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 范文中心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10/01

1.法律:

运用刑事法的反面激发功能来“强化道德,弘扬道德”。

任何法律都要体现并保护一定的利益,法律规则的最终权威恰好来自于它们所保护的利益,所以法律一定要能代表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法的制定也必须遵循利益的客观规律。(ps. 利益的多元化是人的多样性的社会表现形式。同时,作为一种决定性力量,它又要求文化多元化以及道德多元化。多元化是文化进化的重要部分,整个人类社会因丰富的多样性而得以发展。否认多元化就意味着阉割社会进步的动力源。)利益的一致性是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功能得以发挥的内在根源。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维护这样的一致性而存在。任何破坏社会利益一致性的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谴责和否定。而社会个体在不损害一己之利的情况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下实施的救助行为乃社会利益的整体性、一致性所要求的,是特定社会公序良俗之体现。在以上特定条件下见危而不救显然违背了这种一体化趋势和利益。国家作为社会利益的集中代表者,理应运用手中的立法权,将此种见危不救规定为犯罪,以此来完成其固有的使命。

法律能以国家名义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它不仅能反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价值取向,同样也能为人们提供识别是非好坏的价值标准,法律激励人们履行法律义务,承担法律责任。同时通过国家强制力对违法犯罪活动进行制裁。

2.道德:

道德具有多元性,每个人都该有自己关于真、善、美的评价以及道德行为准则,只要其行为没有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就没有任何理由接受法律强制的统一 道德规则之约束,更没有理由因此而触犯刑法。

按照富勒的观点,道德可以分为“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两类。前者主要体现社会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社会生活本身要求人们必须履行的义务;后者则是关于善行、美德以及使人类能力得到最充分实现的道德。前者可以成为法律规范的对象,后者

则不应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 现在的社会,人民对道德的定义越来越泛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很多人奉行存在即合理,道德的约束力在当今社会越来越低。西方人大多认为人性是恶的,所以需要严密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人,我们很多时候讲究以德治之,就存在很多不确定和风险。

3.两者比较:

道德发挥作用的特点在于自律,自律不具有一贯的约束力;而法律发挥作用的特征在于他律,他律具有可靠的、普遍的外在制约力。由于道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仅靠主体的自我约束还远远不够,还得借助法律的外在力量加速或在一定程度上强制主体在为与不为之间作出法律和社会所预期的行为。另一方面,法律又具有稳定性,久而久之,一定社会的道德行为模式就会逐渐形成,其加强道德的目的就有实现的可能。在实践中,恰当的道德法律化已经使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整体道德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当道德的力量本身足以保证道德规范得以实施时,法律自不必多管闲事。但当道德的力量已经不足以使道德规范得到实施,而该规范对于社会来说又至关重要时,就有必要采取法律干预的手段,以强化和巩固该规范。

道德和法律具有一致性,但两者调整的社会关系领域的异同使两者既相互适应又要相对保持距离;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矛盾是道德法律化的滞后性所致,所以需要加强道德立法建设。加强道德立法并不是弱化道德自律性的作用,而是通过道德教化的法律保障使外在法律转化为道德主体的内在道德信念。

法律是一套行为规则体系,通过规定一定的行为模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人的行为及活动有着直接的效力。然而道德主要用于调整人的观念,并通过调整人的观念来影响人的行为,因而道德对于人的行为的效力是间接的。

见危不救源于无立法保护见义勇为者

的利益也并无立法对见义勇为行为形成鼓励机制,经过利益衡量,利益还是赢了道德占了上风。

第一,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有所偏重,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第二,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于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第三,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四,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会相互转化。

第一,表现形式小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 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辑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第二,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但法律调整人们 的外部行为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 第三,作用机制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礼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相关内容

  • 无因管理制度中的道德考量
    2016年第3期大连干部学刊·行政与法· 无因管理制度中的道德考量 郭如愿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在我国民法典还未颁布实施之前,无因管理 制度在我国' 民法通则" 第九十三条中予以规定㊂ 然而,对比德国 ...
  • 思想道德与修养2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和信念的含义 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价值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 ...
  • 国家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国家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一个国家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之一.职业道德,一方面,指的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工作或者劳动中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外在于人的一种行为标 ...
  • 大一思修作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自主学习题目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一.名词解释(基本概念) 1.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 ...
  • 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
    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2010版 全三卷) 作 者: 国家司法考试中心 组编 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 字 数: 版 次: 1 页 数: 全3册 印刷时间: 开 本: 16开 印 次: 纸 张: I S B N ...
  •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必考 (法律知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 ...
  •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A
    2006级本专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卷 一.单选题(1×20=20分.选择正确的答案,每道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①世界观 ②人生观 ③价 ...
  • 论警察权力的道德约束机制
    目 录 一.警察道德与警察权力之间的关系------------------1 (一)警察道德与警察权力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它们的共同作用都是保障警察职责的正常行使----------------------------1 (二)警察道德对警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选课期末作业 答案
    名词解释 第1题 (5) 分 道德 答: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和总和. 第2题 (5) 分 民族精神 答:民族精神是指 ...
  • 初二下学期政治人教版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政治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 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