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职业意识作用的认识 - 范文中心

浅谈对职业意识作用的认识

09/30

浅谈对职业意识作用的认识

一、职业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思维是人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对物质有明显的反作用。

职业意识是人脑对职业的反映,是人们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它来自具体的职业实践,是职业人通过对职业实践的总结分析形成的职业约定俗成、师承父传的职业认识和主要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意识又用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企业条文来体现。它是每一个人从事某一工作岗位最基本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思想指导。同时,它反映着人们对职业的意向、态度、情感及主要观点,贯穿于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全部历程。

职业意识有社会共性的,也有行业或单位个性特点的。社会共性的职业意识是指在全社会各个行业中形成的共有的、普遍认可和遵守的意识,如敬业精神、奉献意识等。行业或单位个性特点的职业意识指人们对行业或单位的具体岗位职责的基本认识和观点。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身份意识。

二、职业意识的基本内容

(一) 、目标意识

1、目标意识的含义

目标意识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实现目标。职业目标意识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从业者应当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第二、以职业发展目标为指引,去开展职业活动。第三、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2、目标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的从业者,生活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应当拥有很强的职业目标意识。只有这样,自己的职业活动才会有计划性、指向性,才能有充足的动力将我们的工作做好,职业发展才有更快、更大成功的可能。

3、目标意识的要求

第一、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第二、围绕目标开展工作。第

三、追求目标实现的强烈进取心。

(二)、岗位责任意识

1、岗位责任意识的含义

岗位责任意识就是对本职工作负责,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职业素养。这是职业意识的核心内容之一。

2、岗位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树立岗位责任意识是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无论选择什么职业,也无论是否满意这一职业,只要选择了岗位,就必须尽职

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每个从业人员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三)、团结协作意识

1、团结协作意识的含义

团结协作意识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从业者个人以及所在的部门与其他劳动者、协作单位之间要精诚团结,互助互爱,密切协作,以共同做好工作、实现特定目标的职业素养。

2、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性

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劳动者互帮互助,密切协作,齐心协力,共同奋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3、团结协作意识的基本要求

(1)自觉维护团结。一个单位的劳动者如果能团结一心、同心同德,这个单位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其工作效率就会高。

(2)加强与人合作。每个从业人员在执业活动中既要讲分工,又要讲协作;既要按自己的岗位职责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又要以集体利益为重,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搞好团结协作。

(3)理解关心他人。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就要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的配合中,要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在

生活上,也要关心、体谅他人的疾苦。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氛围。

三、职业意识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反作用。职业意识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及时、全方位的职业意识的引导,有助于职业兴趣的产生、职业选择的顺利进行。在一个人生理、心理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职业兴趣的产生与职业信息的刺激构成相关关系 ,职业能力与职业兴趣成正比。

②一定的职业价值观影响制约人的职业方向、职业岗位的选择以及职业活动中的情感、态度、意志与品质(包括职业中的义利取舍和人际关系)。健康积极的职业观有利于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优化及水平的提高。纵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的人们的职业观的变化过程,人们的职业观越来越成熟理智。绝大多数人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个主观过程,除了家庭背景、时代影响,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的作用。

③合理、恰当的职业期望有助于职业选择的成功,也有助于职业满意度的提高。过高的职业期望通常表现为强调自身的兴趣与能力、而忽视社会的需求,强调职业的经济待遇、地理位置、社会地位等,而不肯接受听从他人管理、工作变异性大、经济待遇低或地理位置偏的职业。过低的职业期望也不妥,一方面,不利于个人能力、智慧的发挥,另一方面,导致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人才的浪费并引发心理问题和新一轮的就业问题。

④积极健康的从业意识有助于个人职业选择的顺利实现、职

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个人事业的成功。从业意识是大学生学习的动力源之一,是贯彻“学以致用”的理念的出发点,是职业生涯设计优化的心理前提。从业意识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积极主动的从业意识有助于职业生涯设计的预期指标及指标的组合关系优化,有助于职业生涯设计变为现实的方针。

总之,职业意识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人的职业社会化的过程。职业意识存在水平的高低和实质的优劣。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知识的丰富、职业兴趣的成熟与集中,职业意向的合理明确,趋使人向一定的职业努力,从而使职业选择更理智与顺利。


相关内容

  •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章 道德与职业道德. 1.1 道德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的本质作出了科 ...
  • 思想道德与修养2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和信念的含义 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价值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 ...
  • 20**年重庆市[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教育政策法规 第一节 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规的含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政策的体系. 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职业发展与规划3答案继续教育
    试卷名称:职业发展与规划3 1.单选题[本题型共30道题] 1.根据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可以将法律分为(A). A.成文法和习惯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国内法和国际法 2.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C). A.客观认识 ...
  • 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定义
    一.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定义 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旨在引领组织广大同学开展相关自我服务工作(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权益维护.职业规划)及学生会内部的自我服务工作(学生干部培训.工作交流). 学生会的自我服务包含了物质服务和 ...
  •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2)
    u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 2013 年 6月 16 日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目 录 摘要„„„„„„„„„„„„„„„„„„„„„„„„„„„„„„„„„ ...
  • 教师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教师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拟写人:陈华芳 为认真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制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 犯罪法> ...
  • 心理学填空题
    1.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 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德国著名心理学家( 冯特 )l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 ...
  • 高校辅导员的道德观与责任观
    四.高校辅导员要有清晰的道德观 (一) 道德观的内涵 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道德观是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和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
  • 伦理学教程精简
    伦理学教程 一.什么是伦理学? 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伦理学是一门万古常新的.有着广阔前途的科学. 二.西方伦理学的体系结构 1.规范的伦理学.通过对善恶的研究,向人们指出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履行什么样的义务. 2.应用伦理学.它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