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 - 范文中心

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

12/29

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课题:数的认识(1)——数和小数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小 数 1、把整数 1 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 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2、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 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小数的分类 1、根据整数部分划分:纯小数、带小数 2、根据小数部分划分:有限小数、无 限小数 无限小数可以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分为: 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 … 亿 级 万 级 个 数 级 部 分 小数点 小 数 部 分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 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一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1、 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 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他数 位有一个 0 或连续有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 。2、多位数的写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 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 0。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小数的读法:通常是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 , 小数部分按顺序只读出数字。2、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写,小数点写在 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 1、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在一个多位数的“万”位或 “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然后再写上“亿”或“万”字。2、省 略“万”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又称为四舍五入到“万”或“亿”位;精确到“万”或“亿” 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是把千位上的数字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课题:数的认识(2)——数的整除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整除的意义 整数 a 除以整数 b(b≠0) ,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也可以说 b 能整除 a)除尽的意义 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 0 时,我们就说甲数能 被乙数除尽, (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 数不能为 0) 。 整除和除尽的联系和区别 整除和除尽,他们所有的结果都没有余数,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 “除尽”包括“整除”“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约数和倍数 1、如果数 a 能被数 b 整除,a 就叫 b 的倍数,b 就叫 a 的约数。2、一个数的约 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 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 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它没有最大的倍数。 奇数和偶数 1、 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偶数。例如:0、2、4、6、8、10…… 注:0 也是偶数 2、 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基数。例如:1、3、5、7、9…… 整除的特征 1、 能被 2 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2、4、6、8。2、 能被 5 整除的数 的特征:个位上是 0 或 5。3、 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被 3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3 整除。 质数和合数 1、 一个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素数) 。2、 一个数除 了 1 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3、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 自 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 5、 自然数按能否被 2 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分解质因数 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 因数。例如:18=3×3×2,3 和 2 叫做 18 的质因数。2、 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 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3、 特殊情况下几个数的最 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如果几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 数, 则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如果几个数两两互质, 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1,小公倍数是这几个数连乘的积。 课题:数的认识(3)——分数和百分数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 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 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2、 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 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3、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它 的后面不能写计量单位。4、 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分数的种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分 数 、 小 数 和 百 分 数 的 关 系 及 互 化 小 数 百 分 数分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1、 联系:分数的分子相当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 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因此,一般 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2、 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 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3、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 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 依据。 约分和通分 1、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2、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 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3、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 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4、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 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5、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倒 数 1、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 2、求一个树(0 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 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3、 1 的倒数是 1,0 没有倒数 分数的大小比较 1、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2、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 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3、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 通常是先通分, 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 再比较大小。4、 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 个带分数就大; 如果整数部分相同, 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 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课题:数的运算(1)——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 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a、一个数乘以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b、一个数乘以小数或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 则 运 算 的 法 则 1、加法 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 进一 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加 2、减法 a、整 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退一当十再减 b、同分母分数:分 母不变,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减 3、乘法 a、整数和小数:用乘数每一位 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起,最后把积相加, 因 数是小数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位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 b、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 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要化简 4、除法 a、整数和小数:除数有几位, 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不够就多看一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除数 是小数是,先化成整数再除,商中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b、甲数除以乙数(0 除 外) ,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课题:数的运算(2)——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复习内容 知 加识要点法 交换律 a+b=b+a结合律 (a+b)+c=a+(b+c) 减 乘 法 性 质 a-b-c=a-(b+c) 法 交换律 a×b=b×a结合律 (a×b)×c=a×(b×c) 分配律 (a+b)×c=a×c+b×c 除 法 商不变性质 m≠0 a÷b=(a×m)÷(b×m) =(a÷m)÷(b÷m)课题:数的运算(3)——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内容 知 四 则 混 合 运 识 算 无 括 要 点 号 只有一级运算——自左而右,依次计算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 有 含 有 括 两 号 只有小括号 先内后外 种 括 号 先小(解小括号)再中(解中括号) 后外(解括号外) 四则运算应用方法 在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当选择最合理、最简便的方法 进行运算 课题:数的运算(4)——文字题 复习内容 知 文 算 字 识 要 点题 根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抓住叙述中的关键词语,列出算式,并能够正确计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1)——用字母表示数复习内容 知识要点用字母表示数意义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 般规律。 用 字 母 表 示 数 的 作 用 1、 用字母代表任何数:例:小红今年 a 岁,妈妈比她大 24 岁,妈妈的年龄可以表示为(a+24)岁 2、 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例:路程、时间、速度表示为 s=vt,v=s÷t,t=s÷v 3、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例;加法交换律 a+b=b+a +(b+c) 加法结合律(a+b)+c=a4、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计算法则例:圆的周长:c=2∏r 或 c=∏d r2圆的面积:s=∏用字母表示数的注意事项 1、数字与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简写成“?“或省 略不写。数与数相乘,乘号不能省略。 2、当 1 和任何字母相乘时, “1”省略不写。 3、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将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含有字母的识字及求值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或利用公式求值,应注意书写格式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2)——简易方程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等式与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 方程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 是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 解方程。 简 易 方 程 的 解 法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乘数×乘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3)——比和比例的性质和意义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 比 意 例 义 表示两个数相除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基本性质 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 项的积 二、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比 “: ”比号 前项 后项 比值 分 除 数 “——”分数线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法 “÷”除号 被除数 除数 商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和联系 意 义 方 法 结 果求比值 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用前项除以后项 一个数(整数、小数、分数) 化简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 一个比(前项和后项)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相 特 同 点 不 系 同 式 点征 关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比 值一定 Y/x=k(一定) 反比例关系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乘积一定 Xy=k(一定)五、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 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 1 的比。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4)——比和比例应用题 复 习 内 容 知 识 点按比例分配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 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 解 题 策 略 按比例分配的有关习题,在解答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 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进行解答 正、反 比 例 应 用 题 的 解 题 策 略 1、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 2、分析,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3、设未知数,列比例式 4、解比例式 5、检验,写答语 课题: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简单应用题 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应用题,叫简单应用题。它是复合应用题的 基础,解答时要依据四则运算的定义,求其和、差、积、商 复 合 应 用 题 1、 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组成的, 因而它的数 量关系,也比较复杂,必须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的运算才能解答。 2、解答复合应用题时,常用的思考方法有“分析法”和“综合法” 3、分析法是从应用题要求的问题出发,运用要求一个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的知识,逐步 推到已知条件上,即“探果索因”的思路。 4、综合法则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到问题的解决,即“由因寻果”的思路 但在解题时,往往两种方法并用,即采用分析综合发,有时还要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从而找到解答方法。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通过审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分析已知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确定解题方法与解题步 骤。 3、列式计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写答——检查、验算、写出答案 课题:应用题(2)——典型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典 型 应 用 题 典型应用题一般是指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定的解答规律的 应用题。教材中出现的主要有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归一问题的应用题,相遇问题的应用 题。 解答典型应用题同样注意分析数量关系, 同时也要注意总结每类典型应用题的结构 特点及解答规律,这样可以使分析题意时思维更加敏捷,思路更加宽广。 课题:应用题(3)——列方程解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概 述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未知量,根据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 方程,再解出来。列方程解应用题是简易方程的实际应用,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能拓 展思路,化难为易,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解题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所求的未知数并用 x 表示 2、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 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案 根 据 题 意 找 等 量 关 系 的 常 用 方法 1、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建立等量关系 2、根据已学过的计算公式, 3、根据题中的重点叙述句从整体上确定基本的等量关系 4、利用线段图、列表法等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 思考方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般采用顺向思维,即根据题目的叙述顺序,把位置量用 x 表示暂时看作已知,同已知数量一样参与列式运算。 课题:应用题(4)——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概 述 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 (1)确定标准量(单位“1”(2) ) 找准“量率对应”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分 类 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2、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 百分之几)是多少 3、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 工程 问题 分数乘法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一个 数×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 。单位“1”的量×分率=分量 分数除法应用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即: “多少÷几分之几” 。分量÷分率=单位“1”的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用除法。即: “一个数÷另一个数” 分 。 量÷单位“1”的量=分率 工程问题应用题 1、把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作总量的“几分 之一”表示。根据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就能求出合作完成工作的时间。 2、三量之间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的时间=工作总量(单位“1” )工作总量(单位“1” ) ÷工作的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单位“1” )÷工作效率=工作的时间 课题:量的计量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量、计量和计量单位的意义 事物的多少、长短、大小、轻重、快慢等,这些可以测定的客 观事物的特征叫做量。 把一个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量相比较叫做计量。 用来作为计 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 货币、长度、面积、地积才、体积、容积、重量单位及其进率。 (略)2、常用时间单位及其关系。 (略) 同一类计量单位之间的化聚 1、 化法 2、 聚法 3、 化法和聚法的关系 测量距离的方法 1、 工具测量 2、估测 课题:几何初步知识(1)——线和角 复习内容 知 直 识 要 点线 没有端点 向两方无限延长,无法度量线 射段 有两个端点 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可以度量 线 只有一个端点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无法度量垂 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 的垂线。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 两边长短无关。 角的分类(略) 课题:几何初步知识(2)——平面图形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三角形 1、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 3、 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 三角形按边 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 1、 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德望图形。2、 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 度。3、 四 边形的特征(略)4、 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圆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同圆或等圆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 2 倍。圆有无 数条对称轴。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扇形 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它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1、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 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窒息那叫做对称轴。2、 线段、角、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都 是轴对称图形,他们的对称轴条数不等。 周长和面积 1、 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2、 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3、 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略) 组合图形的面积 1、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比较复杂的图形,叫做组合 图形。2、 解题方法:合并求和法,去空求差法 课题:几何初步知识(3)——立体图形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分类 1、立体图形分为:柱体和锥体 2、柱体分为:长方体、正方体 3、锥体有圆锥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区别与联系 略 圆柱圆锥的特征 略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 侧面积 2、 表面积 3、 体积 4、 容积 5、 体积与容积单位 的换算 求积公式 1、 表面积公式 2、 体积公式 课题:统计的初步知识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统计表 1、 什么叫统计表 2、 统计表分类 3、 制作统计表的步骤和方法 统计图 1、 统计图定义 2、 统计图分类 3、 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4、 如何制作折线统计 图 5、 如何绘制扇形统计图


相关内容

  • 浅谈生物中考阅卷心得及复习策略
    浅谈株洲中考阅卷及生物复习策略 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 陈玲娥 第一篇 2014年株洲中考阅卷心得 去年6月份,我受教育局委派参加了株洲市的中考阅卷工作.现结合本次阅卷情况,将自己的一点体会整理如下,以期对今后的生物中考复习有所帮助. 阅卷体会 ...
  • 九年级政治期末复习计划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期末复习计划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培养综合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实现本学科的教学及复习目标,特定期末复习计划如下: 一. 学期复习目标: 复习范围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 1.18周-1 ...
  • 20**年九年级英语复习计划
    2016年九年级英语复习计划 ----杨朝利 初中英语的教学工作到了九年级第二个学期其实就是到了关键的总复习时期,因此做好这一时期的英语复习计划尤为重要.首先在复习过程中可采用"三轮复习方法. 一轮分册复习.三月中旬开始着手总复习 ...
  • 20**年九年级中招备考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2013年九年级中招备考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2013年6月的中考越来越近了,学生们的初三生活以越来越紧张了,为了帮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复习好英语,进而在中考英语考试中取得各自理想的成绩,我们九年级英语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认真研读 ...
  • 九年级(下)英语教学计划
    九年级(下)英语教学计划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众所周知,初三的下半学期是孩子们一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也可以说这段时期决定了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而中考英语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复习,复习阶段的成功与否也决定着中考英语的成绩.因此,为使英语 ...
  • 九年级英语中考备考计划.王海红
    九年级英语中考备考计划 王海红 2012-8-31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上学期成绩分析 本学期任教九年级两个班的英语.九年级(1)班共41人学习基础较好,但学习风气较差.九年级(2)班45人学习基础较差,但就几个女生成绩优异,带动全班学生学 ...
  • 九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1]
    九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明光市旧县中学 郑建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积极推行学校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制 ...
  •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分析报告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分析报告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分析报告 一.考试基本情况 试题质量:本次各科试题质量都很高.其中语文.政治两科学生感到有难度,但题目类型和中考接轨,重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各科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各段成绩分布:本 ...
  • 20**年-20**年上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2015-2016上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教情.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历史上册共有四单元二十二课的内容,第一单元重点讲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重点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三单元重点讲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四单元重点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 ...
  •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总结
    马桥初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中考已经结束.回顾一学期以来的九年级历史教学,面对考查内容较多.能力要求全面提升的形势,我努力用最小的负担帮助学生获取最好的成绩.反思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一些做法已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