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分析 - 范文中心

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分析

04/08

2004年第1期 星火论坛 No.1 2004

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分析

——郑州问卷调查数据

王翠翠

摘 要:本文应用2004年7月郑州劳动市场1440份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了劳动市场的歧视问题。造成歧视的劳动市场因素

有:劳动者的年龄,身份,性别和受教育年数等。其中受教育年数和身份在影响劳动者受歧视程度时起显著性作用。歧视对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有显著性负面影响。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消除制度因素造成的歧视,同时应尽可能的对弱势群体予以帮助。

(河南财经学院 国贸系, 河南 郑州 450002)

关键词:歧视;劳动市场;问卷调查

一、引言

这几年,就业问题一直在“十大热点问题”之前列,而就业中的歧视问题又频频见于报端,成为又一令百姓关注的“热点”。在现实中可以观察到相当数量的招聘广告,对于同等能力水平下的劳动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身份有着许多不合理的苛刻要求,这会对劳动者就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根据歧视理论,如果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工人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属的人口群体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在当前存在劳动市场歧视。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我国劳动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歧视问题。表现为:压低甚至拖欠农民工和城市临时工的工资;不给农民工提供任何福利保险;某些行业对农民工就业进行户籍限制;女性在招聘和解聘政策中遭受歧视,造成了劳动市场上性别不对称诸如此类。那么如何从解决劳动市场歧视问题入手从而最终解决就业问题就成为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采用2004年7月郑州市劳动市场1440份调查数据,对郑州市劳动市场的歧视问题做了综合研究。本项研究有两大特点:1、良好的数据样本。笔者直接参加了本次调查。在设计问卷时,已针对了本研究的问题设问。2、角度新颖。以往的经济学家对歧视的研究都是从劳动力需求方的角度去分析的,本研究则从劳动力供给方的角度去分析,对研究造成歧视的原因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二、文献回顾

传统的市场歧视理论中,经济学家们分析了三种劳动市场歧视来源:

贝克(Backer ,1971)认为歧视的来源是个人偏见,即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种族或性别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阿格纳(Aigner ,1977)和盖恩(Gain ,1977)提出了另一种常见的歧视来源,即先入为主的统计性偏见,主要是由于雇主将某种先入为主的群体特征强加在某个劳动者身上而引起的。第三种市场歧视则是由于拥挤效应和双重劳动市场(William Dickens and Kevin Lang, September 1985)等非竞争性劳动市场因素的存在而引起的。

上述三种歧视模型对劳动市场的歧视现象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富有建 设性的意见。但是,这些理论模型都仅仅从需求方即雇主的角度去研究的,并未从劳动市场的供给方即劳

注:在论文修改的过程中,樊明博士、王裕雄老师、罗家胜老师和刘林峰同学给予了非常重要的帮助。作者向这些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感谢。文中所有错误概由本人负责。

9

动者的角度去分析。本研究则从劳动者的角度去分析,对认识中国劳动市场歧视的原因、决定因素 及消除歧视的努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劳动市场歧视现象描述

表1列出歧视在劳动市场的表现:从全部样本来看,随着劳动者受歧视感觉的加重,劳动参与率逐渐降低,劳动者的工作满意指数逐渐减小,平均小时工资也随之降低,平均拖欠工资次数却越来越多,劳动者在管理层工作的比例也越来越低。由此可以说,歧视对劳动者的就业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表1:歧视在劳动市场的表现

四、歧视的影响因素

在调查中,受访者被问到:“你有没有遭受歧视的感觉?A. 很有B. 有一点 C.有时有一点 D.不明显 E.

没有。”在数据处理时,依次赋值为5,4,3,2,1。 用最小二乘法(OLS )估计歧视模型,以受歧视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歧视模型如下:

DISCRIM= C +β1AGE 1+β2 AGE2 +β3 AGE3 +β4AGE 4 +β5AGE 5 +β6PSGOVINST +β7PSPE +β8PSTEMFW +β9PSFARMER +β

10MALE +β11EDU

定义:AGE 年龄;PSGOVINST 受雇政府企事业单位;PSPE 受雇私营企业;PSTEMFW 城市临时工、农民工;PSFARMER 农村人口;MALE 男性;EDU 受教育年数。

年龄段划分:AGE 1≤20;20 50。年龄变量以最大的一组作为比较基础,身份变量以个体户为比较基础。把年龄平均分为五个年龄段是考虑到不同年龄的人可能受到的歧视是不同的,图1显示了这一点:无论是对于全部样本还是男性和女性样本,受歧视指数曲线基本上呈“U ”型分布,平均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劳动者受歧视指数最小。但对于女性样本,年龄在45岁以后的平均受歧视指数突然下降。对于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调查中女性样本偏小,并且年龄大的女性样本更小,因此会影响统计结果。在劳动市场上,受歧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劳动者的年龄,性别,身份,受教育程度等都可能是他(她)受到歧视的原因。

10

身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统计发现,农村人口的受歧视程度是最高的,平均受歧视指数达到2.634。并且农村人口中有44.64%的人表示有受歧视的感觉。而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固定职工中,只有17.2%的人表示有受歧视的感觉。城市农民工和临时工的受到歧视程度也远远高于在城市工作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职工。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性别对劳动者受歧视有影响。当某一种人口群体内部的职业分布与另外一种人口群体内部的职业分布极为不同时,我们就可以说存在着“职业隔离”。就性别方面来说,职业隔离的一种突出反映就是在实际中存在“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这种现象。劳动者因为性别的差别,在职业选择时受到直接的限制,或者受到报酬较低这一事实的影响,那么,职业隔离就肯定反映了劳动市场歧视的存在。在郑州市劳动市场上,女性和男性在各种职业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如图3所示) ,并且有报道:“女性在工资报酬较高职业中的分布仍然不足,而在工资报酬较低职业中的分布比例则过高”。性别差异除了使劳动者在选择职业时受到影响外,也对劳动者的精神收入和经济收入造成影响。统计发现,女性的平均受歧视指数要比男性稍高一

11

些,平均小时工资却低于男性,更显著的表现在工作层次中,处于管理层工作的劳动者有80.98%是男性。如表2:

表2:性别对劳动者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对劳动者受歧视有影响。根据人力资本理论(Becker,1965;Mincer,1974), 市场对受教育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的工人有较高的需求量,因而这种劳动力的工资薪水也较高,受到歧视的可能性就很小;另一方面,受教育年数越长,劳动者受到的培训越多,从而自身的素质水平就越高,一般情况下工作层次就越高,受歧视的感觉就越小。根据样本数据统计出来的结果和我们经验观察的一致:随着劳动者文化水平的提高,平均小时工资由¥3.99(小学毕业)逐渐增长到¥23.92(研究生毕业),同时,受歧视指数也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表3和图4显示了这一点。

12

表3: 不同文化水平劳动者的小时工资

五、模型的估计和分析

用最小二乘法(OLS )估计歧视模型,回归结果列于表3。从回归的结果看, 大部分变量的符号与我们预期的一致。其中,受教育年数和身份变量中的城市临时工、农民工和农村人口对受歧视指数起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它们是受歧视来源的主要方面。

受教育年数显著得对歧视产生负面影响,即受教育年数越长,受歧视指数越小。并且对于男性样本和女性样本来看,男性的受教育年数系数大于女性的,这表明,在其他变量既定情况下,受教育年数增加一年,对男性的受歧视指数的贡献度大于女性的。城市临时工、农民工和农村人口对受歧视程度是正相关的,并且变量是显著的,这表明,如果一个劳动者是城市临时工或农民工或者是农村人口,他的受歧视程度与个体户相比要深。

表4:受歧视程度的影响因素

13

六、歧视对工资的影响

(一)理论模型

劳动者在就业时受到歧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存在工资报酬差别。前面表1的数据已经显示,歧视会

导致劳动者遭受拖欠工资和低工资待遇,这是造成工资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歧视对工资的影响建立模型如下:

图5 歧视对工资的影响

在劳动市场上,假设市场初始状况下需求曲线D 1和供给曲线S 1决定的均衡点为E 1,E 1点决定的工资率为W 1。由于雇主对某些劳动力歧视,首先造成劳动市场上需求的降低,受歧视的人群受到歧视后其劳动供给会下降,但下降的幅度要比需求下降的幅度要小,因为受到歧视的人群往往处在社会的底层,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迫使他们工作。在图5表现为,需求曲线由D 1左移到D 2,供给曲线由S 1左移到S 2, 但平移的幅度要小,市场达到新的均衡点E 2。于是,E 2决定的工资率由W 1下降到W 2,供给量减少,从Q 1下降到Q 2。

(二)计量模型和讨论

工资方程主要根据参考樊明(2004)建立的模型:

Log(WAGE)=C+α1EDU +α2WORKYR +α3MALE +α4MAGT +α5INDFF +α6INDMC +α7INDTP +α8INDEDUHE +α9DISCRIM

定义:WAGE 工资;WORKYR 工龄;MAGT 管理层工作;INDFF 从事农业;INDMC 从事制造建筑;INDTP 从事交通邮电;INDEDUHE 从事文教卫生;行业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为比较基础。

以最小二乘法(OLS )估计工资模型,工资采用自然对数形式以克服模型的异方差问题并使得结果便于解释。回归的结果如表5所示。回归结果显示,受歧视程度对工资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t-值达到-5.995084。对于男性和女性样本,受歧视程度对工资也是显著影响的,并且,受歧视程度增加一个单位,男性的工资降低10.18%,女性的工资下降7.47%。因此,若男性和女性同时受到歧视时,男性的工资受到的负面影响比女性的大。

14

表5:歧视对工资的影响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获得如下结论:

1、歧视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了就业量,影响劳动者就业的积极性。

2、造成歧视的劳动市场因素有:劳动者的年龄,身份,性别,和受教育年数等。其中受教育年数和

身份在影响劳动者受歧视程度时起显著性作用,因此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身份是受歧视来源的主要方面。尤其要指出的是,城市临时工、农民工和农村人口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组成部分。歧视直接导致他们权益损失,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低下。

3、歧视对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有显著性负面影响。歧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劳动者工资下降。并且,男

性因为受歧视导致工资下降的程度比女性大。

劳动市场上的歧视问题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也应该尽可能得减少受歧视人群的比例。首先,歧视性的

城乡两种身份是造成歧视的主要来源。因此,政府必须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纠正“城市保护主义”的错误做法和由此实施的对农民工的各种就业限制,从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出发,使农民工和城市人可以在公平的环境下各尽其能,并且享受到平等的待遇。此外,考虑到教育因素对劳动者受歧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政府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社会劳动培训体系,通过各种方式使劳动者掌握尽可能多的职业技能,从而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增强在劳动市场的竞争能力。这是使劳动者摆脱歧视的关键。同时,立法部门应加强对保护劳动者的立法力度,不断健全现有的劳动保护法律制度,为解决劳动者歧视问题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最后,政府还应该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对社会的弱势群体予于帮助和保护。

15

参考文献:

[1] 管志慧, 彭兆祺. 我国城市农民工歧视问题的研究[J].财经观察.2004,(5). [2] 靳慧, 曾静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歧视问题. 东方网. 2004.8.20 [3] 侯晓红. 拖欠民工工资本质是市场歧视. 河南日报/经济周刊.2004.1.13

[4] 欠薪问题是对农民工身份歧视的一个后果 许多地方根本不把农民工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中国

劳动保障报.2003.12.16

[5] 樊明. 居民收入差距的劳动市场因素——郑州问卷调查数据.

http://www.hnife.edu.cn/jxky/jj

[6] 樊明. 健康对劳动力参与、就业、工资和工作时间的影响----郑州问卷调查数据,(第4届中国经济学

年会论文)http://www.hnife.edu.cn/jxky/jj

[7] 朱懂理. 促进就业与反歧视研究综述[J].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4,(4)

[8] (美)伊兰伯格,史密斯. 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 McConnel,C.R., BrueS.L. and Macpherson,D.A.(2003).Contemporary Labor Economics,6th ed.

Boston; McGraw-Hill Irwin. McConnel et al.(2003)

[10] Gary S .Becker, The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 2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11] Dennis J. Aigner and Glen G. Gain, Statistical Theories of Discrimination in Labor Markets ,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30, no.2 (January 1977):175~187

[12] William Dickens and Kevin Lang, A Test of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 (September 1985):792~805

16


相关内容

  • 反就业性别歧视
    LAO DONG BAO ZHANG 劳动保障 反就业性别歧视 ◎文/ 赵珵 [摘要]近年来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女性求职者由于种种原因,遭受着求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应成为当今政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分析女性求职者的 ...
  • 职场上的性别歧视
    职场上的性别歧视 法学院1204班 梁淑冰 学号[1**********] 论文摘要: 平等一直以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但现实生活中, 性别的不平等却是个永远的问题,性别歧视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 试图从调查问 ...
  • 浅析美国[1988年公平住房法修正案]出台的背景
    摘 要:为了实现美国住房的公平性,1968年4月10日约翰逊总统签署了国会提交的<公平住房法>,该法案明确规定:"公平住房法禁止在住房市场因种族.肤色.宗教或出生国的原因进行歧视活动".由于该法案存在缺陷.住 ...
  • 从反就业歧视看劳动权的法律救济
    从反就业歧视看劳动权的法律救济 [内容提要] 我国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且就业歧视的案例不断出现,反观我国的劳动立法对于反就业歧视诉讼存在较大的漏洞,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劳动者群体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在事业单位的劳动者.在企业单位的 ...
  • 本科生学期论文范文
    本科生学期论文 题目名称: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院 系: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 语 学生姓名: 学 号: [1**********]2 指导教师: 姜 虹 2013年 6 月 20 日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摘 要:语言是现实世界的一 ...
  • 社会调查研究
    作业1参考答案(导论~第3章) 一.填空题 1. 资料收集整理 分析研究 P3 2. 自然环境 文化 P5 3. 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P28 4. 因果关系 相关关系 P47 5. 完整性 互斥性 P81 二.选择题 单选:1.D P16 ...
  • 企业招聘员工录用条件设定的法律风险
    企业招聘员工录用条件设定的法律风险 一.相关法律规定 1. <就业促进法> 第3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第27条: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除国家规定的 ...
  • 美国黑人所受种族歧视的渊源探析
    美国黑人所受种族歧视的渊源探析 作者:杨德洪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4期 摘 要: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在这个号称最民主和平等的国度里,各民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享受着不平等的权利.尤其 ...
  • 拒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歧视吗
    "就业招聘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可能使得公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产生更多的歧视和恐惧,同时也可能使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加隐蔽化,抵消相关部门这些年的艾滋病防控工作". 10月13日,我国首例艾滋就业歧视案在安徽省安庆市迎 ...
  • 内部控制质量.实际控制人性质与银行借款契约
    摘 要:本文运用我国2011―2012年的2095个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从内部控制质量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产权性质与银行借款契约的关系.研究显示: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企业获得较低的借款融资成本和较长的借款期限:实际控制人性质会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