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 - 范文中心

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

12/25

ol 研l   l谚I 究 9  

朱 自清先生曾说过 :没有受  “ 过相当的要 问讲 习的训练或是没  有受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工夫的  人, 是不能了解大意的, 至少 了解 

不够正确 。” 语文课程标准》 《 要  求 :在通读课 文的基础上 ,理清  “

思 路 , 解 主要 内容 , 理 品味 和推 敲  重 要词 句 在语 言环 境 中的 意义 和  作用。”   品味语言 , 是在接受语 言文  就

◎ 

口  口 口 

山 

东 

/  

删 、移位等方法与原词原句进行  比较 , 辨别词语搭配的细微差别 ,   挖掘其间的深刻蕴涵 。   教学何其芳 的 《 秋天》一诗  时,我与学生一起品读喜欢 的诗  句。 一位学生说喜欢“ 伐木声丁丁 

地飘 出幽 谷 ” 一句 。 适时 提 出能  我

  .

语 

,_ =  =

周  忠  军  周  士  英 

否将“ 字改成 “ 字 。学生通  飘” 传” 过替 换 比较 , 揣摩 品 味 , 纷纷 表示  “ ” 飘 字更能与“ 字相吻合 , 幽” 更 

字基本信息的同时 , 从词句组合搭  配, 的韵律、 词句 节奏和气势, 以及  词句 出现的语境和表达的情境等  方面 ,对其深 层的和 言外的意义 ,  

表达 的有 效性 与合 适性 等 方面 获  得 全面的理解 , 语言艺术 美的  是对 全面感知与体验。   品味 语言 如 咀嚼 橄榄 ,越 嚼 

口  

S  

能体现山林的寂静幽深 ,声音的  淡远悠长 。“ 字写出了幽谷清  飘” 净深远的意境和诗人飘忽神秘的 

感受 。幽 谷 中“ ” 淡 远悠 长 的  飘 来

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 出了江南逐    风吹拂 的动态 ,也写

风又绿江南岸” 绿”写出了春  的“ ,

渐 变绿 的情 态 ,尽显 生 机盎 然 的  景象 ; 贾岛“ 僧敲月下门” 敲” 的“ ,   清脆舒缓的敲门声 ,衬托了月夜 

伐木声 , 与清晨的露珠 、 肥硕 的瓜  果一 起构 成 了冷泽 而 又温润 的秋   色图,传达出诗人淡然的心境和  喜悦 的心 情 。 这样 , 们就 品 出了  我

越有味。   比较——辨 析语言的微妙  作者创作文学作品 ,必然选  择最贴切 的词语表达他的意趣和  情感 。 而选 择词 语 的妙 处 , 巧  尽在 妙地搭配与组合之中。 王安石“ 春  使 全篇 作 品 贮 满诗 意 的 内核 , 使  作 者主观 的情和 客观 的景 得到 高  度 的融合 和 统一 。 因此 , 阅读 中要  学 会 抓 住 “ 眼 ” 感 知 它 、 析  文 , 剖 它, 体验 其 独特 的 艺术价 值 。 阅 如   读朱 自清的《 荷塘 月色》 我们要  , 让学生紧紧抓住“ 这一全篇的  静” 文眼,深刻认识它在全篇 中所起  的作 用 。

静 ” 一 文眼 的安 设 。 “ 这 使  全篇 有 了逐层 转 深 的 “ 经 ”传  神 , 出熠 熠 的神 采 。充分 显示 了意境 

的光 点 美 。  

“ 字的神韵 , 飘” 感受 到诗歌语言  的美妙和诗歌意境的无穷。  

二、 涵泳— — 嚼语言的韵昧  堋 涵泳 就是 反 复吟 诵 ,含英 咀 

的幽静 ,也衬托 了诗人孤寂怅然  的心境 。 语文教学中, 我们分析语  言组合的精妙 , 也常采用替换、 增  人性美。 几乎所有文学作品 , 都直  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这个永恒  的主题 。 如茹志娟的《 百合花》 通  , 过对战争的诗性化和人物场景的  高度淡化 ,体现 了情与爱这一人  性 美的永 恒主题 。这是 一篇 战 争  题 材 的 小说 ,但 作 品没 有枪 林 弹  雨, 没有血 肉横飞, 对战争的那种  悲惨壮 烈 的场 面 只是轻 描 淡写 地  笔带过 。人们嗅不到一点儿战  争的气息,品味到的却是田园风  光诗 中那种 清逸 。作 品 旨在 让 人  们 远 离战 争的 残酷 ,让 情 与爱 充  满 生活 的每一 个 角落 。 小说 中对 

华, 感受词句的韵律 , 揣摩词句的  音调高低 、 语气轻重 、 节奏缓急等 

涛里,通过感情抒发来表达某种  特定的思想和理念。 如杜甫的《   月 夜》 这首诗抒发 的是杜甫思念远  。 在郡州的妻室儿女之情。在诗 中  

作 者 不 是 直 述 自己如 何 思 念 妻  儿 ,而是 想 象妻 儿在 鄣 州思念 自   己的情 景 。“ 怜 小儿女 , 解忆  遥 未 长安 。 以年 幼 无知 的 小儿女 不懂  ” 得 思 亲 ,来衬 托妻 子 思念 丈 夫的  苦心, 令人 倍 感其 思念 之苦 。 “ 云 

三、 在发掘文意 中感 受主 旨美  任何 一篇 文 章总要 突 出一个  总体 思 想 , 表现 一 个意 蕴主 旨。 这  种意 蕴主 旨 整 个文 章 的思 想 内 是  

核 , 统治 艺术 机体 、 括 全局 的  是 拢

鬓湿” “ 、 玉臂 寒”真切地写 出了   “ 闺中只 独看 ” 的妻子 形 象。何 时  “ 倚虚幌 , 双照泪痕干” 表达 了夫妻 

儿 女 团聚 的愿 望。 字字 句 句饱 含 

人 物 的 心 理 、行 为 的 描 写 也 不 是  

着意 涂抹 ,只是 三 言 两语把 人 的  感情 冲 突、 理 冲 突、 心 生活 冲 突淡 

精神 主宰 , 文章 的题材、 结构、 语  言等构成 因素只不过是血 肉和骨  架,而意蕴主 旨 是文章 艺术机体  的灵 魂 ,它 集 中体 现 了作 者 的美  学观点和文章的思想价值与审美  意义。阅读教学活动 中必须指导  学生通过文意发掘 。 感受主 旨美。   第一 , 深入探 究, 感受主 旨的 

化 ,重在表现生活的本真美和人  与人之 间

的真挚感情。阅读教 学   中,要善于指导学生深入探 究作  品中所表现的人性主题 ,感受主 

旨的人 性 美 。  

着至性至情 ,读之 感人肺腑。然  而 。作 者所要 表 达 的又 不仅仅 是  这种 儿女之 情 , 稍加 玩味 , 难发  不 现 ,杜甫对妻女的这种思念感情  之 中, 包含 着思想追求 , 寄寓着理  想志向,即对太平盛世和清明政 

治的理 想和 愿 望 ,显示 了作 品 意  蕴主 旨的理思 美。 在对这 类作 品的 

第二 , 玩味义理 , 感受主 旨的  理思美。 凡是优 秀的作品, 都是把  深刻的理思包含在浓烈的感情波 

阅读教 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从  “ 入手, 情” 玩味义理, 感受理思美。   ( 作者单位 : 启东市教育局教科室 )  

21一  

谨文教 学  走 21年第1期  01 0

圄l 研l   读l 究

等的变化 ,咀嚼出作者 当时的情  :的金农 ,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廿 : “   四、 境——体 悟语言的意蕴  情 感 , 到与作 者心 灵相 通 的境 界 。 : 四桥边 廿 四风 , 犹忆 旧江东 。 : 达   凭栏    情境是文学作品中以形象为  我 曾听说 过北京 人 民艺 术剧 院 的  :夕 阳返照桃花坞 ,柳絮飞来片片 : 主体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场景或   

老 艺 术 家 董 行 估 的 一 个 故 事 。 : 红 。”   如果 脱离 了与 “ 阳返 照桃 : 氛 围 。读 者必 须展 开联 想 与想 象  夕 15 年 ,人 艺 ” 98 “ 排演 老舍 的话 剧  : 花坞 ”的言语 关 系 ,或者 脱离 了 : 的双翼 ,才能 透过 文学 形象 的间     《 茶馆》董行估饰演马五爷 , , 只有  ・ “ 阳返 照桃 花坞 ” 一特 定 的时  接性 , 夕 这 进入作品所描绘 的情境 , 体  场戏, 一句 台词 :二 德子 , 威  : 间、场合与环境 ,柳絮飞来片片 : 悟作品所表现 的意境与情感 , “ 你 “ 体  是怎 么也讲 不通 的 , 只要 联 : 会语 言文字生 动传神 的艺术魅  可 风 啊。 开始 时 , ” 他只凭 直 觉把 “ 威  : 红 ”

风” 重读 , 又觉得不顺畅 , 加上一  系到这一言语关系或者特定 的时  力。 红楼梦》 《 中的香菱对“ 大漠孤  个“ ” , 好 字 读成“ 二德子 , 你好威  : 间、 长河落 日圆” 一句是这样体  场合与环境 ,红” “ 字所创造的 : 烟直 ,

・ ・

风啊。” 后来 , 经过细读才恍然大  : 意 境就 全 出来 了。 春 时节 , 花 : 悟 的 :想来 烟如 何 直 ? 日 自然是  暮 桃 “ 悟, 在吃洋教饭 的马五爷眼里 , :坞在夕 阳返照下“ 像  柳絮飞来” 片 : 圆的 : ‘ ’ 都“ 这 直 字

似 无理 ,圆 ’ ‘ 字似  二德 子这样 的地 痞 ,是没有 威 风  : 片 红 ”那是 多 么红 艳 , 么烂 漫 ! : 太俗 。 , 多   合上书一想 , 倒像是见了这  可言 的 , “ 风 ” 字是 反语 , 这 威 二 是  : 难怪作者“ 凭栏犹忆 旧江东” ! 了   : 景的。 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   轻蔑 与不屑 ,这儿 威 风 的不 是 二  :   《 孔乙己》 一文中:孔乙己是 : 竞 再 找不 出两个 字来 。” 这里 , “ 在  

德子, 是帝 国主义走 狗 马五爷 。 这  :这样的使人快活 , 可是没有他 , : 没有想象 , 别  香菱就体悟不到“ 大漠  “ ” 不但 不 能 加 ,威 风 ” 字  :人也便这么过 。” 好 字 “ 二 教学时 , 我让同 : 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的辽阔壮  快 一 联 也就体悟不到 “ 与 “ 二  圆” 直” 也 不能读 得太 重 。董行 佶这 才算  : 学 们 围绕 着 “ 活 ” 词 , 系与 : 美 , 读懂 了老舍先 生 “ 用一 句 台词写  上下 文 的言语关 系探 讨 :孔 乙 己 “   字的传神魅力。   活 一个 人物 ” 的艺术 功力 。 这个故  :怎样使人快活?孔乙己使人多么 :   教学朱 自清的《 背影》 , 时 对  事不 仅是 艺术 家解 读 大师 的鲜 活  : 快活 ? ”学 生联 系上 下 文不难 发 : “ 等他 的背 影 混入 来 来 往 往 的人 

- ・

例证 , 也是 咀嚼涵泳 , 品味语 言 , :现 : 乙己是在被人取笑 中使人    孔 感受 语 言艺术魅 力 的鲜 活例 证 。 :快活 ,是他在科举制度中连半个 :   我在讲泰戈尔的《 金色花》 一  : 秀才 也捞 不到 的失败 命 运使人 快 : 诗 时 , 于 “ 到 哪 里 去 了 , 这  :活 , 对 你 你 是他在封建教育下清高迂腐 :

里 ,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  下 , 的眼 泪 又来 了 ”这 句 话 最  我 , 传神 的是一个 “ 字 , 找” 我让学生  发挥想象 , 想象作者 “ 的神情  找” 找 的过程 。学生从 “ ” 找 的神  坏孩 子 ?…‘ 不告 诉你 , 妈 。” : 的性格 使人 快 活 ,是 他在 穷途 末 ! 和 “ ” 我 妈   这一组 对话 ,我 让学 生试 着 用各  : 路 中孤 单 窘 迫 的境 况 使 人 快 活 , : 情里 ,不难体会到作者与父亲依    种不 同的语调 反复读 。学生 通过  : 是 他在 不合 时宜 的场 合 中流露 出 : 依惜 别 的深情 ;但学生 只有从      “ ” 找 的过 程 里 , 能够 看 到 父 亲  才 反复吟诵就能感受到:读高了是  善 良热 心 的本性 使人 快 活 。孔 乙

批评与对抗 ,读重了是气愤与不  : 己没有使人真正快活 ,没有他 , : 龙钟蹒

跚的背影 ,在来来往往的  “   满, 读缓 了是 询 问与应 答 , 只有 读  : 别 人也 便这 么过 ” 。这样 , 学生 就 : 人 里 被 碰撞 , 阻碍 , 遮 挡 , 被 被 被  最终被淹没在人流 中, 才能  得 语 调略 低 ,语 气 略重 ,语 速略  明确 了“ 快活” 一词的具体语境 ,   沉浮 , 体  快 ,才 能读 出母 亲充 满爱 呢 的 嗔  : 也 就 理 解 了“ 活 ” 悲剧 意 义 , : 体悟到此情此景 的人生况味 , 快 的   眼 的   怪 和孩 子顽 皮可 爱 的撒娇 ,才能  : 把 握住 了 “ 快活 ”一 词 的深刻 内 : 悟 到 作 者 “ 泪又 来 了” 心境 ,   : 与作 者一 样 流 出晶莹 的泪花 。   读 出母 亲 的温和 慈祥 ,孩 子 的活  : 涵 。 这样 的“ 活 ”完 全是 无聊 的  快 ,

- -

泼 天 真 ,感 受到 诗歌 中纯 洁 的童  :寂寞 ,死灰的幽默。这样 的 “ 快    贞 与圣 洁 的母爱 ,感 受到 母爱 与  :活 ”表现的是病态 的人生、 , 病态 : :   童贞融合在一起的和谐温馨与欢  : 的人性 和病 态 的社 会 。  

●  

I  

( 者单 位 : 作 沂源 县南 麻 中学 

南麻 第二小 学 )  

乐幸福。  

三、 语境——- ! 惑受语言的 内涵 

语境是词语或句子与它的上  下 文构 成 的言语 关系 ,也 指 言语  表达的具体时间、 场合与环境 。 任  何 词语 或句 子 的意义 都被 限定 在 

具体 的语境之中,脱离了具体的 

语境 也就 无法 准 确理 解词 句所表   达的内涵 。清代“ 扬州八怪” 之一 

2   2一

谨文教 学  走 21年第1 期 01 0 


相关内容

  • 1[沁园春
    1 <沁园春·雪>导学案 (学生) 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142.143.144 时间:2015年9月2日(星期三) 学生姓名 主备人:蒲海英.彭弋玲 参与备课人:李小勇.田 甜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 ...
  •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学奕>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以读为本,重在感悟积累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认识文言文不同于现代白话文的语言现象,领悟其言简意赅的表达特点及蕴涵的深刻哲理,感悟我国古代的历史文明.首先,以情感 ...
  • 中考作文选材技巧例谈
    选典型材料,裁天机云锦 --中考作文选材技巧例谈 想让考场作文蟾宫折桂,写作素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作文素材不仅在于多积累,更在于会选用.善运用.选取典型素材,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素材的张力. 一.挖掘教材素材.课文中的许多材料都很经典,他 ...
  • 西方时尚的起源
    作者:吉勒斯·利浦斯基 翻译:杨道圣 杨道圣,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博士. 艺术设计研究:艺术版 2012年08期 一.个体主义的美学 王侯的宫廷,以及后来的大专制君主辉煌的宫廷生活特别依赖于华美与壮丽的展示.在那里,贵族要炫耀自己,引人注目: ...
  • 1[春]优秀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以本文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2.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 3.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能力. 4.领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及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点 1. ...
  • 苏教版[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朗读,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常见词语的用法,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 力. 2. 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 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学习抓住景物特 ...
  • 品析诗歌的语言魅力
    [摘要]:诗是美的化身,是文化的精华所在.诗歌不仅包含强烈的感情,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能激起读者的共鸣:而且语言形象生动.凝练,富有色彩.韵味和语感,能陶冶情操,给人美的享受. [关键词]:诗歌语言 品味 方法 诗歌语言富有表现力,它是诗人 ...
  • 小狗包弟~我的公开课教案决定稿
    <小狗包弟>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 ...
  • 走近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
    <走近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书吴道子画后>诗中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亦应该于一定的教学原则 规范之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 ...
  • 盆景审美的文化历程 (闲云逸能)
    盆景审美的文化历程 文\闲云出岫逸能造景 (五) 盆景与舞蹈 ----- 造型上的姿态美 舞蹈,是以肢体语言来塑造形象的时空艺术,但对盆景艺术创作来说,其生动的艺术造型和形象的艺术语言表达,仍是盆景艺术学习可鉴之处.盆景是枝干造型的艺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