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一)阅读答案 - 范文中心

从军行(其一)阅读答案

05/07

认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①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②。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③。

  注释:①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②海:唐诗写西北边塞而称海者,自非海洋。或指青海湖;或指沙漠——“瀚海”。③无那:即无奈。金闺:古时称年轻女子的居室为闺房。

(1)诗歌的前两句写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前两句都描写了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仍然缺乏立体感。

B.诗歌想要表达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

C.本诗笔法简洁而富有意蕴。

D.诗歌前两句叙事层层深入、反复渲染,为第三四句抒情做铺垫。

阅读答案:

答案:略

解析:

(1)此二句写戍边者在黄昏时分,独自坐在边城的城楼上,守望着西边的烽火台。秋天的西风吹来,凉意袭人。

(2)D


相关内容

  • 12[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 木兰的形象,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刚健特点,又是中国劳动妇女善良勤劳淳朴勇 敢的象征,至今仍然有积极的影响.全文就 ...
  •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解题初探
    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已经定型,基本是试卷的第12题:题型和考点基本稳定,一个选择题5分,三个简答题分别为6分.6分.8分.从所选人物来看,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2014年选的都是社会科学教育 ...
  • 最后一片绿叶阅读答案
    最后一片绿叶 凌仕江 谁能想到一片普通的叶子会把两个人的情感连在一起呢? 那是我从军以来到的第一个边防连队,也是我军旅生涯最后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远在天边的连队.那里不长树,我们每天只能欣赏风雪和尘土.连队唯一的一棵树是我们费尽心思从一百多公 ...
  • [人生即燃烧王蒙]阅读答案
    人生即燃烧     王蒙 从生命个体来说,我们能够支配的关键岁月不过那么几十年,然后再无第二次机会.对于人的一生来说,那就是机不可失.时不在来.生命由于它的短暂和不可逆性.一次性而弥足珍贵且神奇美丽.虚度这样的生命.辜负这样的生命,是多么愚 ...
  • 陆游与江西诗派之关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陆游与江西诗派之关系 学术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受江西诗风的影响,后来从军南郑,亲历战争生活,因而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现实主义创作轨道.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诗 ...
  •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木兰诗复习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可汗( )( )机杼( )军贴( )燕山( ) 朔气( ) ...
  • 课内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 是 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 史书. (1.司马光 北宋<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
  • [唐诗宋词元曲]诗歌鉴赏复习测试卷
    诗歌鉴赏练习(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阅读以下王维的两首诗,说说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 ...
  • 人教版20**年初三(下册)语文综合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2017初三语文(下册)综合检测卷(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阴晦/悔恨 涟漪/依靠 居高临下/据理力争 B. 恣睢/精髓 栈桥/践行 揠苗助长/偃旗息 ...
  • 一模苏锡常镇
    2012~2013学年度苏锡常镇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语文Ⅰ 2013.3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泥淖/绰约 股肱/女红 偌大/一诺千金 ......B. 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