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教材分析培训内容 - 范文中心

一年级上教材分析培训内容

11/01

第一周培训内容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

1、对比单元设置:

2001版教材一上共为10个单元:1、数一数;2、比一比;3、1

——5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物体和图形;5、分类;6、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7、11——20各数的认识;8、认识钟

表;9、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的校园;10总复习。

2012版教材一上共为9个单元:1、准备课;2、位置;3、1—

—5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图形(一);5、6——10的认识和加减

法;6、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 ;7、认识钟表;8、2-以内

的进位加法;9、总复习。

2、对比内容安排:

2012版教材减少了:比长短、高矮(第二单元p9-10) ;认识平面

图形(第四单元p34);填未知数(第六单元p70);认识半时(第八

单元p93);统计的初步了解(第五单元分类p38)。

2012版教材增加了:位置(第二单元p9) :上下、前后、左右的

认识;数图形;用数学中数学思维过程的展示;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有

关序数的问题。

我觉得新的教材数学味道很浓,更强调训练学生说理。

3、增强课前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 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为第一单元“准备课”。第

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

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

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

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p9-10)“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

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

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

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

删去了。

4、降低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但在实际过程中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

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在实

际教学过程中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

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

二、编排特点

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

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

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这些内

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

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

觉枯燥。并且每册第一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

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 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1-5

增加了)。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如对所学计算的整理,每次都给出线索。

3. 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p60、p72)。

教材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安排了一些数学背景知识, 以丰富学生对

数学知识的认识。如P60介绍用算筹表示数的方法,p72简单地介绍

古埃及的象形数字。

4. 解决问题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

对于解决问题,老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

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现在的解决问题

的编排思路: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解决

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

5. 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为学习积累

感性经验。

6. 注重知识的渗透。

如填未知加数(原来作为例题安排在6-10的加减法中,但深不深

浅不浅,教学的度不好把握,渗透在各部分知识的练习中。p56暗示

了未知加数,在直观图的提示下容易填出得数、P63通过画一画帮助

学生填出未知加数、p68借助数的组成)。

7. 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评价是老师们非常重视又感觉难以把握的问题,在每个单元的最

后安排了一个评价版块,给老师们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一点思

路和线索。

三、新课标教材重难点讲解

第一章:准备课

内容包括:1、数一数 2、比多少

1、 数一数

重难点:

(1) 让学生观察教材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

能力。

(2) 通过数数,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知识点: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数,可以用小朋友的手或者铅笔等物

体,一个一个的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的数,就是物体的总数。

延展:要强调数数的时候要按照顺序,则顺序一般是指横向从左

往右数,纵向由上往下数,这样不会楼数或错数。这是为学生培养好

的学习习惯,同时为下章位置做好铺垫。在头脑里初步了解了横向水

平和纵向水平。

2、 比多少

重难点:

(1) 理解同样多和多和少的含义。

(2) 要让学生了解一一对应,同时要知道一一对应的方法。

知识点:一一对应:把物体一个一个的相对应起来,看看谁多谁

少。当一一对应后没有剩余,就表示两部分数量同样多。如有剩余,

剩余多的就多,剩余少的就少。

延展:在这里我们说一一对应时,要强调一一对应的部分是同样

多的部分,而剩余的部分,多则是在一一对应是相同部分多出来的,

叫多的部分。少则是在一一对应是相同部分少出来的,叫少的部分。

讲解到这里的时候,教师要清楚,在中段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应用

题,把甲班有25人,乙班15人,则甲班给乙班多少人,两个班的人

数相等?

第二章 位置

内容包括:1、了解上、下、前、后 2、左、右

重难点:

(1)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知道上与下、前与后是

两组具有相对性的方向,也就是具有相对的相反的方向。

(2)用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方向。

(3)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和空间感。

知识点:

1、上是指物体的位置在高处,与下是相对的。前是指观测点正

面所对的位置,那么背面所对的方向就是后,这两个方向也是具有相

对性的。在左手对应的一边是左边,相反则是右边。左和右也是相对的。

2、描述物体的时候,要会用方位词来表述物体的具体位置。会用

(1)谁的左面是谁(2)谁在谁的哪面。这是学生必须会说会用的。

3、会用我们所学的位置词,来表示物体移动的方向。会说会用先朝哪走,再朝哪走的连接词语。

延展:1、本章教师要明确这三组相对位置方向,具有特性,当观测点改变时,纵向的位置方向一般不会改变,而横向是会改变的。2、这章也是为方向坐标与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做初步的准备。3、会写位置词。

第三章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内容包括:1、1、1-5的认识 2、比大小 3、第几 4、分与合 5、加法6、减法 7、0

重难点:

(1)1~5的基数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体会数在生活中的存在。

(2)认识及了解比大小符号含义及读、写方法。用比大小的方法来描述出5以内数的大小。(方法就是一一对应)

(3)认识第几,理解几和第几的区别。知道数字不仅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也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

(4)熟练掌握5以内的分成与组成。能够用语言描述出分成与组成。

(5)了解加减法的含义及准确读写加减法算式,并能解决5以内的简单问题。

(6)理解掌握0的含义,会读、会写,并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知识点:

(1)1-5数的含义:任何一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数来表示。是几个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顺序及写法:1:从上到下,略倾斜。2:从左到右写半圆后倾斜向下,然后向右拉平。3:两个半圆要圆润,第二半圆要在横中线起笔。4:第二笔的起点要比第一笔起点处略低。5:半圆在横中线处起笔,要写圆润。

(3)用一一对应方法比大小的时候,要注意,开口时大数,闭口是小数。一样要用等于。

(4)第几:先确定物体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数,数到几,对应的物体的顺序就是“第几”。几与第几的区别:几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也就是基数与序数的区别。(在数学上,基数(cardinal number) 也叫势(cardinality),指集合论中刻画任意集合所含元素数量多少的一个概念。两个能够建立元素间一一对应的集合称为互相对等集合。例如3个人的集合和3匹马的集合可以建立一 一对应,是两个对等的集合。序数 [ordinal number] 像“第一, 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数, 还有一些惯用的表示法像“大舅、二舅、头一次”等。此外像“一组、三级、六层”等因后跟量词或名词, 可以省去“第” 表示次序的数目。汉语表示序数的方法较多。通常是在整数前加“第”,如:第一,第二。也有单用基数的。如: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外还有些习惯表示法,如:头一回、末一次、首次、正月、大女儿、小儿子。序数后边直接连量词或名词的时候,可省去“第”,如:二等、三号、四楼、五班、六小队。)

(5)1-5各数的分与合:要按顺序的将数的分与合进行读、背、写,这样才能不会遗漏。同时教师要强调分与合正确的书写。

(6)加与减:认读与熟写加法算式,知道加减算式的意义。加: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减:把总数分成两部分,求其中一部分,用减法。计算方法:可用点数,接着数、想数的分与合等方法计算。

(7)0的含义:表示一个数;表示一个也没有、起点、分界线„„(通常表示什么都没有。但有时也表示有,如气温0度。则表示冰点的温度。 0也是事物的开始,也是一个起点, 而在数学上它是个不正不负的中性实数。是一个最重要的符号。0,通常表示什么也没有。但实际上零表示的意义非常丰富。

0不但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有。电台、电视里报告气温是0度,并不是指没有温度,而是相当于华氏表32度,这也是冰点的温度。0还可以表示起点,如发射导弹时的口令是:"9,8,7,6,5,4,3,2,1,0--发射" 。0在数轴上作为原点,也是起点的意思。0还可以表示精确度。如在近似的计算中,7.5与7.50表示精确程度不同。 在实数中,0又是正数与负数间的唯一中性数,具备下面一些运算性质:

a+0=0+a=a

a-0=a0-a=-a

o ×a=a×0=0,0÷a=0,(a≠0)

0不能作除数,也没有倒数。)

0的写法: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和收笔处要有连接,并要圆滑。

延展:在本章比较注重孩子对数字的书写,能够正确的书写,可以养成孩子正确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本章节重点是能够用加减法的含义来表述出算式,为后面的章节提出适当的问题做铺垫。

实验小学阿尔曼教学点教材培训内容——1年级上册(6-8单元)

培训教师:曹虹

2014-09-23

第二周培训内容

第四章 认识图形(一)

内容包括:1、认识图形(一)——初步认识立体图形

重难点: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形状和图形。

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知识点:

长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2个面形状、面积大小相等; 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的长度相等;8个顶点。

正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的长度相等;8个顶点。

圆柱的特点: 上下一样粗细、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有一个面是曲面、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面上会滚动。

相同立体图形的拼搭:

1、把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同的平面完全重合在一起,可以组成新的 立体图形。

2、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圆柱的平面完全重合在一起,也可组成一个

新圆柱,但是侧面不可以,球体拼组是不可以的。

多种立体图形的拼搭:

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圆柱的平面都可以摆放其他的物体,但是圆柱 的侧面不可以,球体也不可以。

延展:在低段的时候,因为没有学习过平面的图形,所以学生对这章知识是比较困难的,在讲解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能够自己多摸一下,自己亲自感受题的感觉,为高段的学习体和面积的计算时,铺下基础。必要的时候应用孩子地语言来给孩子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内容包括:1、6和7的认识、加减法和解决问题 2、8和9的认识、加减法和解决问题 3、10的认识 4、连加、连减 5、加减混合。

重难点:

(1)能够正确的数出7-10的物体的数量,并会读、会写。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比较大小。知道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同时理解熟练掌握10以内的分和合及其加减法的方法。

(3)根据图的意思写出相应的算式,感受加减法的联系。

(4)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会用6:一l 0的加减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5)能看懂图文意思,初步解决图和文字信息的应用题。并能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列算式解答。

(6)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1 0以内连加、连减计算顺

序和方法。

(7)体会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其顺序和方法,能够用计算1 0以内的加减混合。

知识点:

1、10以内数的顺序:0、1、2、3、4、5、6、7、8、9、10.后面的数依次比前面的数大1。表示物体的数量,是基数。表示物体的顺序是序数

2、6一l 0数字的写法:

6:从左半格右上角起笔,往右下方行笔,到左下半格画一个满圆。 7:从左半格左上角起笔,往右横拉,’再往右下方行笔,稍微倾斜。8:从左半格的右上角写起,先写s 型,在向右上角写,写满两个半个并圆滑。 9:从左半格右上角写起,回右上角写小圆要满格,在往右下角写竖微左斜。1 0:是由1和0组成的,书写时占两格,左半格写1,有半个写0。

3、分与合:

6有5个分和合、7有六个分与合。8有了个分与合、9有8个分与合、l 0有9个分与合。

记忆的时候有两种方法:(1)交换相同所分的数的位置。(2)固定一边所分的数,由小到大。

4、一图四式: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一图两式:如两部分的数量相同的时候i 只能写出一道加法和 道减法算式。

5、大括号的:在图的下方把图全部括起来,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解决这类的题目,要了解题意和求的为题是什么。也就是看大括号的位置在大括号的哪里。 ‘

6、解决图文的实际问题:(1)先要找出所求的问题,(2)再找出提问所需要的已知信息,(3)确定解题方法,(4)列式并解答

7、连加或连减: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或连减。

计算顺序:一般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把所得的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

8、加减混合:指一道算式里既有加法也有减法。 计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相同。

延展:

注意要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书写习惯,能够积极的学习,对最基本的定义,要让学生经常常读,常说。不懂的、不太明白的要经常灌耳音,在孩子年龄的增长时,就会慢慢的了解和掌握。

第三周培训 党校培训

第四周培训内容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内容包括:1、11-20各数的认识 2、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重难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 各数,并能正确读写。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3、认识数位,知道11—20各数是由个位数和十位数组成的。

4、通过具体操作,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5、知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6、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问题。

知识点:

1、11~20各数的组成及读法、写法。

数的组成: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二十是由2个“十”组成的。

数的读法:11~19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就读十几,20读二十。两个相邻的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1,前面的数比后面小1.

数的写法: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写数时,有

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如果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0占位

(1)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即先读(写) 十位上的数,再读(写) 个位上的数。

(2)写20时,0不能丢,因为个位上的0起占位作用,表示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2、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

3、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及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十位上的数不变,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等号后面的 ,数叫和。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4、解决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借助数一数、画一画等方法,从中找到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答案。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内容包括:、认识钟表——认识整时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钟表,并学会认读整时。

2.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知识点:

1、认识钟表

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指针式,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等份;钟面上还有两根指 针,细而长的那根针是分针,短而粗的那根针是时针。另一种是数字式,钟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

2、认识整时

指针式钟表: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数字式钟表:“:”的右边是“00”,“:”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写整时时,可以直接写几时,也可以仿照数字式钟表写成数字形式 。

延展: 要求1时前的时刻要减去1小时,要求1小时后的时刻 要加上1小时。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内容包括:1. 9加几 2. 9、7、6加几 3. 5、4、3、2加几 4. 解决问题

重难点:

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学会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 等方法计算9、8、7、6、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准确计算。

2、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使用多种计算方法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4、能熟练运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在观察情境图的过程中,能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信息,并解决问题,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6、掌握用加法求总数和“原来一共有多少”的解题方法,并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

1.9加几的计算方法

计算9加几可以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其中凑十法最简便,先把几分成1和另一个数,9和1凑成十,十加另一个数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计算8、7、6加几同计算9加几的方法类似,其中“凑十法’’仍是主要计算方法,可以“拆小数,凑大数”,也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一般“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便。另外,8、7、6加几还可以利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来计算。

3. 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用“凑十法”计算,也可以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转化成9、8、7、6加几来计算。

4.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

1.求总数是多少时,可以先把所有物体分成两部分,然后把两]

部分数量相加。

2.对同一道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思考的方法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就不同,但结果总是相同的。

5.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

求原来的数量,就是把拿走或用掉的数量和剩下的数量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相关内容

  • 四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3月18日,我在晋华小学参加了由区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的培训,收获颇丰,现将我的学习所得梳理以下:一.培训内容实用性强本次培训安排了五位我区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骨干分别就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编排特点.基本框架和内容和课文教学的策 ...
  • Eiaxnre小学语文学科视导报告议案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 ...
  •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5篇)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5篇)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5篇) ------采众家之长,促资源共享 樱桃园中心小学 王艳丽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 学质量.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 ...
  • 小学科学教材分析
    小学科学教材分析 ★各册教材单元分布及课题 1 2 3 4 总体印象:每册四单元,三四年级每单元7课,五六年级每次8课.相对来说三四年级教学任务较重.课题目标指向性较强,如五年级的部分课题,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雨水对土地的 ...
  •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33团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为使我校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鼓励全体教师努力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创建统一. ...
  • 小学英语课改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英语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 英语课改小结 长角坝学校 白芸 本学期我担任三. 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努力实施课 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 ...
  • 上海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或不再教古诗
    近日,周杰伦歌曲入选语文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再次引发人们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关注.昨日,记者从上海有关部门获悉,上海小学并不使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而上海也正在酝酿新一轮的语文教育改革;今年9月上海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可能 周杰伦歌 ...
  •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为了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优化教学秩序,创设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常规要求: 一.备课常规要求 (一) 备课 1.备教材 (1)要 ...
  •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篇一: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音乐,校本课程声乐. 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 ...
  • 英语教学要求
    1.26个字母.自本学期开始,26个字母将作为每学期期末检测必检内容,各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抓好落实,要求教师(特别是三年级教师)在教学时要先规范自己的发音,然后再进行教学,同时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的字母书写习惯(笔顺.所占格的比例等). 2.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