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一只贝]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 - 范文中心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一只贝]课后零失误训练及答案

11/11

8 一只贝

零失误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 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围拢(lǒng) 啮(niè) 掉 瓦砾(lì) ...

B. 玩耍(shuǎ) 柔嫩(nèn) 贝壳(ké) ...

C. 稀罕(han) 荣誉(yù) 丑陋(lîu) ...

D. 旋涡(wō) 棱(líng) 角 玩腻(nì) ...

2.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棱(⎨⎩绫() _______) _______ ⎨⎧磨(

⎩摩() _______) _______ ⎨⎧滩(

⎩摊() _______) _______

3. 在具体语境中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 ..

体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 .

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

稀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表达训练

4. 下面几种情形下的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 请说吧! ”

B. 当好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我没空! ”

C. 当你骑车碰了一下别人的自行车时,你说:“真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

D. 当班主任到你家走访时,你说:“你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

5.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务院办公厅决定,从2008年开始,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等传统节日调整为法定节假日。请以其中一个节日为话题写一段话。

要求:引用相关诗句;写出有关的习俗及内涵;

语言简明、连贯;字数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仿写下面的句子。

例: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课文《一只贝》,完成7~10题。

一只贝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

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 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人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 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的,他说不出来。

他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他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

“这是珍珠! 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

“珍珠? 这是哪儿来的呢? ”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 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他,但没有找到。

7. 在文中找出两处直接描写一只贝丑陋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作者极力描绘这只贝的不漂亮的目的是:(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敬的贝?(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贾平凹的《丑石》,回答11~15题。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空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阴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

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 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 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 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1. 文章第1段“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中加点词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

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章第2、3段各写了丑石“无用”的哪些方面?

可摘引文中语句回答。

(1)第2段中它不能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2)第3段中它不能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13. 第5段中“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中“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中“伟大”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可摘引文中语句回答。(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谈谈你对“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棱角”的“棱”应读léng。

2答案:(léng) 棱角 (líng) 绫罗绸缎 (mï) 折磨 (mï) 摩擦 (tān) 沙滩 (tān) 摊位 3答案:(1)(相貌或样子) 好看、美丽 (2)用牙啃或咬 (3)稀奇

4答案:C

5答案:示例: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是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仪式。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答案:可以从健康、知识,网络、快乐、亲情、友情等角度仿写。

例①: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例②: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理解和支持;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快乐和温馨。 例③:拥有网络,就拥有了时间和空间;拥有网络,就拥有了世界和梦想。

7. 答案:(1)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

(2)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8. 答案:突出它的内在美和内在价值。

9. 答案:外表丑陋,不招人喜欢,失去了做贝的荣誉。

10. 答案:默默忍受折磨,用血和肉磨制出闪亮的珍珠。

11. 答案:比喻,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丑石的外形丑陋。

12. 答案:(1)垒山墙,铺台阶,洗石磨。 (2)刻字雕花,浣纱捶布。

13. 答案:总结上文。

14. 答案: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

15. 答案:这一句是文章的文眼。它既富于生活哲理,又包含着审美的独特性,揭示了丑石的外在丑与内在美的矛盾统一性。


相关内容

  • 浅谈生物中考阅卷心得及复习策略
    浅谈株洲中考阅卷及生物复习策略 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 陈玲娥 第一篇 2014年株洲中考阅卷心得 去年6月份,我受教育局委派参加了株洲市的中考阅卷工作.现结合本次阅卷情况,将自己的一点体会整理如下,以期对今后的生物中考复习有所帮助. 阅卷体会 ...
  • 小学语文六年级20**年--20**年上期中试卷分析和评价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期中试卷分析 2015--2016年上期期中 期中考试结束了, 题型基本上是意料之中的,难度适中,从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情况来看,成绩并不理想,优秀率特低,上90分的只有1人.合格率也不高,不及格6人.综观学生答题情况,我针对 ...
  •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 提纲 • 指导思想 • 教材结构 • 教材特点 • 教材疑难 • 教学目标 • 教学建议 一.指导思想与编写依据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是以 ...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A 教学设计 十九中学 刘 波 一.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会话交流学习"f ...
  •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读写训练点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读写训练点 一.中年级的读写训练点:采取明线和暗线编排. 1.文前.文中和文后,泡泡中的问题. 2.课后的思考练习题(暗线). 3.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明线). 二.高年级的读写训练点 1.导语的第二自 ...
  • 二年级语文上册12课小马过河教案教科版
    12.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 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表现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重 ...
  •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温馨寄语: 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加深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 2.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假如]教学反思
    <假如>教学反思 <假如>这一课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的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纯真无暇的心,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很近,所以最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识,特别是课后的省 ...
  • 语文一年级教材研说教材
    小学语文一年级研课标说教材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全册.我从课标.教材.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对一年级教材的基本要求: (一)汉语拼音: 上册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解析
    课程教材研究所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孟令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