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同步课程第六讲]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 范文中心

[必修一同步课程第六讲]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04/26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二、知识讲解

考点1:钠的性质

1. 钠的物理性质

新切开的钠的断面是光亮的银白色,所以钠是银白色的金属,密度小于水。

(1)实验过程 将钠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用滤纸吸干煤油,然后在玻璃片上将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豆粒大小) ,进行观察,并注意切面的变化.

(2)注意事项

①取钠时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因为易与汗液反应,灼伤腐蚀皮肤.

②取出钠后要迅速吸干煤油,并要放到玻璃上切割.

③钠用剩后要放回盛钠的试剂瓶,不能乱扔乱放,因为钠很活泼容易引起危险.

④钠与O 2反应很容易,在观察钠的颜色光泽时要在切割后立即观察.

(3)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

金属钠硬度很小(质软)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很容易被空气氧化.

2.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的反应

金属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放入烧杯中,这样的操作对学生来讲,不熟练可能会使一部分空气进入试管.所以在正式做收集气体的实验之前,教师可安排学生练习几次放入试管的操作.如果操作还是有困难,可用一个与试管口大小合适的橡皮塞堵住试管口,放入水中后再拔去橡皮塞.本实验也可以用水槽代替烧杯,这样口径比较大,操作方便.

注意在实验时不能取用较大的钠块.这是因为钠的性质很活泼,它跟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甚至能使周围的水沸腾,因此钠同时也跟水蒸气反应.如果在水面上游动的钠被容器壁上的油污粘住,不能游动,放出的热不易扩散,会使氢气着火燃烧,甚至还会发生小爆炸,使生成的氢氧化钠飞溅出来.

(1)实验过程:①②③④

Na 与水的反应

图2—7

(2)反应原理:2Na +2H 2O =H 2↑ (3)注意事项:取钠不要太大,钠块过大,会发生爆炸.

(4)实验现象:①钠与水剧烈反应、②钠熔化成小球、③钠球在水面上不停地滚动、④有气体生成,并发出嘶嘶声.

(5)实验结论:钠与水反应剧烈,生成碱并放出气体.

延伸知识: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口诀:浮、游、熔、嘶、红

3. 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氧气的反应

易跟氧起反应,但产物较复杂,如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 2) 等.

在做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倾斜的空气能够流通,玻璃管不能太细,而且装入玻璃管中的钠粒不能太大.待玻璃管中的钠受热溶化并开始燃烧时,稍稍倾斜玻璃管即可看到燃烧后由白色变为黄色的过程.实验时如果没有太粗的玻璃管,也可用去底的试管代替.注意本实验中所用的钠块,应去掉其表面的氧化物,否则燃烧时会使试管壁显黑色,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钠和氧气的反应

(1)实验过程:①②③④⑤⑥⑦

钠与氧气的反应 图2—9

(2)反应原理:2Na +O 2=====,2Na 2O 2+2H 2O =(3)注意事项

①玻璃管中装的钠不能太大,太大反应太剧烈,会将玻璃管炸裂.

②反应开始时,即钠熔成小球后要稍稍倾斜玻璃管,但是角度不能太大,以防止钠从玻璃管中脱出.并能保证空气疏通从而观察到明显现象.

③在取钠时要将其表面的氧化物用小刀除去,用纯钠进行实验.因为表面被氧化的钠在受热熔化后,钠表面会有一层黑色而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④加热时间不能太长,否则钠与O 2迅速反应、燃烧起来,现象就不是很明显了. ⑤盛Na 2O 2的小试管要干燥.

(4)实验现象 钠熔成小球,先变成白色后变成淡黄色固体,淡黄色固体遇水放出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

(5)实验结论

钠熔点低,与O 2加热反应生成Na 2O 2遇水生成

考点

2:收集并检验钠与水反应放出的气体

(1)实验过程:①②③④⑤

收集并检验Na 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

图2—8

(2)反应原理:2Na +2H 2O =2H 2+O 2

(3)注意事项

①试管内要装满水,不要留有气泡,以防点燃时发生爆炸.

②钠不要太大,用刺有小孔的铝箔包住.包裹时不要用手触摸金属钠.

③试管中气体集满后,不要急于从水中取出试管,应待钠反应完毕后再取试管,以避免在取试管时,皮肤蘸上钠而灼伤.

④试管从取出到移近火焰过程中要始终倒立,点燃时可将试管微微倾斜.

(4)实验现象:试管内气体被点燃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5)实验结论:钠与水反应剧烈,生成碱放出氢气.

考点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点燃

注意:钠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1)Na2O 、Na 2O 2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数目之比均为1∶2。

(2)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钠不是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而是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碱再与盐溶液反应。

(3)1 mol Na2O 2与足量的CO 2(或H 2O) 反应时转移1 mol电子,生成0.5 mol O2。

(4)一定量的Na 2O 2与CO 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考虑Na 2O 2与CO 2的反应。

(5)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3+-H ===HCO3,HCO 3+H ===H2O +CO 2

↑。

考点4: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

碳酸氢钠粉末在试管中应铺平些,这样受热比较均匀,分解也比较完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后,应将盛石灰水的试管移去,因为若通入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生成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而溶解于水中,使浑浊现象消失.

管炸裂.

(1)实验过程

①用一干燥大试管,装入NaHCO 3粉末.(大约占试管容积1/6)

②将大试管用带导气管的单孔塞塞紧.并将大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③大试管上的导气管另一端插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④用酒精灯加热,先均匀受热,然后固定在药品多的部位加热.

⑤当试管中产生气体减少时,先把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拿出来,再熄灭酒精灯

(2)反应原理

2NaHCO 3=====(3)注意事项

①装药品时,应将药品倾斜地铺在试管底部,以便于受热.

②固定大试管时,应夹在其中上部(离管口1/3处) 且要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冷却回流而将试管炸裂. ③当试管中产生气体减少时,若停止实验,应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来,再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否则,会使石灰水倒吸而引起试管炸裂.

(4)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大试管内壁有水生成.

(5)实验结论

NaHCO

3受热易发生分解反应.

考点5:Na 2CO 3和NaHCO 3与酸的反应

(1)实验步骤 ∆ 当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移去装有石灰水的烧杯,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使试

图2—10

(2)反应原理

2-Na 2CO 3+2HCl CO 3+2H +

-NaHCO 3+HCl HCO 3+H (3)注意事项:使用的盐酸浓度不能太大,否则生成的气泡太多太迅速而溢出试管.

(4)实验现象和结论

两者都与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但NaHCO 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

三、例题精析

【例题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 、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 、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少量的钠可保存在有机溶剂CCl 4中

D 、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解题思路】4Na +O 2=Na 2O ,2Na 2O +O 2=Na 2O 2,A 正确;B 的说法是正确的,这是钠的重要用途之一;钠的保存原则是将钠与空气和水隔绝,故应保存在密度小于钠的有机溶剂中,ρ(CCL 4) >ρ(Na ) ,故C 不正确;盐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另外,钠跟水反应速率很快,故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

【答案】CD

【例题2】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 、HCl B 、NaOH C 、K 2SO 4 D 、CuSO 4

【解题思路】少量钠投入上述四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均有H 2产生,故都满足题目的第一个条件“有气体放出”,而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是指投入的金属钠的质量小于脱离溶液的物质的质量。在A 、B 、C 三个选项中一只有H 2放出,故溶液质量是增加的。D 选项中由于Na 与H 2O 反应生成的NaOH 还能继续与C u S O 4反应析出Cu (OH ) 2沉淀:2N a +C u S +24O

【答案】D 2H =O (C u ) O H +2↓2,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 N 4a +S O ↑H 2

【例题3】A 、B 、C 、D 、E 五种物质都含有同一元素,它们按下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已知A 为单质。

(1)写出A ~E 的化学式

(2)分别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请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①A→B:________ ②A→C:________ ③A→D:________

④C→D:________ ⑤C→E:________

⑥D→E: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根据图示转化关系进行物质判断的测试题,该题以第一步转化“A →B ”、“A →C ”为突破口,即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因条件不同(点燃与常温) 而产物不同,根据目前所学,很容易想到金属钠,由此推出B 为Na 2O ,C 为Na 2O 2。然后顺其性质往下推,由框图可知A 、B 、C 3种物质均可转化为D ,不难判断D 为NaOH 。最后根据B 、C 、D 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转化为E ,推出E 为Na 2CO 3。

【答案】(1) Na 、Na 2O 、Na 2O 2、NaOH 、Na 2CO 3

(2)①4Na +O 2=2Na 2O , ②2Na +O 2=Na 2O 2,

4e - 2e -

失去2e

③2Na +2H 2O =2NaOH +H 2↑ ④2Na 2O 2+2H 2O =4NaOH +O 2↑ -

2e -

-得到2e -失去2e

⑤2Na 2O 2+2CO 2=4Na 2CO 3+O 2⑥2NaOH +CO 2=Na 2CO 3+H 2O (非氧化还原反

得到2e -

应)

【例题4】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 2O 、Na 2O 2、Na 2CO 3、NaHCO 3、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 逸出,X 通过足量的NaOH 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 。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粉末中一定有Na 2O ,Na 2O 2,NaHCO 3

B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 2CO 3和NaCl

C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 2O 和NaCl

D 、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 2CO 3和NaCl

【解题思路】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可能有Na 2O 2、Na 2CO 3和NaHCO 3,气体X 通过足量的NaOH 溶液后体积缩小(而不是气体全部消失) ,说明X 由O 2和CO 2组成,原粉末中Na 2O 2、将原混合粉末加热,有气体放出,Na 2CO 3和NaHCO 3至少有一种一定存在。

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有NaHCO 3,但N a H C O 3 受热分解会使混合物粉末质量减少,而实际剩

余固体的质量都增加了,原因只能是发生了反应:2Na 2O +O 2=2Na 2O 2。综上分析,混合物中有Na 2O 、Na 2O 2、NaHCO 3,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有Na 2CO 3和NaCl 。

【答案】AD

【例题5】能用来鉴别Na 2CO 3和NaHCO 3两种白色固体的最佳方法是( )

A .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溶解速率

B .分别取少量加入到石灰水中,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C .分别取少量溶于水后,滴入HCl 溶液观察有无气体生成

D .分别取少量溶于水后,滴入CaCl 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解题思路】A 项,Na 2CO 3、NaHCO 3均易溶于水,因此通过观察溶解速率不能鉴别Na 2CO 3、NaHCO 3;B 项,Na 2CO 3、NaHCO 3均与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 项,Na 2CO 3、NaHCO 3均与盐酸反应生成CO 2;D 项,Na 2CO 3与CaCl 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NaHCO 3与CaCl 2不反应。

【答案】D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用金属钠制取Na 2O 通常采用下法:NaNO 2+Na →Na 2O 2+N 2↑,试说明不采用钠在氧气中燃烧而用此法制取Na 2O 的原因:

2. 若钠、钾等碱金属在空气中失火,可否用水或CO 2灭火,为什么? 用什么灭火效果好? 答案及解析:

1. 钠在氧气中燃烧将得到Na 2O 2,利用题给方法制得氧化钠同时生成N 2,N 2作为保护气,防止Na 2O 进一步被氧化为Na 2O 2。解析:钠在氧气中燃烧将生成Na 2O 2,而题示反应有N 2生成,在氮气流中Na 2O 就不会被进一步氧化成Na 2O 2。

2. 钠、钾等碱金属失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它们与水反应剧烈,且产生易燃气体H 2,易导致爆炸发生;也不能用CO 2灭火,因为Na 、K 有还原性,能夺去CO 2中的氧继续燃烧. 钠、钾失火可用沙土、抹布扑灭或盖灭.

【巩固】

1.(2013·南昌高三调研测试) 将绿豆大小的方形金属钠投入足量且含酚酞的水中,根据

2. 下列各反应,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

A.Na 和O 2 B.NaOH 和CO 2

C.NaHCO 3和NaOH D.Na 2CO 3与HCl

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 方形钠变成小球是固体熔化的原因,A 项错误。

2.C 解析: A 项,Na 与O 2常温下生成Na 2O ,加热时生成Na 2O 2;B 项,少量的CO 2与NaOH 反应生成Na 2CO 3和H 2O ,足量的CO 2与NaOH 反应生成NaHCO 3;C 项,

NaHCO 3+NaOH====Na2CO 3+H2O ;D 项,少量的HCl 与Na 2CO 3反应生成NaHCO 3和NaCl ,足量的HCl 与Na 2CO 3反应生成NaCl 、CO 2和H 2O ,故选C 项。

【拔高】

1. 将4.6 g钠与1.6g 硫粉迅速混合起来,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是( )

A 、黄色固体混合物 B 、硫与硫化钠

C 、过氧化钠与硫化钠 D 、氧化钠与硫化钠

2. (2012·北京高考) 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切开的金属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 +O 2===Na2O 2

B .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Na 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 +S 2===Ag2S +2Cl --

C .Na 2O 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 2O 2+2CO 2===2Na2CO 3+O 2

D .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 3+Ca 2+2OH -+-===CaCO3↓+CO 23+2H 2O -

答案及解析:

1.AC 解析: 在加热条件下,钠既能与硫化合生成Na 2S ,也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 2O 2,而钠又是过量的,所以除生成Na 2S 外还有Na 2O 2生成。

2.B 解析:切开的金属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的原因是钠被氧化生成Na 2O,4Na +O 2===2Na2O ,A 项错误;由于Ag 2S 溶解度比AgCl 的溶解度小,故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Na 2S 溶液,能实现沉淀的转化,白色沉淀变成黑色,B 项正确;Na 2O 2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反应有2Na 2O 2+2CO 2===2Na2CO 3+O 2和2Na 2O 2+2H 2O===4NaOH+O 2↑,C 项错误;由于澄清石灰水过量,其与NaHCO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3+Ca 2+OH -+-===CaCO3↓+H 2O ,D 项错误。

课程小结

1、 本节内容从简单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需要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并且会秒速并

且理解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规律,能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钠的化合物性质进行比较并且能够灵活应用,由简单到复杂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习,想学习。

2、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各概念时能对概念灵活应用;并且掌握钠与盐溶液反应的

原理,培养学生谨慎、认真的习惯。

4、 本讲内容重在应用,在高考中是必考知识点,应该多引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熟

悉并掌握相关应用。

课后作业

【基础】

1. (1)(2012·海南高考) 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

(2)(2012·重庆高考) NaHCO 3的热稳定性大于Na 2CO 3( )

(3)(2012·北京高考) 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的原因是2Na +O 2===Na2O 2( )

(4)(2013·大纲全国卷) 确定NaCl 溶液中混有Na 2CO 3的操作是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 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

(5)(2012·福建高考) 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

答案及解析:

1. ×××√√

【巩固】

1.苏打和小苏打有着广泛应用,试从反应物用量角度说明,在下列用途中选(A )苏打,还是(B )小苏打,并说明原因。

(1)做面条时防止面粉较长时间储存变酸味,常加入适量的碱面,选用________,因为________。

(2)作为泡沫灭火器的药品,选用________,因为________。

(3)用于洗涤餐具及实验室的玻璃仪器等,选用________,因为________(提示:二者水溶液均显碱性,且苏打的碱性强) 。

(4)治疗胃酸过多时,选用________,因为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 (1)A ,因为中和等量的H ,Na 2CO 3比NaHCO 3的用量少(质量比为53∶84) 。

(2)B ,因为产生等量的CO 2时,NaHCO 3比Na 2CO 3的用量少(质量比为84∶106) ,且产生CO 2的速率大。

(3)A ,因为Na 2CO 3碱性强,洗涤效果好。

(4)B ,因为适量中和部分胃酸,若用苏打碱性太强,有腐蚀性,不利于人的健康。 解析:本题紧扣本节重点,纯碱和小苏打性质联系用途,由课本演示实验可知:+2HCl +Na 2CO 3=2NaCl +CO 2↑+H 2O ,HCl +NaHCO 3=NaCl +CO 2↑+H 2O ,等量酸耗苏打的质量相对小;产生等量CO 2时耗小苏打少;而做洗涤剂和中和胃酸均利用其碱性,前者当然碱性强,洗涤效果好,但碱性太强不利于健康。

【拔高】

1.2.1g CO 和H 2组成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 2充分反应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中,固体质量增加( )

A 、2.1g B 、3.6 g C 、7.2 g D 、不可确定

2.根据图示回答,经数小时后,U 形管A 、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A 、A 处上升,B 处下降 B 、A 、B 两处都下降

C 、A 处下降,B 处上升 D 、A 、B 两处都不变

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CO 和H 2与O 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O 2=2CO 2,点燃

2H 2+O 2=2H 2O ; 点燃

CO 2、H 2跟Na 2O 2的反应分别为:2CO 2+2Na 2O 2=2Na 2CO 3+O 2,2H 2O +2Na 2O 2=4NaOH +O 2↑。

从4个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增加的质量恰好为CO 和

H 2混合气体的质量,即

个性化教案

H 2CO Na 2O 2−−→Na 2CO 3, Na 2O 2−−→2NaOH 。

2.C 解析:小白鼠吸收O 2,呼出CO 2,呼出的CO 2被NaOH 溶液吸收,导致内压减小,故A 处下降、B 处上升。


相关内容

  • [氨]教学设计
    氨 (人教版化学必修1 )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马云云 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1.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对于氨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不同的非金属化合物在性质上的各自的特性.相似性,认识 ...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广州市第五中学 黄昆 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1.从必修1教材内容结构分析,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 化学科学:而第二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 ...
  • 高中化学教案-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整理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 ...
  •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结构整理
    高中化学. 必修二 目录(人教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
  • 人教社教材必修(2)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车 琳 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 的周期性变化. (2 ...
  •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1).钠.铝.铁.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①.钠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 ...
  • 高中化学必修二各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选择题 1.对于同一个原子的下列电子层中,能量最低的是( ) A.K 层 B.L 层 C.M 层 D.N 层 2.下列粒子中,其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不相同的是 ( ) A.F - B.S 2- ...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安全认识,物质的分离(混合 ...
  •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1–1走进化学科学 [学习目标] 1.回顾初中化学知识并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发展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学习重点] 1.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2.化学发展史 ...
  • 08三年制焊接中专计划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08级中专焊接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焊接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重点掌握从事焊接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