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 - 范文中心

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

04/25

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重要新闻文体,大概相当于西方的特稿。通讯之所以能够独立存在,是因为它有着其它新闻文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而把审美引入新闻的谱系,对新闻进行美学修辞,一度受人们的质疑。人们担心对新闻进行审美,在提升新闻美学价值的同时,会遮蔽新闻价值。

在美学的层面上,新闻实践凭据感性不断为自己扫清前进的道路,开拓新闻审美的疆界,同时对新闻所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学理探索也在紧紧跟进。这种探索一方面试图对新闻的美学运作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又尝试对新闻的美学追寻进行新的启迪。美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且有自己的方法论;文学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因而它虽然是一门独立科学,但在方法论上必首先与美学的方法论相关。从辩证唯物主义美学观来看,文学美学就是对文学现象所进行的本体论研究,所以它是文学的美学。通讯语言的美学是文学美学中的一种,所以通讯必须联系实际。实践与理论在历时和共时空间内充满生机地互动,生成了新闻审美动态的、开放的生态景观。而通讯在众多新闻文体中是最有文学性的,也是最有审美性的,因此对于中国通讯语言美学风格就完全显得有必要让我们去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的发展进程

通讯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也是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的雨露孕育下逐渐成长起来的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体裁。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优秀的历史散文《左传》和《史记》,它们记叙了许多人和事,而且描述细致、形神兼备、生动有趣,其写作风格对后人的影响甚大。到现代,经过黄远生、周恩来、瞿秋白等人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后“中国新闻奖”的设立,通讯语言的风格逐渐成熟。中国新闻奖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常设新闻奖,1990年首次评选,每年评选一次。从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的通讯作品来看,其语言美学风格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90年第一届到1999年第九届为第一阶段,主要体现出通讯语言的真实平淡;而从2000年第十届到至今则为第二阶段,重在体现出了通讯语言中简约时尚。不通时期的特点反应了特定阶段通讯的写作要求

,更反应了读者的阅读需求的内在变化。

(一)用真实平淡书写挚情

文学的真,不是生活现实的“平移”,而是人生理想的反照。饱含真情的朴实无华的语言,体现的是传统的通讯特点——平淡之中寓真情。没有采用任何的夸张和渲染,只是淡淡写来,但每一个字都饱蘸着深情。例如1992年第二届“中国新闻奖”的通讯一等奖获奖作品《洪泽湖不会忘记》(1992年7月6日《新华日报》),用新闻评委彭朝丞的话来说,是一篇神形皆备、饱蘸激情的好通讯。整篇通讯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以血人不下火线、盐水瓶挂在扁担上、风雨中拆房护堤等十余个典型、生动、有情节的事实,组成一个个夺人心魄、催人泪下的特写镜头,突出地、立体地再现了洪泽儿女用血肉之躯战胜洪魔的英雄事迹。

1994年第四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获奖作品《战士义勇非凡 人民恩重如山——某红军团班长徐洪刚勇斗歹徒负重伤之后》(1994年8月17日《解放军报》)中的一段话:

“车辆颠簸、空间狭小,一歹徒突然从身后抱住徐洪刚,向他的胸腹连刺14刀,鲜血迸涌,肠子流出体外50厘米,徐洪刚一边用背心捂着肠子,一边从车窗跳下,招呼人们追赶逃脱的歹徒……”

这篇通讯用语比较真切朴实,没有堆砌死语言,而是注重挑选最富于表现力的动词,从人们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一切感受上叙述事实,使人物、环境、气氛和情节都“活”了起来。

(二)用简约时尚显露美感

文学的“真”,并非是与现实毫不相干的感情寄托,而是由生活的“真”凝练的感情升华。简约时尚的手法具体的说就是运用散文的方法写通讯,使读者在阅读时品尝到美的韵味。用“过程论”的手法和眼光、角度报道内容,既反映了当下的丰富性,又反映过程的来龙去脉,剖析问题但不作结论,具有悬念,让读者阅读作品,像品味通俗文学作品一样获得美感。其次是用散文笔法表达,带情韵以行、十分感染人。再次是散文结构形式的运用,让通讯的叙事语言舒放、松动、章法自如,不拘格套、能放能收、“引笔行墨,快意累累,意尽便止”[②],让读者读其语言有一种轻松的美感。

修饰以后的通讯语言往往更有文采,这对于通讯主题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刻画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看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获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2001年2月5日《光明日报》)一稿,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通过细节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常常要有几根支柱,其中

展现人物精神面貌是要成功的。如《教育局长的好榜样》一文中写的细节:“胡昭程走了,可他的办公桌上,还静静地躺着:指南针、皮卷尺和规划图。”

“他每到一所学校都先拿出规划图看施工是否走样,再掏出卷尺量一量房子的规格是否合乎要求,然后拿出指南针,看采光通风是否合理”

“他对质量不放心,对500方块瓷砖一箱一箱地检查,从上午8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整整用了12小时。”

“胡昭程下乡从不领补贴,居里造了节假日加班的补助表,胡昭程挥笔划去自己的名字。”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使报道的画面感强烈,充分展现了作为教育局长的胡昭程一腔热血倾事业,两袖清风为人民的崇高形象。

2、通过语言升华人物的思想境界。语言是思想境界的表达手段,人物通讯要写出人物形象的心灵美、个性美,就必须写好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语言。所谓个性化的语言,就是从语句的思想内容、遣词造句到语气腔调都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与性格。在《教育局长的好榜样》中,写出了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如文中写到:穷县办教育,更要讲效益。撒胡椒面不如穿攒紧拳头;教育局长是教育形象的活广告,群众信得过教育局,信得过教育局就会全力支持教育事业等等。通过这些个性化的语言,使这位在山区教育中创奇迹的贫困县教育局长扎扎实实、艰苦奋斗、一心办教育的形象巍然矗立在受众面前。

3、通过动作反应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性格是个体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是打在个体行动、行为上的不同个性烙印。也就是说,人物性格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表现。人物行动写得成功与否,是人物通讯能否产生感人力量的关键。这篇人物通讯选择了不少富有表现力的动作,使人物在受众面前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如文中写到:

“1999年彬州市授予他“十佳教育公仆”的称号,颁奖仪式上,他却没到,而是上山慰问教师去了。”

“晚上回得晚,一大早又走,双休日从来不休息。1994年涨大水,家里进两尺深的水,打电话通知他,他不回家,在乡下抗灾。”

“近年来,胡昭程经常感到腹部隐隐作痛,他只是悄悄用手按住,无暇顾及。”“10月20日深夜,他被一阵风雨惊醒,赶紧爬起来,在窗前踱来踱去、焦虑不已,他给县教育局的同志打电话,叮嘱仔细检查校舍的危房,千万不要出问题。”

“胡昭程忍着剧烈的疼痛,挺立着,尤如一棵不倒的大树。”

通过这些动作的描写,有力地表现了这位被中宣部、教育部命名为“焦裕禄式的教育局长”的英雄模范形象。

新闻理论学者彭朝丞提倡新闻文本的

语言修辞,他说:“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新闻的职能是传播信息,只要能把事情讲清楚了,不必讲究文笔的美,这种看法有偏颇;因为现时代的人们需要通过新闻媒介获得众多的新信息,同时也要得到美的享受,这就像人们需要合体、入时的衣着,不仅要为了蔽体、御寒,也希望它成为一种装饰品一样。如果我们的现场新闻作品不仅有新鲜的事实和信息,而且又写得有文采、有美感,能让人一见钟情,不就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传播目的吗?”

第16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获奖作品《大一男生,背起母亲上大学》(2005年11月14日《今日早报》)是一篇充满画面感的通讯,其更鲜明的特点就是读者能够用耳朵去听。在语言上的最大的特点是大量使用直接引语。开头主人公刘霆的几句话对于读者有较强的冲击力,直奔主题。接着,刘霆的话贯穿全文始终,如若绕梁,拉近了我们与主人公的距离,也从侧面表达了人物懂事、坚强、乐观的性格。之所以这篇通讯的语言美,是因为它能够让读者完全用耳朵去听,去感受。通讯不同于影视作品,它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没有动态,所有的内容都要靠语言来描绘,意境的表达也莫不如此。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写的见闻通讯《金字塔夕照》(1983年8月13日《北京晚报》),生动的语言,让人感受到了一片荒凉苍白的景色,流露出凄戚之情。

事实上,几乎所有优秀的通讯作品,都描写了一些动人心弦的场面,一些感人的情节和细节。这些通讯就好象在将一个个故事,随着故事的展开,再加上概括的叙述,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亲见其人,不知不觉的被其语言的美所吸引、所感染。

二、通讯语言的三维美学风格

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情显现。通讯作为报刊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过具体生动的新闻事实的叙述、描写和议论来告诉受众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其过程。与消息比较,通讯的信息蕴涵量大、议论深刻,可以用生动的文笔展开“情节”。通讯以独特的反映生活的方式,具有不同于艺术,也不同于其它新闻文体的美学特征。它具有着反映生活的真实美、认识生活的思辨美、表现生活的形象美的三维美学空间。

(一)反映生活的真实美

通讯之所以能成为审美对象,就是因为它是以真实、 形象、具体、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通讯既然是新闻文体,真实美显然是其美的核心。通讯的美来自生活,是现实生活中的反映。什么是美?美就是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③]高尔基说过:“我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而创造是独立自在,而且无穷无尽的

。”李大钊也说:“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推动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向前发展。通讯同其它新闻体裁一样,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的自由创造,诱发人的精神感应,显示出求真的美学意义。

然而,通讯的真实美不同于消息之处是在于它的真实美不仅停留在反映事实本身这一层面,更体现出价值判断。通讯的叙述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在某种意义上语言完全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思维就是语言所能表达的一切。语言所表达的不是这种狭隘的思维,更是情感。虽然这些情感并不是未加工的印象,而是通过意识的活动被转化为观念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通讯无疑是一种传播中的信息,传播学的含义结构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在表现和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时,赋予语词和其他符号一定的含义或暗示出一定的观念指向,从而影响受众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理解,进而对受众的行为产生作用。”[④]这里所说的“观念”、“暗示”、“观念指向”,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舆论导向。由于文体本身的限制,消息的“观念指向”往往只能通过报道或不报道、多报道或少报道以及一些编排方式体现,因此往往显得苍白乏力。

消息有无主题,在新闻就界尚无一致意见,但有许多消息是无主题的,这一点无庸质疑。“无主题”自然显示不出倾向性。因此,受众一般只能从消息中知道发生了什么,至于发生的前因后果及详细细节、发展过程则不甚了了,记者或媒体对事件的态度也无从得知,这对真实美来说显然是一种缺憾。通讯在这方面则不同,它不仅能让受众感受到现象的真实,而且能让你从本质上感受到“内在的真实”。

通讯内容的真实美还体现在它能抒发真实的美的情感,狄德罗说:“美就是真善的形象表现,在前面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的就显得美,善的也显着美。”通讯褒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作者的情感自然会流溢于其中,这种情感的真实美是通讯给人审美愉悦的重要因素。消息往往是纯客观的真实报道,篇幅的限制使记者的情感缺乏抒发的载体,通讯正好弥补这一不足。通讯所表达的情感,有时如小桥流水,如亲朋叙谈,如啜饮陈酿、婉转亲切,回味悠长,情感的美蕴含在叙述之中。

(二)认识生活的思辩美

通讯的思辨美作为一种思考现实生活、明辨事理而表现的美学素质,是通讯有别于消息的又一特质。思辨美要求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体现出理性思考的深度,使其反映生活且“

高于”生活,通讯的这种思辨美,给群众一种发人深思、启人心智、豁然开朗的哲思美。它透过现象窥探本质、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诚如普列汉若夫所言:“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情感,也表现人们的思想。”通讯虽不是艺术,但普氏的论述也适用于通讯。通讯是表情达意的新闻文体,思辨性,给人以知性的审美感受。

通讯的思辨美首先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上和开掘上。如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批评报道未见报 说情电话铃不停》(1994年《辽宁日报》)。“反差”强烈的东西,是让人思考、引人入胜的东西,也是制作新闻标题很好的切入点。第七届“中国新闻奖”通讯获奖作品《下辈子,我们还当母子》(1996年4月8日《广州日报》),该报道讲述的是,广州市建设六马路小学英语教师许美云的儿子2岁时患了恶性淋巴瘤,她和丈夫培养儿子用健康心态顽强与病魔抗争,在帮助儿子延长生命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乐趣。

思辨美在文字新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应成为衡量文字新闻作品质量的标准之一。思辨美在文字新闻中的重要地位应当从五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是思辨美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为前提;二是它在不同的文字新闻中有不同的体现途径,在消息和通讯中隐性体现,在言论中显性体现;三是思辨美要与新闻价值相关联;四是在处理新闻事实与说话的三对矛盾,即主观与客观、点与面、现象与本质的矛盾时,需要体现思辨美;五是艺术地解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需要思辨美。[⑤]

通讯的思辨美,其次体现在立意的角度上。通讯的倾向性就是在角度中凸现出来。由于世界观、方法论的不同,审美观念的差异,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对通讯反映的事实而言,作者的见仁见智就显现出一种思辨,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说过:“闻写作对导语的要求很高,要写得有魅力,令老百姓看了非读不可。”

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寂寂烈士坟,纷纷春雨泪》(1997年4月5日《广州日报》)中的一段话:“昨天,一场纷纷扬扬的春雨,泪水似地撒落在银河革命公墓公安坟场的烈士墓碑上,令近在咫尺的豪华墓园与黄土一堆的烈士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扫墓者不禁为之心碎。”

魏巍在《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说,在朝鲜,我脑子里经常问一个问题,我们的战士,为什么那样英勇呢?就硬是不怕死呵!那种高度的英雄气概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了找答案,我谈了好多话,开了好多座谈会,我细细跟他们谈,让他们把心里

的话谈出来。我了解到,他们由于锻炼与认识的不同,虽然有些差异,但是都有着共同的一点,即对于祖国的爱,对朝鲜人民的深刻同情,和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个革命英雄的荣誉心。于是,我了解了在党的教育下这种伟大深厚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思想感情,就是我们战士英勇无畏的最基本动力,我想,这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吗?这是最本质的东西,我肯定了它。我正是要反映它。挖掘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思辨的美如灵光普照,通讯不再是“客观”地再现,而是具有了理性思考的深度。

通讯的思辨美从微观上来看,则体现在具体的议论性语言之中,通讯中常用叙议结合的方法,或先叙后议、或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方式,使通讯的主题得到理性的升华。

通讯的这种意气风发的议论因为是建立在叙事基础之上,它是对事实的理性提升。有了客观事实的依据,议论是有的放矢,根底深厚,不枯燥,不抽象,具有深刻的说服力,智性的思辨之美洋溢于其中。

(三)表现生活的形象美

黑格尔在分析美的要素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表现出意韵和特性的东西。”如果说,通讯的真实美和思辨美是其美的内容,那么形象美就是内容籍以表现的形式。从文学形象的角度来看,通讯是最形象性的新闻文体,因此,形象美是通讯有别于其它新闻文体的又一最显著的美学特征。

人物和情节是通讯形象美的重要表现。通讯可以采用动作、外貌、心理、语言、细节等诸多文学表现方法,来反映形象性生动的“新闻人物”。

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2004年 6月3日在《人民日报》)之所以感人,就是记者用情至深来表现形象的结果。特别是对“泪”的描写,记者真是情深意长,情意绵绵。在这篇通讯中,记者提到三种泪:受访者的泪、任长霞的泪、记者的泪。在受访者讲述中,冯长庚“含泪”、韩素珍“老泪纵横”、张生林“未语泪流,泣不成声”、陈秀英“泪流满面”、任俊杰“眼含泪水”、刘春雨“失声痛哭”、任长霞母亲“抹了一把泪”、丈夫“泪光闪闪”、儿子“痛哭”、妹妹“眼里闪着酸楚的泪光”、生前搭档“生生把将要流出的泪水憋了回去”、战友“声音哽咽”、任长霞面对陈秀英的伤疤“泪水一下流了下来”、面对犯罪嫌疑人年幼的儿子“悄悄抹泪”、面对成孤儿的刘春雨“眼含热泪”等等。对受访者12次泪水的描写和对任长霞的泪水描写所体现出的真挚感情使党员干部与百姓血肉联系的主

题有了更具象的表达,同时也使任长霞的形象有血有肉,有人情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百姓为任长霞流泪,是因为她“抹亮了嵩岳一片蓝天,还给了登封一方平安”,是感激的泪水;任长霞流泪,是因为她有“执法为民,关爱百姓的深切情怀”,是真爱的泪水;亲友流泪,是因为她把有限的生命时光几乎全部用到了事业上,是痛惜的泪水“记者的泪更是一唱三叹”,嵩岳无言,颖水低徊。雨像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般倾诉。面对每一位受访者的泪眼,记者视线模糊,无法拍照,无法笔记。粱启超曾说报刊文章要“笔锋常带感情”,在这里,记者的泪不仅引领下文,更是物我情融的结果,使感情含蓄又深沉。常说“真情催下记者泪”,这些对泪的描述又怎能不引起读者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感动与欣慰呢!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先进人物同样是有情有义之人,但以往的英模报道,很少涉笔于情,只是写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浓厚感情,而淡化了他们对亲人的真挚情意,往往给人以“英雄无情”、不食人间烟火的印象和误解,造成受众与先进人物之间的情感疏离,甚至使一些受众产生了先进人物可敬不可亲的感觉。这种报道是对人性美的一种排挤、误导和扭曲。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不回避英模人物的自然本性,不仅真实写了任长霞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的感情,而且激情讴歌了这种最率真的人性之美,展现了英模“真我”本色,使人间真情得到了表露,使人间真爱得到了肯定,也使人性之美真正回归到我们的新闻作品中来。

通过语言表现新闻人物,这种写法在通讯中颇为常见。《“扶贫司令”彭楚政》(2000年3月14日《解放军报》)就是通过豁出命根子、刨除穷根子,党员干部要为乡亲们脱贫致富壮胆子、出点子、趟路子,生命像一根火柴,划着就要为人民燃烧这些或质朴、或生动的语言,歌颂这位人民公仆“位尊不移公仆心”的高尚品质。

事件通讯以“情节”为主要构架,通讯对新闻事件的“情节”描写,也大量借鉴文学手法比如倒叙、插叙、补叙、描写等,使情节显得生动,给人以形象的美感。

通讯的形象美还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通讯的语言表达大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甚至有的通讯作品很类似于散文。比如魏巍先生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其语言的优美,感情的抒发,不亚于抒情散文,甚而形成一种文字优美,意气风发,感情充沛的叙事风格。我们试看《进驻香港》(1998年12月17日《解放军报》)中的一段

文字:

“雄壮的国歌伴随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就在刚刚过去的几十秒前——6月30日59分许,虽然与此时间隔不过数十秒,但已是昨天的事情了——英国的米字旗徐徐地降落。从1841年1月25日,英军在香港强行登陆第二天骄横地插上这面日不落帝国的旗帜,到它匆匆地滑落,整整经历了156年的漫长历史。今天,伴随着一面旗帜的降落,和另一面旗帜的升起,这一页记载着中华民族沉痛的历史终于翻过了。”

这段文字的联想、排比的运用,让人感觉到语言运用的美感。由此可见,文学表现手法运用通讯之中,增添了通讯的形象美,形象生动地反映生活,成为通讯有别于其它新闻文体的美学特质。

三、通讯语言美学风格的发展与创新

新闻需要美,这是当今时代赋予新闻的一个新的主题。我们看今天的新闻,再也不是过去那样干巴巴的,美文已经独占熬头。从十六届和十七届一等奖的获奖通讯来看,发展了以往的通讯语言美学风格,突出表现了一些新特点。

1、语言的散文美

从新闻美学来说,新闻既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又是对人们认识的升华,其本身就是美的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物化。反映在新闻上,就应该是有思想深度、有深邃意境、有阅读震撼力,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能“感染人、塑造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优秀艺术品。“新乐府运动”的领袖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直到曹雪芹,也按这条脉络讲他的《红楼梦》“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

而这些仅靠描绘事实和逻辑概括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运用各种手法去写新闻的美,让读者从中感受出美感,看着喜欢,读后才会有所思、有所得,才可以说是达到了新闻写作美的要求。把美感引入新闻,其最终目的和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读者更容易接受。而通讯作为最富有文学色彩的新闻文体,不用认真计较其中的事实描写的话,那么很多段落文字的完成有可能与纪实散文相媲美。对于这些新闻作品,如果读者不介意的话,完全可以把它当作纪实散文来读。只是散文是虚构的,作者主观意识更浓;通讯是真实的,客观事实占主导地位。

在通讯《这个头带的好!》(2006年1月19日《大众日报》)中, 王乐义是个老典型。作为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发明者,王乐义久为人知,对他的宣传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接连不断,并曾作为“三个代表”的先进典型在全国集中宣传过。此前,《大众日报》也不惜版面,多次作过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再重磅推出王乐义的典型报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题是如何“出新”,如何写出有别于其他报道的独树一帜。

文中写到大棚技术发明之初,王乐义曾答应村里人,一定要把这个专利技术“捂住”。而后,县委书记来做工作,要他在全县推广,副总理看了,要他向全国推广。王乐义内心也有挣扎,但最终他用最质朴的理由说服了自己:我是三元朱村的支书不假,可我还是共产党员,天下农民是一家,共产党员为农民服务还分哪村哪片儿。正是这样对心路历程的细致描摹,使得王乐义后来拖着病残之躯,走遍大半个中国推广大棚技术,真实可信,打动人心。

在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通讯获奖作品《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2006年1月3日《人民日报》)里的一些片段:  “一个有点捣蛋的兵打靶打得一塌糊涂。丁晓兵说了他一句,这个兵回头看看:‘来,你给我们做个示范!’丁晓兵看了这个兵一眼,向前跨出一步,左手撑地,一个利落的匍匐动作,一只手射击,‘铛铛铛铛铛’,5发子弹47环!

  部队军事演习,徒步拉练返营。行至离营区还有5公里多路的时候,已经走了两天半的官兵极为疲惫,战士脚上全是水泡,丁晓兵脚上也有一个分币大小的鸡眼肿痛不堪。

  卫生员劝丁晓兵上车,丁晓兵发威:‘我不许上车,你不许上车,全营不许一个人上车!最艰难的时候是胜利的前夕,奔袭回营!’

  所有的官兵,被激得眼睛都红了!已经没有力气的兵,顿时变成了一群奔出草丛的豹子!”

这篇通讯把丁晓兵常说的“为祖国、为人民、为党争光”与其自身的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准确地报道了丁晓兵的生命世界,而且通过报道清晰而有力地展示了英雄主义的时代主题,读后令人振奋,予人启迪。而在文中的语言应该说,它的美感不亚于散文。

2、语言的真情美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新闻作品中,要感动受众,不仅需要情,而且需要真实的情。“作者不动情,读者何以动情。”穆青说,他在谈到采访焦裕禄时边哭边说,会场上也是一片抽泣声。他说,记者的感情是始终溢于胸中,进而流露于笔端的。美就是理念的感情显现,显现就是Das Schone bestim m sich dadurch als das sinliche Scheinen der ldee.[⑥]意思是显现就是“现象”或“外观”、“假象”。正因为记者与主人公架起了深知深解的桥梁,才使记者交织在感情的旋涡之中,深受感动和教育。由此可见,记者的感情、笑声、哭声,读者都会感到、听到、看到。所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刘保全认为,只有把人物的事迹融进记者的血液,从记者的血管里流出来,才

算得上记者的作品。

自然情到深处才感人。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通讯获奖作品《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2006年1月24日《工人日报》)中的片段:

  “打了两三个月的工,却没拿到一分钱工资。没有油了,蜂窝煤也快烧完了,四位农民工每人每顿饭只能吃两个馍。

1月17日,来自湖南岳阳的刘先仿到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称他们4人在一家铸造厂打工,但老板拖欠他们共计5780元工资后不见了踪影。1月18日上午,执法人员来到这家工厂。厂内停着几辆自卸车,四名衣着单薄的工人伫立在风雪中,瑟瑟发抖。

  今年47岁的刘先仿是湖南岳阳人,家里生活很困难,因此,他的儿子刘敏也在这里打工。刘先仿的妻子早几年得了白血病,总共花了6万元,花掉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了3000多元债。

尽管身无分文,但这四位农民工却认真看管着厂区存放的物资。他们说:‘这里的任何东西我们都不会损坏,做人要厚道,这是原则!’”

该通讯在普通的新闻事件中捕捉具有重大新闻价值并充分实现重大主题,敏锐地抓到了“欠薪老板”跑掉后,四个连吃饭都难的农民工依然为老板看守物资的事件,“这里的东西,我们不会损坏也不会卖掉”充分地展示了农民工的厚道的同时,更是令人信服而敬佩地展现了那个朴实而震撼的主题,这是我们“做人的原则”。

通讯《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里的一些片段:“几秒钟后,丁晓兵睁开眼。突然他发现,右手使不上力气,侧头一看才发现,右胳膊已经被炸断了动脉,鲜红的血液,一股股地往外喷!

  战友给丁晓兵简单包扎了伤口后撤,只连着一点点皮的右臂一次次挂在树枝灌木上。他又一次拔出了匕首,把右臂与身体之间仅仅连着的一点皮割断,割下来的右臂,被他插在自己的腰带上!整整在山里跑了近4个小时,一看到迎面跑来的接应人员,丁晓兵一头栽倒在地上!

读后令人振奋,与予人启迪。节虽然跳跃,但还是通过诸多详细的细节清晰地交待了他怎样负伤、怎样奋斗、怎样克服伤残、荣誉、利益等“难关”的过程。语言的简短,精炼,给我们很强的感染力,作者把要变现独臂英雄丁晓兵坚强的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

通讯作品《山倒了,人要站起来!》(2005年6月26日《福建日报》)中:“家没了、谷子没了、烟叶也没了……人群里哭声此起彼伏。曾秋萍噙着泪水一边安抚大家,一边帮忙照顾老人小孩。54岁的村民游跃生说:"这是天灾,谁也没办法,只要人在,就有一切。"

傅海长的老婆瘦弱,一人带两

个小孩很吃力,抱怨他自家孩子都不管了。傅海长说:“我身体壮,要在前面开路,才能把全村都救出去。”

余胜绍的母亲残疾,行动不方便,他就开一段路,回头背母亲,再开一段路,再回头……

山倒了,人要站起来。这是渠许村村民们的共识。”

这篇通讯以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生动感人,娓娓讲述了渠许村的受灾情况,反映了洪灾给灾区群众带来的伤害,反映了灾区群众在基层党员干部的领导下奋勇自救的事迹,山倒了,人要站起来!这既体现了灾区群众的志气,又起着鼓舞人心的作用,社会效果良好。

3、语言的心境美

天底下,最美的事情莫过于心境美。人的心境一美,世间万千事物均可移情。因此,不仅文学作品中心境美难得,新闻作品中心境美也难得。

在《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005年6月2日《新华社》)这篇通讯中,写王顺友心境美的地方多达几十处,只要看看文中那两首他自编自唱的山歌,就会触摸到他那颗金子般的心:

“翻一坡来又一坡,

山又高来坡又徙,

不是人民需要我,

哪个喜欢天天走。”

这是一颗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诚之心!所以,邮路的每一天,他都把邮包当作命根子来保护。

“獐子下山山重山,

岩间烧火不见烟,

三天不见你的面,

当得不见几十天。”

这是一颗对妻子的爱恋之心!所以,歌声哀婉,蕴满了多少离别之苦。

这篇带着高原风雪、山乡泥土、清香扑鼻而来的佳作,让人读后无不为文中主人公的先进事迹所动容,文中所展示的人性美和高尚情怀,将鼓舞着受众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它带给人们的记忆和思索将会是美好而长久的。

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三等奖作品《平凡人生 因爱崇高》(2005年9月23日《天津日报》)中,“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简单生活;三百学子,35万捐款,他就这样感动中国”。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一直到93岁静静地离开了我们。

白芳礼用自己的行动表现了他的美,作者用语言表现出了他的美,在白爷爷的追思会上,灵堂里响起的不是哀乐,而是那首《爱的奉献》。这个安排在人们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甚至可以说,为白爷爷送行,再没有比这首歌更适合的了:哀乐的凄婉虽然能够硬生生“催”人泪下,但“人间的春风”一如白爷爷深深眼窝下浅浅的笑意,更易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洗礼。

从十六届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的通讯获奖作品来看,对语言更加准确、生动精致,给读者留下了过目难忘的印象。也正因

此,新闻作品主题的“合目的”和形式的“合规律”的较好结合,使得这三篇通讯传播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审美意义和巨大传播实效。

四、结语:

生活是新闻精品的源泉,深入是记者的成功之路。记者们通过深入的采访、跟班观察,获得了丰富的素材,体验了先进人物美好的心灵,用朴素的语言、生动的情节,特别是运用现场采访获取的许多感人细节,有情有景,绘声绘色,使人物可亲、可信、可敬,最终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同时,为了更加贴近生活、满足大众、跟进时代,通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得到扩充和更新。当然中国通讯语言美学风格的发展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时代发展要求、大众审美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总体性概述了中国通讯语言美学风格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通讯语言美学的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进步,通讯语言的风格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从十六届和十七届的获奖通讯来看,更多人性化的东西,也使通讯语言更加的准确,生动。在今后的通讯作品中必定会涌现出新的美学特质,未来的通讯也必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新闻写作散文化漫谈

“新闻写作散文化”一直是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目前新闻写作实践中的一个潮流。新闻报道借助散文笔法,使新闻作品以鲜活的面孔呈现在读者面前,日益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欢迎,并展示出这一报道方式的旺盛生命力。

  (一)

  关于新闻散文化写法,穆青同志早在1963年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有的同志尝试着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也是力求创新的一种努力。我个人是赞成这种尝试的。”“我觉得,从广义上说,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新闻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为什么新闻就受一定的格式束缚不可呢?”这些论述说明,新闻可以而且应该灵动活泼,风格多样;不必拘于一格,千篇一律。

  1982年,穆青同志在一次讲话中再次谈到了自己的新闻散文化观点:“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改变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穆青在此明确提出了新闻报道改革的方向。

  这些精辟的论述实质上表明,新闻报道要敢于打破当时新闻写作中“新华体”一统天下的局面,破除固定的写作框架,改变传统的写作规范,使新闻写作迈进一个崭新的天地。

  穆青同志提出新闻写作向散文化方向发展的新思路后,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写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新闻作品,如:《县

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维也纳的旋律》、《水上威尼斯》、《金字塔夕照》等,为新闻界的改革树立了榜样。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新闻界大力倡导出精品、出佳作的呼声,一些优秀的新闻记者深入生活一线采访,运用自由活泼、清新明快的散文笔法写新闻,将散文的特色融入新闻报道,写出了许多新闻价值与审美价

值兼备的佳作,很多作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新闻散文化写作”这一命题在新闻界一直争论不断,但实践证明,新闻写作从散文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用散文自由活泼、文字优美的长处来克服新闻结构呆板、语言枯燥的不足,可以把新

闻写得更活、更有吸引力,从而使新闻中的新闻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达到最

佳的传播效果。

  (二)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新闻报道也不例外,是报道内容和新闻形式的和谐统一体。一定的报道内容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闻形式为它服务,只有这样,形式才能充分表现新闻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以来,国家的工作重心由政治转向经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作为反映社会变化、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新闻事业,其报道领域也由此扩大。加之社会政治日益民主,新闻报道形式的变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如果仍用原来的老一套,那么我们的新闻报道便会以同一幅面孔出现,使新闻失去应有的活力,读者望而生厌。从内容出发探索表达形式,使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我们必须敢于在形式上突破新闻体裁的固定程式,只要是有利于表达新闻内容,就可以调动各种笔法来进行写作。”新闻写作散文化正是写作创新方法中的一种。 新闻写作向散文学习,借鉴散文灵活的笔法,一般可从如下方面进行:

  1.语言优美可读性强。新闻应有文采,给人以美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从而使阅读行为在饶有兴致中持续下去。语言单调枯燥,阅读起来味同嚼蜡,读者便会兴味索然。内容是靠语言来表达的,语言应积极地为表达内容服务,有声有色,有情有理地再现新闻内容全貌,使读者在美的享受中轻松自如地获得新闻信息。因此,在新闻写作中,要讲究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运用、修辞的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行文轻松自如,营造美的氛围,使笔下的新闻有一种装饰美,富有吸引力,增强可读性。

如新华社通讯《飞向太平洋——我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目击记》,文章用词通俗、贴切,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把火箭发射后的声响、气势、色彩以及人们

的欢呼举止与兴奋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2.结构自由灵活多变。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即主题明确,结构根据内容可灵活自由安排,没有固定的格式,写作手法灵活多变。它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活泼、最自由的写作文体。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天上地下,古今中外,风物人情,哲理幽思,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都可信手拈来,结构布局,挥洒成文。新闻借鉴散文灵活多样的结构特征,可以突破“倒金字塔”、“三段式”、“排浪式”等传统结构模式,使稿件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给读者以全新的感觉。

  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获奖作品《首都女记协纪念杨刚逝世40周年》就是一篇会议新闻的典范之作。这篇报道摆脱了传统会议新闻写法的束缚,结构紧凑,主题鲜明、深刻。记者不拘一格从会议中选材,提炼出“一个人的感召力在他身后究竟能持续多久?”这一深刻命题作为导语并将其作为贯穿全篇的主线。围绕主线,选取最具个性、最精彩的会上发言加以理性概括,夹叙夹议,既穿插背景材料,又注入深厚情感,内容紧凑集中,从不同方面表现了主题,让人读后留下难忘的印象。

  3.形象生动细节逼真。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形象的具体性和可感性。散文是讲究形象性的,新闻作品借用散文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新闻内容,可使读者透过文字描述获得立体的形象。穆青同志说过:“视觉新闻的提出,是从新闻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提高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来考虑的……如果我们不能在文字报道里给人家一点形象,恐怕是很难和电视新闻竞争的。”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要善于捕捉形象,用形象来说话。这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在新闻界常被称之为“镜头化”,就是将表现对象像电影、电视的特写镜头一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能从丰富的联想中获得美感形象。

  细节,是客观事物整体中的细微部分,是人物形象和生活图景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化个体。细节虽小,但一枝一叶总关情,能于细微处见精神。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充满生活气息、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细节,在新闻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很好地刻画人物和表现事物特征,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如1989年4月26日《新华社新闻稿》上的《这里的“鏖战”静悄悄》中的一段: “对局室里,聂卫平掏出一只烟,再拿出很精致的烟嘴,反复了好几次才把烟插入烟嘴。他的手在轻轻地抖动。曹熏铉的手也不听使唤了。他指尖香烟上的烟灰,弹了五六次

才弹掉。两位身经百战的棋手,在这场人称‘一子值千金’的决赛中,也不免有点儿紧张了。”

  在这场围棋决赛的特写中,聂卫平插烟“反复了好几次”,手“轻轻地抖动”;曹熏铉弹烟灰“弹了五六次才弹掉”。细节描写表现了现场的紧张气氛,细腻逼真,集中而精粹,仿佛把读者带入了决赛现场。

  4.情感炽烈真挚感人。唐朝诗人白居易有句名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明情感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作者写作应当用情感去吸引读者,征服读者。饱含情感的新闻作品在报道人物或事件时,字里行间便会流露出真情,或爱或恨、或颂或贬、或喜或悲泄于笔端。而这正是作品赢得读者的重要条件。

  我们的时代是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时代,许多重要事实中蕴含着浓烈的情感。记者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把心中的真情溶注到要写的人、事、景、物中。如果对写作对象感情肤浅,“心中一团冰,笔下几条筋”,那是难以打动读者的。抒情是为表现作品主题服务的,贵在真实。因此不能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光靠漂亮的文字来粉饰或空发感慨。记者应努力抒写健康向上之情、真挚自然之情、生动具体之情,以情感人,使报道产生理想的效果。如1997年3月3日《人民日报》上的《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中的几段: “穿云破雾,专机向大海上空飞去,飞向这位一生波澜壮阔的伟人最迷恋的地方。许是苍天为之动容,当专机飞临大海时,天空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

  文中把“天空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这一景象与感情融合在一起,说“也许是苍天为之动容”,融情于景,景中含情,内涵丰富,引发读者的联想。这几段文字含蓄地表达了人民对伟人小平同志的崇敬和怀念。

  又如文中三次出现这样的句子: “飞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作者用重章叠句抒情,一唱三叹,一层层制造出肃穆的气氛,贯通全篇。情感浓烈,歌颂了小平同志大海般博大的胸怀,表现人民对他去世的悲痛心情。

  (三)

  随着社会变化节奏的加快,生活领域日益宽广,受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新闻散文化写法在实践中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读者的新闻信息需求和审美需求。这些多姿多彩的作品以自身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走近读者,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接受了信息。可亲、可读、可信、有趣,就是这些作品被读者接受和认可的重要原因。可以相信,在新闻改革不断向前的进程中,散文化写法将会在实践

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新闻写作领域里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

  当然,借鉴散文手法写新闻应把握住一些基本原则,因为新闻毕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能完全散文化。我们必须在坚持真实性、时效性的基础上追求散文化的形式,必须始终注意把新闻价值放在第一位,新闻必须以传播信息为己任。在这些基础上追求适当的表现形式以达到形式和内容的和谐完美统一。在向散文学习中需要把握一个“度”,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反之,就失去了新闻的本质特征。


相关内容

  • 人物形象分析
    ● 諶容<人到中年>--------陆文婷 1, 陆文婷身上凝聚着作者的满腔同情与挚爱,熠熠闪光,栩栩如生.她身兼三职:医生.母亲.妻子. 2, 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她所从事的医疗事业,毫无怨言,全身奉献,把精力投入病人身 ...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
  • 20**年尔雅影视鉴赏考试答案
    返回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20) 姓名:吼吼嘻嘻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100.0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80年代()所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市民意识形态. 1.0 分 A. 张艺谋 B. 贾樟柯 C ...
  •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看鲁迅短篇小说的两个英译本
    第22卷第3期西藏大学学报 Vol.22No.3Sep.2007 2007年9月JOURNALOFTIBETUNIVERSITY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看鲁迅短篇小说的两个英译本 李良举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传统的小 ...
  •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以及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样,在西方画坛占重要地位的风景画也是如此.这两种表现相同的对象却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分别 ...
  • 历史现象.美学精神与恒久性文化价值
    作者:陈旭光沈中禹 2011年06期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11)02-0023-09 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各种文艺思潮纷纷开始涌动.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 ...
  • 建筑风格流派详说
    局部独立主义 Adhocism 局部独立主义是指一种设计方法,特別与后现代主义有关.1968年詹克斯於建筑评论上创用这个词,来描述一种〞设计物的局部单独抽离设计完成后,再与设计物其它部分结合〞的设计过程或方法.所以这一局部即不必创一〞新形〞 ...
  • 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1983年,中央电视台仿外国做法,在<为你服务>栏目中设立主持人,首位主持人沈力也成为我国电视史上第一位节目主持人,此后"主持人"群体迅速崛起,并对电视台的竞争力.影响力产生重大影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出现给广 ...
  • 试论_徒然草_的生命美学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0No.3借鉴与比较 试论<徒然草>的生命美学 沙欢董佳佳陈君 摘要<徒然草>是日本古代最具代表性的随笔之一,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品不同程度地 神.儒以及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