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技术学 - 范文中心

运动疗法技术学

03/27

运动疗法技术学

1.MRP: 即运动再学习疗法: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在学习或者在训练的过程,脑损伤后的功能重组需要针对性的练习活动,练习越多,功能重组越好.

2.CIMT: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生活环境中限制脑损伤患者使用健侧上肢,强制性反复使用患侧上肢。

3.减重步行训练:减重步行训练(BWSTT)是针对下肢功能障碍.改善步行能力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技术。由两部分组成:即减重装置(PBWS)和电动活动平板(treadmill)。

4.习得性废用:患者在使用患侧生活学习而无法达到需求,会使用健侧代替患肢操作,达到基本需求,从而利用健侧来代偿所有活动,而不是用患侧执行活动.

5.习得性使用:患者在使用患侧生活学习而无法达到需求,会强制限制健侧的使用,以加强患侧使用,从而使患侧恢复部分功能.

6.运动想象疗法:是指为了提高运动功能而进行的反复运动想象,没有任何运动输出,根据运动记忆在大脑中激活某一活动的特定区域,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功能的目的。

1.MRP理论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力学原理有哪些?

脑卒中后肩关节软组织损伤伴发的疼痛,僵硬和半脱位,通常有四个因素引起:

1紧靠肩峰的软组织受挤压 2靠近肱骨头的软组织受摩擦 3软组织受牵拉 4软组织挛缩

2.MRP理论中,对于运动控制的设想是?

1重获运动的能力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残疾人和非残疾人具有同样的学习需要

2以预期的和变化的两种形式进行运动控制训练,把姿势调整和患肢运动结合起来

3特殊的运动控制最好通过练习该运动来获得,同时这种运动需要在各种环境中学习

4与运动有关的感觉输入有助于动作的调节

3.MRP理论中,关于包含的其中内容的成分分析,以及常见的存在问题,并能根据分析的问题设定合适的治疗方法

1脑损伤后功能恢复:主要依靠脑的可塑性和脑的功能重组,病损前闹的质量和 脑卒中患者所处环境也对恢复有影响,重组主要条件是练习,练习越多重组就越自动和容易进行.

2上神经运动员损害综合征:阳性特征:急性期的”休克”,肌肉无力,缺乏运动控制,肌肉激活缓慢,丧失灵巧性.

阴性特征:主要是所有夸大的正常现象或释放现象以及增强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反射. 适应特征:主要指身体容易产生适应性变化

3显限制不必要的肌肉活动:错误方法:活动了不该活动的肌肉,应该按照运动的先后顺序对完成动作的肌肉进行训练.

4反馈对运动控制的重要性:除了外部反馈,内部反馈,还有脑本身信息的发生

5调整重心:平衡不只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还是一种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6训练要点:1目标明确,难度合理,及时调整难易度,逐步增加复杂性

2练习与日常生活功能想联系的特殊作业,练习要有正确顺序

3开放性技术和闭合性技术相结合

4整体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

5避免错误的训练

6指令明确简练

7患者要参与,注意力要集中

8训练安排要恰当

9注意劳逸结合

10创造恢复和学习的环境:

4减重步行训练的适应症有哪些?在步行训练中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适应症:脑卒中偏瘫患者 脑外伤患者 脊髓损伤患者 脑瘫患儿 治疗下肢骨不连 其他

作用: 1通过电脑控制,可能使患者步行中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提高患者的步行稳定.

2减少了步行中下肢相关肌群的收缩负荷,使下肢肌力不到3级的患者能提早进行步态训练,有利于患者早

4减重状态下可以调节下肢的肌肉张力,避免和缓解由于早期负重行走带来的不必要的下肢伸肌协调运动和这种异常模式导致足下垂内翻等病理步态,以及及早输入符合正常人的步行模式,促进正常步态恢复,提高步行能力 5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更好的配合治疗

5.CIMT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适应症

1使用方法:患者清醒时间90%限制健侧上肢的活动2-3周,同时患侧上肢进行大强度的康复训练,每天6小时 2注意事项: 1不适应于所有脑卒中患者 2介入时间的把握:亚急性期 慢性期:6月后

3患者依从性较差,安全性没有充分保障

3适应症:最低标准:[中风后大约有25%患者符合此标] 1患腕侧关节伸展>10度

2拇指外展>10度,其他四指任意两个手指伸展>10度 极低标准: 患者用任何能控制的抓握形式从桌面提起一条抹布,再放下

6.PNF的动作模式

有两大类,对角线模式 总体模式

1对角线模式:根据肢体运动情况分为单侧模式和双侧模式

单侧:单纯的头颈,躯干,一侧上肢或下肢

双侧:对称模式 不对称模式 对称交叉模式 不对称交叉模式

2总体模式:从人体发育过程中的动作和姿势中识别 书P357开始,觉得不好自己看

7Baboth概念,主要论点,特点,治疗原则

概念:通过仔细的评价,寻找患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设法抑制其异常的运动模式和姿势反射,根据发 育顺序,促进正常的运动使功能尽快恢复。

主要论点:使肌张力正常化和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

特点: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及设计的反射抑制以及肢位的恰当摆放来抑制肢体痉挛,待痉挛缓解后,通过反射, 体位平衡,诱发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再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而取得康复效果。

治疗原则:1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 2强调患者学习基本姿势和基本运动模式。

3按照运动的发育顺序制定训练计划。 4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

8关键点定义,躯干中心部关键点和近端关键点,远端关键点

定义:在调整姿势张力的同时可以促进正常姿势反应及运动的身体部位。

中心控制点:胸骨柄中下段,主要控制躯干的张力。

近端控制点:头部,骨盆,肩部等分别控制全身,骨盆和肩胛带部位的张力。

远端控制点:手指,足分别控制上肢,手部,下肢及足等部位的张力。

9反射性机制改善肌张力的四个反射

10翻正反应,平衡反应

翻正反应:为了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位置头与躯干共同为保持这种位置关系而出现的自主反应。

平衡反应:维持全身平衡的一种反应,使人体在任何体位时均能保持平衡状态,它是一种自主的反应,受大脑皮质的控制,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

11迟缓期的训练,主要问题,训练目标,计划,正确的体位摆放,

P305页,有点复杂,自己看表格里有所有目标,计划

12仰卧位向侧卧位翻身痉挛期的训练,主要问题,目标,计划

P315自己总结主要是动作

13.改善步态具备的四个条件

1膝关节有良好的选择性运动。

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踝关节背屈和跖屈。

3有一定的立位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4患侧肢体处于负重位时,踝关节能保持中立位。

14.Brunstrom技术的基本观点,共同运动各要素的相对强度

基本观点:脑损伤后恢复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均使用可利用的运动模式来诱发运动的反应,以便让患者能观察到瘫痪肢体仍可然可以运动,刺激患者康复和主动参与治疗的欲望,强调在整个恢复过程中逐渐向正常,复杂的运动模式发展,从而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重新组合。

共同运动各要素的相对强度:

1上肢屈肌共同运动,肘屈曲最为常见,屈肌共同运动是最强的要素,在脑血管病后最先出现。

2上肢伸肌共同运动。胸大肌是上肢伸肌共同运动最强的要素,这块肌肉的主要作用是上臂的内旋内收。 3下肢屈肌共同作用。髋关节屈曲是下肢屈肌共同做运动的最强要素。

4下肢伸肌共同运动。膝关节显示较强的伸肌共同运动,常伴有踝关节跖屈,内翻。髋内旋和髋伸展是次要的要素,患肢在负重位时是伸肌共同运动的强要素被强化。

15.Brunstrom技术的基本治疗方法,治疗方针

基本治疗方法:早期充分利用一切方法引出肢体的运动反应,并利用各种运动模式如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在从异常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的运动成分。

治疗方针:1经常重视运动感觉。 2早期患者在床上肢体摆放位置。 3利用共同运动模式。 4促进分离运动。 5最后达到随意地完成各种运动。

16.良好抓握出现的条件

1随意的打开拳头。 2拇指能和其他指对指。 3把手和手掌握住的物体放下。

17.Bronstrom的各阶段归纳

P340到342一共六个阶段

18.Rood疗法的基本理论,治疗技术以及临床应用

基本理论:1利用适当的感觉刺激引起正常运动的产生和肌张力的正常化。

2利用个体运动发育顺序促进运动的控制能力。

3利用运动控制发育的4个阶段。

4刺激感受器有促进--抑制的关系。

治疗技术:1应用皮肤,本体的刺激来诱发肌肉反应。(触觉刺激 温度刺激 轻叩 牵拉 挤压 特殊感觉刺激) 2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轻轻压缩关节来缓解痉挛 在肌腱附着点加压 用有效的轻的压力 持续 的牵拉 翻身 温湿刺激 远端固定,近端运动)

临床应用:痉挛性瘫痪 弛缓性瘫痪。吞咽和发音障碍。 吸气模式的诱发。除见肩外旋,肘屈曲以外的全伸展模式的诱发。 俯卧位肘支撑身体模式的诱发。

19迟缓性瘫痪采取什么刺激来刺激肌肉的运动

1整体运动。当某一肌群瘫痪时通过正常肌群带动肢体的整体运动来促进肌肉无力部位的运动。

2快速刷擦。通过快速较强的刷他自己促进肌肉收缩。

3近端加压。固定肢体远端,对肢体近端施加压力或增加阻力,诱发肌肉收缩

4刺激骨端,加强肌肉收缩。选择恰当手法刺激骨端引起肌肉收缩,方法有叩击,快速冰刺激和震动刺激。 20神经发育疗法的共同点

21三大综合征表格


相关内容

  • 超微针刀圆利针疗法-----点评(转载)
    2012-12-08 12:29:09|  分类: 针刀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超微针刀圆利针疗法-----点评(转载) 王彦军 现在的网络上,对胡超伟的超微针刀圆利针疗法,基本是一边倒的赞誉,广告宣传投入很大,看不到中肯的评价 ...
  • 康复护理学各章习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康复:综合.协调 地应用各种措施,预防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最佳水平,使病.伤.残(三)言语残疾标准: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者), ...
  • 作业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
    中国康复#2007年12月#第22卷第6期 391 #临床研究# 作业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 张晓慧1, 彭聪2 (1. 西安脑病医院, 西安710068; 2. 湖北中医学院, 武汉430021) =摘要>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在 ...
  • 医学专业英语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 Text A 整体医学 整体医学是一种不同的医学系统.它视人体为一个 整体而不仅仅是各部器官总和.整体医学通过促进身体.心理.感情.社会和 精神等 有关人体健康的各方面的和协关系实现完美和谐的最佳的健康状态. 整体医学强调视 人体 ...
  • 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与非药物疗法
    摘要: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独特的康复理论与治疗方法的学科.在古代,有关康复医学的理论与方法散播于各种医书之中.他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数千年来在历代医家的努力下,康复医学得到了充实与发展,如针灸.气功.按摩.推拿 ...
  •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1)
    中医医院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清单 一.针刺疗法技术项目 1.毫针技术 2.头针技术 3.腹针技术 4.三菱针技术 5.火针技术6.皮肤针 7.梅花针 8.穴位注射技术 9.电针技术 10.浮针 11.揿针 12.耳针 13.银质针 14.平衡针 ...
  • 浅谈亚健康的产生原因及消除途径_郭斌
    科技信息 音体美 浅谈亚健康的产生原因及消除途径 2 郭斌1,宋锋2 (1.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主要从亚健康形成的原因分析入手,针对目前国内外亚健康人群不断上升的趋势,进行资料的搜集 ...
  • 康复医学复习重点
    1.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2.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 ...
  • 八字疗法的内容
    八字疗法的内容 关于八字针灸疗法(摘录整理) "八字治疗法" 的发明创始人是被誉为"百病神针"大师的湖北名医李柏松先生.李柏松先生曾拜雷宏可等老一辈名医为师求教,并学习一些医疗书籍,如<本草纲目 ...
  • 社工常用的理论2
    社工常用的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概述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 1977 年提出的. 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 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所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