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 - 范文中心

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

07/03

R

eview

睿评

前沿思想 启迪智慧

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

文 |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人们经常把与传统相对立的农业称为现代农业。如把现代农业理解为工厂化农业,主张农业生产工厂化、农民工人化;把现代农业理解为规模化的农业,崇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把现代农业理解为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追求“吨粮田”、“万元产值”等。其实这些并不是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现代农业的本质在于现代农业理念的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的运用和现代农业组织体系的构建。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

可持续的理念在传统农业文化中体现的十分充分,传统农业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够在自然资源禀赋极差的条件下实现几千年的持续发展,就在于我们的祖先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摆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农业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相协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自然规律相统一,强调在农业生产中做到“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而成功多”,并一直秉承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辨土肥田的地力观、种养三宜(物宜、时宜、地宜)的物性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和御欲尚俭的节用观,这其中的思想原则和技术取向,特别值得今天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加以总结和借鉴。

以循环农业为例,从最早的《诗经》到近代的《授时统考》,朴素的循环农业文化一脉相传。千百年来,始终强调的“地力常新壮”、“天地人合一”,在

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农民创造出了许多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使地力经常保持新壮,是中国农业文化的突出成就。

种养结合是保持地力常新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的畜牧业很大程度是为种植提供肥料而存在的。农民通过养猪将农作物的一些副产品和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垃圾转化为肥料,用于粮食生产,形成猪多、肥多,粮也多的良性循环。

但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循环农业逐渐退出了农业生产领域。一是由于劳动力的不足,农家肥费时费力,逐渐被化肥所取代;二是在强调“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家庭养殖业基本绝迹,传统循环农业的基础不复存在;三是生活方式的变化,如传统的烧柴取暖、做饭被煤和煤气所取代,下水道的修建和垃圾的统一收集,使农户生产和生活间的有机循环丧失了,农业越来越依赖外界的投入,地力的衰退、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等日益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至于今天人们要享受有机食品变成

朱启臻

了十分奢侈的事情。

许多学者和专家都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在农村,一边是依靠高投入的石油化工产品,占用了大量矿物资源和能源;另一边却是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源弃之不用,以致加重了面源污染。如何利用传统农业文化为现代农业服务,人们重新审视传统循环农业的智慧,认识到现代发展既要吸收传统农业文明的精华,又要充分利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和畜禽粪便或秸秆循环利用等,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在众多实现循环农业文化的模式中,我们认为发展综合家庭农场是一条可行的路径。综合家庭农场是指具备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服务功能的农场,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合是循环农业的基础。在这样的农场中可以在四个层面上实现有机循环:第一个层面是种植业内部的循环,主要通过秸秆处理技术实现秸秆还田;第二个层面是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循环,主要是把种植业的生产产出转化为动物饲料,把动物粪便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实现有机循环;第三个层面是人的生活与种植业、养殖业的循环,通过对农业生产者、农场服务对象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的再利用实现的有机循环。还可以实现第四个层面的循环,即把秸秆、动物粪便、一些生活垃圾通过沼气技术集中处理,沼气可供做饭、取暖等生活用途,沼液、沼渣做有机肥,从而实现综合利用。


相关内容

  • 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信息化工作全局,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 ...
  • 20**年电大一村一乡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3答案
    乡村社会学作业1答案 这个题目需要大家自己去做. 按照解题的思路去答题. 我这给大家解题需要的资料,你们需要按照自己思路去总结归纳. (一)家庭的涵义与特点 它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这些 ...
  • 台湾的农业产业化及对祖国大陆的启示
    作者:张骥靳利华 <台湾研究> 2001年07期 新世纪,祖国大陆面临即将加入WTO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又恰逢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时期.到目前为止,祖国大陆农业发展仍处于传统农业时期,而农业产业化正好适应了祖国大陆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
  • 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
    <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 读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其立意之新观点之新令人如沐春风.下面粗谈书中的精彩观点. 关于现代化,作者综合考虑并指出现代化是具有多重层面的:经济发展为物质层面,政治发展为制度层面,思想与行为模式 ...
  •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及现代意义
    年第 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 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 中华传统文化 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 已深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 渗透到社会政治 经济 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 支配人们思想行为 ...
  •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战略 摘要:本文就我国当前农业科技发展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采取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发挥高新技术优势.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等有关对策进行研究,借此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关键词:农业科 ...
  •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师参考书第15课
    15课 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懂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性,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 ...
  •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模式是否要"颠覆传统"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模式是否要"颠覆传统" 2011-07-20 11:43:58 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今天,确实处在新的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无论从社会需要还是从企业发展的规律来讲,企业都应该认真思考经营方式或经营模 ...
  • 改造传统农业读书报告
    改造传统农业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把农业划分为三类:(1)传统农业.在传统农业里,传统生产要素的供应与需求实现了均衡,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收人流价格是高昂的.(2)现代农业.农民使用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要紊的供应和需 ...
  •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2.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到下个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