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阅读者得"天下" - 范文中心

得阅读者得"天下"

07/10

  纵观2012年湖南省各考区的中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题的分值为40~50分,占很大的比重。因此,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决胜中考英语的关键,正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同学们怎样备考阅读理解,轻松应对中考呢?

  阅读理解题的命题趋势与解题策

  【命题趋势】

  2012年湖南省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注重文章体裁的多样性,选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以长沙卷为例,5篇阅读文章包括了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考查同学们对不同文体材料的阅读能力。涉及的话题有:人物传记,讲述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的成长经历;感恩节,讲述美国小孩对感恩节的不同观点;利用图片表格,提供生活中的常见信息。同时,还把iPhone4、伦敦奥运会等热点话题引入试卷,使阅读材料更贴近现代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重要理念。

  二、试题设计的难易度分布有序,比例恰当,主观题呈现增加的趋势

  多数考区的阅读理解题由“是非判断”、“多项选择”、“回答问题”组成,试题的难易度分布非常有序。如难度较小的“是非判断”题型安排在第一篇。每篇阅读文章后的试题基本上也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而且,考虑到初中学业考试的特点,基础题与难题的比例都不大,中等难度的试题仍然占主体。

  有的考区增加了主观试题的比例,减少学生做题时靠蒙题而猜中答案的机会,利于考查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这类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邵阳、永州、常德、岳阳等考区采用的“摘录要点题”,要求考生读完短文后,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填写表格中相应的项目。这种题型实际上是常规阅读理解题的一个新的变体,是对已阅读信息的二次加工,强调主观表述,主要考查学生的结构认知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2)岳阳考区采用的“阅读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空格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使短文完整、通顺。这种命题方法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语言基础知识;3)永州考区采用的“补全阅读题”,要求考生阅读短文后,从所给的A~F六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填空,使短文意思完整,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的。这种题型并非简单的阅读理解,而是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审题、猜词、推理判断及寻找关键词的能力。

  三、重视阅读策略,试题具有非常科学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

  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生英语阅读技能的要求是: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故事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各考区的阅读试题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从问题的设置上,包括四种类型:细节理解题、语句理解题、推理判断题、归纳概括题。着重考查学生在语篇层次上运用阅读策略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科学的检测。

  【解题策略】

  一、做阅读理解题的两种思路

  1.顺序法

  首先,快速阅读短文,了解文章大意和主要情节;然后,细读题干和选项,接着再细读一遍短文;最后,又细读题干和选项选出正确答案。虽然所需时间较多,但解题正确率高。特别适合于推理判断题和推测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题。

  2.倒序法

  为了节省答题时间,先看问题再读文章,边阅读边判断答案。

  这两种答题策略无所谓优劣,要根据文章类型与考生的具体情况选用。针对表格、广告等信息材料的阅读,建议使用第二种;而对于大多数文章来说,特别是科技类说明文与话题谈论类的议论文,文章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建议还是要先快速浏览文章,掌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再根据题目研读相关的句子与段落,比较四个选项,最后判断出最佳答案。考试中,建议同学们两种方法综合使用。

  二、做阅读理解题的六个环节

  1.通读全文,把握中心

  通读全文的目的在于尽快整体了解文章的题材、体裁与中心思想。首先,要重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因为文章的第一句往往是表达文章的观点和论述的前提,最后一段常常是文章结论性的观点;其次,要注意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词语,尤其要注意那些表示并列、因果、转折、条件、比较等的关联词语。理顺文章脉络,掌握文章大意,为后面的答题奠定基础。

  2.阅读题干,确定考点

  在对文章有初步了解后,接着认真阅读一遍题目(包括题干和备选项)。大家只要认真读完题目,就应该能快速判断出该题考查点是针对某一个单词或一句话或一段话或全文。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属于给文章添加标题,就是对全文意思的考查。只有通读全文、结合全文才能回答。再如: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这是一道查找细节的判断题。问题设计时,否定词一般都采用大写形式,以提醒考生。大家就必须从文中查找到与选项相关的细节,与所提供的选项逐一比较,才能作出正确判断。试题的题干决定了考生答题时不同的阅读范围,尤其值得关注。

  3.研读细节,理顺思路

  在通读全文、掌握文章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同学们还应该抓住阐述和发展主题思想的主要事实,或者按照要求找出特定细节。要特别关注涉及who,what,when,where,how和why

  等问题的内容。在有关内容下做一些标记,以便在回答问题时迅速查找。

  4.逻辑推理,深层理解

  在阅读中,如果大家所读文章作者运用的语言直率,表达直截了当,那考生仅仅理解其字面意思,也不会影响答题。但是,有时所读的文章往往比较含蓄,作者经常把需要考生理解的意思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期待考生去领悟文章的内在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会妨碍对文章意义的真正理解。因此,同学们要学会根据文章的内容提示与生活常识,透过字面意思看本质,深层理解文章所反映的主题与作者的真实意图。一旦题目中出现infer, suggest等常见的表示推理的词语时,就要在局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全文考虑,整体把握,做出合理的判断。

  5.上下结合,推测词义

  准确地猜测词义也是英语阅读理解的一项重要能力。同学们应该通过构词法知识,结合上下文的同位、对比、因果等关系与生活常识来推断词义。

  6.统观全篇,验证答案

  做完全部题目后,把文章再读一遍,验证所选答案是否正确。复查时,一要注意核对关键题的答案,短文后的四、五个问题必有一个是关键题,关键题答对了,则势如破竹;关键题答错了,则会引起连锁反应;二要注意各题答案相互照应,一篇文章所出的几个理解题通常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各题的答案也应相互照应,而不应自相矛盾。


相关内容

  •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阅读答案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 ...
  •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伯禽①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②."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 ...
  • 文言文翻译六大招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 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从"留&quo ...
  • 管仲论(节选)阅读答案
    管仲论(节选) (北宋)苏洵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
  • 20**年申论范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古语有云:"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足见社会公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纵观古史,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理名言,到刘邦入关中后"杀人者死"的约法三章,对于 ...
  •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本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 ,共36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新唐书·韩休传]阅读答案
    (08安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①,休请均赋 ...
  • 3文言文总复习套题----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
    <出师表>比较阅读题答案: (一)1.刑:罚.赐:恩赐.2.(2)(钜子)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3.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或: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目的在引导学 ...
  • "王琚,怀州河内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琚,怀州河内人.少孤,敏悟有才略,明天文象纬.时年甫冠,见驸马都尉王同皎,同皎器之.会谋刺武三思,琚义其为,即与周璟.张仲之等共计.事泄亡命,佣于扬州富商家,识非庸人,以女妻之,厚给以赀,琚亦赖以济.睿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