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检测及临床研究进展 - 范文中心

抗凝血酶检测及临床研究进展

08/14

抗凝血酶检测及临床研究进展

抗凝系统是维持机体出血与止血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抗

凝系统中某些因子的数量或功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出

血或血栓形成。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人体抗凝系统的

主要因子之一,约占抗凝系统总活性的50%~70%,它与人体发生

各类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从at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

等方面对其作一综述。

1 抗凝血酶的分子结构及功能

抗凝血酶(at)是一单链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8.2ku,血浆浓

度为2μmol/l。a t分子主要由9个a-螺旋结构(a-至i-螺旋)、

3个β折叠(a-至c-β折叠)、1个反应中心环(reactive center

loop,rcl)共同组成一个大小75~100a的球状分子。at有两个重

要的功能区,一个是位于n端的肝素结合区,一个是位于c端的反

应位点。at通过arg393-ser394的丝氨酸蛋白酶反应点及lys残基

(第125位、第107位和第136位)和arg残基(第129位和第145

位)有关2个功能位点,与肝素、凝血酶结合发挥其抗凝作用,其

抗凝作用占体内总抗凝作用70%左右。at与肝素的结合,是at抗

凝功能中的重要一环,在肝素存在下,at的抗凝作用可以增加数千

倍。在人体有生理意义的有3种亚型:at-i、at-ⅲ、at-ⅵ,肝素

主要通过加强at-ⅲ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at灭活丝氨酸蛋

白酶活性的速度依赖于肝素,但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量取决于at

的活性。1993年,国际血栓和止血协会推荐将at-ⅲ简称为at。由

于at-i实际上是纤维蛋白,at-ⅵ为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故

只有at-ⅲ才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常常以测定血浆at

的水平作为判断机体抗凝水平和血栓形成性疾病的实验室指标,也

据此选择治疗方法和评价疗效。

2 抗凝血酶检测方法及原理

严格按抗凝剂与血液1:9的比例采血。严格按照全自动血凝分析

仪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用发色底物法检测at,其原理为定量的凝血

酶加入到待测血浆中,与血浆中at作用,形成无活性的复合物,

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发色底物,释放出对硝基苯胺(pna),pna在波

长405nm处有最大吸收峰,pna显色深浅与at成反比。

3 抗凝血酶与主要疾病的关系

3.1抗凝血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研究表明,copd患者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血浆at含量都

明显低于正常组,治疗后明显上升,这可能是由于copd患者长期

缺氧、感染等因素使体内凝血因子含量增加或活化,从而使抗凝血

酶的消耗增多,导致其抗凝机制出现异常,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和

肺小动脉血栓的形成,进而加重病情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临床

治疗中加以适当的活血抗凝治疗对控制病情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copd常易并发肺小动脉血栓的形成,这与copd的高凝状态有关,

持续的肺部微小血栓的形成是导致及加重肺动脉高压的一个重要

原因。

3.2抗凝血酶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在持续性高血糖状态下,可导致一些组织、器官功能

障碍及形态上的改变,特别是2型糖尿病,神经、血管、视网膜、

肾脏等最易受累,血管内皮损伤、出凝血机制异常是其发生病变的

重要原因。单纯的控制血糖,似乎也不能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血浆中at明显下降。糖尿病患

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修复损伤的血管

内皮,清除局部病理产物的堆积,致使at下降。此外,at相对分

子质量小,通过肾小球,流失到尿液,尿中at水平增高导致血中

at减少,并随着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加重而逐渐变化。如果肾内凝血

反复进行必将导致肾功能的减退以及肾小球硬化。为此,在对糖尿

病患者的治疗除了积极控制血糖,治疗原发病因外,还应进行血、

尿中at的监测,以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3抗凝血酶与高血压病

原发生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的失衡。研究发现:工期时

血浆中at无显著性改变,尿中at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ⅱ期时

随着尿中微量蛋白的出现,血中at下降,尿中at升高;ⅲ期时,

血浆中at水平显著降低,尿液中at增高明显。尿中at与尿中白

蛋白有关,与血压高低无关。尿中at水平增高导致了血中at减少,

说明血液凝固性增高易形成血栓,如果肾内凝血反复进行,可导致

肾功能减退以及肾小球硬化。通过检测血、尿中at的变化,可以

为临床监控高血压病及有无并发肾损害提供依据。

3.4抗凝血酶与脑梗死

tohgi等的临床实验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at明显下

降,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高凝状态,at大量消耗所致,此变化

且与年龄因素有关。表明at的测定对进展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

治疗及病情演变的观察提供了依据。

3.5抗凝血酶与肺疾病

胸腔积液的良、恶性诊断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有学者发现,

出现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血液中的at较正常人及结核性患者显著

降低,而结核性患者血浆at略有升高,但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

显著性。所以at的检测,对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具有辅助

诊断意义。

3.6抗凝血酶与妊高征

文献报道,正常孕妇at水平在整个妊娠期进行性降低,妊高征患

者于孕20~24周起与对应的正常孕妇存在显著性差异,降低更为

明显。妊娠时由于活性高的凝血因子与at结合形成复合物,at被

消耗而降低,导致高凝状态。患者体内这种病理生理紊乱状态如未

得到改善并继续发展,必然超出抗凝系统的代偿能力,最终形成血

栓。故有专家建议采用小剂量肝素改善微循环,以提高at的作用,

这对于预防妊高征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因此,在产前

除做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外,对高危人群监测at,对保护母婴健康有

重要的意义。

3.7抗凝血酶与肝脏疾病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估计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肝病,

凝血及纤溶功能障碍是重症肝病的主要表现之一。肝细胞损害时血

液中的凝血因素与抗凝因素保持一个低水平,平衡一旦被破坏,如

组织坏死或细胞溶解释放入血(含凝血酶),大量凝血因子被激活引

起at的大量消耗,极易伴发dic。at活性低于50%时有利于血栓

形成,可以作为肝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血栓性疾病的依据。临床上

在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无效时,可选用at制剂治疗,使体内at

升高至80%以上再行肝素治疗,所以临床上治疗肝病伴发dic时一

定要注意合理利用肝素,达到最好的抗凝治疗效果。

3.8抗凝血酶与肿瘤

肿瘤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免疫性淋巴细胞的刺激下,

可以合成释放大量组织因子(tf),而tf又是参加外源性凝血途径

的凝血因子,其因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由于肿瘤患者机体内增加了

tf凝血因子,同时由于肿瘤浸润破坏周围器官、组织,使血管受损,

打破了机体内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为了避免肿瘤患

者高凝状态出现,机体必须调动抗凝血因子来与tf凝血因子形成

复合物,从而消耗了机体内的抗凝物质,无论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

瘤其抗凝活性都比正常人低得多。据此,抗凝血酶活性检测对于肿

瘤患者出凝血状况的观察、诊断和疗效监测有重要意义。另外,实

验还发现恶性肿瘤抗凝血酶活性明显低于良性肿瘤,这对区别恶性

与良性肿瘤具有一定价值。

3.9抗凝血酶与急性心梗(ami)

抗凝血酶(at)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因子,可抑制凝血酶类丝

凝血及纤溶功能障碍是重症肝病的主要表现之一。肝细胞损害时血

液中的凝血因素与抗凝因素保持一个低水平,平衡一旦被破坏,如

组织坏死或细胞溶解释放入血(含凝血酶),大量凝血因子被激活引

起at的大量消耗,极易伴发dic。at活性低于50%时有利于血栓

形成,可以作为肝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血栓性疾病的依据。临床上

在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无效时,可选用at制剂治疗,使体内at

升高至80%以上再行肝素治疗,所以临床上治疗肝病伴发dic时一

定要注意合理利用肝素,达到最好的抗凝治疗效果。

3.8抗凝血酶与肿瘤

肿瘤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免疫性淋巴细胞的刺激下,

可以合成释放大量组织因子(tf),而tf又是参加外源性凝血途径

的凝血因子,其因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由于肿瘤患者机体内增加了

tf凝血因子,同时由于肿瘤浸润破坏周围器官、组织,使血管受损,

打破了机体内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为了避免肿瘤患

者高凝状态出现,机体必须调动抗凝血因子来与tf凝血因子形成

复合物,从而消耗了机体内的抗凝物质,无论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

瘤其抗凝活性都比正常人低得多。据此,抗凝血酶活性检测对于肿

瘤患者出凝血状况的观察、诊断和疗效监测有重要意义。另外,实

验还发现恶性肿瘤抗凝血酶活性明显低于良性肿瘤,这对区别恶性

与良性肿瘤具有一定价值。

3.9抗凝血酶与急性心梗(ami)

抗凝血酶(at)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因子,可抑制凝血酶类丝

氨酸蛋白酶活性。据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血浆at呈消耗

性降低,其机制就是凝血酶与抗凝血酶结合形成的一种复合物

tat(促凝血酶原激酶复合物),血浆tat水平的增高,可较早反映

人体凝血及抗凝血功能。并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凝血系统处

于异常活跃状态,其所导致的高凝状态是冠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

素,而冠脉血栓形成则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研究发

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at变化较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

肌酸激酶-mb(ck-mb)、肌红蛋白等更为敏感,高tat的ami患者可

能有心肌大片的坏死,因此,tat水平有助于ami早期诊断及预后

判断。

3.10抗凝血酶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获得性全身性出血、血栓综合征,其起病急

骤,发展迅速,预后凶险。抗凝系统功能降低是dic发病过程的重

要环节,约80%的急性dic患者at降低,治疗后at较治疗前显著

回升,并接近正常水平。at水平下降可能是由于at在凝血酶形成

时不断被消耗,同时被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酶降解所致。临床上

常采用抗凝血酶与肝素合用,既可减少肝素用量又可增强抗凝疗

效。因此,检测at不仅有助于dic的诊断,而且是肝素抗凝治疗

及疗效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正常人体的凝血与抗凝血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若失平衡就会有出血或血栓形成的危险,at是血浆中抑制凝血的关

键物质,它可直接抑制凝血也可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抑制多种凝血

因子活性。当体内启动凝血系统随之产生消耗性at减少,是体内

处于高凝状态的客观指标。因此,at的增多或减少是出血、血栓的

关键,其不仅在copd、糖尿病、肝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中有一定

的重要意义,在静脉血栓等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尤其

是在脑梗、心梗、肺栓塞等突发疾病的协助诊断方面尤为重要。由

于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常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典

型就进入到昏迷阶段,早期ct检查往往阴性,早期诊断有一定难

度,常常失去溶栓时机,而at的检测对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发

病机制,对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因此,

at检测越来越受到检验界及临床医生的重视,并有望成为诊断血

栓、出血等疾病的首选。


相关内容

  • 脑梗死急性期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以及两种检测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行体检的50位健康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 ...
  • 研究生急诊医学考试复习
    急诊医学发展的原因:急诊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部分.现代医学进展快,是医学专科越分越细,因为患者是一个整体,各系统的疾病常发生在一个病体上,急症科医生常具有全科医师的诊治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保健不但要求质量高.服务好,更要求快捷 ...
  • 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新进展
    作者:方琪 许丽珍 包仕尧 [关键词]脑出血:病理生理:脑水肿:凝血酶 摘要: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既往认为,活动性脑出血是一次性的,脑出血后血肿压迫微循环是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主要因素.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出血患者于发病后有 ...
  • 当归的药理作用_刘如秀
    2014年第27卷第11期 动态·研究进展 当归的药理作用* 刘如秀,刘 宇,汪艳丽,彭 杰,刘金凤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53 [摘 要]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有关当归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归纳分析,对当归的药理作用进行 ...
  • 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应用进展
    ·776·,,,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月第卷第期·综 述· 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应用进展 肖艳虹,伊 晟,李 曼综述,陈兴国审校 ()天津市泰达医院检验科/天津医科大学泰达临床学院,天津300457 肺癌: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
  • D-二聚体与高血压性脑出血部位的关系
    D-二聚体与高血压性脑出血部位的关系 [摘要] 目的:研究检测D-二聚体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血浆DD 水平升高的因素可能是:(1)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使脑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人类已知的14种 ...
  • 14血液系统
    第1节: 贫血 一.概念 1. 贫血的标准:血红蛋白浓度(Hb )低于如下就是贫血 成年男性Hb 成年女性Hb 孕妇Hb 记忆: 2. 贫血严重度分类:记住中度贫血Hb60-90g/L,轻度大于90,重度小于60,极重度少于30. 二. 分 ...
  • 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判定技术标准
    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判定技术标准 为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新的.严重的分类分级判定技术标准,确保药品不良反应分类分级判定工作的有依据的进行,特制定本技术标准. 一.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1.定义: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 ...
  •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单 许多人在体检过后,对结果非常关心.然而,真正能够看懂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的人却不多. 一般体检,包括外科.耳鼻喉科.内科(血压.心电图.B超).妇科以及X光等项目,其结果一看就明白,而验血的结果虽然有正常参考值对照附于每项结 ...
  • 多台血细胞分析仪结果比对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多台不同型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探讨其检测结果是否可达临床要求.方法以参加卫生部血细胞分析室间质评的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作为标准机,其它三台仪器分别为SYSMEX 800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