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国学经典 学文明礼仪 做谦谦君子 - 范文中心

诵国学经典 学文明礼仪 做谦谦君子

05/17

诵国学经典,学文明礼仪,做谦谦君子

教学目标:

1、诵读“不学礼, 无以立。”“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知道学礼仪的重要性。诵读“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了解一个人的仪表言谈举止要规范。

2、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坐立行,能根据场合不同使用鞠躬礼握手礼。

3、同学们分工合作表演情景剧,把文明礼仪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坐立行,能根据场合不同使用鞠躬礼握手礼。

教学难点:同学们分工合作表演情景剧,把文明礼仪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做君子,重礼

1. 读礼仪小诗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首小诗。

2. 学礼仪的重要性

(1)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非常看重一个人的礼仪,有谁知道他认为不学礼仪会怎样呢? 就是说不学会礼仪,不懂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所以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不学礼, 无以立”这句话。生齐读。

(2)《礼记·曲礼》也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3)是啊,学习礼仪如此重要,那国学经典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学文明礼仪,做谦谦君子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并想一想从哪三方面去做君子?“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出处】出自《礼记•表记》

生答,师总结并板书仪表庄重,言谈谦和,举止得体。

二、读《弟子规》知礼

1. 《弟子规》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是我们处世的法宝。它告诉我们

仪表应该这样规范。(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易解: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好,袜子要平整,鞋带要系紧。)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谁能说说现在我们的仪表应达到的要求?师总结:(既要整洁卫生,又要自然得体,

协调大方。)

请大家互相当镜子,检查仪容仪表。

那我们在与人交往言谈中,《弟子规》又做了什么要求?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易解:将要进别人家门,要问一声有没有人在家?将要走进正屋,要大声和主人打招呼。别人询问你是谁?要回答出你的名字,光说一声“是我”,人家还是不知道你是谁。)

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谁还有补充?师总结:(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学会倾听,使用敬语。)

一个人的礼仪不光表现在言谈中,更表现在举止中。《弟子规》告诉我们应该在举止中注意这些

什么。(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易解:走路要不慌不忙,站立要姿势端正,作揖行礼要把身子弯下来,叩头要恭恭敬敬。进门时不要踏在门槛上,站立时不要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坐着时不要把两条腿叉开,不要摇晃大腿。)

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谁还有补充? 2. 孩子们你们知道正确的坐姿吗?(生讲,师纠正)(1、入坐要轻而稳,女士着裙装要先轻拢裙摆,而后入坐。2、面带笑容,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颌。3、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也可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4、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5、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6、至少坐满椅子的2/3,脊背轻靠椅背。7、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起立。8、谈话时,可以侧坐,此时上体与腿同时转向一侧。)

那站姿呢?谁来说说,并做一做。(生讲,师纠正)(标准的站姿,从正面观看,全身笔直,精神饱满,两眼正视,两肩平齐,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张开60°,身体重心落于两腿正中;从侧面看,两眼平视,下颌微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手中指贴裤缝,整个身体庄重挺拔。)

谁来走一走?(简单来说,正确的走姿主要有三个要点:从容、平稳、直线。)

“揖身圆,拜恭敬。”怎么做呢? 生答:作揖。双手叠放(右手在里)在胸前,举起轻轻晃动,身略前倾,表示问候、致谢的意思。鞠躬。两腿并拢,手并于大腿两侧,上身向前弯曲,弯曲的程度越深,礼越重,是晚辈对长辈表示恭敬之礼。(如握手时、介绍时、递物时、让座和让路时要用15°的鞠躬礼。一般用45°鞠躬礼,表示对客人光临的欢迎和感谢,时间以2-3秒为宜。90°的鞠躬礼是大礼,时间

4-5秒为宜。但是要注意,只有在葬礼上才行三鞠躬的大礼,其他行大礼的场合一般应是一鞠躬。)现在我们用的较多的还有握手礼。伸出右手,与对方的手相握,轻轻晃动,并且保持微笑,以示友好。

三、演情景剧,有礼

孩子们,学了这么多礼仪,老师想看看你们能把他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吗?我准备了三个情景剧:《 待客礼仪 》、《餐桌礼仪》、《相处礼仪》,请孩子们自由发挥,展现你们的文明礼仪。请同学们分别结合自己平时的言谈举止谈感受。

四、诵经典,传礼

孩子们,从你们的言谈举止中老师感到咱们班的孩子们真是一群好礼知礼懂礼的孩子。宋代大诗人苏轼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了《论语》才知道何为君子,读了《三字经》才知道何为孝道,读了《弟子规》才知道何为《圣人》,读了《唐诗》才知道何为精华。请大家一起来表演唱《读唐诗》。

五、小结,寄语 孩子们,老师为你们骄傲,愿你们诵国学经典,学文明礼仪,做谦谦君子。祝你们会学有所成,才华横溢,高雅光彩。下课。


相关内容

  • 国学经典选读重点句翻译解析
    P27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释: ① 有子:孔子的学生,名若.字有子. ② 为人:作为一个人. ③ 弟:悌也,指尊 ...
  • 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
    作者:刘梦溪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期 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知识界甚至广大民众的关注.关于国学与传统文化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这次我想讲的是,在传统文化与国学热兴起的背景下,当代中国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一种张力和互动.现在大家已经逐 ...
  • ★国学经典:论语(三)_实用资料
    相关阅读:国学经典:论语(第一至第五篇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第六至第十篇译文)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 ...
  • 学校普九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汇报 (普九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督学.专家: 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外国语学校全体师生向检查组莅临我校督导检查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下面,我就学校"两基&quo ...
  • 小学阶段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价值研究
    青少年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几年来的教育改革,让更多的人开始深层次的对教育进行了思考.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缺乏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是国民素质下降心胸不广.涵养不深,是一代少年儿童成了挣分的机器.家 ...
  • 国学经典选读
    国学经典选读>单项选择题 1. 子曰:"君子不器."--此句恰当的意思是( C ) A.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小家子气." B.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可以随便装东西." ...
  •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
    [阅读与写作]如何继承传统文化 [原题再现]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一组父亲送3岁儿子骑牛上幼儿园的照片在网络上热传. 照片中的父亲叫李里,是个国学控,从16岁那年开始,他穿上一袭粗布 ...
  •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1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西桥小学读书活动汇报材料 文墨之香飘满常春的心海,激情岁月徜徉经典的殿堂.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书籍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厚积薄发,用书籍点亮人生:喷薄欲出,让感动溢满校园,现结 ...
  • 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驼山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 ...
  • 我的语文教育观
    我的好课观 上世纪80年代,我的好课观,可用16个字概括,即"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一.书声琅琅 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这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宝贵经验."熟读精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