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 范文中心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09/21

河北经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指导教师赵玉洁

专业2012级会计班级 03姓名 董云千 性别 女 完成日期 2014年3月21日

摘要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其风险成因是多元的,但其中内部控制不完善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要有效防范风险,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就我国情况而言,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加强,但商业银行经营中仍然存在大量的不安全因素,并且同国外银行相比,内部控制建设方面仍存在差距,因此,如何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防范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课题与任务。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薄弱之处,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完善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高效信息系统、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等等,而重视人的因素,是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期望通过这些举措,能使内部控制真正在我国商业银行有效运作起来,这对于保持我国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风险防范

目录

一、绪论 ................................................... 1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成因 ................................... 1

(一) 商业银行负债经营 .................................... 2

1、商业银行高负债经营,不利于银行应付偿债危机 .......... 2

2、商业银行高负债经营,增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 2

(二)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 3

1、宏观角度对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 3

2、微观角度对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 3

3、市场变化 ............................................ 4

(三)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 4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思想与方针偏差 .................... 4

2、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不完善 ........... 5

三、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对策 ................... 6

(一)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路 ...................... 6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 6

2、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强调点 .................... 6

(二)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措施 ...................... 7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7

2、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 7

3、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 7

4、疏通信息传输渠道,提高传递效率 ...................... 8

5、构建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 ............................ 8

6、重视人的因素 ........................................ 8

参考文献 ................................................... 9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一、 绪论

众所周知,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所创造的信用和提供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证,其与国民经济具有高度相关性,但同时,银行又是一个具有风险的行业, 因而保持银行业的稳健、防范银行风险对于保持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金融业逐步与国际接轨,商业银行业务不断扩展,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不断积累,至此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就更为重要。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除了其本身负债经营特点决定外,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而造成的,因而要有效防范银行风险,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来改善其内部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对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及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是旨在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状况进行研究,从深层次的根源揭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不足,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从而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状况,减少金融案件的发生,防范商业银行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成因

商业银行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说是银行的资产和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及其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决定商业银行风险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风险。一般企业倒闭,受损失的主要是数量有限的企业主,而商业银行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信用中心、支付中心、结算中心,其一旦发生风险,不仅会影响到商业银行本身的经营,而且会影响到其他银行机构以及众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一、 绪论

众所周知,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所创造的信用和提供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证,其与国民经济具有高度相关性,但同时,银行又是一个具有风险的行业, 因而保持银行业的稳健、防范银行风险对于保持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金融业逐步与国际接轨,商业银行业务不断扩展,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不断积累,至此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就更为重要。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除了其本身负债经营特点决定外,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而造成的,因而要有效防范银行风险,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来改善其内部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对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及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是旨在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状况进行研究,从深层次的根源揭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不足,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从而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状况,减少金融案件的发生,防范商业银行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成因

商业银行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说是银行的资产和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及其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决定商业银行风险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风险。一般企业倒闭,受损失的主要是数量有限的企业主,而商业银行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信用中心、支付中心、结算中心,其一旦发生风险,不仅会影响到商业银行本身的经营,而且会影响到其他银行机构以及众

多的经济实体,还会对宏观经济中就业、物价等方面产生影响,其涉及面广、涉及金额大,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一般工商企业的风险损失,因而保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对于金融体系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其风险防范就更成为迫切。而要更好的防范商业银行风险,就必须了解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商业银行风险成因,是多元的,既有其本身经营特点决定的,也有内部原因,还有外部方面的原因。本章就着重分析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各种原因。

(一)商业银行负债经营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负债经营。一般工商企业自有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比较大,大体占50%,而商业银行的绝大部分资金来自于吸收的存款及其他的借入款等渠道,自有资本很少,一般不到10%,其中小银行的资本比重大些,而大银行的资本比重则较小。总之,银行经营中的负债程度---一般称作财务杠杆乘数,是非常高的。

1、商业银行高负债经营,不利于银行应付偿债危机

我们知道,银行的资本占其资产比率低于企业(假设企业为60%,银行只有9%),如果这家企业与这家银行有相同的资产规模(10000),假设发生了一笔数目相等的损失(1000),那么企业可以用其拥有的自有资本金(6000)应付这一损失,从而维持其正常经营,只是造成资产规模的缩小;而对于银行,却陷入了困境,其自有资本(900)不足以弥补损失,在不能获得新的资金来源的情况下,银行面临着资不抵债(破产)的局面。

2、商业银行高负债经营,增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存款和借入款,银行相对处于被动地位。如果一时期,市场上资金紧张,那么商业银行筹集款项难度增大或是要以较高的成本才能筹集到款项。筹集不到足够的款项,负债方面就不能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较高的成本筹集到款项,为了抵消这部分成本,获取利润,银行必然要将资产投放于高收益的贷款和投资上,在高杠杆比率下,商业银行持有高风险资产,更容易使银行陷入困境。

(二)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商业银行外部的社会、经济因素会给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这些社会、经济因素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这些外部因素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两方面进行分析:

1、宏观角度对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就宏观角度来看,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际经济环境等几个方面都可能是商业银行风险的源头。

(1)国家宏观经济状况

国家宏观经济处于不同的阶段,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不同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大,利润增长,商业银行风险较小;而如果经济萧条,社会投资欲望不强,对贷款的需求下降,且企业经营受影响,甚至发生亏损,商业银行的风险加大。

(2)宏观经济政策

国家的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会对货币供应量、投资水平和结构等产生影响,同也时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产生影响。例如原本符合政策的产业由于投资遍地开花导致过热,成为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那么在调整后,这些限制性行业及关联企业的资金链就会断裂,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银行的贷款不能按期收回,银行的风险加大。

2、微观角度对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从微观角度来看竞争、市场风险等是商业银行风险的源头。

(1)竞争激烈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竞争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会想方设法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效率,努力创新,这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日益激烈的竞争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2)同业内的竞争

就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同业之间的竞争可以促进各自发展,但也会加大风险。各商业银行在存款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为获取更多的存款,商业银行开展揽储大战,甚至有的行不惜血本,只讲存款增长,不考虑为吸收这些存款而付出的代价,或者为获取更多的存款,吸引客户,一些银行不惜放弃经营原则,在企业弄虚作假欺骗承诺下为其贷款,为企业日后逃债、废债,扩大银行风险种下了祸根。

(3)行业竞争

除了商业银行各机构之间的竞争外,商业银行还受到来自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激烈的竞争使银行的传统业务市场份额在缩小,银行经营上的压力增大,银行盈利受到影响,银行势必要从事更广泛的业务活动,比如开展表外业务等,随着业务范围扩展,商业银行的风险也更大。

3、市场的变化

市场行情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所形成的影响,从两方面来分析:

(1)商品市场变化

商品市场上的各种要素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动,就会引起要素价格的变化。这势必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产生影响。在商品价格、工资水平上升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则企业利润减少,企业的贷款偿还能力就会减弱,商业银行风险加大。而且,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如果企业驾御市场能力比较弱,不能做出相应调整适应变化,有可能亏损,甚至破产,贷款偿还更无从谈起了。

(2)金融市场供求变化

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利率和汇率等市场变量受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国际间资本流动等许多因素影响,走势难以把握,但其变化会影响到商业银行每一项资产负债业务,尤其是当今金融全球化,金融市场波动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更突出。

(三)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或控制不善,会使商业银行产生风险,这些导致商业银行产生风险的内部因素,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这些因素主要有: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思想与方针偏差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遵循“三性”原则,但这“三性”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因此,对于银行的管理者而言,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使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达到最佳组合。如果指导思想偏差,过分强调盈利性,商业银行为获取高额利润,势必会过多的提高风险业务比重,这样风险随之增大。如果经营思想过于保守,则会导致商业银行业务品种少,不利于参加竞争。

商业银行应该确立正确的经营管理的思想,风险贯穿于银行经营管

理的始终,因而作为商业银行管理者,应该牢固树立风险观念,风险观念的树立,要求决策者面对一项风险投资,首先要考虑风险的大小,不但要认识到风险的存在,还要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在研究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对风险的大小及可能带来的危害做出切合实际的估计,然后采取措施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2、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不完善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状况,与其风险密切相关。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对员工的监督与约束不力、内部审计方面欠缺,这些内部控制不完善之处,都是引发商业银行风险的原因,这里强调以下方面:

(1)违规操作或过失

虽然有制度,但是有章不循。违反规章制度或法律,而给商业银行造成风险;一部分人受到物质利益的引诱,无视法律法规与制度,铤而走险内部作案,这是恶意违规;还有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分散,或是由于怕麻烦,图方便等原因,都会造成违规或过失,这些属于无恶意违规;这两种违规,都会给商业银行造成风险。

(2)员工素质高低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影响银行风险的重要因素。面对一项贷款,如果管理人员不对借款人的资信能力进行调查,不对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忽视对市场行情的准确预测以及自身条件是否允许,是否超过了风险警界线等因素,而盲目拍板,仓促行事,就会做出有损于银行利益的事。员工业务素质过硬,才能保证业务高效、准确的进行;如果业务素质欠缺,就会给银行带来风险和损失。员工不能及时受到教育与培养,那么员工业务知识和技能都不能及时更新,在先进的科技面前手足无措,甚至经常发生错帐,也会给银行带来损失。

如上所述,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元的,但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是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首先,外部环境相同的银行但风险不同。有的银行能够很好的防范风险,有的银行却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其次,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是外因,而内部原因是内因,外因终归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不完善是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内部控制对于商业银行防范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对策

目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务之急,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结合西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商业银行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完善内部控制。

(一)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路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 2、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强调点

不同的银行业务品种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尽相同,但是其完善内部控制方面都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内部控制要有针对性

内部控制的一个重大局限是现在无法保证未来。也就是说,随着环境与形势的变化,现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来不一定仍然有效,伴随的或许是新的更加完善的制度。因此,内部控制从宏观战略上考虑体系建设问题,但同时在具体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上应更多的把精力放在近期、中期对策实施上,把重点放在当前出现问题的问题上。 (2)内部控制建设要坚持成本与收益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都要求成本,因而商业银行在设计控制制度时要考虑一个“度”的问题,要兼顾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在考虑有效性的原则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3)必须要保障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一套好的制度,更要求全体人员在工作中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要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防范金融案件发生和风险,制度执行是关键,否则,稳健经营无从谈起。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措施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着重要影响。建立协作和制横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实施有效控制活动的关键,它需要在银行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

关形成一种相互统一,相互制横的机制。

2、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我国银行在经营方面,还是比较粗放的,过于追求速度和规模扩张速度,而这种发展理念,导致了其重发展,轻内控,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要防范风险,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加强内部控制。 (1)树立银行经营风险的观念

要明确商业银行经营成功的关键就是能不能控制风险。一味追求速度与规模,为获短期收益而忽视风险控制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发展业务的同时决不能忽视银行的内部控制,要在发展业务的同时,积极推进各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使业务得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2)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制度

在规模速度理念的指导下,商业银行考核指标侧重于业务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比如,为完成存款任务或吸收超额存款获得奖励,有的人违规操作以至酿成惨痛后果。要改变这种单一的业务指标考核制度,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应该建立相应的质量指标和内控指标,对于内部控制好的单位、部门,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遏止为片面追求业务指标的完成而将风险与控制丢在脑后,违规甚至铤而走险犯罪的行为。

3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因而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 进行业务管理制度的梳理归纳,深入研究分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要根据管理体制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尽快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和修正,对不符合业务发展、技术进步、产品创新的制度,要加以修改和完善,制定与其配套的新的内部控制制度,消除制度盲区和控制断层,作到每项业务都有章可循。但我们应该注意,制度建设是根本,但不是笼统的,而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 (2)实施科学合理的职责分离

商业银行应按照业务发展顺序,建立和完善“自控、互控、监控” 三道防线,来保证对业务的全面控制。第一道防线是以双人、双职、双责为基础的自控防线;第二道防线是相关部门、相关岗位相互制约的关系及程序;第三道防线是内部监督部门对各部门、各岗位、各项业务监督反馈制度。应该建立互相制横的三道防线的全面控制,以保证内部控

制的有效性。在全面控制的同时,应加强对银行风险多发点的控制,注重对关键人、关键部门、关键物件和关键工作环节的控制。 4、疏通信息传输渠道,提高传递效率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分支机构众多,这种结构对于信息传递效率有很大影响,因而应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创新,按照组织机构扁平化,减少纵向层级,推动扁平化组织建设,使上下级行能保证信息在纵向上的交流渠道畅通,从而使各项信息更好的上传下达,减少信息传递的漏损,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5、构建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

应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立一个垂直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各商业银行总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在董事会领导下直接开展工作,分支行由总行内部审计部门派驻,分支行再向所辖机构派驻专职审计人员,使审计部门受上级行直接领导并与所在行不存在利益关系,主要对上级审计部门负责,审计人员纳入上级行的管理,确保审计部门在组织上的相对独立性,在处理与被审计划对象上具有超脱性,保证审计效率。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实施此制度,提高内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防止“不作为”的行为。 6、重视人的因素

商业银行内中“人”是最重要的,最活跃的因素,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风险的制造者和控制者。实践证明银行经营风险的产生的土壤和膨胀的原因,主要来自人的思想的无知和队伍素质的低下。因而防范风险,抓好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就是防范和化解人的风险。对于一个银行来讲,员工队伍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哪一个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对于制度的缺陷和漏洞,人即可以使之扩大,也可以自觉、自动地加以纠正和弥补,我们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风险,就必须重视人的因素,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银行的风险防范是个很重要的议题,本人从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入手,落脚到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内部控制对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具重要意义,从而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剖析得出以下结论:商业银行风险众多成因中,内部控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足的层面背后,有其产生的深层次根源,比如法人治理结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组织架构等,要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必须从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入手;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应采取多项措施,而重视人的因素,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举措。

参考文献

[1]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349 页

[2] 戴相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年版,315,318 页

[3] 徐一丁、戴小玲,《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130 页

[4] 卢鸿, 《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年版,40-41,109,263-265 页 [5]谢荣、钟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版,17-24 页

[6]汪叶斌、廖道亮,《银行内部控制原理与评价》,[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40 页

[7]杨有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年版,43 页

[8]蒋建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稽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98 页

[9]车承武,“商业银行的风险成因及防范”,《边疆经济与文化》[J],2005 年,第7 期

[10]梅气,“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www.cnki.com,2003 年4 月

[11]李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南京农业大学,www.cnki.com,2000 年11 月

[12]Basel Committee Publications---Operational risk,http//www.bis.org

[13]崔美玲,“浅议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江苏企业管理》[J],2004 年,第9 期

河北经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评分表

专业 2012级会计 班级03 姓名董云千

注:1、A、B、C、D的权重分别是1、0.8、0.6、0。

2、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档。其标准分别为:优秀≥90,75≤良好<90,60≤及格<75,不及格<60。

11

河北经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答辩小组评分表

专业 2012级会计 班级 03 董云千

12

注:1、A、B、C、D的权重分别是1、0.8、0.6、0。

2、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档。其标准分别为:优秀≥90,75≤良好<90,60≤及格<75,不及格<60。

13


相关内容

  • 浅谈银行内部控制
    浅谈银行内部控制 内容摘要:银行内部控制就是银行管理层为了保证管理和业务目标的充分实现,制定并组织实施的对内部部门和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制度.措施.程序和方法.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对于保证整个社会资金活动的正 ...
  •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经营管理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内控制度是任何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是企业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内控的价值在于自我更新和自我监控,作为经营风险业务的商业银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了.面对变化莫测的 ...
  • 银行内部控制论文内部控制信息论文
    银行内部控制论文内部控制信息论文 浅谈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文章对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研究,指出目前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上市银行内部控制 ...
  • 浅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
    浅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 摘要:商业银行财务风险体现在其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与生俱来,不可避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作用凸显开来,然而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加.笔者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合与分析对当下的商 ...
  •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
    内蒙古财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 者 孙本婧 系 别 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 专 业 金融学 年 级 2011级金融七班 学 号 112102343 指导教师 李广学 导师职称 副教授 内容提要 商业银行是历 ...
  • 基于作业基础的成本预算改进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 ...
  • 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结合_杨柏
    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结合 文/ 杨柏 中以资本.信息.技术和服务等为纽带,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基础,以实现高效低险为目标的内在联合体.1903 年拉法格在<美国托拉斯及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一文中指出:" ...
  • 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进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 #年##月=>? @!" " # 第$卷第%期A >B C $=>C %() *+, -.) /0) *123-415, 673+4 ...
  • 集团资金管控研究
    一.集团资金管控的现状与研究意义 传统的资金控制偏重以现金收支为中心,"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不仅管理层次低,题是 被动.活动,资金的控制与业务流程再造.全面预算的普及.银行网银系统的推进紧密相连,资金控制正在从单纯的经 ...
  •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业银行在业务中需要注意安全,规避风险,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要坚持"效益,安全,流动"的原则.本文分析一些国有商业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