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哲学话改革 - 范文中心

学哲学话改革

01/13

学哲学,话改革

用哲学的观点看待广西的改革建设

【摘要】: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对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作一个总体性的思考 , 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都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正、反、合过程 , 只有不断地对一些新矛盾进行新的反正 , 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转向新的综合。辩证地看待改革开放三十几年 , 我们既要充分肯定三十几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内部的矛盾、生产关系内部的矛盾,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等问题。关于经济运行机制,在继续坚持市场改革的同时,要重新强调国家宏观计划调控的作用;关于所制结构,在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同时,要重新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关于分配关系,要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更加重视社会公平”。

这一篇文章就是用哲学的相关理论,来谈谈我的家乡---广西的改革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改革,是过去几十年来广西发展的最强音,也是今后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广西破冰铺路的最利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联系广西改革发展的实际,启迪我们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哲学的高度深化对改革的认识,科学解答“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基本问题。

一、坚持对立统一,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规律,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使原来由它所建立并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以至不能继续保持其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就不得不进行变革,以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来代替原来的、业已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生产关系。同样,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中,直接受生产力所推动的经济基础相对来说是易变的,上层建筑是比较稳定的,往往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更。当生产关系变成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要求变革的客观趋势之间就会发生尖锐矛盾,这就需要推进社会变革,以符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

的需要。这个基本规律告诉我们,改革是一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伟大变革。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这是客观的要求、历史的必然。

随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开始把发挥广西经济优势问题提上议程,组织力量就经济建设方针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探索发展广西的新路。自治区党委 1981 年 6 月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达成了“巩固一个基础(粮食),抓紧两大支柱(蔗 糖、水电),发挥八大优势(蔗糖、土特产品、水力发电、有色金属、建筑材料、进口贸易、林业、旅游)”的共识,并把它作为发挥广西经济优势的战略。1980年10月自治区党委允许特殊条件下实行“包产到户”,11月进一步明确了在广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法性。到 1983年春,广西实行“双包”的生产队达到全区生产队总数的99%。除了土地承包,改革还由农业向林牧副渔业拓展,出现了技术、加工、运销、服务和开发性承包等多个领域、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广西立足于自身的地理条件,在改革开放初期,利用自身的优势,考虑到多方面的发展,努力发展生产力,“包产到户”的实施,更是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有了更大的生产动力。

对外开放也逐步铺开,1982年8月,广西北部湾首次迎来万吨巨轮。尽管边境线上对越自卫还击的炮声还在轰鸣,但广西的改革开放序幕已初步拉开。改革至今,广西在对外开放上也加大了力度,近年来,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广西充分发挥沿海、沿边和沿江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沿边经济开放发展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呈现出良好势头。“十三五”期间,广西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着力发展边境特色产业,促进港产城联动发展,培育黄金水道经济带,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广西沿海沿江沿边,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陆海空内河口岸形态齐全,口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国家一、二类口岸25个,其中一类口岸19个、二类口岸6个,中越边民互市点26个,口岸开放数量仅次于广东、黑龙江两省,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口岸开放格局。

二、坚持实事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制度设计有机统一起来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活的哲学,也是我们党一贯遵循的思想路线。过去三十几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全面深化改革,仍然要牢牢抓住实事求是这个活的灵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和固有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从新中国建立至今,我们才刚跑完前半程,前面还有很长的路。在任何情况下、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都要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制度设计有机统一起来,把加强微观探索与宏观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把握好时机、力度和节奏,做到既不落后于时代发展、也不超越现实阶段。

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前提条件下,看广西的区情:广西,既沿海,又沿边,比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盟,既拥有东部的区位优势,同时又拥有西部其他省区眼红的出海通道,还享受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庇护。但是广西作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区情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广西来说,想要更好的改革,就要在全中国的大环境下,基于这一基本区情去探寻改革开放初期以及长期的发展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又不超越现实阶段。

三、坚持总体受益,正确处理讲求效率与注重公平的基本关系,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得到实惠

总体受益是全局和局部辩证关系的正确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改革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受益或所有的人都同等程度受益,但从总体上讲,任何一项改革措施出台,都必须使多数人受益,不能让多数人吃亏,尽管这种受益有可能会是眼前的吃亏和长远的得益。能否让多数人受益,关键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永恒追求的两大价值取向,两者并非“非此即彼”、“零和博弈”,而是紧紧扭结在一起,相互影响,不可偏废。效率主要靠市场机制调节,以鼓励先富;公平主要靠政府调控,以促进共富。我们所要追求的改革目标,就是要推动发展更有效率、促进社会更加公平、实现生态环境更可持续。

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没有效率就没有实现公平的条件和源泉。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贫穷落后基础上的公平,只能是低级的甚至是扭曲的公平。谁拥有效率,谁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谁损害了效率,谁就必然会伤害公平。公平是效率的本体。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存在的理由和保证。提高效率的直接诱因是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所有人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同样,公平解决得越好,生产关系就越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从而就越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一旦显失公平,市场必然丧失活力,社会必然动荡不安,效率提高也是难以实现的。

1980年“包产到户”的实行,使占广西大多数人口的农民获得了可以承包使用的土地,相对自由的收入分配让广大农民增加了劳动积极性,生产力提高;同时,在后来的改革发展中,广西一直注重发展龙头经济,希望让某一地区的经济带动整个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如北

部湾自由贸易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老工业城市柳州的发展等,都起到了良好的领头羊作用。

四、坚持群众路线,强化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这彻底颠覆了以往阶级社会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底层、压榨对象的谬论;有力驳斥了资产阶级思想家既主张“天赋人权”,又认为人民群众缺乏理性、不能正确行使权力,需要通过契约把权力让渡给社会精英阶层的怪论,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学说的新境界。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区别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哲学基础。人民群众是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主体,也是推动各项改革的主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最高追求,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做到正确对待群众、永远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改革、共享改革成果。

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民仍占人口总数大部分,城乡建设是农民直接受益的改革,只有好的居住环境,才能让农民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因此,我国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城乡规划法》后,《广西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也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随着《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广西的城乡建设将逐步打破现有的城乡建设二元结构,把城乡建设作为一体进行统筹考虑,以促进城乡人居环境同步协调改善,促进城乡建设走上又快又好的发展道路。

五、坚持统筹谋划,把握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基本方法,注重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又会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看问题,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整体推进制度体系构建,又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予以突破。正如毛泽东曾用弹钢琴比喻干工作,“要十个指头都动作”,同时“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推进改革,也是如此。

近十几年来广西举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加强与东盟全面开放合作、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广西与粤港澳台合作、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广西

参与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广西参与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等,这些作为广西改革开放的主流,那么广西内部的村镇、城乡建设等,与主流方向共同发展,促进了广西的发展繁荣。

六、坚持底线思维,确立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基本理念,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定力

底线思维是一种后顾性的科学思维方式。《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有备无患、遇事不慌。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底线思维最大的对立统一就是“底”与“顶”的有机结合,没有“守底”就难达其“顶”,而没有攀高也就无所谓“守底”,此谓“守乎其低而得乎其高”。底线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关注矛盾转化的思维和决策过程,着眼于负面后果,建立防范体系;在防范的同时,更在于积极转化,从坏处准备,向好处努力。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凡事做了最坏打算,最终结局经常是最好的收获,有备无患的结果往往是备而无患,置之死地恰恰能够得以后生。当前,一方面改革已经“箭在弦上”,另一方面社会风险“燃点降低”,稍有不慎,极易引发互动共振的“蝴蝶效应”。谋划全面深化改革,要善用底线思维,认真思考、小心求证,想一万、防万一,充分考虑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把各种可能的因素想深,把各种应对的办法想细。

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现在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总体上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必须清醒看到,随着形势发展变化,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涌现出来,旧的体制弊端革除了,新的体制弊端又产生出来。比如,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性的同时,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日益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在部分地区实现率先发展的同时,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有的地方发展后劲不足、困难加大。又如,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现象基本消除了,但又暴露出行业垄断经营和利润过高、薪酬过高的问题;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打破了,但又暴露出新的利益格局板结固化的问题,当年的改革“铺路石”有的甚至变成了现在的改革“绊脚石”。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综合各方面,做好稳固的发展。


相关内容

  •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第一节 哲学的起源及作用 哲学是对于自然界的全部的研究,是希望对于事物作为一种普遍的解释.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又是具体科学的完成.它既是一般的科学, ...
  • 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回顾和哲学思考
    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回顾和哲学思考 1978年,是历史永远无法遗忘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出现了一位让中国感动.让世界震惊的伟人--邓小平:在这一年,这位伟人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决策--改革开放:在这一年,中国历史随着改革开放这块跳板踏进新的高度. ...
  • [实践论].[矛盾论]
    作者:石仲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8年02期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6·25"讲话再次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号召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 生活与哲学复习导学案(矛盾观和否定观)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导学案(唯物辩证法部分) 一.学习目标(会考考点) 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3.矛盾的普遍性 4.矛盾的特殊性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
  • 西方文化概论试题集
    绚丽多姿的希腊神话是不同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其中主要是地中海世界神话与北方印欧语世界神话融合的结果.在"黑暗时代"末期对杂乱无章的希腊神话传说进行编纂整理工作的两位重要人物是( )和( ). 希腊神话中的三代神王分别是乌 ...
  • 20**年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军地合力 军民同心 共筑中国梦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7月29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命名表彰双拥模范,树立宣扬先进典型,倡导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社会风尚,对加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保持军政军民团 ...
  • 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综合试题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一中2011-2012高二哲学期末复习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 ①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总结和概括了所有的认识 ...
  • 坚持从现实的实践出发
    [资源出处]京·人民日报 19980404 ⑤页 [分 类] D2 中国共产党 [责任者]高清海 [作者简介] [摘 要] [名 称]坚持从现实的实践出发 [复印期号]199804 [全文信息] <共产党宣言>发表一个半世纪来, ...
  • 时代·哲学的功能·哲学史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一命题,在今天获得了新的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往人们仅仅是从"它"看历史,今天,人们则不仅从历史来看"它",而且还要求从社会当代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来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毛概重点
    一.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