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作品[少女的祈祷]的艺术特征 - 范文中心

论钢琴作品[少女的祈祷]的艺术特征

04/10

  摘   要:查阅钢琴曲《少女的祈祷》的有关资料,让我了解到在演奏的过程中有倚音、颤音等装饰音,八度以及踏板的运用,在钢琴中引起更多的重视。这是一首静静的钢琴曲,在弹奏的过程中会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看法和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能学到很多的技巧以及体会到更多的情感,这首钢琴曲研究后会在将来影响之广。   关键词:钢琴曲;《少女的祈祷》;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16-01   一、音乐风格的民族性   《少女的祈祷》这首钢琴曲给人以战争非常漫长的民族风格,在当时的波兰国家遭受着俄国的侵略。整首曲子都在批判着俄国对波兰的残酷,听众随着主题旋律的出现也跟随着变化动荡的音乐进入到了幻想的情境中,听众的心深深被这首曲子所吸引。有两个地方让我感触深,在变奏2中有两手交叉弹奏的部分,感情深沉,好像诉说波兰在煎熬时期的反抗情景。   曲子运用非常简单的结构,有着朴素的手法,左手一直弹奏柱式织体,左手的伴奏和弦来配合右手的非常优美感人的旋律。左手的和弦都运用了简单的正三和弦,当人们所听到双手完美结合所奏出这首优美曲子的同时又觉得聆听这首乐曲还富有特殊而有独特的情感。   这首乐曲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最后的结尾部分,节奏感强,在整首曲子中是力度较强的部分。音色亮,和弦都是正三和弦。更强烈的突出了少女盼望和谐生活的到来。力度从弱到强,仿佛少女所期望当时自己的国家已经胜利的高亢情怀。这首作品有这些要素产生了一种显著的独特音响效果。主题和变奏都结合了这些元素。   二、技巧的多样性   这首乐曲是由降E大调写成的,其引子部分是由下行音阶、琶音和一个和弦组成的。钢琴曲的总体旋律线犹如平静湖面上的水波一样,是呈现出波浪型的曲线,婉转流畅,优美而又自如。    变奏1运用了颤音。变奏2与变奏1在色彩上要有鲜明的对比,这样才能有着暗淡与明亮色彩之分。在变奏2中的旋律在键盘的中音区位置,弹奏出了暗淡的色彩,中音区的位置也比较浑厚。变奏3中乐曲一开始运用了颤音,还在变奏中点缀了装饰音。让人聆听到进入到寂静的世界一般。在变奏4中都是由八度的三连音构成的,最后全曲进入到尾声。   三、情感的延续性   乐曲一开始用的是八度的下行音阶引出了少女的心情是忧郁的,也是对生活困苦有所不满,心中的压抑犹如教室的钟声低沉而浑厚,似乎想把内心的压抑全部爆发出来像钟声一般。下行音阶之后是琶音和弦的出现,好像一股股黑暗的势力正一次次袭来,这就是音乐所特有的魅力。这就是引子,引子起到很好的开头作用为下面乐曲内容作了铺垫。之后主题出现,右手的八度弹奏出的旋律呈现出上下波浪形,非常柔美,也表现出了少女心中的忧郁慢慢进入困苦的思想中去。   变奏1中连音的出现比较多,连奏感强而且有倚音的加入。非常流畅,连音仿佛水流一般弯曲的流淌着。倚音仿佛鱼儿在水中欢乐的跳跃的情景,左手的和弦非常和谐,音色明亮,音高由低到高然后再由低到高进行。在变奏2中,变奏2与变奏1的结尾稍有不同,变奏2以回音结束,还加入了左右手交叉弹奏的技巧。这体现出不管内心多善良的人们也会有触发出内心的不满。变奏3中乐曲一开始运用了颤音接着是连接连音出现起到了连接的作用,还有装饰音的点缀。犹如少女在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想法,也期盼着美好幸福来到的画面。在变奏4中少女对未来充满了幻想,进入了高潮,她是如此渴望这一刻快点来到,自己编织的幸福未来可以实现。   四、作品的演奏技巧    1.踏板的运用。它在形式上保持自由,大胆和坦率的抒情和描述,结合自然,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民族性。那时虽然有战争上的恶劣环境,但是钢琴却有非常多的人去弹奏,研究者非常多,不仅在键盘上的技艺高超,在其它的渲染乐曲的作用上也研究颇深,所以踏板也是其中的亮点之一。踏板的运用给乐曲更有连贯而绵延不断的感觉,而且在有得地方还增添了曲子的色彩,非常独特。为了吸引许多作曲家和演奏家,钢琴的技巧和表现都达到了最高峰,不仅是一个作曲家和演奏家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像李斯特,肖邦的钢琴大师更是如此等等。而仅仅一个酷爱音乐的人也会研究踏板的延音来更好的表现作品。分解和弦多次出现在变奏一和变奏三中的变异和变化,是技术难度的歌。在《少女的祈祷》这首乐曲中,踏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踏板具有延音的效果。在这首乐曲中右手的旋律起到了美化的作用,左手第一拍的弹奏和右脚的先抬后踩起到延长低音的效果。在弹奏乐曲时都一般使用右踏板,所有弹奏出的音会被延长,当右脚抬起时就会渐渐变弱。踏板跟着右手的和弦而改变,踏板在这首曲子的渲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速度的把握。这首曲子全篇的弹奏速度有快也有慢的部分。速度非常重要,对不同内容有不同的速度处理也跟随情感的变化而走。这首钢琴曲有很强很美的画面感,但并不只是一味的慢速,在速度上连音的地方是先快后慢的。在乐曲的引子部分速度是先慢后快,力度也是先强后弱。在主题中,乐曲就开始有和弦的出现,曲中速度是弱而慢速。在变奏一、变奏二、变奏三旋律优美,连音的弹奏都是从慢到快进行,流动感非常好。   参考文献:   [1]昊拳福.由式与作品分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2](美)威尔.世界钢琴名曲黜首[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3]茅原.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相关内容

  • 高一音乐_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案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高一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静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丰富情感体验 2.听赏<少女的祈祷>中能说出其基本结构,知道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什么" 3.浅探变奏曲的变奏手法 教学构想: 高中生 ...
  • 歌曲的三大类-民歌,艺术歌曲和通俗歌曲
    民歌 民歌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不过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所指的是主要以木吉他为伴奏乐 ...
  • 从[风之谷]与[天空之城]中解析久石让的音乐
    目录 一.久石让风格及生平简介 ...................................................................................................... 2 ...
  • [柔情似水]赖英里长笛专辑
    制作 秋雨孤灯下 赖英里,台湾国家音乐厅交响乐团长笛首席,一位家喻户晓的音乐家. 自幼学习钢琴与长笛,曾获台湾区音乐比赛青少年组长笛冠军,先后就读于光仁中学.国立艺专.加拿大温哥华市立大学音乐系.1986年返国,考入联合实验管弦 国家音乐厅 ...
  •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时年39岁. 李叔同 1917年,美术家姜丹书的母亲患胃病去世,姜丹书请李叔同为其母书写墓志铭.李叔同答应了,但迟迟没有动笔.一直到1918年的8月185日晚,方才恭恭敬敬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
    2.分析<在酒楼上>中吕纬甫."我"的形象 答:吕纬甫:作为曾今热爱于辛亥革命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新生活理想及人生追求.但随着革命的失败,社会陈腐,在看不到社会的出路和人生的价值而倍感无望, 因此颓唐消 ...
  • 智慧树 20世纪西方音乐 毕明辉 章节小测正确答案
    20世纪西方音乐 智慧树 章测答案 第一章章单元测试--音乐的史纲 1.<塞吉洛斯的墓志铭>的音乐形态是单声歌曲 2."散而有序"中的"散"指的是区域的变化 3.西方音乐历史,目前全球公认 ...
  • 在我的记忆中
    在我的记忆中,那是一个起了大风的天气,我们脚下的土地上,没有春季常开的那种美丽的花朵.她的短发被风吹乱,和天空相同颜色的眼睛注视远方,她的军旗迎风飘扬.「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 [1. ]那是什么时候了?时间太久,我有些忘了.不,我永远 ...
  •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20**年
    八年级下16节教案 第一单元 生命之杯 教学内容:学唱<我和你><我们是冠军> 教学目标:1.能够对体育盛会音乐作品感兴趣积极参与活动,能够用连贯圆润的歌声来表达歌曲我和你的情感. 2.学唱歌曲我们是冠军,感受和体验 ...
  •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野蜂飞舞教案2
    野蜂飞舞 1教学目标 1. 能够用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探索音乐要素在刻画.表现动物形象中的重要作用与关系. 2. 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提高音乐创造水平,能够运用音乐表现要素来简单描绘动物的某一形态特征. 3. 通过对乐曲的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