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辩证观点发展思维能力 - 范文中心

培养辩证观点发展思维能力

07/05

  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随着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问题的解决,人类已有一整套科学的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所有这一切无不充满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素. 本文试图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这方面作一些论述与探讨.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离开教材内容的空洞说教是行不通的,应从数学内容和方法中,发现其辩证思想因素,通过教学活动进行灌输和渗透. 有意识地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实例、实践引导学生认识辩证法,通过分析矛盾培养思维的辩证法,将思想教育的方法传授融会于课堂教学中是很自然,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利用教材内容本身的思想性培养辩证观   数学本身就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研究教材,组织教学,革新教法,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 在教学中培养认识论的唯物论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解题思路探索过程的暴露,变教师传授过程为学生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通过对概括过程的参与,纳入认知结构,成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这是几何的一个例题,在学生理解该命题并完成证明后依次让学生参与提出一连串新的问题:“顺次连接菱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可分别得到什么图形?”“如果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图形分别是菱形、矩形、正方形,那么原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四边形?”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对原命题赋予新的内容:随着图形的变化,条件的加强,命题的更新,达到对该类型问题本质上的理解: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图形是由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关系而确定其形状特征的. 最后让学生针对这一探索,证明过程并写一篇短文,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认识上的辩证观,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对立统一观点   数学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充满了辩证规律,既对立又统一. 如数学中的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又如正负数,有它的物质性,现实中存在着意义相反的两种量;正负数又有它的辩证性,既对立又统一,没有正,就无所谓负,没有负,也无所谓正,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 又如完全平方与因式分解可用统一公式表达为(a + b)2 ■ a2 + 2ab + b2,其正向表示完全平方的展开,逆向则用于因式分解,同一公式表现了事物的两个侧面,而这两个不同侧面又统一于一个公式. 又如揭示方程(组)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的关系.   总之,数学用自己特殊的表现方式—语言、符号、公式等明确表示出了多种辩证关系与转化,大量数学内容之间的本质关系是辩证关系,在教学中加强渗透,揭示这种关系能使学生不断心领神会发展辩证观点.   二、在解题的思想方法中培养辩证观   在解题教学中恰当地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形成辩证观,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拟就这方面举几例加以说明.   1. 运动与静止“静止”   “静止”与“运动”是事物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既对立又统一. 曲线(如圆)既可看作相对静止的图形,也可看作运动产生的轨迹;常量,既是相对静止的值,也可视为取一个值的变量或变量运动中的某一“瞬时”值. 在解题的思维中,可用动的观点来处理静的数量和形态,也可以用静止的方法来处理运动过程和事物. 通过“静止”与“运动”的相互转化,打破思维受“静”的约束和“动”的牵制,看到问题的变化与新意,发挥想像力,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发散思维能力.   2. 特殊与一般   从特殊到一般,也就是从具体到抽象,这是认识论的基本规律. 对于一个较为抽象的问题,也是学生最感棘手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可引导学生分析该问题的几种简单,特殊情况,从中归纳,发现一般问题的规律;亦可透过现象,舍弃事物非本质细节,把抽象问题化为具体的、形象的模型,提高感性认识,使问题的实质一目了然. 反之,我们还可以把实际的具体的问题抽象为更一般的数学问题加以解决. 反映到数学思维上,这也是进退互用的一种辩证策略.   例2:试证明,不论m取何实数,抛物线y = -x2 + 2mx - m2 + m - 1的顶点都在同一定直线上.   此题由于参变量D真的可变动性,往往给学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在求出抛物线顶点坐标户(m,m - 1)后,考虑化一般为特殊,即取m = 0,m = 1两个特殊值,和其顶点坐标为A(0,1),B(1,0),易求得过A、B两点的直线为y = x - 1,此时再返回一般情况,进行验证,即点p在直线y = x - 1,问题得解.   3.整体与局部   数学上,常可借助某些“局部”问题的内在本质联系,通过“整体”分析,利用整体性的思想方法来解决. 反之,亦可把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当作一个“整体”,根据其知识结构特征,通过等价变换于若干“局部”命题,然后逐一加以解决.   例3:已知x2 + 3x - 1 = 0,求6x3 + 20x2 + 7的值.   若按常规,先“局部”求数值再代入求值将不胜其烦,可从已知条件“整体”考虑,结合所求代数式的特征“局部”分散加以解决,即将已知条件“整体”转化为x2 + 3x = 1,而6x3 + 20x2 + 7 = 6x(x2 + 3x) + 2x2 + 7 = 9这种“整体”与“局部”辩证意识的解题策略简捷明快.   此外,解题思想方法中的递推与逆思,综合与分析,穷举与归类等诸多方面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辩证关系.   三、结 论   数学思维辩证策略的核心是重视事物的数量,形式与结构的内在矛盾,在思想方法上用联系、渗透、转化的观点来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从培养思维品质和能力出发,重视辩证观的启导,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相关内容

  •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蒋初平 德育,简单说来就是教会学生符合社会规范的为人处事的道理,它的影响大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因此,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不容忽视.培根曾说过:" ...
  • 辩证思维能力如何渗透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
    摘 要:本文主要是要求学生对函数概念有正确清晰的认识,以熟练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培养辩证思维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概念形成 函数表示法 辩证思维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函数理论是高等数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近代科学 ...
  • 化学教学法课程指导书
    现代远程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法> 课 程 学 习 指 导 书 作者:韩春亮 2009年 3月 课程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优劣.好的学习方法使你事半功倍,不良的学习方法使你事倍功半,因此学习<中学 ...
  • 关于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
    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2)要求学生对生物的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组织辩论赛,培养学生独 ...
  •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总结篇)
    1.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1.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 六.结合个人专业实际,论述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对提高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素养的作用. (结 ...
  • 有效思维与成功
    有效思维与成功 山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胡中海 摘要:思维前人所做研究成果颇丰,多集中思维的误区,思维的心理学机制的研究.关于成功,也有许多的论述.本文意图从有效思维的角度来探讨关于成功的问题. 关键词:思维成功有效 问题提出 成功是什么? ...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教案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框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授课课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第四课时) 二.[授课人]: XXX 三.[授课时间]: XXXX 四:[教学内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近代形而上学唯 ...
  • [教育读书][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教育读书]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康 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作为一代思想泰斗,他提出的"三大批判"构成其伟大哲学体系.其实,他在教育学上,不仅以哲学家 ...
  • "创新发展"理念的哲学思考及其意义
    重视理念引导.尊重客观规律,是习近平总书记思想论述的一个显著特征.他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再次强调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 ...
  • 20**年山西省[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重点
    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