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多边形内角和教案 - 范文中心

苏教版 多边形内角和教案

11/26

课题: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方法,并能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

问题;通过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的推导,体验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索、推理、归纳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

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方法。②、通过

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

法。③通过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相互间的交流,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望。同时,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探

索和创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和公式。

难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

三、教法学法设计:以教师的精讲、点拨引导为主,辅以引导发现、合作交流。

四、教具、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不仅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且还利用

多种方法来验证,谁能说一说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设计说明】直接提出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把学生引到本节课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为新课学习提供知识铺垫。 (二)引申思考,探索新知

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不仅仅只有三角形,还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像这样的

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其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多边形的内

角和。

(1)探究活动一:探索四边形内角和。

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内角和为3600,那么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你是怎么得到的?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交流,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做法①测量法。量出任意一个四边形每个内角度数,然后相加为360°

(让学生明确使用这种做法的缺陷是往往会引起误差,得不到预想的结果)

做法②拼图法。把四个角拼在一起刚好是一个周角360°

(让学生明确使用这种做法的局限性,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采用这种办法验证四边形的内

角和。)

教师在做法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

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 A D 连结AC,四边形的内角和为2×180°=360°【设计说明】通过活动一的探究,学生易把四边形分割成

三角形,从而把四边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有效的 C

联系起来,求出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这个环节着重渗透分

割转化的思想方法。为探究n边形的内角和做准备。

(2)探究活动二:探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①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

A.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º的和是540º。

B.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º加上360º,结果得540º。

交流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º,七边形内角和是900º。 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

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考 ①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②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③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

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4-2)个180º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5-2)个

180º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6-2)个180º的和,七边形内角和是(7-2)个180º的和。

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º。

发现3: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5-3)条对角线,将五边形分成(5-2)个三角形, 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6-3)条对角线,将六边形分成(6-2)个三角形……

那如果用n表示边数,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你能用n 来表示吗?请你在作业纸上试一试。

交流得到:可以引(n-3)条对角线,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º

【设计说明】逐步增加图形的复杂性,再一次经历转化的过程,加深对转化的思想方法的理解,体会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复杂的思想方法。

想一想:把一个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可以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除利用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外,还有其他分法吗?以四边形为例。

学生动手并与同伴交流,老师归纳,多媒体演示。

【设计说明】让学生再一次经历转化的过程,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 问题:(1)小丽家有一张六边形的地毯,小丽绕各顶点

走了一圈,回到起点A,他的身体旋转了多少度? D 如:六边形外角和等于多少度?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作适当点拨。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发现: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问题(2)n边形外角和等于多少度?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进一步 6 论证六边形外角和等于360°。即:六个平角减去 六边形内角和等于六边形外角和360°

(3)进行类比推理并小结:n边形外角和等于n个平

角减去n边形内角和,与边数无关。

180°n-(n-2)·180°=360°

总结:n边形外角和等于360°

【设计说明】经历现实情况引出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类比和扩展方法的使用,使学生掌握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方法。

(五)课堂小结

问题: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说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再一次发展学生的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内容

  • 初二数学三角形教案
    三角形学习教案 学生: 教师: 日期: 201 年 月 日 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重要线段的概念: 2.掌握三角形的三边间的关系: 3.会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公式计算角度. 难点重点1.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条重 ...
  •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1.我用一种新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即:"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 讨""问题的解决"和"应用与发展",各个流程之间衔接紧凑 ...
  • 矩形的判定教案
    20.2矩形的判定 教案 荆紫关一中 李俊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经历并了解矩形判定方法的探索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能根据判定方法进行初步运用. 2.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判定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 ...
  • 初中数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教学案例
    <多边形及内角和>教学案例 讷河市孔国乡进化中心学校刘桂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 ...
  •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教案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知识梳理] (一)三角形概述: 1.定义(包括内.外角) 2.性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⑴角与角:①内角和及推论;②外角和;③n边形内角和;④n边形外角和. ⑵边与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⑶角与 ...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几何知识点及类型题复习
    三角形全章复习 知识点一: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_________上的三条线段___________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 ⎪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_____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 ...
  • 初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总结及练习
    知识要点: 1.判断三条已知线段a .b .c 能否组成三角形. 充要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当a 最长, 且有b+c>a时, 就可构成三角形. 证明: 2.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________________ ...
  • 初中公式定义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 浮=F'-F (压力差) (2)F 浮=G -F (视重力) (3)F 浮=G (漂浮 ...
  • 几何与图形
    第1课时 三角形 一级训练 1.已知在△ABC 中,若∠A =70°-∠B ,则∠C =( ) A .35° B .70° C .110° D .140° 2.如图4-2-14,在△ABC 中,∠A =70°,∠B =60°,点D 在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