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初中记叙文:段落的作用 - 范文中心

10.初中记叙文:段落的作用

08/16

语文辅导讲义 语文辅导讲义

段落的作用

教学目的

1、掌握常见段落的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环节 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诲(huì)人不倦 B.并行不悖(bèi) C.豁(huò)然开朗 D.随声附和(hè) B ) 人声鼎沸(fú) 坦荡如砥(zhǐ) 姹(chà)紫嫣红 参(cān)差不齐

拈(niān)轻怕重 偃(yǎn)旗息鼓 不辍(chuò)劳作 称(chèn)心如意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一项是( A.妄自菲薄 B.绿草如荫 C.陈词滥调 D.美轮美奂 负隅顽抗 偃旗息鼓 混然一体 大事渲染

B

)

不屑置辨 怨天尤人 徇情枉法 再接再厉

3.应填在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D

)

设计者和匠师们_______,自出_______,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 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一致_______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 _______完美的图画。 A.因地制宜 B.分工合作 C.因地制宜 D.因地制宜 心裁 心裁 心计 心裁 研究 追求 追求 追求 一幅 一张 一张 一幅

1

4.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与它构成对偶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丁香初绽悠悠云 B.带水芙蓉点点雨 C.柳絮池塘淡淡风 D.榆鞭临窗片片窗

C

)

5、文言文练习 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 “大雀独③不得,何也?”罗者曰: “大雀善惊 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 “善惊以 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 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④也。 ”

注释 :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独:表示转折,相当 于“却” 。④戆(zhuàng) :愚。败:祸乱,祸害。

25.解释加点的词 大雀从黄口( . 孔子顾谓弟子曰( . 利食而忘患( . 善惊以远害( . 26.翻译 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 ) ) )

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27.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 ,与亲

而远

有相似之义。

第二环节 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

2

在做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问段落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我们一般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和回 答:即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

一、把握段落在文中结构中的作用 段落在文章不同的位置主要是从结构上讲,它在文章不同的结构 不同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也往往是不同的, 不同的结构 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可从以下“六”看中入手: 开头段:一看在文章开头是不

是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二看是不是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 开头段:一看在文章开头是不是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二看是不是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 不是埋下伏笔 中间段:三看是不是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发展成为必然;四看是不是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中间段:三看是不是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发展成为必然;四看是不是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结尾段:五看是不是前后照应使结构严谨;六看是不是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 结尾段:五看是不是前后照应使结构严谨;六看是不是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

例1、 静悄悄的昆仑山 王宗仁 昆仑山下,部队营院一角的枯草丛中,亮亮地袒露看一个野兔窝。额角上有块白印记的兔妈妈, 带着三个儿女旁若无人地生活着。日出而起,日落而归。炎阳爆燥的中午,它们到太阳晒不到的不冻 泉边散步。大雪扫山的傍晚,它们躲开口喧闹到雪水河里爽饮。偶尔也会看到老兔独自离开营院,随 心所欲地走在通往荒原的山径上,走走停停,停停又走走。它是在默默体味着它们一家拥有一座山的 快乐吗? 在距离野兔那块自由天地的不远处,驻着一个汽车连队。百十个兵在军号声中过着整齐划一的生 活。起床、早操、出车、开会、熄灯。兵和动物,相安无事。 时间在昆仑山静悄悄地流逝了半年。这天,一只灰鸽子不知从何处突然飞到军营里。它站在战士 们当年搭地窝子的残墙上,尾巴一撅一撅地急叫着,似乎在呼唤什么。灰鸽子肯定是长途跋涉而来, 要不它为什么灰头土脸地显得那么疲惫?一噢,它是没有地方栖身,无家可归呀!昆仑山从古至今树 木不落根,鸟儿筑巢少依托。 一连好些天,每到傍晚,外出的灰鸽子就飞回军营,悄没声地站在残墙土过夜,光天赤身,风雨 不避。静静的军营生活因为添了一只鸟儿而变得快乐,兵们自然也多了一份情趣。但同时也让他们的 心不安起来,无遮无掩的墙头毕竟不是灰鸽子的久呆之地!一天深夜,陡地飘落起大雪,次日清晨, 兵们看到披着一身雪被的灰鸽子变成一个雪桩,呆立不动,他们实在心疼却又不知如何使它温暖? 兵们发现灰鸽子从残墙上消失,是在半个月后,那天清晨班长马安良早早起床,照例端着一小碗 虫米,给灰鸽子送到残墙下。他惊喜万状地看到灰鸽子从兔窝里悠悠哉哉地走出来,抖抖翅膀飞上了 墙头。奇了,怪了!难道昨晚它钻进兔窝过夜吗? 细心的马班长,不声不响地观察了野兔与灰鸽子共栖一窝的和谐情形:兔们住在里端,灰鸽子栖

3

身洞口。兔的满足是显而易见的,它既大度地让了步,又有了遮风挡寒的墙,

何乐而不为!至于灰鸽 子,能在走投无路时免费得到一个家,这已是求之不得的了,即使做出点牺牲也心安理得。 兵们在紧张的军事化生活之余,绝对不会忘记住在军营一隅的伙伴。早送它们出门,晚迎它们归 家,还会时不时地给它们送上一顿美味的晚餐。 军号照样喷亮,队伍照样整齐。高原军营生活就这么简单,没有额外的负担,只有平静的氛围。 静静的昆仑山,静静的军营,静静的野免和灰鸽! 这天清晨,我看见高天下,一对翅膀在晨曦中闪亮,那是兵的黎明在飞翔。我祝愿:昆仑山永远 静下去,昆仑军营永远美下去! ( 2007年7月《 光明日报》 有删节)

问:文章结尾“我祝愿:昆仑山永远静下去,昆仑军营永远美下去! ”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结尾段落作用的理解把握能力,可采用整体感悟法,整体阅读全文后, 明确最后一段与前文记叙的关系:前文的记叙是这段抒情的基础,本段的抒情是对前文内容的深化。 (参考答案:收束全文,揭示中心。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自然永远和谐、世界永远和平宁静的美好心 愿。 )

二、把握段落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也就是内容上的作用)

解答段落的作用题除了把握段落在文中的结构作用,还必须把握段落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这也可以从以下入手: 一看是不是渲染了气氛; 一看是不是渲染了气氛; 二看是不是烘托了人物(或人物感情) ; 二看是不是烘托了人物(或人物感情) 三看是不是点明中心; 三看是不是点明中心; 四看是不是对主题的升华。 四看是不是对主题的升华。

例2、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4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 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 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 “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 ”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 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 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 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 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 块。她说: “我不吃学

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 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 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 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 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 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 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 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 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 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 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 “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 “妞妞, 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 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

5

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 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 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 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 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 ” 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 “孩子,回来啦! ”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

,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 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 年第8期,有删改)

问: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在开头作用的理解把握能力,可采用整体感悟法,整体阅读全文,可知全 文是写亲情的,而开篇写她“恨”是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 (参考答案: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 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 )

三、把握一些特殊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

查现代文段落的作用题有时是一些特殊的段落。

如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段落。把握这种特殊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也可从以下“五”看入手:一看 把握这种特殊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也可从以下“ 把握这种特殊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也可从以下 看入手: 是不是交待故事或人物活动背景;二看是不是构建某种意境,渲染气氛; 是不是交待故事或人物活动背景;二看是不是构建某种意境,渲染气氛;三看是不是揭示人物心境或 烘托人物的性格品质;四看是不是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五看是不是推动情节发展的。 烘托人物的性格品质;四看是不是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五看是不是推动情节发展的。 是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如人物描写的段落,作用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特征:如年龄、职务、经济等情况;刻画人物的性格、 品质、精神等。

6

其实这些所谓的特殊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也都是围绕前文的2、3点来解答的。

例泪水 中收获力量 金黄的麦田, 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 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 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 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没 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 地震发生后第2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 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

哭。 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 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 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50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 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 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 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 灾群众。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 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从 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06”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 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 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 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7

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 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 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 在绵阳采访时,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 一名产妇作剖宫产缝合手术。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 和护士固定手术台。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 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 没有谁选择逃生。 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 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 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 离开汶川时,30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 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

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 摘,地震就发生了……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 “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

问: 选文第一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分析: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开头段落的作用把握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一些环境描写的段落在文 章中的作用的把握能力。采用整体感悟法,在阅读全文后可以知道下文是写发生了巨大的自然灾害, 美景与自然灾害的巨大反差,有力地表达战胜灾难的强烈愿望。 (参考答案:环境(景物)描写 总领 全文,与结尾遥相呼应;与巨大的自然灾害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表达了战胜灾难的强烈愿望。 )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 日历 ①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 ②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 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还隐含着一种希望。 “明天”乃是人生中最 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等候在门外。 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白天和黑夜的界限是灯光,明天与今天的界限还是灯光。每一个明

8

天都是从灯光熄灭时开始的。那么明天会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 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 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③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 发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 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种 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 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 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 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④时间是从来不会逆转的。于是,曹孟德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晏殊有“无可奈何 花落去”的伤感……光阴岁月,就像一阵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烁烁的流光,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无奈 而频生的白发

和消耗中日见衰弱的身躯。为此,你每扯去一页用过的日历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扯掉 一张生命的页码? ⑤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是从什么地方开会、活动、考察、访问归 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黯淡、沉寂;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 这一叠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 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⑥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⑦记得 l 976 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长沙路四治里十二号那个顶层上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 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到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的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 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方形铁盒子般的海鸥牌相机,爬上我那座 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房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受的惨状拍摄下 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 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l 976 年 7 月 28 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 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来的照片,已经成了我个人生命史上 kègǔ míng xī n 的珍藏了。 ⑧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 它默默而无形地记载了,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应对的一切。 ⑨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动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 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并把这一天深深嵌入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

9

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⑩所以我写过: “生命就是创造每一天。 ” ⑾所以我说过: “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都是为了明天的回忆。 ” ⑿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 或画卷。

8.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的原因是什么?

9.根据上下文,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刹那 . (2)kè gǔ míng xīn 10.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说说文章第②段中用“笑嘻嘻地等着”形容新的一天的到来有什么好处。 嵌入 .

11.联系上下文,依照第④段画线句续写一个句子。

12.文章第⑦段详细记下“1976 年 7 月 28 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 ,有何用意?

13.文中作者说

“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 ,也思考“要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充实这空间。 联系实际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已经或者打算拿什么把自己的日子填满?请写一段话表述出来。(不超过 60 字)

开往春天的列车 ①列车不知疲倦地飞速奔驰。因为没有买到卧铺票,坐硬座的我早已疲倦和难受。作为惟一的消 遣,我的目光只有与一本杂志里的文字亲密接触,一页页地翻着流动很慢的时光,偶尔拿起小桌上的 矿泉水,小呷一口,徐徐咽下。其实,我并不渴,只是借矿泉水的凉爽来驱逐睡意。白天提前支取了 睡眠,无梦的夜晚该如何熬过? ②一篇文章几乎没在我脑里留下什么印象,便慢吞吞地到了最后一个句号。我抬起头,习惯性地 去拿那瓶矿泉水。这时,我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站在我对面的座位旁,目光死死地盯着我,活

10

像一尊技艺拙劣的雕塑。她衣服样式很土,上面布满汗渍和污垢,手里攥着一个肮脏的编织袋,里面 鼓鼓地装着什么。 ③约摸半小时后,当我再取矿泉水时,我发现“雕塑”仍立在原处,那个鼓鼓的编织袋已塞到座 椅下面。她目光像一缕从窗外射进来的阳光,依然洒在我身上,眼神里蕴藏着一种让我不解的东西, 很浓烈,很急迫。我猜她一定在等座位,车厢里人很多,没有一个空位。我暗想:老瞧着我干吗?我到 终点站,等我为你腾位置你找错人啦。 ④我在“雕塑”的守望下照常看我的杂志。又一次喝水解困时,我见她还站着,只把后背斜靠在 对面的座位旁,手里捧着一本皱巴巴的书。我瞅了一下封面,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她看得极专心, 嘴唇微微颤动,像在默念课文。我慢慢注意到,只有在我每次拿矿泉水时,她才抬头看我一眼,等我 重新注视杂志时,她也把目光收回课本。 ⑤过了好久好久,列车又在一个什么站停下了。邻座的男子把车窗打开,我立即感到新鲜空气扑 面而来,倦意顿时一扫而光。几分钟后,列车徐徐启动,我拿起矿泉水,猛喝了一口,水已差不多见 了瓶底,便顺手将空瓶向窗外扔去。此刻,对面的小女孩猛地扑过来,大声喊道: “叔叔,别——”她 伸手去抓我的胳膊,而空瓶已落在车外,发出一声叹息般的轻响。 ⑥我似乎还没有理解女孩的用意,她却既气愤又委屈,两行泪珠竟然跳出了眼眶: “叔叔,我为了 等你的这个空瓶子,我都站了三百多公里了,可你……” ⑦“什么?”我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万分惊讶中我终于明白,苦苦等待了数小时,腿脚发软地整 整站了几百公里,她原来不是为了等座位,而是为了一个空塑料瓶,为了一个可以回收的废品。原来 她的每一

眼,都是在观察我什么时候能够喝完矿泉水!我有些愧疚地说: “对不起,小姑娘。别哭,不 就一个空瓶子吗,不值得流泪。 ” ⑧女孩一边用脏衣袖擦泪,一边说: “你们这些有钱人可以随便把它扔了,可它是我的学费呀!” ⑨我愈发惊诧,在我的经历中,我不知扔了多少这样那样的饮品包装瓶;可从没想到这些随手可 弃的垃圾,竟会与学费有啥关联。好奇心让我不得不刨根问底。女孩告诉我,她家很穷,父亲因车祸 截了双腿,肇事司机逃了,没得到一分钱赔偿,一家人生活全靠母亲没日没夜的劳作维持。家里实在 没钱供她上学,父亲体谅母亲的难处,要她下学期别再上学了,回家帮母亲一把。她坚决不肯辍学, 缠着父母又哭又闹,说不让她上学还不如让她去死。父亲最后无奈地长叹道,如果你自己能找来学费 你就上,找不到就别上。为了能圆读书梦,她只好趁放寒假期间,每天天不亮就到离家不远的火车站, 买一张站台票混上火车。在列车上捡易拉罐、矿泉水瓶、啤酒瓶等废品,卖钱攒学费。 ⑩她每天都穿梭于铁道线上,早晨随车远去,下午或晚上再爬上返回的列车归来。午饭是从家里 带来的干馍,渴了就饮别人喝剩下的矿泉水,或者喝车上的凉水。她每天的工作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11

上车后,首先挨个车厢来回“巡视”几遍,把乘客丢弃的废品捡完后,便找一个能够为她提供废品的 地方守株待兔。她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抽一点时间复习功课,天天泡在车上,既要挣学费,也不能 误了学习。复习一阵功课,然后她再进行下一轮全车“搜查” ,如此反复。 ⑾听完女孩的诉说,我的心不仅仅是被感动,更是被强烈地震撼着,一个仅值几分钱的空塑料瓶, 对于小女孩竟然有着这么大的用途,竟然关系着女孩的前程,每一个空瓶对于她来说都是一缕希望。 我真的找不到什么话语来安慰她因为失去了一个空瓶而失落的心!作为一个生活十分幸福的孩子的父 亲,我为另一个十分不幸的孩子感到难过,同时又对这个过早自强自立的孩子充满钦佩。我掏出二十 元钱递给她,算是弥补我的过失,算是一点微不足道的献给希望工程的爱。我想女孩一定会把我当成 恩人。 ⑿恰恰相反,我万万没有想到,女孩却执著地摇了摇头,怎么也不肯收我的钱。她坚定地说: “叔 叔,谢谢你的好意。我爸爸妈妈经常给我说,从小要学会一切靠自己,我连爸爸妈妈都不靠,更不能 靠别人的施舍。我有手有脚,学费我一定能够自己挣来的。我不仅下学期要上学,我还要读高中,上 大学!” ⒀女孩说完,把语文课本卷成筒往裤兜里一插,躬下身子从座

位下面拉出编织袋,开始了又一轮 全车废品跟踪。 ⒁望着女孩的背影,我的双眼有些湿润。好一会儿,我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我追上一辆从我面前 走过的售货小车,买了两瓶矿泉水,当即拧开瓶盖,将矿泉水哗哗倒进水池里。我看见售货员疑惑的 目光冲我发愣,我听见背后有人说我神经不正常,我默然无语,只管大步穿过一节又一节车厢窄窄的 过道,远远的我看见了那个小女孩。我双手高高举起矿泉水瓶向她晃动,她高兴地朝我走过来。 ⒂“叔叔,哪来的?”她激动地问。 “我帮你捡来的。 ”我淡淡地说。 ⒃她接过空瓶装进了编织袋。我见她脸上灿烂的笑容像一朵开得极为饱满的菊花,我庆幸我既弥 补了过失,又巧妙地满足了她的自尊。 ⒄“叔叔,你真好。 ”说完,她提着沉甸甸的编织袋离去。 ⒅此刻,我听到她那编织袋里发出啤酒瓶、易拉罐的碰击声,那是蓬勃的希望发出的清脆的鼓点, 那是灿烂的明天传来的美妙的乐曲。对于女孩来说,她踏上的每一次车,都是开往春天的列车……

19.文章以

为记叙线索,叙述了一个

的故事。

20.文中的小姑娘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这一印象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

21.当“我”得知小姑娘想要我手中的饮料瓶,而“我”却扔掉了它时, “我”心中感到一阵愧疚,只

12

好安慰她,而小姑娘却充满怨气地指责“我” ,对此你怎样理解?假如你是小姑娘,为了能得到这个瓶 子,你会怎么做?

22.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3.请仔细品读文章,找出你最喜欢或不喜欢的一处文字,并说明理由。(词语、句子、语段均可。如 果是语段,请写出语段序号)

24. “我”为帮助小姑娘把买来的矿泉水倒掉,却谎称瓶子是捡来的,你认为这样合适吗?请谈谈你的 看法。

答案: 答案: 答案: 导读:文章借罗雀者之口,说明“善惊远害” 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 , , 导读:文章借罗雀者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 , “君子慎其所从” 可谓警世之言。 君子慎其所从” 可谓警世之言。 译文: 译文: 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 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 捕到的都是黄口的小鸟。 捕到的都是黄口的小鸟。 夫子问捕鸟人: 唯独大鸟捕不到, 夫子问捕鸟人: 唯独大鸟捕不到, “ 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 捕鸟人说: 大鸟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鸟跟从易警觉的大鸟, “ 捕鸟人说: 大鸟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鸟跟从易警觉的大鸟

, 易捕到 就捕不到;如果大鸟跟从贪吃的小鸟,也能捕到。 孔子回头对弟子说: 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 ” “ 就捕不到;如果大鸟跟从贪吃的小鸟,也能捕到。 孔子回头对弟子说: 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 吃就忘记了灾患,这是出自它的本性啊。但是因为所跟随的不同就变成了福或者祸。 吃就忘记了灾患,这是出自它的本性啊。但是因为所跟随的不同就变成了福或者祸。因此君子应当慎 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 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 祸患。 ” 祸患。 25 . 跟随 回头 贪图 远离

26.大鸟容易警觉故难以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 26.大鸟容易警觉故难以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 大鸟容易警觉故难以捕到 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 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 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 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 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 跟随年少者的 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 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 27.君子 27.君子 小人

13

答案: 答案: 8.因为日历使作者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或:日历隐含着作者对“明天”的希望,使作者感受到岁月 因为日历使作者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 日历隐含着作者对“明天”的希望, 的匆匆与虚无,日历也是生命忠实的记忆)并思考如何珍惜生命。 的匆匆与虚无,日历也是生命忠实的记忆)并思考如何珍惜生命。 9.(1)chà qiàn(2)刻骨铭心 (1)chà qiàn(2)刻骨铭心 10.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新的一天以人的情趣,生动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新的一天的喜爱, 10.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新的一天以人的情趣,生动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新的一天的喜爱,以及对 明天的希望( 明天的希望(或:全新的一天等待着人们去丰富、充实,或:新的一天带给“我”无限的憧憬,以及用 全新的一天等待着人们去丰富、充实, 新的一天带给“ 无限的憧憬, 新的生命去创造每一天的渴望) 新的生命去创造每一天的渴望)。 11.示例:孔子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悟/辛弃疾有“可怜白发生”的痛楚( 11.示例: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悟/辛弃疾有“可怜白发生”的痛楚(续写句子应与 原文的内容情感相符合,与画线句的结构一致,引用诗句与作者准确无误) 原文的内容情感相符合,与画线句的结构一致,引用诗句与作者准确无误) 12.突出唐山大地震给“ 12.突出唐山大地震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突出日历是我们

生命忠实的记忆。 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突出日历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忆。 13. 13.略。 答案: 答案: 19. “ 19. 我”在列车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贫穷的小姑娘在列车上收集饮料瓶以自筹学费 在列车上的所见、所闻、 20.活像一尊技艺拙劣的雕塑。这个印象是通过对小姑娘的神态描写表现出来的。 意思对即可) 20.活像一尊技艺拙劣的雕塑。这个印象是通过对小姑娘的神态描写表现出来的。(意思对即可) 2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能扣住题目要求说出看法和做法,且理由充分、表述合理即可。 2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能扣住题目要求说出看法和做法,且理由充分、表述合理即可。 22.点明题旨(或深化、升华主题) 照应(或扣住)文章标题。 22.点明题旨(或深化、升华主题);照应(或扣住)文章标题。 23.本小题属开放性试题,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谈(内容、语法、修辞等) 无论喜欢与否, 23.本小题属开放性试题,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谈(内容、语法、修辞等),无论喜欢与否,只要言之成 理即可。 理即可。 24.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说明观点,又言之成理即可。 24.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说明观点,又言之成理即可。

14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最关键的内容就是作文写作,下面三好网名师分享作文中记叙文阅读的关键在于题型的把控知识. 1.题型一:题目设题 ①标题含义 A.一语双关的题目最容易考查其含义,表层意从字面上很容易把握,深层意要联系 ...
  • 初中语文阅读考试技巧总汇(一)
    初中语文阅读考试技巧总汇(一) --针对不同文体的答题方法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 1."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好标出1.2,怕丢分不妨n+1,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 2.尽量用原句, ...
  • 初中作文批改
    作文批改 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面的批语,一般情况学生写的一篇作文的批语都在150字以上. 1.看格式是否正确 抽到人家的作文本,先看作文格式,格式正确,就用红笔写上批语.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则为满分 ...
  • 20**年初中语文中考阅读答题点拨
    1.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的滥用,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① 经过班主任的再三强调,才使他认识到这个错误.(介词"经过"与"才使"的滥用,致使整个句子缺主语.) ② 他在老师的关怀中得到了力 ...
  • 初中说明文阅读技巧
    中考专题训练之------说明文阅读 一. 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 ...
  • 初二记叙文阅读)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 ...
  •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含义: 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初中课本中的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游记.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一.记叙文的范围 从一 ...
  • 得阅读者得"天下"
    纵观2012年湖南省各考区的中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题的分值为40-50分,占很大的比重.因此,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决胜中考英语的关键,正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同学们怎样备考阅读理解,轻松应对中考呢? ...
  • 20**年秋学期初中语文期中作文备考题目
    初中语文各年级期中作文备考题目 说明:根据市局关于初中各年级题库建设实验工作方案的要求和现实教学与期中备考的需要,我们组织编写了初中语文各年级期中作文备考的题目,三个年级都是两道作文题.现提供给各校.本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各年级的作文题,都从提 ...
  • 初中语文考前指导新
    心理准备:松.静.匀.乐.我难人也难,我不怕难:我易人也易,我不大意.在考试之前要对考好语文有信心,要相信只要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一定会考好的.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1)借助汉语拼音, 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