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知疗法中的认知分析 - 范文中心

关于认知疗法中的认知分析

12/12

关于认知疗法中的认知分析

李青莲

青岛大学研究生院,中国

【摘要】 本文对认知疗法中的认知特点进行思考,认为认知不可能完全反映客观事物的所有真实,适应性的认知只是部分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同时适应性的意义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的不反映客观真实的认知中找到。

【关键词】 认知疗法 认知分析 适应性认知

Analyses of cognition in Cognitive therapy

LI Qinglian

Graduate School of the Qingdao University, China

【Abstract】 The cognitive character in cognitive therapy was thought over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 can’t reflect the all spices of the reality. So the adaptable cognition can only reflect the reality partly, and the sense of the adaptation can also be found in the cognition that can’t reflect the reality partly.

【Key words】 Cognitive therapy, The analyses of cognition, Adaptable cognition

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于本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其理论假设是:人的情绪及行为与其认知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改变不恰当的认知方式,可以改善情绪及行为障碍。目前有关认知治疗方法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二大流派,一是认知分析治疗(cognitive-analytical therapy)和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前者是在认知治疗的基础上借鉴和应用精神分析性治疗的方法,后者是在认知治疗过程中强调应用行为治疗中的一系列行为矫正技术。归纳起来,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认知疗法有4中,即Beck认知治疗,Ellis合理情绪治疗,Ryle认知分析治疗以及认知行为治疗,其中尤以认知行为治疗应用最为广泛。

1 Beck对认知的分析

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阿龙·贝克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他提出假设认为:在信息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曲解和谬误导致了情绪障碍的发生。贝克论证说,抑郁症病人往往由于做出逻辑判断

上的错误因而变成抑郁、歪曲事情的含义而自我谴责;一件在通常情况下很小的事情(如溅出饮料)会被他看成生活已完全绝望的表现。因此抑郁症病人总是对自己作出不合逻辑的推论,用自我贬低和自我责备的思想去解释所有的事件。

贝克把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归纳为五种形式:

(1) 任意推断:即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便草率地作出结论,如“我是无用的,因为我去买东西时商店已经关门了。”

(2) 选择性概括仅依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这是一种瞎子摸象式的、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如“单位中有许多不学无术的人在工作,这是我做领导的过错。”

(3) 过度引伸:或称过度泛化,是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琐细事件出发引伸作出的结论。如“因为我不明白这个问题,所以我是一个愚蠢的人。”或“因为打碎了一只碗,所以我不是一个好母亲。”

(4) 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如“因为偶然的开玩笑,并无恶意地撒了一次谎,于是认为完全丧失了诚意。”

(5) 走极端的思维: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病人往往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如没有被聘为电视播音员,从而就产生:“我感到非常沮丧,因为没有什么地方再会聘用我了;我现在连整理房间的能力也没有了,我成为一个无用的人了。”

Beck认为:心理问题“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例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的信息作出错误的推论,以及像不能妥善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等。”他提出,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内心体验和反应。

2 Ellis对认知的分析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Ellis 60年代创立了一种心理治疗体系,即合理情绪治疗。他认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先天倾向中有积极的取向,也有消极的本性,换句话说人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样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而且Ellis更强调后一种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心理失调。

Ellis将人类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思维)。

②倾向过于易受暗示影响。

③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以偏概全。

④倾向于要求尽善尽美,认为不是完美的就是无用的。

⑤倾向于对他人的过分要求。

⑥倾向于追求绝对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确定性。

⑦倾向于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

⑧倾向于自暴自弃。

⑨倾向于自我贬低。

⑩倾向于过分关注自身的机体的变化。

Ellis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Ellis将以上观点概括称之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Ellis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Ellis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在ABC理论中,D代表治疗(disputing)通过D来影响B,认识偏差纠正了,情绪和行为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解除或减轻,最后达到E效果(effects),负性情绪得到纠正。

3 认知疗法中认知的特点

在认知疗法中认知是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关键因素。无论是Beck还是Ellis,还是后来的Ryle,都认为行为和情感是由认知作为中介的,适应不良性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在Ellis那里,适应不良性认知主要是上述提到的非理性信念。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人们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知活动或认知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认知过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接受和评价信息的过程;(2)产生应付和处理问题方法的过程;(3)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

认知治疗高度重视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并且把自我挫败行为看成是不良认知的结果。所谓不良认知,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往往导致情绪障碍和非适应行为。治疗的目的就在于矫正这些不合理的认知,从而使人们的情感和行为得到相应的改变。认知疗法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疗法,因为它不仅重视适应不良性行为的矫正;而且更重视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认知 — 情感 — 行为三者的和谐。同样,认知疗法也不同于传统的内省疗法或精神分析,因为它重视目前病人的认知对其心身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无意识;内省疗法则重视既往经历特别是童年经历对目前问题的影响,重视无意识而忽略意识中的事件。

4 对认知的几点思考

从认知疗法中认知的特点可以看出来,歪曲、曲解客观事情就有可能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程度严重的就会造成一定非常态变化。非适应性的认知会导致非适应性的情绪和行为,因

此,只有适应性的认知才能产生适应性的情绪及行为。而认知的适应性,与认知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即人们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特点;人们对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解码等过程是有着区别的,因此其认知也各具特点。那么,什么样的认知是适应性认知呢?

4.1 反映客观现实的认知是适应性认知吗?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适应性能力是指个体适应环境变化,使个体得以继续保存和延续的能力。适应性主要是指适应环境的变化,那么适应性认知也既是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认知。那么客观现实的事物能否被完全的被人们认知呢,人们的感觉器官功能的有限性,能否包容、认知具有无穷多个属性的事物呢,笔者认为是不可能的。任何人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的侧面了解到客观事物;只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深度上和广度上有着区别而已。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存在着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偏离。同时,由于人们自身经验和知识构成不同,对事物的反应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也都构成了人们的认知差异。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认知的选取总是以适应环境为目的,然而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他们不可能完全反映客观真实的事物;因此,他们对认知的选取只是选取那些适合他们发展、生存、适应的对事物的反映而已。完全反映客观现实的认知是不存在的,但部分的反映客观现实的认知确实存在的,而且也能找到适应性的认知方式。

4.2 适应性认知能否是不反映客观现实?

部分的反映客观现实的认知也说明它本身也是部分的不反映客观现实的认知;就如同装了半杯子的水,我们可以说杯子里有半杯水,也可以说有半杯空气。因此,不反映客观现实的认知也能找到适应性的特点,从而使人们的情绪、行为具有适应性的特点。就如鲁迅笔下的阿Q,他无缘无故地被别人恶打了一顿;他的反映是:“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在现实生活中,阿Q式的人物为数不少,有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还被赋予大智慧;当然阿Q的病态并不是他认知方式上的病态,而仅仅是那个病态社会的反映。

人们又往往会在他们的认知里寻找一致性,比如一个情感上对他是正性的人对一个事物的反映是负性的,那么这个人有可能改变他原来对这个事物的看法,从正性的观点转变成负性观点。人们总是尽力使认知和情感相一致,在这个趋向一致的过程当中,客观事物是没有任何变化的,改变只是主体的认知方式。这个改变就有可能对事物的真实进行偏离,即不反映客观现实;但是这种改变同样是具有适应性的。

5 结论

传统的认知疗法中,认知是情绪和行为的关键因素,歪曲的、不反映客观真实的认知被当成是适应不良的认知;因而会对人们的行为和情绪造成影响。认知并没有一套固定正确的模式,人们由于自身经验和知识构成不同,就必然存在着认知差异和认知偏离。同时,由于客观事物具有无穷多个属性,人们的感官功能又是十分的有限,不可能完全的反映客观真实。因此,适应性的认知也只是部分的反映客观真实的认知,而适应性的意义也能从部分的不反映客观真实的认知中找到。


相关内容

  • 社工常用的理论2
    社工常用的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概述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 1977 年提出的. 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 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所谓社 ...
  •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摘录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的认识和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 ...
  • 社交恐惧症案例分析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_案例报告__ 文章题目:一例社交恐惧心理咨询分析 姓 名:___马晶贤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 ...
  •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一例情绪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骆丽娟 摘 要:求助者李某是名大一女学生,最近一个月因为室友关系导致其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睡眠不良等症状,其心理问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 ...
  • 第六章新的新行为主义
    第六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 新的新行为主义 1950年前后,由于托尔曼的理论过于简略,过于纲领化而无法继承:赫尔则因致力于其深奥莫测的理论术语的数量化而陷入困境中.导致了赫尔.托尔曼理论体系影响的衰落,使行为主义心理学失去了信念的基础,行为主义 ...
  •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必过知识点
    影响心理健康生物学因素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二.体质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和年龄因素的影响 四.器质性因 素的影响 影响心理健康心理社会因素:一.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 1. 亲子关系 2.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和教养方法 3.父母亲的文化修 ...
  •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摘 要]求助者曾某是一名教师,一个多月前因为在一次开学区公开课时出现失误发挥失常,受到了领导批评.在这之后出现工作时紧张不安.总担心出错,因此工作效率下降,同时有睡眠差,生活兴趣减退等症状.心理测验结果显示求助者有中度焦 ...
  • 康复护理学各章习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康复:综合.协调 地应用各种措施,预防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最佳水平,使病.伤.残(三)言语残疾标准: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者), ...
  • 康复医学复习重点
    1.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2.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