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男校长双向五环 - 范文中心

王亚男校长双向五环

10/02

打开信箱,收到谈主体多元“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的,具体明晰完整,略作改动,附录如下(括弧内的文字是我加的小注): “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结构说明:

(一)“双向”: 指参与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双边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合作,达到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最优化教学效果。

(二)“五环”: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五个相连的基本环节

第一环: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第二环: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第三环: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第四环: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第五环: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双向五环”基本模式详解:

第一环: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一)学生预习

1、预习的内涵

高效课堂下的学生预习,是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根据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家庭、伙伴、互联网、图书馆等学习资源自主(“自主”应去掉)展开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

2、预习的作用

预习是高效课堂学习的核心基础(“核心基础”二者兼而有之,似不妥,“基础”更为准确),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引导学生“先学”,提高学习效率。

3、途径与方法

学生预习的环节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多少、难易设计在课前、课中的某一环节之前均可。预习一般有以下五种方法:①课

本标记预习法; ②温故知新预习法;③扫除障碍预习法: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扫清学习障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学生能自觉地去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④尝试解题预习法:通过尝试练习,试解教材后的思考练习题,以达到初步理解内容的预习方法。通过试解,哪些已知已会,哪些难懂不会,一下子就检验出来了。这样做可使预习更具有针对性。

(二)教师导学

1、导学的内涵

导学是指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导学案,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预习,同时通过启发、点拨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疑难,即“授之以渔”,主要在于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导学的作用

明确学习目标及任务,激发学习兴趣,提示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3、途径方法

导学的方式有很多,主要采用的是“导学案导学”,也就是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练案)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 “教学合一”的文本。其核心就是从学生的当前情况出发,在教师占有大量资料和综合把握的前提下,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导学、导练、检测。在高效课堂上导学案被称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课堂学习是否高效等,导学案起了关键作用。

(2)导学案编制的目的

①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被形象地称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②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课堂动态生成情境;③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效结合;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⑤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学习的分层次和个性化,体验知识的超市自选。

(3)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要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尤其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注重学习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导学,分层目标,分层训练,分层达标。在具体编写时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①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与传统教案不同,传统的教案形式是立足于教师“如何教”,而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如何学”,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导学性原则:“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的安排,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③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分层探究,有序引导,逐步生成,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教材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所以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导学简单化。”

④层次性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⑤ 实用性原则: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价值。在编写导学案时要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现有学习能力和老师自身的需求出发,合乎学生使用和老师自己使用,操作起来简便易行。

⑥规范性原则:导学案虽然具有学科特点,但从导学案编制流程、导学案的基本组成、格式要求、容量要求等方面要统一规

范。

教师引导学生要以导学案为抓手,不仅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同时,为使“教师导学和学生预习”双边活动有机衔接,建议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预习方法、学生年龄特点、班级学情等因素来采取适当的导学方式。有时可能课堂上生成的不是导学案中的预设导学,就要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智慧,灵活调控课堂,不能照搬模式。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老师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

第二环: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一、学生合作

1、合作的内涵

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合作学习是基本学习形式之一,小组是合作学习最基本的学习单元,也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得以落实的有效载体。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主动性,实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思维方法的优化互补,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能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合作学习有几个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于共同互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合作学习后要及时发现整理问题,为小组展示做准备。

2、合作的任务

①在学生个人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同质对学和异质帮扶,解决导学案中预设的学生自学、互学后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学生自学、互学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③发现收集整理问题,为小组展示做准备。

3、途径与方法

(1)问题主线,对学、群学

学生合作学习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首先通过同质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异质对学再解决前两次存在的问题,最后组内群学,统一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步骤与结果。要提倡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鼓励组内质疑。不能够统一思想的题目用红色笔标注“?”号,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留白,请教老师或等待大展示环节听取别组意见。教师要注重巡视、调查各学科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2)着力抓好,小组建设

①小组划分: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建议cc 组的孩子坐在aa 组与bb 组中间,五六年级最多以六人小组为宜,三四年级可以四人一组、二年级以两人为宜。

②确定组长:小组学习的成败关键在于组长,所以确定好的组长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个小组一般选取两名组长,一正一副。一般来说选组长的标准主要看两点:一是成绩要好,二是组织管理能力要强;三是有为大家服务的愿望,并有很强的责任心。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组长可轮流担当,这样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充分

自己的智能强项,都能得以培养提高,以便更好的发挥团队学习的效应。

③培训组长:定期培训小组长,充分发挥组长的组织学习、引领示范、检查督促的作用,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④组织角色分配,建立责任互赖:要想使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进入一种“荣辱与共”的境界,就要合理的分配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使小组成员间积极地相互依赖,每个组员都对小组尽心尽责。因此,要引导小组成员共同协商确立每位成员的角色,并明确责任。比如:主持人:负责组织小组进行小组活动和评价;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决议和评价的分值;公正员:负责如实的汇报小组的活动状况,处理矛盾;噪音控制员:负责小组活动时的音量及纪律状况;联络员:负责为小组收发作业。

⑤建设小组文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集思广益,让他们凝聚全组合力,提出小组名称和口号,设置小组目标,制定组纪组规,创办小组墙报,张贴小组照片,展示小组评价,初步构建小组文化。

⑥建立小组评价管理机制:在合作学习中,一定要强调小组评价,评价不仅仅是评“对不对”、“好不好”、“棒不棒”,也不单单是一句鼓励赏识的话语,评价应该是多元的,真正的评价不是甄别优劣,而是引领发展,激发学生内驱力,增强小组凝

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价就是武器。用好这个武器,它会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小组评价遵循的原则:①评价功能具有多元性。在高效课堂上评价功能的多元性概括地讲表现为即时性、纠错性、激励性、导向性、延展性、实效性等方面。②评价内容具有全面性。比如就学生展示环节而言,可以从展示的姿态是否大方、是否面向同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讲解是否脱稿、声音是否洪亮、是否有肢体语言、是否有对方法和规律的探寻总结、是否有拓展生成性的表演(如自编口诀、小品、朗诵、唱歌、作诗等等)等等。就板书而言,是否认真规范、是否使用了双色笔突出重点、易错点和关键点。

③评价手段具有多样性。在实践中教师有许多评价的办法,如笑脸、哭脸、大拇指评价办法;“一拖二”捆绑式评价办法;红黄绿牌制度评价办法;基础分与提高分评价办法;星级评价办法;等级评价办法等。还有班级每周一次评选最佳小组长,优秀记录员;学校每学期积极开展班级评选优秀合作小组;许多班主任把评价与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进一步引领学生更高层次的合作。采取何种评价手段也要视学段情况、学生喜好、发展阶段、个体需求等选择。

(二)教师参与

1、参与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教师更应该全方位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促进者。

2、参与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在参与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起到体现以下作用:组织、引导、合作、激励、解疑等。

3、途径与方法

合作前教师应作为引导者,精心设计合作内容,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合作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解惑、激励,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

任务;合作后教师应对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价。

(1)首先应注意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当学生自主学习出现障碍时,问题解决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很好完成任务时,教师要抓住这些最佳合作契机,给予外部激励,明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合作学习。

(2)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合作学习的主题,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就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否则他们会抓不住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

(3)教师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4)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及时走下讲台巡视,参与到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小组中去,积极地看,认真地听,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以便及时给予点拨;同时要从宏观方面调控课堂,防止延误课时,防止学生思维分散后偏离学习重点。一旦发现学生有独特新颖的见解,就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促使他们更加踊跃地思考和学习,同时也给同学们一个示范,让其他

的小组成员更加积极思考。

(5)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要在此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合作学习后要赏识学生,让每位学生能进行自主管理,互相约束,又互相激励,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井然有序的高效进行。

第三环: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一)学生展示

1、展示的内涵

所谓“展示”就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导学案里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地探究,并将自己或本组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要求展示自己组提出的有价值的、未解决的问题以达到成果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目的。

2、展示的内容

展示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

案的重复性讲解,统一答案。要突出展示的三大原则,即问题性、互动性、创生性。也就是说展示内容应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即问题性;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的一些规律等,即创生性。课堂要展示的既有学生对学习目标中重点内容的解读,也有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发现和感悟,还应该有本组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更提倡有就某一问题的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3、展示的作用

展示可以让不敢开口说话的同学变成滔滔不绝的演说能手,可以让快乐的思绪得到自由地释放,可以让学生变成像模像样的小老师,可以让合作精神之花灿烂开放,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可以让的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得到培养。

4、途径与方法

(1)展示形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组内展示(小展示);一种是组间(班内)展示(大展示)。组内展示是由小组长各自组织的在组内进行的展示,目的是展示个体尚未解决的问题或一些生成性的问题,组内进行第一次思维碰撞,组内展示应关注学困生的接受情况,解决最为基础的问题。组内交流还未解决的问

题由学习组长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进行组间展示。

组间展示是全班范围内由教师组织的展示,各小组按一定的方式汇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本小组的独到见解。

(2)展示方式:互动性是此展示方式的原则,即要在展示时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具体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方式,①陈述性展示,即用语言简明、扼要的表达自己或小组的观点;② 实践性展示,即用板书或学具等实际物品协助表达观点。第二种是个性化展示,注意引导学生乐于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个性化展示,如小品、课本剧、歌曲、相声、快板、朗读、作画、美文等均可。值得注意的是个性化的展示应遵循这样两个原则:一是要求一切形式都必须为内容服务; 二是要求展示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展示是有时间限制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要展示的内容圆满地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展示时要直入主题,言简意赅。

(3)展示指导:改革初期,学生对展示的各个环节及要求肯定比较生疏,所以初期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①站姿的要求:发言的学生假如需用板书协助说明观点时,一定要侧身而立,不要挡住旁边同学的视线。②语言的要求:发言时声音要洪亮;语言尽量简洁;注意用语文明礼貌,如对提出建议的

同学说谢谢等。③发言顺序:组内发言时,可由小组长制定,也可由教师根据情况来制定。组间展示时,一般按照目标问题的顺序进行。可以由小组派代表发言,也可几个同学发言,其他做补充或质疑(同组、同问题者优先)。

(4)展示误区:①一方面要限制优秀学生的课堂参与次数,班中的优秀学生一节课最多参与两次。将更多的机会让出来,让潜能生有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对于能够比较成功参加课堂展示的潜能生要给予更大的表扬和赏识,比如教师语言的直接肯定或小组加分时有所区分。② 对于班级人数较多的班级,不要认为组间展示时每一个小组都必须有机会展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一方面时间不允许,另一方面对同一问题的反复展示,浪费时间,反而造成低效。因此人数多的班级可以采用竞争的方式,哪一组先做好展示的准备,那一组就先展示,其他补充、质疑,教师对听得好、补充得好的小组同样提出表扬及肯定。

(二)教师激励

1、激励的内涵

这里的激励,不仅仅指表扬学生,应该包括追问、引导、纠错、引发互动等,尤其是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教师角色

发生改变后,教师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需要做到:备课充分、预设到位、认真倾听展示内容、及时进行评价,做到干预而不干扰。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展示阶段,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体态、分值、物品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评价、反馈,已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的作用,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完成。

2、激励的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就像《学记》中所说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这个表达比较贴切。具体体现在:点拨、追问、即时评价等。

“激励、唤醒、鼓励”是教师组织课堂的三大法宝,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精彩的课堂激励评价,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激励应该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现在主要说说在学生展示时教师的激励。

3、途径与方法

教师的激励方法可以分两种。

显性激励:如对学生的回答直接给予语言上的肯定,但切记评价语言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要用“很好”两字代表你所有的肯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说一些激励的语言,如:在这个问题上,你可以当老师了;你分析问题这么透彻,老师真希望每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真爱动脑筋,这么难的题你都能解决!你好厉害!敢于向书本提出问题,你的勇气令人羡慕等。还可以用一些亲昵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加分等表示对个人及小组的激励。

隐性激励: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课堂上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挖掘各科教材的兴趣点,使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性知识。运用情感的激励法、唤起注意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竞赛评比法、小品表演法、分组结对法、擂台比武法等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这一境界。

第四环: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一)学生探究

1、学生探究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过程。这种形式符合学生学习的身心特征,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集中在一起,进入到一种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如果说学生在第一环节中已掌握了50%知识,第二、三环节掌握了30%知识,那么,第四环节就是着力解决全班大多数学生剩下20%的知识问题,以及随机产生的知识生成点。

2、探究的作用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使学生通过对疑难问题的讨论和争辩,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更准确、更全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而这些终身学习的品质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

3、途径与方法

(1)使用“问题生成表”,引导学生自主生成探究问题

以问题为探究载体,问题生成的过程同时也是问题思考探索解决的过程,是学生知识内化、创造发现的过程。因此,学生探究,关键是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投入到问题探索中去。为此使用“问题生成表”,引导学生学会筛选问题,根据学习需要对众多问题作出评价,协商确定值得在全班交流探讨的主要问题,而对于那些价值指数不高的枝节问题,则留在小组或课后探讨。

(2)重视独立探究,倡导合作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让学生独立探究,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知识。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独立探究,才能使他们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3)允许选择自己喜欢的探究方式,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

探究的形式有很多种。阅读教材,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并

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系统,是一种探究;动手实践解决问题是一种探究;对话交流,质疑问难、自我发现,互相发现,互相启发,也是一种探究。但不管哪种方式,老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觉得有效的方法学习,指导他们不断地优化学习方法,才能实现探究学习的价值,努力提高学习效率,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探究成功的乐趣。

(4)多向交流,有效探究,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

探究应该有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每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学生可以交流辩论、可以相互借鉴共享„„这里交流互动环节老师们容易忽视,交流不是学生向老师汇报,而是向所有学生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探究结果,这也就是倾听的问题。在倾听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主动地吸收其他同学的好的做法、主动地思考和倾听,从而取长补短,有利于揭示规律。

(5)探究活动要有可操作性

探究活动不需要太复杂的条件,要让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得到一定的收获。探究活动内容不宜太难或太易,太难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的信心,太易会失去探究的意义。(以上五点讲的都挺

有道理,但缺乏具体落地的东西,没有化整为零,操作性不强)

(二)、教师引领

1、教师引领的内涵

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才能和学生有效探究相得益彰。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领者而不是指使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除了要创设探究氛围,还要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随机抛出充满智慧挑战的问题,要发挥组织者、协调者、点拨者的作用,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保障自主解决问题的课堂秩序,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涨的探究热情,促使探究活动的有效进行。

2、教师引领的作用

(1)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会相机抛出充满智慧挑战的问题,发挥组织者,协调者,点拨者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3)保障自主解决问题的课堂秩序,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涨的探究热情,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进行深度思维的思考,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究者。

3、途径与方法(以下五点都是在办公室想出来的灰色理论,缺少实践的鲜活性)

(1)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线索提示

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不应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为了保证学生真正参与探究的需要,只呈现一些提示性的线索,并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这种提示性的线索,应该是及时的,建议式的,或提供方法指导,或帮助制定可行性方案,或启发学生进一步预测等。

(2)激励学生,把研究引向深入

教师一要不断鼓励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就想方设法自己解决,扫清进行探究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二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向深层次问题迈进,逐步获得探究学习的自我学习法;三要鼓励学生拥有独特见解,要使学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

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勇于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在巩固学生探究意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探究学习方法;四是引导学生不仅会发现和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善于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就成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所以,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3)创设开放的探究时空

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注意问题延伸,要想办法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地实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走进大自然。这样,学生的眼睛会变得更明亮,小手会变得更灵巧,突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

(4)要及时点拨与小结

当学生的学习到了一定阶段开始展示学习成果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地倾听学生的结论。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表完个人见解或小组意见之后,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展示的结果进行点评,给以

肯定。在学生探究的疑难点上作适当的点拨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惑,另行探究新路。但也要进行总结,给学生散乱的思绪一个明确的回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克服知识点散乱不成系统现象。同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发展,将探究的问题举一反三,一题多变,通过适当增减、更换问题的条件结论,重新让学生思维解决,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5)探究活动要达到本节课的预期目的,探究活动不能太难或太易(这话等于没说)。

第五环: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一)学生达标

1、学生达标的内涵

课堂的最后教学环节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学案,并在教师的组织下完成当堂的达标测评。学案整理一方面是为了梳理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当堂检测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自己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使教师根据反馈情况调整下一节的教学内容。

2、学生达标的作用

学生经过上一环节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导学案整理旨在帮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进行回忆、再现,从而培养学生从小构建整理、归纳知识的初步能力。达标测评主要是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重点问题进行及时检测,并进行及时反馈。

3、途径与方法

(1)学生整理导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前三项内容一般是随时整理,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知识系统梳理很重要,要求能自主列出知识网络、知识纲目或绘出知识树,这个内容的整理可以放到课后反思时进行。

(2)每天上完课后要及时整理导学案,将出错的问题整理到纠错本上或导学案纠错栏上。认真更改错题,必要时找对子帮扶解决,鼓励较弱的学生向优秀学生拜师学艺,可以是本组的,也可以是他组的。必要时,老师也要重点辅导这些学困生,或者直

接承包几个学困生。

(3)做好学习反思,并在导学案上列出心得、问题或困惑。为方便操作,建议老师统一符号,简洁、明快、便于及时、快速完成整理)。

(4)导学案中达标检测部分,要力求课内独立按时完成,不准学生讨论及抄袭,教师也不做指导。分层检测,即基础知识题全部过关;闯关提升题,分级完成。

(5)达标测试检查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长之间互查、小组长检查或是抽查部分学生,但最终要达到把握学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师测评

1、教师测评的内涵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五分钟,通过“小纸条”、“口头”等形式检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试卷测试或者作业。

2、教师测评的作用

一堂好的课,需要“动与静”的结合、“活与实”的结合。实就需落在当堂检测上,做到堂堂清,测评节奏要快、反馈要及时、准确。

同时当堂检测意义不仅仅只是对学生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的测试,而且应当让学生通过检测,真正感受到“学有价值”、“学可致用”,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能进一步得以内化,并有意识的转化为知识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潜移默化的让知识走出课堂、回归生活。

这里特别指出“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高效课堂的基本点之一,因此教师要时刻牢记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人人成功方可谓真正的成功,人人高效方称得上高效课堂。

3、途径与方法

(1)题目的设计上要体现分层次的原则,编排题目时一定要针对性强,避免形式化,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分层次设计,题量要简而精。

(2)检测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检测形式可采用书面测试题、背诵、默写、语言表达、小组对子互测等多种方式,一般以书面的纸笔测试居多。

(3)检测题目呈现方式不拘一格。可以由教师将精选试题直接印在导学案上,也可以指定教材、教辅的页码和题号。还可以由小组长设计,在学案整理后根据组内的情况随机设计。

(4)教师要通过巡视、个别指导等方式密切关注弱势群体,对最后一名学生可适当给予提醒、帮助,并结合当堂检测中的基础题进行有意提示,从而帮助学生顺利检测。

(5)教师批阅导学案应讲究策略,以达到批阅效果的最优化。①教师可将导学案全部收上来,逐份批改,发现优点与不足,以此作为对学生导学案完成的小结与指导,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②教师可在A 、B 、C 层次中随机抽取,有针对性地批阅,将批阅中出现的问题在评价导学案时进行分析。③教师要对学科组长进行系统地培训,发挥学科组长的作用,重点关注学生红色笔修正的地方,从中了解学生课前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和本节课的达标情况。④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身体及智力发育的限制,可以淡化导学案的修改,侧重测评。

总之,“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智慧的课堂、民主的课堂、艺术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能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这样的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潜能、放飞了学生的心灵,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双向五环”基本模式效能分析

1. 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 实现了“活”与“实”的统一;

3. 实现了“动”与“静”的统一;

4. 实现了“放”与“收”的统一;

5. 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6. 实现了“主体”与“主导”的统一。

校长王亚男


相关内容

  • 京新高速五六环段通车 预计为京藏高速分流30%|高速公路|车道
    京新高速公路(五六环段)今早雨中开通.白继开摄J213 本报讯(记者孟环)今天,京新高速公路(五环路-六环路段)正式通车,城北地区又增加一条重要通道.今后,再逢节假日,京藏公路有望告别"路面停车场"的窘境. 道路全长19 ...
  • 名人故事(2000字)
    名人故事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 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 ...
  • 作文素材(人物)
    作文素材:2009年中国魅力人物点评 摘录:汪军鹏 慷慨之魅--曹德旺 看来,农民企业家曹德旺已决意"永不回头"地落实"狂捐"家财的豪言.自9月以来,他频频减持自有的福耀玻璃股份,累计套现20多亿元, ...
  • 文书与档案管理
    信息文书试卷 单项选择题 1.( B )地办理文书是文书工作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A高度保密 B实事求是 C及时迅速 D精简优质 2.办公室的职能由办公室的( A )来决定. A性质和任务 B人员与分工 C规模和级别 D性质和地位 3.同级机 ...
  • "研学后教"理念下中学语文课堂效果量化评估研究
    摘要:"研学后教"教育理念作为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凸现师生的双向提升,致力于构建高效活力的课堂教学,这必然对课堂效果评估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因其尚无相适应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标准,故本文 ...
  •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 启迪教育智慧 碰撞事业激情 解析典型案例 增强成功信心 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暨高效课堂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各市(州.地)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各中小学: ...
  • 葛娟娟等与江志铭撤销权纠纷上诉案
    葛娟娟等与江志铭撤销权纠纷上诉案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裁定书 (2003)杭民一终字第984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葛娟娟. 委托代理人郎宏明(特别授权),浙江华盛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王亚珍. 委托代理人诸葛伟(特别 ...
  • 年终总结校长发言稿
    老师们,同志们: 刚才,我们对本学期评出的先进个人及优秀集体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获奖的个人及集体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向其他默默付出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一个学期又在大家的辛勤付出中悄然结束了,这的确不能不让我们感叹,时间过得真 ...
  • 20**年五一快递不放假
    2015年五一快递不放假 根据国务院最新放假通知,2015年五一黄金周放假安排时间为5月1日至3日放假休息,共3天.>从各大快递公司了解到,均表示不会停运,照常派件.圆通快递.顺丰快递.申通快递.韵达快递.中通快递.宅急送.CCES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