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范文中心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09/03

  摘 要: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激趣,发展兴趣,持久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关键词: 学生 化学学习兴趣 培养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中,化学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但在目前的大气候条件下,中学化学却出现了学校不愿管、学生不愿学的状况。如何摆脱困境,再现化学教学的春天呢?唯有一条路:让学生喜欢化学,自觉地学好化学。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就必须认真、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诱发学习的内部动力,才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才能认识到化学有趣、有用、值得学。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一、缩小师生距离,以真挚感情培养学生兴趣

  情感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中去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间心灵的交往过程。因此,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真挚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兴趣的激发

  兴趣的激发就是触发知识兴趣的爆发点。学生初学化学,急切期望了解何谓化学?化学有何用?怎样学化学?……我在第一堂课就做了两个小演示:一个是“‘魔’棒点灯”――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再一个是“喷‘雾’显字”――事先用毛笔蘸酚酞溶液在白布条上写“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待干后,用装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喷雾器向纸上喷雾,白纸”上显示出这几个鲜红的大字。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强烈好奇心。在此基础上,我又演示了镁带的燃烧与白炽灯泡的通电发光等实验,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激发学生兴趣,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我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直观性

  以前的小黑板、挂图、示范,现在的录像和多媒体教学,都能直观明了地揭示、演示教学内容,更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二)示范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有关研究还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游戏性

  将不同的教材、内容、编成各种有趣的小实验、小演示,化学小魔术既能放松学生身体、心理,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爱好适当操作。如在讲酸碱指示剂时,我做了一个“捉迷藏”实验,先用毛笔蘸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猫,再将它放在盛有浓氨水的烧杯上方。红色的小猫出现了,再将这张显红色小猫的纸放在盛有浓盐酸的烧杯上方,红色小猫不见了,再放到盛有浓氨水的烧杯上方,红色的小猫出现了,再将这张显红色小猫的纸放在盛有浓盐酸的烧杯上方,红色小猫不见了,如此不断重复,很是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兴趣的发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试验是激起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一种规律的发现,一个概念的形成,做不做实验,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因此,要发展稳定学生兴趣,教师除了做好教材中已有的实验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补充一些趣味实验。如:白磷的水下燃烧,镁带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燃烧。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检验,酚酞等各种试剂的应用等都会发展学生的兴趣,使抽象概念变得生动直观,增强学习效果。

  四、兴趣的持久

  做氢氧化铜跟酸的反应实验,用现成的氢氧化铜粉末,现象并不明显。但若在此基础上,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先制取鲜亮的蓝色絮状沉淀,再加盐酸溶液,使沉淀溶解又变成蓝色溶液,现象将更为明显。在做Cl、SO检验时,学生往往对滴加稀硝酸的作用不易理解,这时若补充上碳酸盐沉淀生成与溶解来对比说明,就能巩固已学知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化学兴趣,是化学老师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些话都点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和重视兴趣在学生学化学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持久、主动地学习化学。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且十分有效。它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1版.

  [2]章志光主编.心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鲁教版).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4]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相关内容

  • 化学教学法课程指导书
    现代远程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法> 课 程 学 习 指 导 书 作者:韩春亮 2009年 3月 课程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优劣.好的学习方法使你事半功倍,不良的学习方法使你事倍功半,因此学习<中学 ...
  • 初中化学各单元教学反思汇总
    教 学 反 思 反思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课的教学反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为与学生见面的第一堂课,往往牵动学生的心.<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是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一的内容,即绪言,可以 ...
  •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教学设计2
    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一课时 金属的腐蚀 一.教材分析 在高中课程标准必修教科书化学2中,已经介绍了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即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本节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金属的腐蚀原理和防护方法等. 教材首先以彩色图片介绍锈迹斑斑的钢 ...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材分析 山东省临朐县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 龙岗初中 杜秀梅 一.内容分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材首先通过实验6-3.6-4.6-5三个实验,分别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的大.不支持燃 ...
  • 六年级科学下册米饭.淀粉碘酒的变化说课稿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说课稿 尊敬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物质的变化"这个单元的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下面我从说课标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 ...
  • [氨]教学设计
    氨 (人教版化学必修1 )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马云云 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1.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对于氨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不同的非金属化合物在性质上的各自的特性.相似性,认识 ...
  •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弱电解质的电离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郭俊辉 (通钢一中,吉林通化 一.解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地位 本章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并举 ...
  • 脂肪烃(第一课时)说课稿
    第一节 脂肪烃(第一课时)说课稿 高二化学 刘波涛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功能 脂肪烃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等,本节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应用,使第一章中的比较概念化的知识内容结 ...
  • 二氧化碳说课稿
    SS6.3二氧化碳教学说课 一.说教材.大纲 本单元教材的特点是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无论是讲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教师都应尽可能地从演示实验引出:对一些不能在课堂演示的实验,如二氧化碳的溶解性.状态变化等,则可密切联 ...
  • 案例教学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中的应用_柴红燕
    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6月第19卷第3期 通过带教见习深切体会到,在带教工作中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工作,要有计划性,在带教工作中结合科室特点,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不但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而且学到良好的医德和医学伦理知识.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