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产品社交定位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 - 范文中心

微信产品社交定位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

04/21

一、我是谁

本章节讨论重点:

·微信的的特点有哪些

·微信的竞争对手以及用户行为

·微信的社交方式以及社交路径是怎么样的

1、微信概况与历程: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动客户端的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元的方式联系。作为一款腾讯出品的免费软件,截至2012年3月29日,微信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亿。

图1展示了微信的发展历程:

图片一

2、微信的特点与属性:

作为一款定位于移动端的移动通讯软件,微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低内存、低流量

·界面简洁、功能多元、平台化明显

·具有国际化特点

·强半熟社交,弱圈内社交

·趋同性沟通趋势,同步与异步相结合

对于其特点的前两点就不做具体分析,现在简单地介绍微信特点的后两点:

2.1强半熟社交,弱圈内社交

半熟社交:现实中完全陌生的群体,由于同种兴趣爱好、相同价值观,通过网络频繁互动交流的社交方式叫做半熟社交。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德寰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概念:半熟社会。他认为“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正在构成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你们仿佛很熟悉,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所有这一切,都形成了你们交往的‘社交货币’。你们仿佛又不太熟悉,也许到老的那一天都没有见过面,也许并没有太大的见面的欲望。但他仿佛你周围的空气,通过他你印证了自己的存在。”

微信提供的社交平台,正迎合了现代社会人群的社交心理,朦胧之间,微信已经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熟人与陌生人并存与转化的社交关系圈。

圈内社交:根据现实所处的社交人脉,建立不同类型的社交圈,并且与之互动的社交方式叫做圈内社交。

QQ起初是一款基于陌生人的社交工具,但是由于整体发展趋势的必然性,渐渐地转变成为了一款基于特定圈子的社交工具,这是QQ平台化的运营模式所确定的。

当圈内社交的市场进入饱和,半熟社交必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腾讯本身也在一直在思索如何的重新打造一个基于陌生人的社交平台,从没有成功的人海网到如日中天的微信,无不是针对半熟社交,定位都是为陌生人之间提供交流的工具。

因此,由于微信本身定位于此,必然会存在侧重半熟社交,弱化或仅仅维持圈内社交的特性。

2.2趋同性沟通趋势,同步与异步相结合

所谓趋同性沟通指的就是基于同种沟通媒介在未知的情况下选择沟通对象的的沟通方式。

因为用户在在沟通之前都是以自愿加入某种相同属性沟通媒介为前提——比如说同时摇动手机、同处某地同时开启LBS等——所以此种行为可以有效地减少陌生人在交流沟通当中的抵触心理。

同步异步相结合指的是微信平台中两种沟通手段,同步指的是同时做出的动作,比如同时要手机;异步指的的非同时做出的动作,比如拾取别人已经写好的漂流瓶。

微信社交的运作模式就是通过包括趋同性在内的多种预设机制(详情请见5.2)弱化陌生人之间的抵触心理,同步与异步的多元结合丰富了社交方式与手段。

3、微信的用户群体

3.1微信的用户定位

由于微信现在暂时仅存在于智能手机平台,相较于腾讯旗下的其他产品,其用户定位暂时较为高端。但在这能够代表微信将不会涉足低端手机市场吗?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其原因有三:

·现阶段还未有类似微信具有LBS功能的移动客户端通讯软件涉足到低端手机市场

·一二线城市用户市场饱和,三四线城市中低端用户增长将会成为左右市场份额的关键

·由于资料来源有限,QQ平台对于微信的战略布局不甚明了

当然,如果微信打算布局低端手机用户市场,也会存在着低端平台技术应用、旧有平台用户流失等技术与运营层面的挑战与风险,这都是需要全盘考虑与规划的。

3.2微信的用户导入版块

按照最新的微信4.0版本划分,其用户群体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如图2所示:

图片二

根据图2中所显示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QQ好友通讯录以及手机通讯录的用户导入方式属于圈内社交

·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的用户导入方式属于半熟社交

·二维码导入由于其公开的平台包括QQ平台、微博平台,因此里面既有圈内社交也有半熟社交

前面已经分析过,微信是一款强半熟社交弱圈内社交的移动通讯软件,这就表明对于QQ好友以及手机通讯录,微信只是起到简单的维系、便捷的沟通互联的作用,其着力点应当是其他陌生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陌生人—熟人之间的转化。

那么分析这些陌生用户群体,可以发现他们有以下典型需求与特征:

·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他们依赖互联网的生活方式

·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交欲望

他们想要通过微信满足自己的以下几个方面:

·维系已经存在的好友关系

·尝试找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建立新的社交圈子

·满足对陌生的好奇,获得新奇的生活乐趣

4、微信的竞争对手

2011年及2010年经常性手机上网行为人群比例比较,82.5%的手机用户现在和朋友更多是通过人人、微博@等SNS社交网站进行联系,并且通常愿意与朋友、同学、同事保持往返回复状态。同时,52.1%的手机社交者特意通过手机媒介去认识陌生人,而手机社交者与现实中不熟的人保持联系和交往的比例也接近50%。

移动客户端通讯软件也在此时如雨后春笋般不停更迭,而其中能够真正给微信带来压力的有米聊、陌陌等。

图3展示了近几年移动客户端通讯软件的发展历程:

图片三

米聊是小米科技出品的一款支持跨手机操作系统平台,跨通信运营商的手机端免费即时通讯工具,通过手机网络(WiFi、3G、GPRS),可以跟你的米聊联系人进行实时的语音对讲,信息沟通和收发图片。

陌陌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工具,你可以通过陌陌认识周围任意范围内的陌生人,查看对方的个人信息和位置,免费发送短信、语音、照片以及精准的地理位置。

图4将简单分析米聊与陌陌所存在的优缺点:

图片四

5、微信的社交方式与模式

5.1微信社交的性质

现阶段微信用户的好友增加方式包括腾讯QQ好友名单植入、手机好友名单植入、二维码扫描、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这6种方式。

根据同步性&异步性、趋同性社交&趋异性社交2个维度可以分析得到如图3所示逻辑关系,如图5所示:

图片五

分析以上象限分布:

·第一象限:摇一摇。这是微信革命性的创新,它结合了同步性与趋同性社交,能够使陌生用户间存在的社交需求清晰显现

·第二象限:无

·第三象限:QQ好友通讯录、手机通讯录、漂流瓶、二维码。这属于一般移动通讯软件主要的社交手段

·第四象限:附近的人。LBS的应用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除了第三象限的社交方式,微信应当从其他三个象限角度思考,寻找其他可行的社交方式。

5.2微信社交的基本模式

分析微信的半熟社交的基本模式是:预设机制——响应机制——沟通机制——转化机制(如图6)

图片六

预设机制:表露社交意愿,减少陌生人之间的抵触情绪

响应机制:回应社交意愿,开启初步沟通

沟通机制:开始社交接触,多种交流方式应用

转化机制:社交落地,完成陌生人—熟人转化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预设机制—响应机制的最短响应时间为0,最长响应时间未知,但是未来存在固定响应时间社交的可能性

·响应机制—沟通机制的机制交替已经可以实现无缝衔接

·沟通机制—转化机制由于4.0的平台化已经得到实现

二、微信与QQ不得不说的故事

本章节讨论重点:

·从六度空间理论认知微信与QQ

·微信的功能变更与趋势预测

1、从六度空间理论看微信与QQ

1.1什么是六度空间理论(以下所有QQ说法都包括移动QQ)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米尔格兰姆把信随机发送给住在美国各城市的一部分居民,信中写有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并要求每名收信人把这封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这位朋友收到信后,再把信寄给他认为更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最终,大部分信件都寄到了这名股票经纪人手中,每封信平均经手6.2次到达。

于是,米尔格兰姆提出六度分割理论,认为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6个人。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六度空间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

1.2六度空间理论的社交突围与空间残缺

Facebook不久前发表一份报告,称其研究了7.21亿个Facebook活跃用户和其间的690亿个关联,发现任何两个Facebook用户之间只隔4.74个用户。六度空间理论在潜移默化当中改变的网络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与沟通维度,使得人与人能够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然而现实中是否真的能够保证六度空间的完整运用?其实,这其中还是存在三大问题导致空间残缺,弱社交化的产生。

·权值问题

六度分割理论中只把他们统统归结于联系,却没有强弱之分。在网状结构里面,人与人的关系,需要加权处理。在这里,六度分割理论是残缺的。

·现实弱社交问题

六度空间理论验证的只是信息到达的传递维度,而不是如何开始、维护社交关系。而在现今的社会中,现实社交的弱化趋势大大加强,这无形之中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维度,在这里,六度空间是残缺的。

·阻尼问题

在六度空间理论中还是会存在传递成本与传递损耗,这是无法避免而且客观存在的。在这里,六度分割理论是残缺的。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现实的弱社交化导致网络社交强需求的产生

·社交突围成了社会化时代媒体必须思考的发展方向

·基于现实圈子发展起来的社交媒体(比如说QQ、人人网)由于其结构基础固定(基于圈内社交)很难再通过其他圈子划分受众突围

1.3从六度空间理论分析移动QQ与微信的关系

1.31.微信产生的时代背景

QQ是一种基于熟人圈子的社交工具。

由于移动QQ继承了完整版QQ几乎所有的特点,因此可以将其看做是QQ在移动通讯工具上的变体形式。

初期的QQ尝试基于陌生人社交进行业务的开拓与壮大:陌生人的条件查询、视频用户查询、QQ群查询等方式无往不利,抢占大量的市场的同时,也为单对单的IM交流工具加入社交元素。

但是随着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QQ也越来越多元化与生活化,其导致结果就是现在的QQ更多是的作为一种基本的沟通与交流工具,使得其更加趋向于熟人之间的社交方式,而弱化了陌生人社交。

从六度空间理论分析QQ——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虚拟社交超过现实社交成为主流的社交方式,其结果就是:

·现实社交的弱化导致六度空间外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层级增加

·QQ等常用即时通讯软件都是基于熟人的圈内社交方式无法起到突破空间维度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的社交需求愈发凸显

因此,虽然QQ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需求,但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交需求。腾讯需要一种新的基于陌生人的社交体系,以此来满足人们突破沟通层级,进行更多社交活动的欲望。

这便是微信产生的背景。

1.32QQ与微信的关系

微信的产生就是腾讯为了战略布局考虑,一方面突破现有的社交维度提高多元化社交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布局移动通信客户端口。

那么微信与QQ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

在人与人的社交关系中,QQ就像是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穿梭其间,为人们提供固定、可靠地社交服务;微信则像是一艘起降于航空母舰之上的高性能战斗机,利用先进平台与机动性,为人与人提突破空间层级的社交体验。

因此,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分析微信与QQ的各自特点,就能得到如下图示结论,如图7所示:

图片七

所以,微信与QQ之间的战略目标是不同的,所以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反而更多的是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二者共同开辟新的市场,打造属于腾讯的航海世纪。

2、公共WIFI——微信未来的发展趋势

微信的未来发展必须从两个方面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一是更多元的社交方式,二是客户端的黏性程度。前者是为了突破沟通层级,提供多种可行性的社交方式;后者是为了提高用户的在线时间,形成陌生人—熟人的转化机制,并且不断辐射开来。

2.1社交手段的富多元化

移动端连接互联网的方式主要有三种:GPRS、3G、WIFI。

2012年,深圳部分公交与地铁已经覆盖了公共WIFI信号;杭州的部分公交车已经可以通过公共WIFI端口享受4G网络;北京移动已经与北京公交公司合力打造“无线WIFI城市”。

有上述信息可知在未来,公共WIFI作为一种更加便捷的互联网连接方式,将会变得越来越主流与有效。但是现在,移动端的移动通讯软件的主要设置都是基于GPRS、3G或者私人WIFI联系网络,并几乎没有出现一个基于正在发展的公共WIFI系统所开发的社交手段。

这对于微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在这里微信必须有能力解答两个问题:1、如何有效地基于公共WIFI打造相匹配的社交方式;2、如何设置壁垒,限制其他同类型软件的市场进驻。

对于以上这两个问题得出结论如下:

·与人流密集区域(商圈或者交通系统)合作建立WIFI发射站点

·打造全新的基于WIFI发射站点定位的LBS体系

针对以上两点与第一章节5.1、5.2微信社交的社交性质与基本模式进行比对得到以下可行性方案:

2.11社交性质:同步性&异步性、趋同性社交&趋异性

第一象限——同步性&趋同性:

商圈:

查询基于同一WIFI发射装置,同时存在的两个人(类似于附件的人的全球定位功能);

查询从WIFI发射装置A进入WIFI发射装置B,同时存在的人

对讲机功能同时开启并且联系到一起的人

······

交通系统:

查询基于同一WIFI发射装置,同时存在的人

查询同时进驻某一固定站点(公交站、火车站等),同时存在的人

查询同时坐在同一方向同车次载具,同时存在的人

······

第二象限——同步性&趋异性

商圈:

查询同时处于同一商圈,但是基于不同WIFI发射装置的人

查询刚才同时基于某一WIFI发射装置,现在离开的人

查询所处WIFI发射装置距离最远的WIFI发射装置,同时存在的人

······

交通系统:

查询同时坐在同车次不同往返的载具,同时存在的人

查询于你最近的相同车次载具,同时存在的人

查询近日(一周以内某天)相同时间乘坐相同车次,同时存在的人

······

第三象限——异步性&趋异性

(略)

第四象限——异步性&趋同性

商圈:

查询与你逛街顺序相同的同时存在的人

······

交通系统:

查询每天与你乘坐路线相同的同时存在的人

查询每天与你上下班时间雷同的人

······

2.12基本模式:预设机制——响应机制

时间预设:

查询从己方进入起,固定时间(例如50秒)内进入相同WIFI发射装置的人

······

人数预设:

查询从己方进入起,第n(n为自然数)个进入相同WIFI发射装置的人

······

时间响应:

查询在某个固定范围内响应回复的速度最快/慢的人

······

人数响应:

查询在某个范围内响应回复的频率最快/慢的人

······

2.12黏性提升,不只是平台化

在前不久的4.0版本中,微信已经升级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并且可以自行配置符合自身需要的各式插件,这对于提升客户端黏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就不做赘述。

为了微信更加的吸引人,应当加入更多具有吸引力的元素。

2.121成就系统

成就系统是微软XBOX360首创,后被大多数游戏引入的。成就系统的设定旨在为玩家提供新的挑战,满足以目标为导向的玩家需求,并能让他人直观地了解到你所获得的各项成就——而你也将从中获得不少乐趣。所有奖励只是起装饰作用或是娱乐作用。不过当你在他人面前自豪地展示这些成就时,你一定会非常引人注目。

成就系统将会为微信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获取成就(例如通过微信认识5个人)将提高客户端黏性

·给予基于不同成就的称号与点数获取,有效提高用户账号的安全性

·基于不同成就点数(例如一个成就基于10点成就点)为用户开启差别性服务

·根据不同成就点数的获取,开启更多社交的可能(基于某项成就的社交可能)

总结

微信与移动QQ属于两种沟通层级的平台,他们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化,这使得他们之间不会存在直接的竞争。

QQ作为一个巨大的平台,基于熟人社交的社交方式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微信就起着占领半熟社交市场的先锋作用。

除了用户体验、产品性能,微信必须时刻铭记自身是作为腾讯突破沟通层级而开发的战略性产品,不仅要开发更多有价值的社交途径,还必须时刻保持陌生人—熟人转发机制的无障碍运行,使得社交最终能够落地。

公共WIFI领域所可能带来的基于WIFI发射装置的LBS社交将可以为微信的未来带来更多样化的可能。

未来腾讯移动客户端的格局:QQ、微信双平台运营,相互独立而又相互流通。


相关内容

  • 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趋势剖析
    市 场 移动互联网 用户需求趋势剖析 屈雪莲 李安英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陆 音 中国电信集团上海研究院 [摘 要]文章首先概述了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特征,继而深入分析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需求趋势,包括多样化.整合化.碎片化和合理化等,就 ...
  • 虚拟社区新浪微博电商案例分析
    虚拟社区电商案例分析 --新浪微博 组长:1137125孙雪宁 组员:1137118何增冉 1137121张旖婷 1137131王昱丁 1137202施聪华 1137230朱蝶 1137233李易蝶 时间:2016年3月23日 目录 一. ...
  • 20**年中国企业新媒体应用调查.pdf11
    --77%以上的受访企业开设企业微博,内容营销和多媒体传播服务需求最大 --87%的受访者每天使用社交媒体,微博和移动应用在企业人群使用增长迅速 --企业在新媒体传播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 ,68%的中国企业对社交媒体在"获取新客户/ ...
  • 微博营销分析论文
    毕业设计(初稿) 黄太吉微博营销分析 题 目:以互联网行业某一家微博为例,分析该微博营销 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提出该微博存在的不足或 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2014年3月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以新兴社交网站的形式越来越为人们所熟 ...
  • 电动车销售
    H7 内 销 线 下 方 案 张永冲 市场分析 客户定位需求 1. 上班族 解决最后5公里的出行痛点,地铁公交车再怎么方便,都不能通到每家每户,下地铁下公交的最后路程,就需较轻便的工具来实现代步. 2. 代驾 现在代驾市场越来越大,需要放车 ...
  • 知乎网的盈利模式
    第一就是每个领域上的专家级人物.更准确地来讲是互联网领域上的专家级人物.这类专家级人物大多都是社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CEO或创始人,还有不少总经理.总裁等级别的专家.这批专家库的经验与见识足够解决互联网领域的70%的问题.也正是这一批专家级 ...
  • 微信 5.0 接入支付功能,对电商和移动支付界会产生哪些影响?
    [天顺的回答(51票)]: 泻药. 早该做了,微信探索了一年多商业模式,到这会才走完线上的闭环,真让我感到蛋疼. 前几日和航空公司的营销委领导聊,人家很是头疼.都说要把传统服务做到线上,都说要加强用户使用的便捷程度,好不容易通过微信关注航空 ...
  • 互联网公司年度新媒体运营方案
    互联网公司新媒体年度运营方案 一. 网络文学市场发展的历史机遇 根据 CNNIC 发布的<第 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告>,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 2.94 亿,较 2013 年底增长 1944 万人,年增长率为 7 ...
  • 苹果公司的手机营销策略的研究.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苹果公司的手机营销策略的研究 学 院 专 业 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 潘金金 学 号 [1**********]0 指导教师 职称 论文字数 11533 完成日期 2016 年 3 月 10 日 苹果公司的手机 ...
  • 跨境电商类型与运作模式_张夏恒
    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1月,第31卷第1期)ChinaBusinessAndMarket(December2017,Vol.31,No.1) 跨境电商类型与运作模式 张夏恒 陕西西安710122)(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 摘要:跨境电商在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