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书报告 - 范文中心

资本论-读书报告

09/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期中论文

题目:从剩余价值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报告

姓名: 杭天

学号:00846105号

院系: 元培学院

2009年十二月

从剩余价值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报告

杭天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08级 100871

【摘要】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通过对劳动价值理论、价值规律、货币理论的分析抽象出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马克思随后指出,资本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且是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即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因此,在分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分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发展及其变化趋势。最后,他用唯物的和历史的观点预言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商品 劳动 货币 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一.《资本论》总述。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和最主要的著作。马克思写这部著作花费了40年的时间,从19世纪40年代初起直到他逝世,“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1” 具体说来,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在我国经济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它理解为生产关系,有的把它理解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有的把它理解为劳动方式,也有的把它理解为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等等。究其原因,“生产方式”一词是一个多义词,马克思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它时,就有不同的含义。因此,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只能以全书的中心内容和主题为根据,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和生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从来不存在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不存在没有生产关系

的生产力,所以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常常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技术、自然科学等问题的深湛见解,但它是把生产力当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决定者和推动力来研究的。

1

2《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3卷第4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且还从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列宁在谈到《资本论》时,曾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做“骨骼”,而把适合于这种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比做“血”和“肉”。要使骨骼有血有肉,就必须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但其实质,仍然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资本论》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最终目的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出这些规律,也就同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即使探索到了

3它的发展规律,我们也不能强制地改变它,这是因为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

的基础上才能对其加以理解与利用。

二.从剩余价值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资本论》第一卷4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先不予考虑”。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既然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如此重要,我想在本读书报告中也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对《资本论》第一卷进行分析,因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这个话题:

1. 分析的基础:价值理论。

2.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

3.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资本积累理论

4. 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思考。

(一)分析基础: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3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马列著作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至第140页。

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马克思还建立了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货币的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规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为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指出,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制度中,雇佣劳动只能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资本给劳动者支付的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于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劳动者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两者之差就是剩余价值(m),这个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质,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在本卷第二篇到第六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具体内容为:

(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商品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原来单纯的货币所有者就转化为资本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不仅为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奠定了基础,而且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资本和“劳动”相交换而产生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是目的,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c)只是转移而不创造价值,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v)才创造出新的价值(包括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才是剩余价值加(m)的真正源泉。判断资本对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m′=m/v)。而剩余价值量取决于预付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在预付可变资本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条件下,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一种方法是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即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3)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另一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它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劳动力价值下降为条件,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反向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实现的。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个别资本家为了这种目的而竞争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协作”、“分工和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和大工业”三个主要阶段。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剩余价值的产生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资本和劳动关系的产物。

(5)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即表现为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的报酬。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工资国民差异的比较必须考虑决定劳动力价值量变化的一切因素。

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条件下,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现象——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即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得厂商具有无限扩大生产的趋势,表现为市场供给的扩张;另一方面,工资的市场定位,使得工资被定位于劳动力价值的水平,无法与生产扩大的趋势同步,表现为由工资形成的市场需求落后于市场供给的扩张。因此,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

结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可以看出其不仅从科学上进行了分析,也从伦理上进行了判断。体现在:第一,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决定商品之间交换比例的因素是劳动时间,一种商品需要的耗费的劳动时间越长,则价值越大。这种观点不是否正确,都可归得上市科学性研究工作不分。第二,剩余价值理论,俗名为“剥削理论”,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成为工人阶级,只能得到劳动力价值即劳动成果的一部分,这种收入叫做工资,其余部分构成利润和工资的源泉,从而被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剥削去了5。

(三)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且是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即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因此,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基础上,在第七篇又阐述了资本的积累理论,分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发展及其变化趋势,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在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的数额。

(3)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形成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是:“社会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

(4)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同时,“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与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阻碍。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5李克洲(2006).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大学出版社。第7页至第8页。

就要炸毁了”。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四)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思考

首先,静态来看,没有劳动者的参与,就不会有剩余价值的产生,劳动者的参与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剩余价值的产生还必须以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保障,生产效率越高,剩余价值量越大,生产效率于低,低至与社会平均劳动量相同,则剩余价值为0。

而这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在于其第一推动力: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客观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这是由剩余价值的定义直接决定了,在劳动力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资本家的生产技术越高,占有的剩余价值越多.因此,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也是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直接推动力,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保障.

资本主义的第一推动力明确可寻,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第一推动力被马克思定义为高度觉悟,这必须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人人需求都能得到极大满足为前提.客观而言,这与当前世界,尤其是中国实际相距甚远,因此,中国无法脱离依靠资本主义的第一推动力以实现生产力大发展的阶段.

其次,动态来看,剩余价值只有通过与该商品的生产完全无关的独立的第三方进行交易,才能够真正实现。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交易,商品甲换回商品乙(乙充当等价物,货币为一般等价物)的数量比社会上同类商品换回乙的数量要多,这多出来的部分才是剩余价值的实现。

实现剩余价值的唯一途径决定了——资本主义体系要维持运转的两个条件:

1、 必须要有剩余价值的产生,没有剩余价值,资本家不会从事生产;

2、 必须要能够实现对外销售,没有对外销售,就无法实现剩余价值。

这两个条件是资本主义体系维持运转的必要且充分条件。这两个条件决定了对外扩张是资本主义维持(也是发展)的内在不可遏制的冲动,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开放性和非平衡性。世界上不存在一个能够长期维持正常运转的、封闭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谈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我们就不得不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它决定着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构成与发展。事实上,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他指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

资本家的商品最终会:从一个小范围的市场,到稍大范围的市场,到全地区,全国,全世界,只要他的商品在任何一个范围的市场都具有竞争力(都小于该范围内的该商品的平均劳动量),就能够销售出去,直到填满每个有需求的角落(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实现剩余价值;或者遇到竞争力更强的同类产品,而走完产品生命周期(生产效率无法再提高,被淘汰)。

一旦特定范围内的市场被该资本家的产品充分占领而资本家无法对外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话,迎接资本家的必然结局是停止生产,否则生产的产品无法实现销售,这就是特定范围内爆发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不管这种过剩是绝对过剩(有需要的人都买了,没有买的不是因为没钱,而是不需要);还是相对过剩(有需要但没买的,是因为没钱)。

不同的时代,过剩的性质和范围不同:

1832年的第一次大范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是因为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资本家压缩成本过度,工人的工资仅够基本生活,生活水平很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很大部分不是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64页。

靠技术提高,而是靠压缩成本)。这种危机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工人阶级的反抗。

后来,尤其是二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体系内的资本家聪明了,相对过去的压缩劳动力成本,把更多努力放在提高生效效率上,劳动力成本上升(主要是为了缓解矛盾而非扩大剩余价值,如前面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总效应是减少资本家的剩余价值)。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下简称发达)体系内的部分行业出现了绝对过剩(如汽车行业)。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扩张,犹如波浪,一浪接一浪,范围越来越广,向有需求的每一个角落进发,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扩张的必然结果是:

1、 昨天在发达国家出现的绝对过剩危机,今天也在四小龙、四小虎出现;今天在这些欠发达国家发生的过剩危机,明天和后天也必然会在发展中国家出现;更久的将来,同样的危机最终会在今天看来最落后的地区出现。如此循环下去的最终结果就是,全球范围看,绝对过剩的危机会在每个角落出现,这就距离马克思的生产高度发达(技术不断提高),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不远了。

2、 但在这个共产主义社会出现之前,所有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有相对过剩的危机,而没有绝对过剩的危机。就一个发达经济体范围内看可能产生绝对过剩的危机,但相对更广范围看这种过剩也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因此,这次因次贷危机引发的全面经济危机,虽然范围较1929-1933年的危机更深更广,但依然是一次相对过剩的危机,尤其是相对非洲等不发达经济地区来看。本质上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没有区别。

马克思预言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扩张带来的危机,他虽然没有完成“世界市场”分册,没有能够系统地阐述他的世界史观,但是《资本论》的现有框架却体现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世界历史视野。换言之,马克思是在世界历史的宏大背景和广阔视角中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是从世界历史的高度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的。7

【参考文献】 7俞可平 李慎明 王伟光等(2005).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全球化与全球化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第51页。

[1]马克思著,郭大力译。《剩余价值学说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陈俊明(2004).资本转型论——《资本论》资本理论的具体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李克洲(2006).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大学出版社。

[4]俞可平 李慎明 王伟光等(2005).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所有制和分配理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5] 徐淑娟 金以辉 周勤英等(1994).《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理论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俞可平 李慎明 王伟光等(2005).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全球化与全球化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7] 陈英 张俊山(2006).重读《资本论》。山西:山西出版集团 山西人民出版社。

[8]《马列著作选编》(2002),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相关内容

  • 改造传统农业读书报告
    改造传统农业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把农业划分为三类:(1)传统农业.在传统农业里,传统生产要素的供应与需求实现了均衡,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收人流价格是高昂的.(2)现代农业.农民使用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要紊的供应和需 ...
  • [毛概]读书报告
    世界的中国 --由"新旧十大关系"对比探究中外关系发展 不久前,收到留学日本的高中同桌的消息.他说,留学生活并没有向往的美好,除了语言和生活的困难,由钓鱼岛.南京屠杀等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彼此间意识形态的冲突在这个特殊的时 ...
  • 武汉理工[概论]课实践教学报告模板doc
    2014-2015学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报告书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教师评分: 教师签名: 目 录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 ...
  • 送别李培栋老师
    ■虞云国 正赶着出门去做讲座,收到短信,得知李培栋老师去世.立即转告一位编辑朋友,他回道:"我们大学一年级的中国历史是李老师上的,印象特别深,转眼已经三十一年了."车行途中,我追忆的思绪竟一时难以拢聚起来. 第一次见到李 ...
  •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读书报告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联系方式: 读书报告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马立诚)读书笔记 马立诚老师作为一位敏锐而深刻的社会政治评论家,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分析和评 ...
  • 20**年申论范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古语有云:"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足见社会公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纵观古史,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理名言,到刘邦入关中后"杀人者死"的约法三章,对于 ...
  • 关于谭嗣同的读书报告
    有关谭嗣同的读书笔记 (一).书名:<谭嗣同> 作者:<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1975年11月第一版 1975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字数:5300 列宁语录:一般说来,改良主义 ...
  • 班会~读书
    读书节的来由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也译为"世界读书日"." ...
  • 作文常用名人名言系列
    作文常用名人名言系列 名人名言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3.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现在偷懒瞌睡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 ...
  • 名人故事(2000字)
    名人故事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 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