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寓言四则教案新人教版 - 范文中心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寓言四则教案新人教版

12/15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 寓言四则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故事情节。2、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灵活地理解寓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查字典预习)法、合作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分钟)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

1、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二、自学指导一: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25分钟)

1、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2、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3、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下雨) 不筑,必将有盗..(盗贼)

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其家甚智其子(以„„为智)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靠近) 马无故亡而人胡(逃跑) ..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怎么就)居数月(经过)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返回) 家富良马(有很多) ..

其子好骑(喜欢) 堕而折其髀(落,掉下来) ..

胡人大入塞(大大地) 死者十九(十分之九) ...

此独以跛之故(原因,缘故) .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4、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三、自学指导二:通过讨论,理解寓意。(15分钟)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2、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3、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四、当堂训练:请你小结这两则寓言所揭示的道理。(3分钟) 提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五、作业。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ppt展示)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5分钟)

1、《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2、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二、自学指导一: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20分钟)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2、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3、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三、自学指导二: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15分钟)

1、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

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 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2、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学生此

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四、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五、作业(1分钟)

1、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2、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板书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问宙斯雕像 一个银元 赫尔墨斯问赫拉雕像 还要贵一点

问自己雕像 算饶头白送

更尊重———————算饶头

(讽刺盲目自大者)

蚊子和狮子

蚊子——狮子 蚊子——蜘蛛网

层次:宣战、交战 被俘、叹息

(弱)飞—冲—战胜 (强)飞—粘—被吃

吹喇叭,唱凯歌————————被粘住,被消灭

(骄兵必败)

智子疑邻

其子

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大亡其财

亦云

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

失马——得马——堕马——相保 (祸)—(福)—(祸)—(福)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
  • 20**年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3+江南4教案
    3 江南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图片,根据诗的句文字进行合理想象,感受江南荷花池的美丽和池中鱼儿嬉戏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指导书写生字:江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 ...
  •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济宁市文昌阁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课型 授课时数:68课时 授课教师:陈争艳.陈慧.张绪丽.郑春梅 [课程总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 ...
  •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以及主要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的含义: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第一单元 1.<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 文章主旨:< ...
  •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1
    字词 01 *在山的那边 一.字音字形 二.解释词语 1. 喧 腾- 喧闹沸腾. 2. 想 望- 希望. 3. 隐 秘- 隐蔽,不外露. 4. 诱 惑- 吸引:招引. 5. 一瞬间- 转眼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02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字 ...
  •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一.给生字写上拼音,再读一读. <寓言两则> 二.多音字组词.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 ...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案
    确定位置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用不同的表述来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来确定物体.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饿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 ...
  •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教案24-1-1
    第一课时:圆(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描述性定义,了解用集合的观点对圆的定义: 2.理解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和确定圆的条件: 3.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问题的能力: 4.渗透"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方法. ...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 教学设计 蒋艳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 ...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寓言两则教案
    9.寓言两则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 学会生字,理解 "窟窿 ""街坊 ""后悔 ""劝告 " 等词语的意 教 学 思. 目 标 3.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