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 范文中心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01/03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前言:

一说到刚入学的孩子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哪些方面的内容的教育,很多人如数家珍:习惯、诚信、友爱、守纪„„很少有人说甚至没有人会说:“我们要培养孩子做有正义感的人。”似乎这是被遗忘或者是被忽略的一项内容。但事实上,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关乎“正义感”的事情。当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妥善处理,抓住机遇教会孩子们怎样去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何为“正义感”?

“正义感”是追求正义、伸张正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具有无产阶级正义感的人,能坚持真理,同一切邪恶势力和错误行为作斗争,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一种表现。

案例1:

2015年十月中旬,中午时分,我们正在给孩子们分饭菜。突然,一个声音从教室里传出来:“沈老师,程XX和赵XX打起来了!”我从窗口看向发出声音的教室后方。只见程同学满脸涨红,一手抓在比他高出一头的周同学的手臂上,而周同学一脸怒容,正试图挣脱开。而围着的几位同学正在进行劝说:“别打了!别打了!”看到这幅场景,我就知道是程同学跑到赵同学那里去“算账”了! 将程同学请到外面,我对他说了一句:“现在请你先面壁思过,不要影响老师的工作。老师分好饭菜再来解决你们之间的矛盾。”他同意了。

终于分好饭菜了,我把程同学请到了班级里,向全班同学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经过同学的讲述,我终于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午饭前的最后一节课是英语课,程同学在四楼上英语课,下来到自己座位上的时候,发现自己抽屉里的东西动过了,马上质问:“是谁动的?”很多同学表示没看到或者没动过,其中一位同学徐XX说:“可能是赵同学动的。”于是,程同学冲到赵同学面前,在赵同学还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时,便拳头相向。而赵呢,根本没有的事情被赖在身上,当然不高兴了!

案例2:

2015年11月的某个下午,课间时分,有学生跑进教室来向我报告:“沈老师,顾XX、何XX、周XX、陈XX他们在厕所里爬墙。”

爬墙?多危险的事儿呀!我赶紧走出教室,大步向男厕所方向走去。

刚走到一2班教室的时候,就看到四个熟悉的身影从男厕所里跑出来,我们在一3班的后门口停住了脚步。

经询问,了解到第一位爬墙的小朋友顾XX是因为看到厕所里一扇门一直关着,敲门也没人应,而要上厕所的人很多,于是,他想通过爬墙进去把门打开。后面的几位小朋友则是因为看到顾同学爬墙觉得好玩,也就不明所以跟着去爬了。

当然,由于他们个儿小,结果并没有成功。

理性思考:

案例1中,造成程、赵两人打起来的原因是:徐XX指认赵同学动了程同学的东西,而程同学信以为真,便找赵同学算账。

这件事情中,徐XX的表现并非有“正义感”,围观劝说的同学和向老师报告的同学具有正义感。

案例2中顾XX的行为当属有正义感,虽然他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摔跤等不良后果。另外跟风爬墙的纯属好玩,谈不上有正义感。来向老师作报告的同学是有正义感的。

辅导策略:

谈话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

讨论交流,指导学生正确行为。

案例1的处理:

了解真相后,我请程同学说说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他倒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向赵同学认了错。

事情至此还没有结束,程同学好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毛病如若不改,今后还将不断发生类似的事件。于是,我对他说:“作为班干部,更不应该这样鲁莽。”想不到他听了以后说:“我不要做卫生委员了,班干部太苦了。”

紧接着,我打了电话给程同学家长,家长很重视这次的事件,认为就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好好教育教育他。很快,孩子的父母都来了,通过谈心,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并和我一起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遇事可不能莽撞行事。”

下午的课上,我再一次就这件事在班级里进行全班教育。在请部分同学发表看法后,程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再次向赵同学认错,并表示要继续担任卫生委员一职。

后来,我请全班同学一起帮我留意程同学的表现,尤其是关注他能不能宽容待人。

事件中另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徐XX也意识到自己行为上的偏差,他向两位同学诚恳地道歉,表示以后不会信口开河随便乱说了。

同时,我也及时表扬了向老师及时向老师反映问题的同学。

案例2的处理:

表扬了顾XX的想法,批评了另外三个跟着爬墙的同学;跟全同学讨论,遇到这样的事情用什么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当然,同时也表扬了那个跑进教室来及时向我反映情况的同学。

辅导效果:

从此,我们班的刺头不见了,好多同学向我反映:程同学不再随意发脾气了,不再莽撞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小摩擦了。

而顾XX在后面的阶段中也很少有冲动的行为了,他有时会向我汇报遇到什么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想做又没做的思想动态。大家都说:“顾XX进步非常大!”

教育反思:

从“事件——解释——感觉——行动——结果”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结果”由“行动”决定,而“行动”来自于“感觉”,“感觉”是人们对事件解释的直接产物。我们如何让孩子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在班级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尝试着去理性分析,通过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某人的行为”、“批评某同学的言行”等,让孩子的“感觉”走上正义之路。

让我们的孩子具有“正义感”,做有“正义感“的人,一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6.1


相关内容

  •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 1.知识目标 ⑴明确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⑵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 ⑶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 ⑷明确做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目标. 2.能力目标 ⑴理解正义要求处于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 ...
  • 正义的求索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正义论思想的主要内容,后对其理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了相关的理论评价. 关键词正义论 正义至上 理论评价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 ...
  • 朱自清:正义
    作者:朱自清    文章来源:<朱自清散文集>    点击数: 26    更新时间:2007-5-1 人间的正义是在哪里呢? 正义是在我们的心里!从明哲的教训和见闻的意义中,我们不是得着大批的正义么?但白白的搁在心里,谁也不去 ...
  •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复习课教学设计铁厂初级中学李明钰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复习课教学设计 铁厂初级中学 李明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公平的含义及重要性,理智面对不公平的现象 2.懂得区分正义和非正义行为,遵守正义制度,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热点分析回顾知识点 ...
  • 不起诉制度的解构与重构
    内容摘要: [摘要]正义与效率构成了 现代 诉讼制度的正当根据.正义包括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实体正义使刑事诉讼法表现出对刑法的一种工具性价值,程序正义却是源自刑事诉讼法独有的品行,两者都不可或缺.而效率则是诉讼资源稀缺性的要求,也是实现正义 ...
  • [正义论]论文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 作者:范颖仪 摘要:不同的人或者每个人对正义都有不一样的见解与认识. 关键词:正义.公平.美德.道德.自由.自律 正文: 最近摘读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才了解到由 ...
  • 有感于"迟来的正义等于无正义"
    据报道,针对"海南省临高县法院一桩宅基地使用权小案审了19年无结果"一事,日前,最高法院将其作为反面教材通报全国,通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失职渎职事件.有关高层负责人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迟来的正义等于无正义! "迟来 ...
  • 正义论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正义论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在罗尔斯无知之幕的前提下,决策适用最大最小化原则,不同于功利主义的最大利益总额原则,最大最小化原则能够把所有能够影响人们进行公正选择的任何特殊事实.知识.信息都过滤出去,实现原初状态的公平.对于平均功利主义,罗尔斯提 ...
  • 功利主义与罗尔斯
    功利主义与罗尔斯 假设你是急诊室唯一的一位医生,在急诊室有一个病危的病人和五个病情相对较轻的病人.你若花一天救那一个人,另外五人便会死去:若去救那五人,病危的那个便会死亡.你会如何选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抢救5条生命,牺牲少数,救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