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与加工结课论文 - 范文中心

药用植物栽培与加工结课论文

03/29

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指明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关键词: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组织培养;基因工程

药用植物是传统中药的主要来源,在我国资源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地域广阔,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类繁多。但传统的中草药获取方法是以采集和消耗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为代价的,当采集和消耗量超过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时,必然会导致物种濒危甚至灭绝。为了解决药用植物的供需矛盾,人们多采用人工栽培的方法扩大药源,但在人工栽培药用植物时又面临着花费时间长、繁殖系数小、耗种量大、种子带病与农药残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兴起,为我国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良机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品种鉴别、良种选育、基因定位及资源分类等,大大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目前我国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主要致力于解决确保药材质量、选育新品种、保存生物多样性、确保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一)植物组织培养在药用植物繁殖上的应用

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已成为生物学科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并在农业、林业、医药业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种药用植物通过离体培养获得试管植株,其中大多数为珍贵的药用植物。其中有的还利用试管繁殖技术用于生产栽培种植药材,如苦丁茶、芦荟、怀地黄、枸杞、金钱莲等。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利用试管繁殖与嫩枝扦插相结合的方法繁殖新品种宁杞1号和宁杞2号苗木100多万株,加速了该品种的推广。

药用植物种苗的快速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药用植株无性繁殖来解决药用植物天然资源不足这一棘手问题,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生产周期短、无性遗传特性一致的优点。特别是对某些种子繁殖慢、难繁殖的药用植物。组织培养通过选择材料的部位(如根、茎、叶的段、片、块等),运用培养基获得芽体,最后培养成为植株。现在已经在药用植物中广泛应用,已在上百种药用植物上成功完成组织培养。

无性植株的再生无性植株的再生是对植物通过组织培养和遗传工程进行品种改良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实现获得大量人工种苗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药用植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的无性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带节茎段扦插快繁,即由带节茎段在无菌条件下扦插,可以进行快速无性繁殖,如黄芩、罗布麻等;②器官发生,细胞或愈伤组织培养通过不定芽形成植株,如枸杞、西洋参、毛地黄、丹参、

黄连等已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无性繁殖系,得到了人工种苗;③类胚体途径,细胞或愈伤组织通过胚状体途径,即经过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胚期、子叶胚期经成熟胚发育成小植株。有些植物在成熟胚的类胚体上,还能继续不断地形成新的胚状体,如西洋参、人参、甘草、三七、黄连等;④原球茎,细胞或组织培养经原球茎途径分化形成植株。如铁皮石斛、百合等。

(二)细胞工程用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大多数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是次生代谢产物,采用药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多种药用植物已经建立其悬浮细胞培养体系,通过筛选高产细胞系,控制培养基的成分,以及水分、光照等条件,以及通过添加诱导物和根据植物相克的理论进行共培养等,使三七、长春花、吐根、地黄等药用植物通过细胞悬浮培养产生的有效成分达到或超过原植物.在细胞悬浮培养基础上,细胞大规模培养的生物反应器技术应用于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生产。

(三)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的品种改良上的应用

生物技术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诱导和筛选。增大了遗传变异的资源;重组DNA技术和细胞杂交可增加、除去或修饰植物的某个基因,使有利基因按计划理想地组合:用花药培养或未授粉的子房培养,获得单倍体或纯合二倍体,极大地提高了选择优良基因型的效益,并可加速获得遗传性状稳定而一致的群体,通过原生质体诱导融合,还得

到一些生物碱或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的药用植物,例如曼陀罗属有一个种间细胞杂种,其生物碱含量可高于亲本20%-25%。

植物基因工程已成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中,并获得转基因植物新品种。利用这一技术可将某些优良性状基因导入本不具备这些性状的植物体内,可达到改良植物品种的目的,如通过抗病、抗虫等基因的导入,获得抗病虫植株;控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酶的合成基因的导入,从而获得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植株等。

(四) 药用植物离体种质保存

用生物技术进行药用植物种质保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抑制细胞生长来保存种质,另一种是超低温的种质保存。用抑制细胞生长的方式来保存,其主要手段是控制培养物的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温度。在培养基中加入脱落酸等生长减速剂或提高细胞激动素、赤霉素的浓度,减缓培养物的生长速度,使继代周期延长,继代次数减少,以保存种质。降低培养温度,使培养物的分化代谢活动减弱,加长继代周期,也是种质保存的可行办法。药用植物种质的超低温保存研究,在我国近10年才开始,目前已有铁皮石斛、新疆紫草、浙贝母超低温保存研究的报道。应用生物技术不仅可以保存和繁殖珍稀频危的野生资源,大量生产高质量的常用药材,扩增临床上急需的数量稀微而又有价值的新结构,而且还可以增加或减少中药的遗传成分,从而创造新一代的“转基因药材”。

参考文献:

[1]梁文裕,曹雯,王俊,等.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24(4):92-100.

[2]罗辉,周三牛.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8):51-58.

[3]张新宁,沈效东.枸杞四倍体同二倍体杂交败育的形态分析及解决方法[J].宁夏农林科技,1992(1):30-32


相关内容

  • 气象学论文
    浅析气象因子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 内容摘要:气象因子对中药产业尤其是中药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温度和水分三方面.合理开发,有助于中药材品质的提高,但是同时,气象灾害也会给中药生产带来严重后果.因此,研究气象因子对中药材品质 ...
  • 观赏植物学论文
    观赏植物学结课论文 任课教师: 姓名:陆炳全 院系:海都学院人文系 学号:201204012 班级:环艺专1班 花卉的无土栽培技术 所谓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将植物放在没有土壤的容器中进行栽培的技术.只要有一定的栽培设备并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作物 ...
  • 野生及家栽南板蓝根药材性状特征比较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 野生及家栽南板蓝根药材性状特征比较 作者:李香兰 (2005级中药学专业 2005031198) 指导老师:张丹雁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 [摘要]目的 比较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的来源及 ...
  • 鹰嘴豆的应用价值及其研究与利用
    2011.1 作物杂志Crops 鹰嘴豆的应用价值及其研究与利用 张金波 苗昊翠 王威 热依拉李利民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830091,新疆乌鲁木齐) 摘要鹰嘴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豆科作物,富舍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异 ...
  • 营养与保健选修课论文
    水果之王猕猴桃的营养价值 摘 要:猕猴桃号称水果之王,其营养价值不言而喻.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有效的维护者我们身体的健康.外形椭圆的猕猴桃外表灰色,内部为绿色.猕猴桃是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果实.因其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一颗猕猴桃能 ...
  • 以菊花和牡丹为例对花文化的研究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 以菊花和牡丹为例对花 文化的研究 部 (系)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部 专 业 园 艺 姓 名 陈 放 学 号 [1**********]9 指导教师 魏 礼 玲 2011年 5月 以菊花和牡丹为例对花文化的 ...
  • 药用植物虫害防治信息化教学设计
    <用心管理药田> 信息化教学设计 提 纲 一.前言.....................................1 二.教材分析.................................1 三.教法学法设计. ...
  • 高贵的花朵-洋甘菊
    高贵的花朵-洋甘菊 1. 洋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及功效 洋甘菊是菊科植物,原产欧洲.其性能温柔.清凉,具有抗过敏作用,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50厘米,全株无毛,有香气.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细条形,顶端具尖头 ...
  • 芦荟的组织培养
    学年论文(设计) (本科) 学 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 生物科学 年 级 2007级生科2班 姓 名 刘 琼 论文(设计)题目 芦荟的组织培养 指导教师 远凌威 职称 讲师 成 绩 2009年6月6日 目 录 摘 要„„„„„„„„„„„ ...
  •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 中药 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