,故 以古 论今 者 ,   如胶 柱鼓 瑟 ” 。   渡边 华 山还更 进一 步从 历史 哲学 的高  度, 论 证世 界形 势 在不 断地变 化 , 日本 也必  须 以变应 变 .从 而 在理论 上 提 出了迎 接西  洋挑 战 的总原 则 和具体 思路 。这样 渡边 华  山 不仅 准 确 地指 出 了 日本 当前 的 病 灶 . 同  时还 高屋 建瓴 地开 出了救世 处方 。  

得此 , 即无 以为命 。” 而 在一 份拟 交英 女王 

的文 书 中 。 他 又 再次 强 调 : “ 大黄 、 茶 叶、 湖 

丝等类 , 皆 中国宝贵 之产 。外 国若 不得 此 ,   即无 以为命 。”  

凡此种 种荒 谬 的见解 .如果放 在 其他 

蒙昧的大清 官员身上 尚可理解 . 而难 道林则 

徐 这样一个孜 孜不倦 、 独 具慧 眼的时代先行  者. 竟 然 只是 上述这般 幼稚 的见识水 准?   “ 兼 听则 明 .偏信 则 暗”如果 将 同一 

而苛 刻 的历史 老人 却没 有给林 则 徐 同 

样 的机会  他 还没 有来 得及 拿起 望远 镜仔  细观察 ,就被猛 然 抛到 了咄 咄逼人 的陌生  英 国敌 人 面前 。林 则徐根 本 就没有 时 间经  历渡边 华 山那样 的预感缓 冲阶段 。他一 到 

时代 的林 则徐 与渡 边华 山 的西学 之路 作一 

比较 . 答案 自然 水落 石 出。   1 8 3 9年 . 是 林 则徐 和 渡边 华 山 西学 之 

路 的一 个关 键节 点 。 这一 年 , 作 为钦 差 大 臣 

的林则 徐被 朝廷 派往 广州 查禁 鸦 片 ,开始  了他真 正对 西方 的认 识 和接触 : 而 在 同年 ,   渡 边华 山却 因蛮 社之 狱 而笔祸 罹罪 .被 捕  入狱。 也就 是说 , 这一 年是 林则 徐西 学 之路  的起点 , 却 已是 渡边 华 山的终 点 。   渡 边华 山 的洋学 研究 不仅 在 时间上 走  在 了林 则徐前 面 ,而 且在 环境 上也 比林 则  徐显 得 更为从 容 。他 们在 关心 西洋 的动 机 

广州便 亲 身感受 到 ,以英 国不 法商 人 为首  的鸦 片走 私贸 易 ,正使 中 国步步 陷入亡 国 

灭 种 的危 险 ,大清 朝亟待 解决 的现 实 问题 

是如何 摆 脱眼前 的危局 , 保 国保种 。 如果 说 

渡边华 山的危 机意识 纯属 主 动生成 ,那 林  则 徐则 完全 是在 外敌 人侵 的压 力下 匆促 上 

阵 。一 面是 山河 破碎 , 一 面是技 不 如人 , 严 

酷 的现 实不 容林 则徐 像渡 边华 山那 样做 书 

上都 是 相 同的 ,但西 洋势 力对 中 日两 国的 

冲击 力 度却 大不 相 同。 日本 虽然 面 临 “ 北 方  之警 ” 沙 俄 的威胁 和英 国的进逼 . 但 是终 究 

斋 式 的认 真研究 , 而 只能 被迫 急起 应 战。 由  

于 当时 军情 危 急 , 他 废 寝 忘食 , 临 阵磨 枪 ,   专 拣最 便捷 先进 的东 西直 接应 用 于“ 驭夷 ”  

大计 , 具有 明显 的实用 主 义倾 向 。 林 则徐 提  倡 学 习 的西 方科 技知识 ,仅 限于军 事科 学 

51  

没有 发 展到 十多 年后 培理 率黑 船 叩关 的危 

机 时刻 。历 史给 了渡边 华 山最 宝贵 的一 段 

四川 I文学 ☆ 2 0 1 4 . 2☆ 甲午笔丛  嚣;  

薅 露 罐  

亦 师亦友相 知心 

◇ 杨 庆春 

谢 云先 生很 出乎 我 的意料就 走 了 。尽 

今 年 5月 3 日晚 , 我在 大连 出差 . 大概  8时许 。 手机 来 电显 示谢 老 宅 电号 码 , 我 心  里一紧, 平 时晚 上他很 少 给我来 电 , 有急 事 

管 他 已米 寿高 龄 . 但我 还 是备感 意外 , 因为 

没有 一 点 迹象 表 示 他 已老 到 寿 终将 寝 , 我 

总 以为等他 9 O岁开外 再 与他 聊生 老病死 。   何 况 他答应 与 我合作 ,做 一本 关 于他本 人 

或者 《 人 物》 杂 志 的 口述史 , 他 也 总是 说 不  急不 急 。   技术 方 面 . 即魏 源 所概 括 的“ 一 战舰 . 二 火  器, 三 养兵 、 练 兵之 法” 。为 了制敌 取胜 , 他  组织 摘译 了有 关欧式 大炮 瞄 准发 射技术 的 

相商 ?按下接 收键 , 一个熟悉 的声音悲伤 地 

对我 说 : 庆春 吧 . 我 是大姐 , 我爸走 了 ……我 

时语塞 , 找不 到回答 的话 , 支吾 好半天 , 才 

想 到要安慰 大姐 一声 , 我们都 节哀 吧 。   喜 讯 ,另一 方 面是他 认定 清王 朝 “ 以逸 待 

劳。 主 客之 势 自判 ” , 英 国就是 来 区 区几 艘 

军舰 。 又“ 何 能 为之 ” !道 光 皇帝 的这 种 态  度, 营 造 出一片 歌舞 升平 的太平 景 象 。 在 一  片静谥 安 宁之 中 .谁 会发 现 战争 的恶魔 悄  然 降 临? 即使 发 现 , 谁 又敢 冒天 下之 天不 韪  去慌 乱扯 响战 争 的警 报 ?   历史 的复 杂性 正体 现在这 里 。林则 徐  与渡 边华 山虽 然都是 近代 东亚 首批 “ 睁眼 

看 世 界 ”的先进 人 物 ,但 由于他们 各 自

经 

书籍 , 训练 军 队学会 使用 欧式 大炮 。 他还 积 

极引 进西方 先 进 的船 炮 。外 国的 帆船无 法 

引进 .他便 绞 尽脑 汁通 过美 国商人 之手 购 

买两 只商 船 , 千方百 计进 行改 装 , 以尽 快提  高清 军 的战斗 力 。   以华 山西 学 为参 照 系 。便 清 楚地 映照  出 中 国近 代 西学 的先 天不 足 。 “ 中体 西用 ”   论 即是典 型 的反映 。 在这 种理 论指 导下 , 至  十九 世纪 末 ,中 国学习 西洋 的范 围基本 上  被 限定在 军事 技术 和产 业技 术领 域 ,然而 

历 不 同 .决 定 了他 们 的 西 学 研 究 同 途 异 

路 。林 则徐 一 生在仕 途宦 海 中沉 浮 。从 初  级 官 吏步 步做 起 ,对 民间 的疾苦 与清 政府 

结果 却是 “ 落 日胡尘 未 断 , 西 风塞 马空 肥 ” ,  

的腐 败深 有体 会 。甚至 也知 道清 廷 的某些 

中国人终 于为 此付 出 了惨重 的代 价 。  

然 而这笔 历史 旧账 又 岂能都 记在 他林  则徐 一个 人头 上 ?包括 道光 帝在 内的统治  者 又有几 人是 清醒 的 ?在禁 烟最 初 的激情 

消退 之 后 . 道 光 皇帝 对 广东 反复 多变 的 “ 夷  情” 开 始 日生厌倦 。 这一 方 面是林 则 徐继 虎  门销烟 之后再 也 没有 给他 带来 大快 人心 的 

52  

地方 已积 重难 返 了 。但 他从 自己的职 本位 

出发 ,仍 然 尽 心 尽 力 地 为 国 家 的 前 途 考  虑 ,这尤 其体 现在 他查 禁鸦 片 、强 固海 防 

的一 系列 军事 活 动 中。然 而他不 知 道悲 风  骤 至 、 日之将 夕 的末世 清 廷 ,已是 腐朽不  堪. 纵使 他林 则 徐再有 三 头六臂 , 也 难力 挽 

狂 澜 了 


相关内容

  • 晚清变局中的惊世呐喊
    1998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 室内座无虚席,六百多名北大师生屏神静气,聆听正在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 "从我在华盛顿特区住所的白宫往窗外眺望,我们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纪念碑高耸入云 ...
  •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一.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40--1894) 二.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5--1927) 三.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四.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 ...
  • 20**年届高考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一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单元特征] 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近一百一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 ...
  • 林泰曾简介
    林泰曾简介 林泰曾(1851-1894.11.16),字凯仕,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祖父林霈霖,系林则徐胞弟,故林泰曾称福建船政大臣.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为姑丈.林泰曾幼丧父母,依寡嫂生活. 同治六年(1867年),福建船政学堂招收首届学生 ...
  • 中外文化交流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讲述了: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不重视历史,也就等于一个民族失去了记忆,而失去了记忆的民族,决然不会有光明的前途.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对于近代百年中国所承受的民族创痛和产生的历史悲情,我们不但没有忘却,而且 ...
  • 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一败一成的原因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民族中学 历史组 吴运江 请你从每段材料中概括中日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一败一成的原因? 材料一.日本是在中央集权下,相对的地方上存在一定的分权.其地方分权较多的特点与同为中央集权体制的中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即与中国长期以来 ...
  • 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 (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 ...
  •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凭借不平等条约,从沿海深入内地,大量商品涌入中国城乡,中国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威胁.面对如此深刻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于是清朝统治者集团中的一部分有实权的大臣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极力主张兴办洋务 ...
  • 高中历史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专题二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考纲要求](1)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情分析]中国近代历史 ...
  • [读书][日本宪法的精神]--规则为保护弱者而制定
    规则的制定,本应当是用来保护弱者,如果反过来,制定出的规则却损害了弱者的利益,只能说,这个社会,不过是还徘徊在丛林的边缘罢了. 文 | 汪伦 来源 | 汪伦的法律博客 渡边洋三在其<日本宪法的精神>大作中,论及宪法的价值,此书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