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 范文中心

如何理解"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05/28

如何理解“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改的实践中,有些教师把握不准或理解不充分,因此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就出现摇摆不定的现象。在有人听课时,过分造作,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进行表演,而平时上课则仍然回到老一套。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相关理论有所了解。

首先,是自主学习。根据学习者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控制程度,人们往往把学习划分为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因此,自主学习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他主学习则与之相反,体现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

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表明: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正在学习的内容有好奇,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所以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尽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在数学的学习情境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数学学习内容有关的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或合作,独立地或互助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这里指的探究不需要象专业人员那样探究深层次的、尖端的问题,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研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与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合作学习,也叫做小组合作学习。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程改革对“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强调,是因为我们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些做法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

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对其它学习方式的排斥,我们谋求的是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平衡,寻求的是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一种最佳协合状态,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有条件的,尤其我们所面对的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教师的有效引导。过分地强调学生自主,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作用,自主发展有可能变为“自由发展”,这样就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这是我们教师在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另外,在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我们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习惯,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学习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在主动性基础上由他主学习不断向自主学习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渐进的,我们要注意根据学生现有的基础,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主学习应该是探究、合作学习或有意义的学习的前提。强调探究学习是针对过去被动接受的学习而言的,旨在通过让学生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使他们能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理解,但并不排斥探究以外的学习方式。强调合作学习是针对学生过去学习中缺乏合作而言的,在课堂教学中应强调合作与独立并重,合作应以独立为基础,既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的技能技巧,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中,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相促进。

随着学习方式的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改变,就学生的学习行为来说,由于个性的差异,学习的快忙总是免不了的,我们在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照顾大多数学生,多关心学习困难学生或通过合作的方式使学生互相促进。

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我们认为,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宜采取以下策略:

1、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注意把教学的内容,根据要求转化为问题串,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行为,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活动的素材和情境。

如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有理数的乘方》一节中有这样三个实例:

(1)、某个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个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分裂成多少个?

(2)、一张厚度为0.1mm 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2×0.1mm,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mm ?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mm?

(3)、《棋盘上的学问》

这些问题都酝藏着一个奇妙的数学规律,教师可以取其中的一个实例作为重点,如第(2)个问题,让学生猜一猜,到底有多厚?然后再找一找其中的规律,最后再算一算。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促使学生通过自学与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学生自主学习要与教师讲授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讲授为辅。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排斥 教师的讲解,自主学习的教学要接纳其它有效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由于缺乏背景知识或认知策略不当而陷于困境时,教师就必须给以讲解点拨;教师的讲解是为了帮助学生能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以便及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

3、个人的自主学习和与同伴合作学习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表现为个人的思考探究和与同伴合作学习,个人的思考探究,是同伴间开展合作活动的基础。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提出下列问题:

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

(1)按上图的方式,搭两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搭三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

(2)搭10个、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你是怎样得到的?

(3)如果用x 表示用火柴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 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的操作、实践,小组交流,学生从多角度中去思考、去发现,有了如下一些结果:3x+1、4+3(x-1)、4x-(x-1)、x+x+x+1、2x+x+1、2(x+1)+(x-1)等等不同的表达形式。

4、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活动。

自学。包括阅读、尝试练习、搜集整理资料等。

讨论。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民主教学气氛,并通过组织与引导,激发、鼓励学生放开去想、去说、去做。

操作与实验。操作与实验是重要的自主学习活动,对创新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在开展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评价。要提倡学生参与评价,形成学生自觉、主动、积极评价的教学民主的风气。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评价,学会评自己、评同学、评教师;评错误、评正确、评最佳;评结果、评过程、评方法。

新教材的各个章节为以上各种形式的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它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去挖掘教材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知识与结论。。

学习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后会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对“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倡导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充分发展。实际上,学习方式不仅仅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它也会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影响,因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 的转变为前提的。因此,可以这样说:课改,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式
    [引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汇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 一.基本模型 拓展延伸 平等对话 合作探究 自主研读 激疑生疑 深读启思 精读领悟4 初读感知 模型说明: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学习主要以"读"为 ...
  • 初探"三动五自主"英语课堂模式
    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  李玉清  邮编:223600 [内容提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构建适应新教材.适应新时代的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的新型课堂.优化 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关键词 ...
  • 小学科学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科学"合作互动.自主探究"课题 研究 辛店学校 科学课题组 课题全称:新课标下小学科学"合作互动.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教学实践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实验的指导思想 以 ...
  •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共10篇)
    篇一: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第一课时>说课稿 (鞠躬)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是1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乘法 ),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 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阶段来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 分数乘 ...
  • 王亚男校长双向五环
    打开信箱,收到谈主体多元"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的,具体明晰完整,略作改动,附录如下(括弧内的文字是我加的小注): "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结构说明: (一)"双向": 指参与教学活动的两 ...
  • 课堂教学疑难问题与教学对策
    课堂教学中疑难问题与教学对策 221200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 袁保金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省已经进行五年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 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1)知识.技能上的衔接问题 初中教材内容通俗具体,题型少而简单,每一 ...
  • 评课常用语
    评课: 1. 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 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2. 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3.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 ...
  • 十年课改基本失败
    十年课改基本失败 来源:<校长>杂志 新课程改革理念,已历经10年了.现在,进行改革或宣布基本失败已经是时候了."自主.合作.探究"不可能是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但教师培训却需要"自主.合作.探究 ...
  • 整合课标准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评价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评价>解读 一.关于教学目标 1.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教学目标应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方法与习惯三个维度去确定,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
  • [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宁夏吴忠市朝阳小学   薛晓宏  王蓉萍 一.研究背景意义 我国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沉闷的课堂凸显了生机与活力,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