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 范文中心

浅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11/07

【文章摘要】一直以来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操作风险,最近20年来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模型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操作风险的概念,总结操作风险的特征,简要介绍研究操作风险的意义。

  【关键词】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特征

  1 操作风险的定义

  针对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理论界和业界普遍认为,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有其独特性,而操作风险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中,致使过去没有引起金融机构的重视。对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独特特点,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大多数是以信用方式存在,因此其信用风险的集中度和广泛性程度要高于其他行业;另外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以利率和汇率的方式报价,因此也面临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市场风险。然而,随着近几年对操作风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金融业的操作风险也有着明显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了解金融业独特的操作风险定义对于管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操作风险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概念认为除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都归于操作风险。这种定义方式认为银行业的操作风险与其它行业的操作风险区别不大。而狭义的定义是认为只有与金融机构中运营部门有关的风险才是操作风险,以及由于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引起的潜在损失的风险。这两种定义范围或者过宽或者过窄。范围过宽会使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过多的关注一些细枝末节的部分而忽视较重要的环节;定义范围过窄则会使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引起操作风险的间接源头。但无论哪一种定义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操作风险辨识出来并进行管理而不产生混淆,这也正是业界争论的焦点。

  基于这种情况,一些金融权威机构纷纷针对操作风险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7年公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银行业面临的八大主要风险之一。并在2003年公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定义为:“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从该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操作风险涵盖了除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以外的银行内部大范围的风险。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介于广义与狭义之间。

  2 操作风险的特征

  2.1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既有联系又有其独特性

  2.1.1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

  所谓信用风险一般指信贷风险,即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致使其在贷款到期时不能偿还本息,或者不愿履行贷款偿还义务而给银行带来的损失。

  单从两种风险的定义上,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险。但我们同时也应注意,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信贷风险的风险源应分为两种:“善意”和“恶意”的。这里我们引入洛尔和波罗多夫斯基的观点:如果一个客户不能偿还贷款,不能简单的归为信用风险,一定要区别这是由于“正常的”信贷风险导致的,还是由于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工作失误或恶意利用银行内部管理、监督上的漏洞造成的。如果属于后一种情况就应将其纳入操作风险管理的范围。在我国的金融行业里更容易将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混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银行业的制度性缺陷造成的。我国的国有银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主权,但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拥有财产权、独立自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所以当面对政府的行政命令时,银行将不得不贷款给一些没有还款能力的国有企业,使一些企业以贷养贷,最终形成大笔坏帐。另外,一些员工利用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混同,无法对操作风险实施真正监管的机会,消极怠工或损公肥私、贪污腐败,导致我国银行业信贷坏帐数量急剧上升。正如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说到:“信用风险致使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操作风险才使银行风险的‘重要根源’”。

  2.1.2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有价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价格风险上的风险头寸上。有价证券及衍生产品的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自营交易。银行的自营交易是银行账户而非客户帐户持有的敞口头寸,银行希望通过自营交易承担价格风险而获得资本收益。然而由于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尽管银行在自营交易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能获得盈利,但如果不注意控制风险头寸,造成的损失也可能是灾难性的。然而这一点往往被大部分银行忽视。特别是对于衍生产品,由于衍生产品在我国是新生事物,人们还没有完全充分的认识并了解。如米兰银行在1989年由于轻率的变更利率导致了1.16亿英镑的损失。另外在美国加州奥兰治洲,其财务主管将当地的共享基金购买结构性债券和反向浮动利率债券,期望在利率保持不变或下降时获得巨额财政收益,然而利率却出乎意料的上升,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针对这种风险,我们的应对原则应是:如果不了解某一笔交易、业务或其风险,就不要去做。

  2.2操作风险的本质特征

  尽管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有时很难将操作风险清晰准确的与信用风险分割出来。但只要我们了解了操作风险的独特特点,将其与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区别开来将不是难事。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比,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点归纳如下:

  2.2.1操作风险涉及的部门非常广泛,几乎囊括银行的所有部门

  原因在于操作风险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银行的业务操作中,几乎涵盖了银行的所有业务。操作风险事件前后之间有关联,一般认为,相比于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是内部风险。外部事件独立于银行之外,不受银行的控制,但外部事件给银行造成损失则要通过银行内部的运作而形成。因此,操作风险关注的是银行面临外部状况的内部反应机制。

  2.2.2操作风险的形成因素复杂且难以辨识   银行风险管理部门通常难以确定哪些因素对于操作风险管理来说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引起操作风险的原因呈复杂化,如员工对产品的理解程度、产品营销渠道的拓展、员工道德问题等都可能引起操作风险,成因越复杂,相对应造成的损失有可能越大,因为它并不易于为人所识别,而通常易于辨别的操作风险,其损失规模能够得到控制。

  2.2.3操作风险发生多是由于内部员工违规操作或外部欺诈引起的

  当银行内部员工参与作案时,犯案得逞率较高,且潜伏期较长,金额巨大,因此危害性极大。其中的内部人员不仅指基层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同样会引发操作风险,而且由高层管理人员导致的损失危害更大。

  2.2.4对于操作风险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损失额往往较小;发生频率较低的,损失额往往较大。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发生频率高,但单笔损失金额较小的事件往往是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而低频高额损失事件是由于那些违法行为、外部欺诈之类的操作风险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但单笔损失金额往往很高。

  2.2.5操作风险的测量缺乏足够的建模数据

  操作风险种类繁多,要想准确把握,只通过质化管理不能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因此只能通过量化管理来加以预测及控制。但量化管理要以充足的数据为依据。由于操作风险是在近几年才受到关注的,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规定:“用于计算监管资本的内部操作风险计量法,必须基于对内部损失数据至少5年的观测。无论内部损失数据直接用于损失计量还是用于验证。”因此损失数据的缺乏也是阻碍银行业发展操作风险量化技术的主要障碍。

  3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意义

  就我国而言,操作风险日益成为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之一。媒体公开披露了许多关于操作风险损失的典型案例,如2002年7月中国银行纽约分行起诉信贷客户周某骗贷案,2006年济南警方破获的涉案金额6亿元的“12.12”特大金融诈骗案,这些案件都说明了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存在较大漏洞。同时,2010年涉案金额超101亿元的齐鲁银行伪造金融票证案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操作风险的危害。

  对操作风险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不透明等因素都制约了我国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应引起我国监管当局以及商业银行的重视。在2005年3月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其中提出指导意见,对规章制度、稽核体制、管理公开等方面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要求,对重要业务岗位人员轮岗轮调、操作风险管理透明等方面对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从对账制度、挂账项管理、章证押管理、表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改进等方面对银行的账户管理提出了要求。

  我们应当看到,虽然我国监管当局和银行业方面已经深刻意识到了管理操作风险的重要性,但从整体上看,我国银行业目前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还处于初步阶段,亟需银行业的管理者深思。

  【参考文献】

  [1][英]马克洛尔 列夫博罗多夫斯基编,陈斌等译《金融风险管理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11

  [2]巴曙松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6


相关内容

  • 加强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
    加强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是指银行通过传统柜台交易渠道办理各种业务过程中,由于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通常是由于制度不完善. ...
  • 风险管理(1)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 1.风险文化中最为重要和最高层次的因素是(B) A.风险管理方法 B.风险管理理念 C.风险管理制度 D.风险管理系统 2.(C)是针对未来特定时段,计算到期资产(现金流入)和到期负债(现金流出)之间的差额,以判 ...
  • 银行业风险状况
    一.银行业风险状况 (一)信贷资产质量状况 截至2010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4549.1亿元,比年初减少424.1亿元,不良贷款占比1.30%,比年初下降0.28个百分点.银行资产质量为历史最好阶段.但是,银行业信贷资产仍存在较大潜在 ...
  •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银行同业间的竞争越来激烈,这也有效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随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银行融资业务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贸易融资业务风险也越来越显露出来.本文分析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并进一步对如何防范 ...
  •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业银行在业务中需要注意安全,规避风险,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要坚持"效益,安全,流动"的原则.本文分析一些国有商业银 ...
  •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 作者:李雪峰 来源:<商情>2016年第05期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消费观念也悄然发生着转变.目前,各种信贷业务越来越 ...
  • 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中的风险隐患和对应措施
    [摘 要] 伴随着中国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目前商业银行的竞争愈发激烈.衡量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重要的考量这个银行的客户数量.AUM资金量.中间业务的拓展.公司工资代发数等.经实际工作调查,商业银行的这些业绩与客户的体验感息息相关.为了 ...
  • 浅谈银行内部控制
    浅谈银行内部控制 内容摘要:银行内部控制就是银行管理层为了保证管理和业务目标的充分实现,制定并组织实施的对内部部门和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制度.措施.程序和方法.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对于保证整个社会资金活动的正 ...
  • 浅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
    浅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 摘要:商业银行财务风险体现在其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与生俱来,不可避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作用凸显开来,然而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加.笔者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合与分析对当下的商 ...
  • 金融实训室建设方案
    银行模拟实训室建设解决 方案 2012.4.18 目 录 第一章 银行模拟实训室解决方案 .................................................... - 3 - 一.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