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范文中心

论佛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01/18

论佛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 3大宗教。

佛教自传入以来,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是灿烂中华文明的瑰宝,对中国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同时,佛教对人文社会也有着优良的影响。我知道佛不是万能的,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但他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

佛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其对人们的影响。佛教影响人的审美情趣,人们接受一个事物,根据心理学,是依赖于审美的好坏不是理性的分析。佛教之所以被人们接受,在于它所蕴含的美学价值被人们接受。佛经既有思想价值,也有文学价值。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因为痴迷佛教,把自己的号改成“摩诘”,其诗画多有禅意,然而后世人称其为“诗佛”。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地欲望越来越大,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佛教的一些思想也顺势成为人们寄托心灵,精神上远离社会的庇护者,求得心灵宁静的安慰。在佛教的影响下,人们一方面完善自己的人格,另一方面与人为善,这有利于相互信任,相互合作,进而促进社会的团结,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接受佛教的积极思想对于人们缓解欲望带来的痛苦有着积极作用。佛教也存在一些消极的思想内容,也就对人有着消极的影响,例如因果论,总说今生的苦是前世的债,就会让人觉得我现在受苦是应该的,是在还债,于是使人失去奋斗心;还有,人们烧香拜佛造成很大的浪费。

佛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又体现在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渗透。在我国,文化遗产包括佛教遗产。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伴随而至的是西域和印度的文明成果。中印两大文明体系得到了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机会,影响着各个学科,如,艺术、医学、音韵。而且,梁启超先生认为佛教有利于国语实质的宽大,语法及文体的变化,文学情趣的发展。佛教文学最富想像力,对于最缺乏想像力的中国文学,具有很大的解放作用。如中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像《西游记》等小说是佛教文学影响下的产物。佛经的输入,对后代平话、小说、戏剧的发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贡献,又佛经的散文与偈体夹杂并用,也对中国后来的文学体裁产生影响。佛教具有净化人心,和谐社会,吉祥安和,佛教对中国各民族产生积极的影响,佛教的发展对于国家安定和人们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但佛教文化有积极文化的同时也存在消极文化,所以,对于佛教中的消极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

佛教对社会的影响还体现在佛教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

源。佛教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文艺家、科学家、教育家、旅行家,被鲁迅先生称为“民族脊梁”的西行求法的玄奘;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鉴真;在佛学和科技领域都卓有成就的一行;他们都是杰出的代表。还有,近代一些著名的爱国仁人志士,例如章太炎、梁启超、谭嗣同等大思想家;现代则有梁漱溟、瞿秋白、圆瑛、赵朴初等都曾经从佛教思想精华中吸取过营养,从而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的爱国之人。爱国主义思想促进社会的发展进程。

虽然我不是信佛之人,不过,自佛教传进中国以来,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的贡献,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佛教绝不是一般等闲的宗教,无论就人生的任何角度来看,佛教都与我们有密切的关系,就如现在我们崇拜的明星可能信仰佛教、喜欢的歌曲也可能是佛歌。虽然佛教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不过也有着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佛教文化,适当对它进行改造,使它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相适应,更好地造福人类。


相关内容

  • 佛教与现代法律的关系
    2010年3月 第30卷第2期(总100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明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MEli".2010 V01.30(SumNo.100) 佛教与现 ...
  • 藏传佛教戒律及其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藏传佛教戒律及其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0-06-11 来源:西藏网 [字体:大 中 小] 人类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经历了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知.适应.改造和再创造,从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人们对文化的 ...
  •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作者:楼宇烈 [2001-10-12 15:49:59]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 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 ...
  • 汉传佛教的历史.特点与启示 --学诚法师在"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上的发言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大和尚(左).以色列总统鲁文·里夫林(中). 印度印度教代表Avdeshanand Giri (右)在"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欢迎仪式上主席台就坐 学诚大和尚在"以色列-亚洲" ...
  • 无锡灵山胜境市场分析20**年
    无锡灵山胜境市场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 宏观市场研究 1.城市文化及发展状况 2.市场经济情况 3.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 项目分析 1.项目背景 2.运营模式.商业特点 3.目前动态 第三部分 项目评测 1.项目优势 2.项目劣势 3.项目借鉴及 ...
  • 女四书之[女论语]
    何谓<女论语> <女论语>又名<宋若昭女论语>,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女子教育课本.据<旧唐书.女学士尚宫宋氏传>载,唐代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人宋若莘仿<论语>作<女论语> ...
  • 浅谈佛教文化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刘佳黛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在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在词汇.文学.歌舞.绘画.雕塑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在普及的过程中,佛经的翻译.佛事活动的进行以及说法布道等,使得大量的佛教典 ...
  • 江西禅宗的起源与发展
    江西禅宗的起源与发展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之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后世称其为释迦摩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大约在汉朝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十年, ...
  • 佛教与地理风水(星云大师)
    佛教与地理风水(星云大师) 一般人的心态,对于不了解.不知道.看不见的事物,常常盲目臆测,牵强附会,甚或迷而信之,因此容易被神权控制. 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名列世界三大文化古国之一的中国,一直是一个崇奉大自然的民族,对宇宙间不能理解的大自然 ...
  • 陆象山对佛教的辨析与援佛入儒
    摘要:正当佛教禅宗在唐朝极盛一时的时候,儒家经学也开始佛化了.宋朝理学家发现自身儒学的理论缺陷,从佛道中得到启示,便开始援佛道入儒.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是在援佛道入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说,是儒体佛用.本研究尝试研究以"心学&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