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第三:首句的作用与结句的妙处 - 范文中心

诗歌鉴赏第三:首句的作用与结句的妙处

05/26

诗歌鉴赏第三:首句的作用与结句的效果

一、考试说明

《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

鉴赏评价: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读读悟悟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江苏)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诗歌首句写景有什么作用?(3分)

答:“橘柚香”首先点明时节是秋天(1分),写空气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1分)暗挑依依惜别之情。(1分)

赏析: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2014年江苏)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答: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

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韵译】《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奔波忙碌了九天,/终于得到一日空闲;/我前去拜访你,/可惜没有遇到,/只好空自回还;/也难怪你诗歌的意境凉意彻骨——/你家的门扉正对着寒流,/抬眼远望,积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根本不需要到城郭去寻找,/因为认识他的人很少在那里;/在那猿猴哀啼的地方,/他那所茅舍柴扉紧闭。/白天他去砍柴打渔,/傍晚沿着沧江边的小路归来时,/雨水早已淋满了蓑衣。

3.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答: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答: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三、随堂练习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2014新课标卷Ⅰ)

阮郎归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答: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杪:树梢)。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答: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江苏)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诗歌首句写景有什么作用?(3分)

答:“橘柚香”首先点明时节是秋天(1分),写空气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1分)暗挑依依惜别之情。(1分)

赏析: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2014年江苏)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答: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

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韵译】《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奔波忙碌了九天,/终于得到一日空闲;/我前去拜访你,/可惜没有遇到,/只好空自回还;/也难怪你诗歌的意境凉意彻骨——/你家的门扉正对着寒流,/抬眼远望,积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根本不需要到城郭去寻找,/因为认识他的人很少在那里;/在那猿猴哀啼的地方,/他那所茅舍柴扉紧闭。/白天他去砍柴打渔,/傍晚沿着沧江边的小路归来时,/雨水早已淋满了蓑衣。

一、(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一、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四、(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四、【答案】(1)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2)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2014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广东卷)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

去早。

【注】①杪:树梢。

作者简介

万树(1630-1688),字红友,一字花农,号山翁、山农,明常州府宜兴(今江苏宜兴县)人。他才思敏捷,学识明达,工词善曲,不仅是词学家,而且是著名戏曲文学作家。万树少年时即遭变乱,嗣后家境清寒,长期飘泊四方,历在山西、陕西一带游历。清顺治年间以监生游学北京,未得官而归。康熙年间入两广总督吴兴祚幕府作幕僚,一切奏议皆由其执笔,闲暇时作剧供吴家伶人演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终以怀才不遇,忧郁积劳成疾,拜辞吴兴祚回乡,不幸病死于广西江舟旅途中,终年仅58岁。

万树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词曲家,词曲风创新,硕果累累,其新编的《词律》对中国词坛的贡献尤为巨大,影响深远。

万树送别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淡雅含蓄、情景交融。《望江怨•送别》这首词运用比兴手法,以景衬情、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更加明显。全词虽没有一句言离别,但所描绘的景致,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得缠绵婉恻,韵味十足。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白帆。(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作者以景衬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

(2)词人目送友人扁舟渐行渐远,不忍离开;天边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而此时夕阳还有“一竿红”,词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全词没一句言离别,一“怪”已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反常心理正好表达了(反衬)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足见两人友情之深。


相关内容

  • 20**年山东省17地级市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1.(2015年山东济宁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4分)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8.<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
  • 20**年届古典诗词表现手法
    古典诗词表现手法.炼字鉴赏题型知识汇总 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是诗歌鉴赏的难点.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分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使用典故 ...
  • 诗歌鉴赏之语言
    诗歌鉴赏二 [考纲点击]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D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高层次是赏析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一切文学作品的艺术体现为语言的艺术,作为文学冠冕的诗歌更是如此. ...
  • 20**年山东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一.(2015·山东临沂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 ...
  • 20XX年高考江苏卷古诗文鉴赏试题评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
  • 20**年中考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专题一:把握诗词意象,理解作者情感 考向互动探究与方法总结 真题典例 [2014·宁波]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东 坡① [宋]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东坡:苏轼在贬官 ...
  • 笔落惊风雨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 时间:2015.11.10 编制人: 吕凤娜 丁亚冬 刘兰 臧培培 姓名: 必修四"诗从肺腑出"探究案 [学习目标] 1.梳理本专题诗歌意象.技巧等基础知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能够准确把握意 ...
  •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韩驹阅读答案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宋] 韩驹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②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②顾藉:顾念.⑴ 请对首联中的&q ...
  • 文言文总结20**年
    文言文总结 来源:文言文趣味练(1-5) 稽费:停留.耽搁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费时日 遽:害怕 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见待:对待(我) 先公以礼见待 见绳:约束 明公以法见绳 鞠:审理:狱:案件 鞠狱:审理案件 第:家 叟携酒至 ...
  • [书愤]优秀教案
    <书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陆游和他的诗作以及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