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其参数优化问题160317 - 范文中心

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其参数优化问题160317

11/18

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其参数优化问题

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通过对二元一次或二次方程的研究,刻画直线或曲线的相关几何性质;反之, 通过对直线或曲线几何性质的研究, 来阐释对应的代数性质.

依照课程标准与考纲要求,对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这三个圆锥曲线的考查要求,仅限于在“标准方程”和“第一定义”的前提下.而在主观试题中,主要以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为背景,借以考查其定义、性质,考查变式水平与运算能力,考查综合应用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方程与函数、化归与转化、分类与讨论等数学思想及方法.

直线与曲线有“相离”、“相切”和“相交”这三种位置关系,就解决问题的总体策略而言,主要分为“直线与圆”,“直线与圆锥曲线”两类,究其原因,是由于圆的“完善对称性”使得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使用较为简捷的“d -r ”法,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在代数方法的研究中,则主主体方法是将一次与二次的两个二元方程联立起来,用消元后的一元二次方程,以“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现通过对具体例题的分析,来揭示在直线与曲线的关系的试题中,可能出现的考查方式及对应的解题策略.

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用“d -r ”法,即利用圆的半径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已知圆C :(x -2) +(y -3) =1,直线l 过点M (1,0) . 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例1.若直线l 与圆C 相切,求l 的方程. 解法一:设l :y =k (x -1) ,则圆心C (2,3)到直线l :kx -y -1=

0的距离d =

2

2

4

=1,即k -6k +9=k +1,解得k =.

3

2

2

考虑到二次方程“蜕变”为一次方程,则可能是特殊情况所致,故加以个例讨论: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即l :x =1时,也满足条件,故所求方程为l :4x -3y -4=0或x -1=0.

解法二:设l :x =ty +1,则圆心C (2,3)到直线l :x -ty +1=0的

距离d =

方程为l =0或x -1=0.

=1,即8t 2-6t =0,解得t =

3

或t =0,故所求4

分析:当二次方程“蜕变”为一次方程,意味着直线的斜率出现不存在的情况,应注意讨论;

1),一是便于简化计算,二是回k

避了讨论斜率不存在的情形.当然,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出现t 不存在的特殊情形,即直线与y 轴垂直

就本题而言,当定点在x 轴上时,将直线设为x =ty +m (此时t =的情况.

考点2:与弦长相关问题

例2.若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

且|AB |>率k 的取值范围.

k x (解析:设l :y =距离d =

,求l 斜-1) ,则圆心C (2,3)到直线l :kx -y -1=0的

2

2

|AB |22|AB |2

) 得在∆ABC 中,由r =d +

(

=1-

24

11(k -3) 21由于|AB |>2

2k +15分析:在直线与圆相交时,半弦长、弦心距、半径可构成一组股数,由此可用“d -r ”法解决弦长

问题.

例3.若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l 的斜率k ∈(2,求弦长|AB |的取值范围.

解析:当直线l 经过圆心C 时,k =3,|AB |取得最大值2,

11

k =3∈(2,) ,结合图象可知,|AB |min ∈{|AB |k =2,|AB |k =11},又

2

2

11) ,2

(k -3) 2|AB |=4(1-2) ,

则|AB |k =2=|AB |k =1=,所

以1

k +15 |AB |∈(2,. 5

(k -3) 22

) 代数式中,由k 的范围推导|AB |的范围,涉及到单调性分析:此问题中,在|AB |=4(1-2

k +1

的说明,明显难度较大,在代数方法不易解决时,应考虑几何方法,即在解析几何中,除了用代数方以解决几何问题外,还不能忽视用几何方以解决代数问题.

考点3:综合应用

例4.若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弦长|AB |=

于圆C 上的任意一点P ,求PA ⋅PB 的取值范围.

解析:由已知,当|AB |=∠AOB =,由圆周角性质,

3

1π12π 得∠P =∠AOB =P 在优弧上),或∠P =π-∠AOB =2323

(点P 在劣弧上),

从而PA ⋅PB =|PA |⋅|PB |cos ∠P =±|PA |⋅|PB |

2

|PA |+|PB |2又|PA |⋅|PB |≤() ,当且仅当|PA |=|PB |时等式成立,此时点P 处在弦AB 的垂直平

2

1+122

) =1分线上,

故可求出(|PA |⋅|PB |)max =,或(|PA |⋅|PB |)max =(=3(点P 在优弧上)

22

(点P 在劣弧上)

,所以(PA ⋅PB ) max =(PA ⋅PB ) min =-,即PA ⋅PB ∈(-.

2222

分析:本题基于圆的几何性质,考查平面向量、不等式等综合应用,考查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思想.由

此可得,应高度重视解几的几何性质及其应用,反对将解几问题“唯代数化”.

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考点1:“联立消元”法

设直线为y =kx +m ,曲线的方程为f (x , y ) =0.

⎧y =kx +m 2由⎨消去y 整理,得:ax +bx +c =0(a ≠0)„„① ⎩f (x , y ) =0

2

或消去x 整理,得:ay +by +c =0(a ≠0))„„②

2

在①式或②中,设∆=b -4ac ,则∆>0⇔直线与曲线相交;∆=0⇔直线与曲线相切;∆

直线与曲线相离.

当直线与曲线相交时,即∆>0,则常涉及到:弦长、中点、距离和面积等问题.

x 2

例5.已知椭圆+y 2=1.

2

(1)求斜率为2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

(2)过A (2, 1) 的直线l 与椭圆相交,求l 被截得的弦的中点轨迹方程; 解析:(1)设平行弦所在直线为y =2x +m 并与x 2+2y 2-2=0联立, 得:9x +8mx +2m -2=0„„„„(*)

2

2

8m 2m 2-2设平行弦的端点为A (x 1, y 1) ,B (x 2, y 2) ,则x 1+x 2=-,x 1⋅x 2=

99

令平行弦的中点为M (x , y ) ,

x +x 24m

=-则x =1, 29

y +y 2(2x 1+m ) +(2x 2+m ) 8m m y =1=+m = =(x 1+x 2) +m =-

22999x ⎧m =-x ⎪

y =-所以⎨,即: 4

4⎪⎩m =9y

又方程(*)中,∆=(8m ) 2-4⨯9⨯(2m 2-2) >0

4m 44,得x ∈(-, ) 933

x 44

故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为:y =-(x ∈(-, ) )

433

(2)过A (2, 1) 的直线l :y -1=k (x -2) ,并与x 2+2y 2-2=0联立,

所以m ∈(-3,3) 代入x =-

得:(2k 2+1) x 2-(8k 2-4k ) x +(8k 2-8k ) =0„„(**) 令l 被截得的弦为CD ,且C (x 3, y 3) ,D (x 4, y 4) ,

8k 2-4k 8k 2-8k

则x 3+x 4=,x 3⋅x 4=

2k 2+12k 2+1

令平行弦的中点为Q (x , y ) ,

x 3+x 44k 2-2k

=则x = 22k 2+1

y +y 4(kx 3-2k +1) +(kx 4-2k +1) y =3=

22k (x 3+x 4) =-2k +1

24k 2-2k =k -2k +1

2k 2+1-2k +1=2 2k +1

x x

两式相除,得=-2k 即k =-代入y -1=k (x -2)

y 2y

123222

得方程x -2x +2y -2y =0即(x -1) +2(y -) =

22

考点2:“点差”法

例5解法二:

(1)设平行弦所在直线为y =2x +m 并与x +2y -2=0联立,

2

2

得:9x +8mx +2m -2=0„„„„(*) 设平行弦的端点为A (x 1, y 1) ,B (x 2, y 2) ,

22

⎧x 12+2y 12-2=0则⎨2,两式相减得(x 1+x 2)(x 1-x 2) =-2(y 1+y 2)(y 1-y 2) 2

⎩x 2+2y 2-2=0x 1+x 2

=-2(y 1-y 2) , 即

12(x 1-x 2) 2

令平行弦的中点为P (x , y ) ,又平行弦的斜率为2,

x x

所以=-2⨯2,即:y =-

4y

又方程(*)中,∆=(8m ) 2-4⨯9⨯(2m 2-2) >0

4m 44

所以m ∈(-3,3) 代入x =-,得x ∈(-, )

933

x 44

故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为:y =-(x ∈(-, ) )

433

(2)过A (2, 1) 的直线l :y -1=k (x -2) ,

22

即直线l :y =kx -2k +1,与x +2y -2=0联立,得: (2k 2+1) x 2-(8k 2-4k ) x +(8k 2-8k ) =0„„(**) 令l 被截得的弦为CD ,且C (x 3, y 3) ,D (x 4, y 4) ,

22⎧x 3+2y 3-2=0则⎨2,两式相减得(x 3+x 4)(x 3-x 4) =-2(y 3+y 4)(y 3-y 4) 2

⎩x 4+2y 4-2=0x 3+x 4

=-2(y 3-y 4) , 即

y 3+y 4(x 3-x 4) 2

令截得的弦的中点为Q (x , y ) ,又截得的弦的中点斜率为k ,

x x 所以=-2⨯k ,即:即k =-代入y -1=k (x -2)

y 2y

123222

得方程x -2x +2y -2y =0即(x -1) +2(y -) =

22

考点3:“反设直线”

x

+y 2=

14

M 、N .试求∆MNF 2面积的最大值.右焦点,过F 1的直线l 交椭圆于点

例6.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F 1、F 2是椭圆:

解法一:由题意容易得知:椭圆的两焦点为F 1(、F 2设l :y =k (x (若l ⊥x 轴,即斜率不存在,则作为特例进行验

2

x 2

+y 2=1联立,得到方程:(4k 2+1) x 2+2x +12k 2-4=0 „„„„„„„„ ① 证),并与4

12k 2-42x

设M (x 1, y 1) 、N (x 2, y 2) ,则x 1+x 2=-,x 1x 2= 22

4k +14k +1

从而弦长|MN |=

=

=

=4(k 2+1)

= 4k 2+1

∵点F

2到直线l :kx -y =

0的距离为d =故∆

MNF 2面积为S ∆MNF 2

114(k 2+1) =⨯|MN |⋅d =⨯2224k +1

„„„„ ② =(显然,对此面积求最大值,难度是比较大的.)(下略)

x 2

+y 2=1联立,

解法二:设l :x =ty 4

得到方程:(t 2+4) y 2--1=0 „„„„„„„„„„ ③

设M (x 1, y 1) 、N (x 2, y

2) ,则y 1+y 2=从而弦长|MN |=

1y y =-,

1222

t +4t +4

=

=

=4(t 2+1) =2

t +4

点F

2到直线l :x -ty =

0的距离为d =故∆MNF 2面积为S ∆MNF 2=

1

⨯|MN |⋅

d 2

14(t 2+1) =⨯22t +4

„„„„ ④ =

=

=m (m ≥1),

则S ∆MNF 2=当且仅当m 时,

即t =≤=2,

m +

m

时,等式成立. ∴∆MNF 2

面积的最大值为2.

对比上述两种方法,明显可以得到:方程③比方程①简洁,④式比②式简洁,“反设”直线比“正设”直线的运算简捷且更为有效.

究其原因,是因为直线l 所过的定点在x 轴上,使得直线l 的方程y =k (x 较x =ty 在形式上更为复杂,运算上更为繁琐.

基于此,可以认为,对于过定点的动直线问题,应视不同情况而选用不同的策略,当定点位于x 轴上时,可将t 看作“反斜率”而“反设”直线方程x =ty +b ,从而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考点4.面积的“割补法”

上例面积问题的另解:(题中∆MNF 2面积的求解,我们采用的方法是S ∆MNF 2=若用“割补法”解决,则使过程更简单.)

对于方程:(t 2+4) y 2--1=0 „„„„„„„„„„ ③

设M (x 1, y 1) 、N (x 2, y 2) ,则S ∆MNF 2=S ∆MF 1F 2+S ∆NF 1F 2=

1

⨯|MN |⋅d .事实上,2

1

|F 1F 2|⨯(|y 1|+|y 2|) 2

y 1y 2=-

1

t +4

=∴|y 1|+|y 2|=

|y 1-y 2|=

∴S ∆MNF 2

1=⨯

=2 2t +4

这里所选择的策略,不仅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灵活运用了不等式

“|y 1-y 2|≤|y 1|+|y 2|”的性质,使问题的解决既简捷又巧妙.

上且关于原点O 对称,BD =3DC ,若一双曲线E 以B 、C 为焦点,且经

过A 、D 两点.

(Ⅰ)求双曲线E 的方程; (Ⅱ)过点P (3,0)的直线l 与双曲线E 相交于不同于双曲线顶点的两点

考点5.消参化简

例7.如图,在周长为12的Rt ∆ABC 中,∠ACB =900,B 、C 在x 轴

1

M 、N , 且满足=λ. 若点G 为 (,0) ,求证:⊥(-λ) .

3x 2y 2

(Ⅰ)设所求双曲线E 的方程为2-2=1(a >0, b >0)

a b

由题意:B (-c ,0) 、C (c ,0) 、D (a ,0)

∵BD =3DC ,∴a +c =3(c -a ) ,即c =2a ,∴BC =4a

又∠ACB =90,且点A 在双曲线上,

b 2c 2-a 2c 2AC

=3a

∴2-=1,即AC ==2

a a a b

从而AB =

2

5a

又∵∆ABC 的周长为12,∴5a +4a +3a =12,解的a =1,故c =

2,b =

y 2

=1. ∴双曲线E 的方程为:x -3

(Ⅱ)设直线l :x =my +3

⎧x =my +3⎪22

联立⎨2y 2,消去x 并整理得:(3m -1) y +18my +24=0

=1⎪x -3⎩

18m 242

y ⋅y =设M (x 1, y 1) 、N (x 2, y 2) ,则3m -1≠0且y 1+y 2=-, 1222

3m -13m -1

y

∵=λ,∴-y 1=λy 2,即λ=-1

y 2

11y 88

而GM -λGN =(x 1-, y 1) -λ(x 2-, y 2) =(my 1+, y 1) +1(my 2+, y 2)

333y 23

2

6my 1y 2+8(y 1+y 2) 8y 8

=(2my 1+⋅1+, 2y 1) =(,2y 1)

3y 13y 23

6my 1y 2+8(y 1+y 2) 6m ⨯24-8⨯18m

=0 ∴BC ⋅(GM -λGN ) =(4,0)⋅(,2y 1) =4⨯

3y 13y 2(3m 2-1)

故BC ⊥(GM -λGN ) 得证.

考点6.综合应用

x 22

+y =1的左、例8.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F 、是椭圆:F 12

4

M 、N .试求∆MNF 2面积的最大值.并右焦点,过F 1的直线l 交椭圆于点

求当三角形MNF 2面积取得最大值时的tan ∠MF 2N 的值.

解析:(接上题)由上可知,当三角形MNF 2面积取得最大值2时,

1

|MF 2|⋅|NF 2|sin ∠MF ,即2N =22

,„„„„① | N

|M 2⋅F |∠=F |2

uuuu r

uuur

又F 2M ⋅F 2N =(x 1y 1) ⋅(x 2y 2) =(ty 1-y 1) ⋅(ty 2-

y 2)

2

s M i F

t 2+147-t 2

12=2=(t +1) y 1y 2-(y 1+

y 2) +12=-2

t +4t +4

uuuu r uuur 152

∵t =2 ∴F 2M ⋅F 2N =

2

15

而F 2M ⋅F 2N =|F 2M |⋅|F 2N |cos ∠MF 2N ,即F 2M |⋅|F 2N |cos ∠MF 2N =„„„„②

2

8

由①②两式可得tan ∠MF 2N =

15

本题在考查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综合考查,属知识模块的交叉应用.

x y x 2y 2

M a >b >0N l :+=m C :+=1例9.已知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是直线F 1222

a b a b

(m 是大于零的常数)与x 轴、y 轴的交点,MN 的中点P 在椭圆C 上. (Ⅰ)求常数m 的值;

(Ⅱ)请探究:直线l 与椭圆C 是否存在不同于点P

∆PF 1F 2(Ⅲ)当a =2时,试求∆PF 1F 2面积的最大值,并求

取得最大值时的椭圆C 的方程. 解析:(Ⅰ)由已知可得M (ma ,0) 、N (0,mb ) ,故MN ma mb P (, ) ,

22

22

m m +=1⇒m = 又点P 在椭圆C 上,∴44

(Ⅱ)(解法一)

x y

+=C 联立得:2b 2x 2-2x +a a b 22

即2x -+a =0,

由于∆=) 2-4⨯2⨯a 2=0,∴此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x =,

2

由上得l :

故直线l 与椭圆C

相切,切点为中点P (解法二)由上得l :

, ) ,除此之外,不存在其他公共点.

22

x y

+=C 联立得:

a b ⎧x 2y 2x y ⎧x y ⎧x y +=+=++2⋅=2⎪⎪⎪⎪a b ⎪⎪a 2b 2a b a b

⇒ ⇒⎨2⎨⎨222

x y 1⎪x +y =1⎪⋅=⎪x +y =1

2222⎪⎪⎪

⎩a b 2b ⎩a b ⎩a x y 12

∴和是方程X -+=0的两根,

a b

2

1x y 2

又∆=-4⨯=

0,∴此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即==,

2a b 2

∴直线l 与椭圆C

的公共点是唯一的点P a , ) ,

22

即除中点P 以外,不存在其他公共点.

(Ⅲ)当a =

2时,S ∆PF 1F 2=

1|F 1F 2|=

cb 222

b 2+c 22

≤==

2

当且仅当b =c =(S ∆PF F ) max =

12

x y +=1. 42

例10.如图,已知平面内两定点A (-1,0) 、B (1,0)与动点Q 满足条件AQ =4,且线段BQ 的垂直平分线l 与AQ 交于点P . (Ⅰ)求点P 的轨迹方程;

(Ⅱ)求∠AQB 的最大值,并求此时三角形APB 的面积;

1

(Ⅲ)当tan ∠AQB =且点Q 在第一象限时,求直线l 的解析式.

2

此时,椭圆C 的方程为:

本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及其运用,考查运算能力,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解:(Ⅰ)连结PB ,∵直线l 是线段BQ 的垂直平分线且与AQ 交于点P ,∴PQ =PB ,从而PA +PB =PA +PQ =AQ =4,

2

2

x 2y 2

由椭圆定义可得,P 点轨迹是以A (-1,0) 、B (1,0)为焦点的椭圆2+2=1(a >b

>0) ,且a =2,

a b

x 2y 2

c =1,∴b =P 点的轨迹方程为:+=1.

43

(Ⅱ)在三角形ABQ 中,由余弦定理得AQ +BQ -AB

cos ∠AQB =

2AQ ⋅AB

号成立,∴(cos∠AQB ) max =

2

2

2

42+BQ -22BQ 3==+≥,

当且仅当BQ =时等

2⨯

4⋅BQ 82

BQ 2

2

S ∆APB

ππ∠AQB 的最大值是.此时,∠APB =2∠

AQB =,故

3

61π1=|AB |2sin =⨯22⨯=

2322

(Ⅲ)∵PQ =PB ,∴∠A P B =∠2A Q B t n ∠A Q B =,当a

12tan ∠AQB

时,可得tan ∠APB = 21-tan 2∠AQB

1

=4,∴cos ∠APB =3,sin ∠APB =4. =

1551-() 23

2

11

设P (x 0, y 0) ,在∆APB 中,S ∆APB =|y 0|⨯|AB |=|PA |⨯|PB |sin ∠APB ,得

22

2

|y 0|=|PA |⋅|PB |,又由余弦定理得:|AB |2=|PA |2+|PB |2-2|PA |⋅|PB |cos ∠APB

5

153

=(|AB |)2-2|PA |⋅|PB |-2|PA |⋅|PB |cos ∠APB ⇒|PA |⋅|PB |=,所以|y 0|=,解得

42

33

x 0=±1,又点Q 在第一象限,∴点P 也在第一象限,故取x 0=1,并解得y 0=,即P 点为P (1,) .

22

3

∆ABP PB =此时PB ⊥x 轴,过Q 作QQ 1⊥x 轴于点Q 1,则有∆AQQ ∽,由于,AP +PB =41

2

1112

因此可解得Q 点坐标为Q (, ) ,

55

12-0

11从而直线BQ 的斜率为k BQ ==-,由此直线l 的方程为:=2,故直线l 的斜率为-

11k BQ 2-15

311

y -=-(x -1) ,即y =-x +2

222

2⋅

13

⋅(-x )

3=或:对“上半椭圆”

函数y =

求导数得y '=,∴过点P (1,) 的

2直线l 的斜率为k =y '

考点7.求导应用

例11.已知平面内曲线C 上的任意一动点P ,到直线y +2=0的距离恒比它到点F (0,1)的距离多

311

l y -=-(x -1) .即:x +2y -4=0. ,∴直线为:=-x =1

222

1.过点F 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又过A 、B 分别作曲线C 的切线,设两切线相交

于点Q .

﹙Ⅰ﹚求曲线C 的方程;

﹙Ⅱ﹚求证:切线AQ ⊥BQ ;

﹙Ⅲ﹚求证:动点Q 的轨迹是一条定直线.

解析:﹙Ⅰ﹚由题意可得,动点P 到直线y +1=0的距离恒等于它到点F (0,1)的距离,

故由定义知:P 的轨迹是以点F (0,1)为焦点,直线y +1=0为准

线的抛物线,

∴曲线C 方程为:x =4y

﹙Ⅱ﹚显然,直线l 不与x 垂直,即斜率存在,设其为k ,故l

2

y =kx +1

⎧y =kx +12由⎨2得x -4kx -4=0 ⎩x =4y

2

x 12x 2

设A (x 1, ) 、B (x 2, ) (x 1≠x 2),则x 1+x 2=4k ,x 1x 2=-4

44

111

由曲线C :x 2=4y ,得y '=x ,∴两切线的斜率分别为k AQ =x 1,k BQ =x 2

222

1

从而k AQ ⋅k BQ =x 1x 2=-1,∴切线AQ ⊥BQ .

4

2

x 12x 1x 2x

=(x -x 1) 、BQ :y -=2(x -x 2) ﹙Ⅲ﹚由上可得切线方程为AQ :y -

4242

⎧4y =2x 1x -x 1222

联立得⎨,即, 2(x -x ) x =x -x 12122

⎩4y =2x 2x -x 2

∵x 1≠x 2,∴x =

x 1+x 2x (2x -x 1)

=2k ,从而y =1=24

∴Q 点坐标为Q (2k , -1) ,即Q 的轨迹为定直线y =-1.

x 1(2⋅

x 1+x 2

-x 1)

x x =12=-1

44

例12.(例11变式).已知平面内曲线C 上的任意一动点P ,到直线x +2=0的距离恒比它到点F (1,0)的距离多1.过点F 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又过A 、B 分别作曲线C 的切线,设两切线相交于点Q . ﹙Ⅰ﹚求曲线C 的方程;

﹙Ⅱ﹚求证:切线AQ ⊥BQ ;

﹙Ⅲ﹚求证:动点Q 的轨迹是一条定直线. 解析(略)

三明九中 数学教研组 张永宁

2016年3月16日


相关内容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5)目录
    必修一(高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总体设计 二 教科书分析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实习作业 三 自我检测题 四 拓展资源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一 总体设计 二 教科书分析 2.1 指数 ...
  • 齿轮建模与接触应力计算
    第21卷第3期V ol. 21N o. 3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H ubei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2006年6月 Jun. 2006 [文章编号]1003-4684(2006 ...
  • 用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
    水文地质方面 2010-05-30 17:13:58 阅读1652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什么是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在一定持续的时间内流量和水位同时相对稳定(即不超过一定的允许波动范围),可进行1-3个落程的抽 ...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年届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5届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已知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A .2+i B .2﹣i x =( ) C .﹣1﹣2i D .﹣1+2i 2.已知集合P={0,1,2} ...
  • CNC系统直线加减速优化算法
    2008年5月第36卷第5期 机床与液压 M A C H I N ET O O L &H Y D R A U L I C S M a y 2008 V o l . 36N o . 5 C N C 系统直线加减速优化算法 胡鸿豪, 吴 ...
  • 轨迹方程的求法(2)
    轨迹方程的求法(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求轨迹方程的参数法.交轨法.点差法: 2. 能力目标: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利用口诀教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感受点 ...
  •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报告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该课程的总结,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以此表达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交通事故 道路安全 正文 1.课程总结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建设飞跃发展,公路建设事业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和 ...
  • 高中数学(文科)知识点有哪些啊 请帮我总结一下
    1.集合.简易逻辑 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 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 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qu ...
  • 纬地初学者
    发个纬地的低等级公路设计指南给大家,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予以帮助(如有需要的可给出评论后,我会把下面的补齐) 纬地低等级公路计算机设计指南 前 言 随着计算机的逐渐普及和科技的高度发展,甩掉绘图板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和绘图在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