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翻译素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 范文中心

浅谈翻译素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1/14

浅谈翻译素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王 杨)

(西北民族大学 英语教学论 外国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 为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翻译教学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以达到自我完善,而翻译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翻译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涉及到教学资源和手段的利用、师生关系的转变、“教育环境”的拓展以及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本文从课程结构入手,通过翻译实务、基本知识、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想史这四个部分具体讨论翻译素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翻译素质教学;课程结构;

翻译教学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以及这个社会所赋予的重大任务,要做到不断提高,唯一的出路就是克服因循守旧的作风,做到急流勇进,尽最大努力实现自我完善。这不仅是翻译教学应具有的最积极、最进取的一面,也可以说是翻译教学成败的关键。翻译教学自我完善的途径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改革,而翻译教学改革的任务就是实现翻译的素质教育。就翻译学而言, “素质教育”是指高水准的优化教育, 其长远目标是翻译教育和教学的完善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素质教育和教学”应完全不同于“应试教育”(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前者应具有以下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专业特征:

第一、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翻译(笔译和口译)能

力,包括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

双向转换和表达能力以及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

第二、 突破传统的“师生关系”的观念,充分调动师生的互动关系,将学生从被动的

接受者转化为主动的参与者。使师生双方都对教学计划的进行、教学环境的完

善、教学效果的达成负责。

第三、 拓展“教育环境”(其中包括教学小组、教室、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充分利

用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 力求达到课程结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整顿教学管理上的无组织、无秩序状态,

做到既符合翻译学的客观现状,又符合社会需求的客观实际。

本文将从课程结构入手,讨论翻译素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翻译本科四年制的课程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翻译实务、基本知识、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想史。现分述如下。

一、 翻译实务

整个翻译教育的实务必修课程按语言难度和技能、技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基础翻译(Elementary Translation)

2) 中级翻译(Intermediate Translation)

3) 高级翻译(Advanced Translation)

以上三项中基础翻译与中级翻译分布在本科一年级至四年级;高级翻译属于硕士课程。基础翻译第一阶段在本科一年级的两个学期完成;基础翻译第二阶段在本科二年级的两个学期完成。中级翻译第一阶段在本科三年级的两个学期完成;中级翻译第二阶段在本科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完成。这样分布的宗旨是要求学生通过密集的基本实务训练,掌握翻译基本技能,并向技巧过渡。这样分布的意义在于:

第一、 符合本科学生入学时的翻译基本水平的实际

从目前的情况看,考入翻译专业的学生入学时的翻译水平非常有限,由于学生在中学时没有受过(也不可能受到)扎实的翻译训练,一般只是做过一些高中英语课本中的练习,因此翻译能力普遍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专业的、系统的翻译实务训练,学生的翻

译基本水平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第二、 确保硕士研究生入学时的翻译基本水平

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实务基本训练的起点是“技能完成—技巧过渡”,而这一起点的翻译实务经验是至少3万字(外译中约2万字,中译外约1万字),如果欠缺这个翻译经验,就很难进入高级翻译培训进程。

第三、 确保理论学习具有基本的实务经验和理论领悟能力

翻译学是经验科学,理论则是翻译经验的推导、提升,其中包括翻译学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常识。如果学习者欠缺实务经验,那么可以肯定,就连基本概念和“道理”都很难与之沟通。一般说来,学生的翻译实务经验越少,理论领悟能力就越受限制。

二、 基本知识

翻译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基本知识课应包含以下10种:1)汉英基本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2)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3)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4)语义学(semantics );5)语用学(pragmatics );6)文体与修辞学(functional stylistics and rhetoric);

7)语言与文化(language and culture);8)美学常识(elementary aesthetics);9)翻译与传

[1]播学(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10)翻译与信息技术(IT and translation)。

以上10门学科都属于重基本知识,并逐渐向理论倾斜的课程。这些课程分布在四个学年中,可以在翻译专业开设,也可以由学生跨专业选课。考虑到在翻译专业开设跨专业课程的难度,由学生直接跨专业去选修相关的课程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比如,6)可以从中文专业选修,8)可以从哲学专业选修,9)和10)从新闻传播专业选修。另一个办法是从各有关学院敦请相关教师为翻译专业专门开设侧重翻译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课。

在翻译素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以上10种基本知识课以外,以下的两个基本原则也是要贯穿翻译教学始终的。

第一、 强化基本训练和基础教学

翻译是以认知行为为特征的经验科学。经验来自于实践,或曰“反复性实践”。因此,

[2]对翻译的体认、感悟、认知等等都源于实践、始于实践,或曰实践的反复。因此,翻译教

学如果脱离了这个基本点就必然会成为“空中楼阁”,不可能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一般说来,翻译本科(四年制)实务基本训练(中译外及外译中)一年级每周不应少于8小时(包括课堂练习、讲解及课堂讨论),二年级每周不应少于6小时。这都不包括学生课后做作业的时间。

基础教学指基本知识和理论教学,主要集中于一、二年级。翻译学的基本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化学(跨文化学)、美学和逻辑知识。此外,基础教学还应包括第二外语的教学,第二外语应作为一门必修课,学翻译的学生应该通晓至少两门外语。

目前的普遍倾向是基础教学比较薄弱,基本训练不够扎实。基本训练和基础教学与学生的基本技能紧紧相连,本科学生由于基本技能薄弱,在就业中就很难具有竞争性,这是翻译教育的重大缺失。

第二、 强化针对普遍性的教学

这里所说的“普遍性”也指“基础性”(elementariness )、“共同性”(commonness ),其对立面是“专业性”(specialization )、“专门化”(specialty )。翻译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训练还是以着眼于普遍性为宜,不宜过早专门化,使基本训练过于分散。事实上,当前社会翻译实务分工越来越细,仅“法律翻译”就有国际法、民法、刑法等等非常专门化的划分;国际法中又有海洋法、战争法、(国际)刑警法等等依旧非常专门化的划分,这显然是很难一一涵盖在教学和训练中的。一般而言,专业之别大都在词汇(用语)层,专业词汇借助于分门别类的工具书不难在较短时间掌握,因此翻译教学的关键应是普遍性和基础性。

三、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在整体性素质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理论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形态素质和习得素质至关重要,对确保翻译的素质教学至关重要。实际上,翻译理论教学与翻译实务相

[3] 结合,是科学的辩证统一,符合并体现整体性素质教学观。

翻译理论应当怎样教,这是一个极富争议性的问题。据目前的调查,翻译理论有两种基本教法。第一种教法是按中、外名家一个一个地讲,可以称之为“人物志式的讲授法”(Who ’s Who Approach)。例如,在授课时,教师可以罗列中外古今几十余位大家,或详或略地对其进行介绍。另一种教法是按课题一个一个课题地讲,可以称之为“课题式讲授法”(Topic Approach )。按这种办法授课,课题选择见仁见智,差别可以很大。以上两种教法,各有其短长,具体授课时可以由教师酌情采用。

较为妥善、有效的办法确实是二者兼顾,但要以课题作纵向连贯,以人物作横向铺叙、解释,即教师按理论系统的逐个问题阐述自己的理解和主张,并引入对该课题曾发表过重要见解的中、外代表人物的论述。至于究竟有哪些重要课题应该纳入讲解、讨论之列,则需要主讲教师善自斟酌,并与同行多多联系、商讨,既做到确保理论教学的指导作用,符合素质教学整体化目标,又做到有的放矢,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需要。

四、 翻译思想史

作为翻译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这门课关注翻译理论思想的发展沿革、流派、代表人物、历史功绩和不足之处等等。翻译思想史分为中国翻译思想史和西方翻译思想史,可以由一位教师分期讲授,也可以由两位教师分别同期讲授,做到中西对照、对比。此外,翻译思想史讲授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这门课应尽力与学生的翻译实务课程密切配合,与翻译理论课彼此呼应,使学生感到理论课确实很有启发性,甚至能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若能基本做到这一点,翻译理论教学就可以说有相当水准了。这也是翻译学科整体化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整体化素质教育的另一个目标是师生的“社会参与”,大学实现“开放式教育”,校园不再是“庭院深深深几许”。开放式教育使校园与社会息息相连,使学生除了接受“显性课程”(covert curriculum 即学生在校园内、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知识)以外,更可以接受“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 ),指学生从社会环境和文化体制中学习到的知识、价值观以及处理

[4]问题的能力。具体到翻译专业的本科学生,隐性课程包括校方组织的社会实践、学生翻译

组织或社团所接受的社会任务(translation case)、社会集团(公司、机构、团体)要求学生协助完成的任务(translation project),等等。“显性课程”是基础,“隐性课程”是拓展;二者只有有效地结合起来,才会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使用中获得提高。

素质教育的最后一个目标是多方位的专业适应性(professional adaptability),学校要在学生进入三、四年级以后,为适应学生志趣和能力发展的多样化而提供相应的选修课程、以及讲座,主要涉及以下五个领域:1)语言文学;2) 新闻媒体;3)科技资讯;4)财经商务;

5)法律政务等,由此而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翻译实务“展示厅”,以增添学生对翻译事业的期望、憧憬,增强学生的翻译事业心。

参考文献:

[1] 此课程设置参考了爱尔兰、瑞士、加拿大和英国的有关翻译的10所院校的BA 、MA 、

Ph.D 的课程设置。

[2] 穆雷.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朱越峰. 素质教育观下的翻译教学反思[J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6).

[4] 金利民. 注重人文内涵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 ].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3).


相关内容

  •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刍议
    校园-"K , -嘻t g-{教研版) 商务英语翻译敦学刍议 ☆薛 薇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影响,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译,然后i I :学qi 翻湃一些商务资料,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其中的文化信息.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
  • 高考改革之英语
    高考英语改革--何处是归途 视角一: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大限将至",中央方案迟迟未出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今年7月底之前出台.7月已过,仍无消息.这不是教育部在这 ...
  • 探究[高职英语]课程考核评价新方法
    [摘要]现行的高职英语考试方法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目前高职英语考试方法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高职英语>课程考核评价新方法――"驾证式"考核方法,供同类院校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 考核评价 新方法 [中图 ...
  •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1-9'ELA'1)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 息载体之一, 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 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 ...
  • 中小学年度工作总结
    xx小学年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在中心学校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学校以育人为本,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学期,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 ...
  •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摘 要: 本文以苏州大学英语更高要求0班级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调查材料为佐证, 揭示了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阐明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
  • 职业生涯规划小学教师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对职业的规划,更是对人生的规划.对自我的规划,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创造.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树立了人生目标,更将理想具体化,指明了奋斗与前进的方向.在自我职业规划之前,也许你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惊人的成就. ...
  • 英语(师范)就业前景调查资料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团队协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单位最看好的人才素质是敬业精神,其次是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这是适合目前人力资源配置也是最益于大学毕业生发展的基本素质.对于企业来说,必然要首先考虑自己的经济效益,有敬业精神的员 ...
  • 体育毕业论文模板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 学院 体育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编 号: 论文(设计)题目: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学 院: 体育学院 专业: 体育教育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 ...
  •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情景模拟训练的应用
    第10卷 第4期 2008年12月南 京 邮 电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 ons (Social Sc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