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中心行政效能作用发挥存在问题及对策 - 范文中心

行政审批中心行政效能作用发挥存在问题及对策

04/28

开鲁县行政审批中心行政效能作用发挥

存在问题及对策

行政审批中心是服务型政府体现服务意识的一个主要平台,也是高效政府实施政务提速的一个重要平台,行政审批中心作为政府的对外形象和窗口,集中体现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是改革行政体制、提高机关效能的一个重要标志。

行政审批中心不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主体资格,没有直接的行政审批权力,需要经过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才可以决定是否批准某个行政许可事项,但它可以对涉及某个审批事项的相关政府行政部门进行协调,缩短行政审批周期,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因此它是目前解决行政效能、尤其是行政审批效率低下问题的现实途径。 截至目前,县行政审批中心共办理受理审批事项7254件,办结率100%。其中,办理企业证照377家,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42家。为客户和群众提供了便捷服务,群众满意率达99.8%。凡进厅办理的业务,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审批环节,缩短了办结时限,厅内业务的办理时限平均缩短22%,有效地实现了方便、快捷的服务理念,中心运转日趋规范化、科学化。达到依法行政、服务至上、公开透明、高效便民之目的,树立了政府良好形象。在全市旗县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中最好,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中受到表彰,并得到市行政审批中心领导的好评。

一、县行政审批中心行政效能作用发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

个问题:

(一)一些行政审批项目重复交叉、程序复杂、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虽然各部门对每个项目的审批时间都做了承诺,效率比过去明显提高,但仍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特别是一些需要几个部门审批的项目。一些法律中规定“一个部门的批准是另一个部门批准的前置条件”,这使并联审批难于进行。还有一些法律规定的部门的职责交叉,互相钳制,这就使得涉及这些条件的审批举步维艰,严重影响了审批的时效。

(二)个别窗口的现场办结率和按时办结率达不到要求。有的部门对审批窗口授权不充分,办理人在行政审批中心申报后,照样要跑审批部门。行政审批中心对审批资源整合工作受限,窗口设置不科学。个别窗口只是“接件中心”,“只挂号不看病”,体制和机制缺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个别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有待增强。有的部门以服务对象为导向、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不强。把不干事、干不好事,管不了、管不好的人员派到窗口工作,窗口工作人员纪律涣散,对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不能积极主动出主意、想办法。

(四)信息化网络建设不高,亟待解决。信息化水平低使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行政审批无法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也使审批大厅中各部门之间信息无法共享,甚至同一部门中大厅窗口与部门之间信息不畅,这不免造成申请人在不同部门窗口之间重复递交同样的材料,工作人员也要重复录入相同的申请材料,给

申请人和工作人员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五)大厅基础设施规模小,不能适应业务需要。由于中心面积小,进驻部门和项目少,有些项目不能进驻。这样就达不到“一站式”办公的链条短,高效便民服务还有差距。要加大政府对中心的投资力度,彻底完善中心的软硬件设施。

二、对策及建议

(一)扎实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行政审批中心要会同法制办、纪检委加强对县内审批业务指导,引导开展对比清理,该核减的要核减,该转变审批方式的要转变。要加强行政审批项目的动态管理,每年年终,行政审批中心都要组织相关部门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检查。

(二)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进一步规范审批事项。首先搞好“两集中”:一、存在职能交叉、多次审批的事项要集中到一个部门办理。二、将县内的审批事项逐步纳入审批中心集中办理,尤其是为投资企业服务的审批事项。其次必须“两到位”:一是向行政审批中心窗口授权到位。二是审批事项在行政审批中心窗口办理到位。督促各部门尽快将权力下放到“窗口”,保证对窗口的授权,能够压缩的环节尽量压缩,增加即办件,部门负责人与“窗口”工作人员签订授权委托书,明确“窗口”的审批权限。防止“体外循环”,在“中心”能够受理的,都放在中心办理,做到“依法行政、服务至上、公开透明、高效便民”的服务宗旨。确保行政审批现场办结率不低于90%,按时办结率达到100%。

(三)推行“两个制度”,着力创新审批方式。一是并联审批制度。行政审批中心要切实履行受理、监督、考核职责,不断完善并联审批办法。发改委、经委、工商、国土资源、环保、安监等部门要认真履行首办部门职责,必要时采用集中会签会审制度,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全程代办制度。对我县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由行政审批中心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提供全程代办服务,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和投诉中心要全程参与、督促办理、受理投诉,切实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审批事项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四)按照“规范、高效、便民”要求,切实加强行政审批中心建设。部门常设窗口设置,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项目审批和群众办事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常设窗口。对审批项目多、业务量大的,可适当增加窗口数量,反之合并到综合窗口审批。审批部门要调整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后备干部派驻行政审批中心工作。行政审批中心要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和投诉中心要进驻行政审批中心,完善责任追究、项目管理、投诉处理、办件通报、考核评价等规章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切实解决窗口工作人员管理“两张皮”的问题。县委、县政府要切实加强行政审批中心建设,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赋予行政审批中心必要的工作职权。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政务网。创造条件,逐步

推行网上审批。利用行政审批中心平台,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的基础上,开发网上行政审批软件,建立用户与窗口、窗口与窗口、窗口与职能部门之间的网上通道,逐步让具备条件的办事对象通过网络申办行政审批事项,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相关内容

  • 派驻检察室工作效能调查及对策研究?
    派驻检察室工作效能调查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乾 刘长清 来源:<法制博览>2014年第10期 作者简介:王乾,山东省菏泽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刘长清,山东省定陶县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1菏泽市人民检察院,山东菏泽274000: 2 ...
  • 我国行政外部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我国行政外部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摘要:行政外部监督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行政外部监督体制是一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外部监督体制能确保政府勤政廉政,防止政府权力的非法行使,维护人民权利的重要工具.我国行政外部监督体制在实际 ...
  • 效能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效能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根据(犍效能发[2014]2号)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要求,我局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扎实工作,认真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建全完善规章制度,使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机关干部 ...
  • 地方政府学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摘要: 政府绩效评估是改进政府管理.提高政府效能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中, 面临着职责不清.管理不规范.绩效评估中信息不健全.绩效评估内容缺乏科学的制定标准,管理制度尚未建立等 ...
  • 行政决策失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2009年2月第32卷第1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AcademicJournalofShanxiProvincialCommitteePartySchoolofC.P.CFeb.2009Vol.32%No.1 行政决策失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
  •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一.超生现象 (一)公共政策的规划是指在原则指导下,对政策方案进行的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等活动过程.公共政策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的原则.主要原则①公正原则:指在政策规划是要兼顾相对主体利益,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利益地成全另一部分 ...
  • 在权责清单下政府职权的三维配置优化
    [摘要]"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率先在省市县三级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成为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突破口,也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政府自身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转变政府治理方式,在职权配置的领域上,更 ...
  • 编制实名制工作的思考
    编制实名制工作的思考 作者:王万福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02期 准确认识编制实名制管理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将机构编制管理与人员管理.财政预算管理相结合,严格按规定核准使用编制.配备工作人员.核拨经费,实行按编设岗 ...
  • 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考核是公务员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中心环节.通过对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有利于依法对公务员进行管理,优胜劣汰:有利于人民群众对公务员必要的监督:有利于国税部门强化效能建设,提高执法与服务的水平.理念与层次: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绩效 ...
  • 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01
    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摘要:行政问责制是建设责任型政府的一个重要政策,它的出现加快了我国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但是行政问责制在问责依据.问责程序.问责对象.以及责任承担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政府法治形象.分析行政问责制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