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山魁夷作品的美学意义 - 范文中心

浅谈东山魁夷作品的美学意义

04/02

浅谈东山魁夷作品的美学意义

撰稿人:XXX

主讲人:XXX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一片树叶》为例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谈谈其作品中的美学意义。

东山先生的风景画与散文有一个特点,都能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善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一片树叶》就是其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首先通过对圆山公园月夜樱花的描写,由感叹胜景难再而引发出对生命的深思和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回忆,再透过庭院树枝的一片树叶的凝望,由它的生死枯荣联想到四季的轮回变化,以小见大,揭示生命的燃烧与寂灭,道出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关键字:东山魁夷 美学 一片树叶 人生哲理

东山魁夷生于1908年死于1999年,是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散文家。1908年7月生于横滨。原名新吉,画号魁夷。193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1934年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美术史。其早年绘画作品《冬日三乐章》、《光昏》分别获得1939年第一回日本画院展一等奖和1956年日本艺术院奖。1969年获文化勋章和每日艺术大奖。

艺术风格及主要成就

其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善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他的作品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充满诗情哲理,透着淡淡的伤感。他对艺术理论、音乐有一定造诣,擅长散文。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听泉》《和风景的对话》《探求日本的美》等。著有《东山魁夷》11卷。《一片树叶》(节选)被选入苏教版初中教材。

作为日本的一位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名字对中国的读者并不陌生。但对东山的文字,中国的读者却很少接触,其实,他的文字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他的散文集在日本就很受欢迎,据说其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十四卷本的“东山魁夷的世界”,是他的诗文全集,并根据文字、装饰的需要配以适当的绘画作品。你会感到惊诧,一个画家的艺术品格通过文字即能传达得惟妙惟肖,

真正达到了“诗为心声、画为心境”的审美境界,其文字魅力跃然纸上。

东山魁夷历任日本画院展审查员、常务理事长、顾问等职。他大胆探索,用西画技巧和表现手法改进日本画,使日本画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他的风景画中不出现人物形象,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人生的强烈情感。代表作有《春晓》(由日本政府赠送给毛泽东)、《京洛四季组画》(1968年作)、《唐招提寺壁画》(1975-1981年作)等。

一、存在美学

如果花儿常开不败, 我们能永远活在地球上,那么花月相迷便不会引人如此动情。

花开花落, 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 更说明人对花木的无限珍惜。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 一旦有缘相遇, 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

这两个片段, 对我们深入理解东山魁夷的“存在美学” 是很有意义的。 前者表明了人对存在的无知, 只在盲目地奔走, 其后果就是“ 风景” (美) 的丧失。后者则表明了人对存在的领悟, 只有美才是永恒的, 或者说只有正在消失的美和生命才是真实存在的。这样,东山的存在美学思想可以表述为: 美是那些正在消逝的、我们周围最普通的事物所特有的性质, 认识到它, 也就完成“美的历程”。

这颇似禅宗美学的“顿悟”之说,东山也有这样的表述: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幽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潺的泉水啊!”(《听泉)。还可与禅宗美学作更深人的两点比较:一是与禅宗非常喜欢大自然一样,东山魁夷的风景画更是如此。他说:“我喜欢描绘的不是人迹罕至的景致,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自然风物。然而,在我所描绘的风景里,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物出现。其中的一个理由是,我所描绘的风景是人们心灵的象征。我是通过自然景物本身抒写人们的内心世界的(《一片树叶》)。这与禅宗将自然化作人的某种瞬间心境或情绪体验也是相通的。

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

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

二、“品味”美

东山先生由于“由衷地热爱大自然,牢牢地把握着它的生命感”,因而他的风景画和散文洋溢勃勃的生机。其散文语言表达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作者对画面和意象的描述及比喻拟人修辞等法的运用当中。在这些画片的抒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作为一个风景画家对景物色彩、形状、动态等所拥有的敏感与细心;因而,他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大自然中准确地捕捉到最精彩的细节。而抒情性则体现在文中的修饰性词汇。例如冬天的坚强的幼芽、春天“高高兴兴地吐翠”、夏天“柔弱的绿叶”和“浓密的青荫”,还有秋天“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的黄叶,每一个画面都有准确、独特又真实的“形象”。又比如关于寒冬清晨中树叶的描写:“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比喻的手法用得恰到好处,既突出了雨珠的圆润明亮及新生幼芽的蓬勃生命力,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这幼芽的喜爱之情。

品读东山的风景和游记,不难感受到与自然异乎寻常的感性亲昵,这是与自然形色光影直接感知相联系的亲昵。这正是日本的审美观。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曾指出:“美是直接的感知,是活生生的,确确实实的感知。”日本的茶道、花道,日本文学中的小说、随笔、和歌、徘句,都体现出重感性、重感知的特征。但这种感性亲近,又不是象西方艺术那样,采取写实的表现方法,而是如东山所说,是“基于某种谛念的单纯而素朴的感知”,是感知与谛念的拥抱,是把“凭直感自由捕捉到的意象”作为“自身心灵的表象”。这就使创作充满了象征性。东山参加六届日展的风景画《路》就是典型的例证。如东山所说,“这是希望和绝望交织的路”,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既“憧憬着未来”又“缭绕着往事”,并“牵引着乡愁的路”。东山的许多画,都有类似的或明或暗的象征性。

东山先生曾表示:“喜欢描绘的不是人迹罕至的景致,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自然风物”。虽然北欧某些荒寥景观也曾使他感动,但他还是只描绘了那些富有人间情趣的风光。虽然他也不时体到一种人生的孤独感,却又认为“用善良的感情架起桥梁”,就能“互相联结着彼此的心灵”。因此,“我的风景也可能成为我们的风景”。总之,以东山风景为代表的日本之美,追求一种人际沟通的、富有生

之意趣的蓬勃境界。

三、人生哲理

东山先生的作品之美不仅给人一种享受,而且让我们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给我们启发,例如《一片树叶》中“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的四季不停转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成就的每件大事都是经过一件件小事的积累,那一件件小事不就像那片片黄叶吗?东山先生的作品之美也体现了日本文化之美,他的作品永远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品味!

他的文章富含深刻的哲理,善于用以小见大和象征的手法道出人生的真谛。其中《一片树叶》中用一片树叶的生死轮回道出了大自然的普遍规律,把自己对生命的感动与思考融入到生活里最简单纯粹的事物——一片树叶当中,最后终于在作者的细心感受与娓娓而谈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一片树叶》写树叶四季生死轮回的变化仅用了不到300字就把一片树叶的一生描写活灵活现,不仅写完了叶子的一生,而且营造了一种意境美。

参考文献:

[1]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书P244,及《东山魁夷散文选》


相关内容

  • 高考语文试卷
    珠藏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6)班语文测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无主体熟人社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代表着中国传统精华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 ...
  • 论苏过对陶渊明人生态度接受论文
    论苏过对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接受 摘 要:通过苏过的人生经历.相关作品及权威研究资料,我们发现他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带有对陶渊明"接受"的内容.加之以陶渊明作为中国文人的一个杰出代表,其文学作品.思想精神已具有的&quo ...
  • 王岳川文艺美学笔记总结
    王岳川<文艺美学>之导论 审美对象(审美客体),审美经验,审美体验,审美主体.美学是研究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认知和感受的复杂过程所形成的学科.文艺美学研究对象用审美体验看艺术美.文艺学研究文学作品,包括形成文学史.文学理论.王岳 ...
  • 黑格尔美学思想梳理4
    黑格尔美学思想梳理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二:黑格尔美学的基本思想 三: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意义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 ...
  • 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
    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是中国 ...
  • 经典阅读的意义
    经典阅读的意义 摘要:经典阅读乃支撑人文学科存在的基础.但人文经典阅读却普遍遭遇冷落,大学人文学科教育亦莫能外.由于本科生经典阅读改善尚有诸多限制,人文学科研究生学习,几乎成为现有状况中实现经典研读目标的最佳也是最后机会.由于学生阅读经典存 ...
  • 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
    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 三十五年前一个初冬的凌晨,准确地说,是1970年11 月25日深夜零点,一位日本作家在他的书房中,为集其文学观.美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之大成的超长篇巨著<丰饶之海> (全四卷)的最后一卷<天人五衰& ...
  • 淮海中学20**年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含答案
    淮海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2015.9.24)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 ...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
  •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主要流派提纲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俄国形式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直觉主义.新批评.存在主义.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解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空间研究 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