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 范文中心

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01/15

  摘 要: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为主要的市场风险就是利率风险,利率风险隐含的破坏性已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顺利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找出了利率风险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了可使我国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提升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问题;措施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在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对通货膨胀率进行有效管理,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其中之一便是中央银行对利率的调整。经过多次调整以后,利率在不断变化,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也需面临更多的利率风险。而且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以及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利率风险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就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所面临的利率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现状   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稳定使商业银行需面临诸多潜在损失,即银行经营收益和银行金融资产价值会受到影响,而这也正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基差风险的威胁不断提高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利差水平在逐年降低。当市场化完成以后,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将面临激励的市场竞争以及更为严峻的挑战,价格战就在各大商业银行间展开了。一方面,为了获得更多资金来源,商业银行就将存款利率提高,另一方面,为了争得贷款客户,商业银行便很难将贷款利率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存贷款利差水平也就大大下降了。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完成,商业银行所设定的存贷款利率也会更具国际性,因此利率水平就会在极大程度上受国际利率变化的影响,最终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就大大加深了。   2.缺口风险严重   银行资产、表外业务以及负债业务的到期期限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缺口风险的主要来源。一般而言,重新定价具有不稳定性,因此随着利率的变动,银行的效益也就随之受到了影响。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存贷款期限结构是不具科学性的,其中存在严重的借短贷长问题。一旦市场利率出现了变化,商业银行就会因期限失衡而遭遇严重的损失。当前,我国正处于通货膨胀时期,为了对通货膨胀进行抑制,中央人民银行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方法就是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因此,市场利率的整体变化趋势是呈上升状态的。然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短期存款,因此,商业银行就需面临更多的风险。   3.期权性风险地位的提升   一般而言,贷款的提前偿还以及存款的提前兑付等造成了商业银行需面临期权性风险。利率水平的提高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对于存款人来说,阶段性的利率提升对其是有益的,他们可对自身的存款进行安排,但这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损害。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金融市场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因自身具有杠杆效应,更多的期权品种将会严重影响到银行的财务情况,最终使利率风险加深。   4.政策性风险的存在   一般来说,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还会受到体制因素的影响。中央银行对利率结构调整以及利率水平制定进行了集中管理,即存贷款利率水平主要是由国家控制的,另外,国家还控制着多种存贷款利率结构。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利率风险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国家对利率的控制和调整。   5.收益率曲线风险的存在   分析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可知,在一般情况下,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但在一些时期,短期利率也会高于长期利率,而这一情况就称之为利率倒挂。因此,以盈利为经营目的的商业银行就需对利率倒挂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出台有效的方案来应对隐含的风险。[1]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   1.内部机制方面的问题   (1)高素质的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观念不具科学性,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得不到突破。   (2)利率管理机构不合标准,利率体系的构成缺乏合理性和完整性。   (3)还未建立起利率风险估测、衡量以及预防机制。   (4)资金定价能力具有局限性,且没有实际的资金定价经验。   (5)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便是利率风险管理,但资产负债的结构以及品种不具多样性,因此也无法满足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   (6)风险管理机构的相关职能没有得到明确,对于利率风险管理,并未设立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执行。   (7)内控机制不够完善,科学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也没有得到建立。   2.外部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   (1)现行金融法规以及利率政策不够完善。分析当前我国的利率政策可知,中长期存贷款利率并不具备完善的确定方式,存款利率一般是依据期限来确定的,贷款利率则每一年确定一次,而这就使得在重新定价方面,商业银行需面对诸多风险和隐患。另外,存贷款利率的计息方法也不具科学性,即在对活期类存款进行利息计算时,结息日利率被作为了依据和标准,而这就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对定价期限进行重新确定,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也越来越大。最后,利率折算方法的不完善也将影响到贷款年利率的折算结果,最终使实际利率和公布利率不具一致性。   (2)完善的金融市场还未形成。在资本市场发展情况的影响下,经济活动中所需的大部分资金需由商业银行来承担,因此商业银行也需面临更多的风险。另外,外汇市场中的主要活动就是即期外汇交易,所以对于外汇头寸暴露,外汇市场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与此同时,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缺失也使商业银行在面对风险时不具备应对的手段。因此,在规避利率风险时,因管理工具缺乏以及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商业银行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这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工作是极其不利的。[2]   三、加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1.对利率走势进行研究,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工作   利率市场化在不断革新,央行也逐步开始对商业银行进行间接管理,即依靠公开存款准备金率、市场业务等来对政策进行传导,最终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所以,对于央行的政策,商业银行需进行重点关注,并对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制定出合理的经营政策。另外,商业银行还需对敏感性缺口技术以及理论进行运用,完善资产负债结构,使利率变化趋势和缺口值具有一致性。最后,还需对投资组合以及借人资金等风险管理措施进行采用,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还可依靠表外项目来控制、预防风险。   2.对利率风险防范机制进行建立完善   首先,为了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就需建立完善利率风险预防体系。其次是利率风险规避机制的建立,即在完成利率风险预测以后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再次,需对利率风险分散体系进行建立,主要是向不同的区域投入资金,使资金能得到合理配置,旨在分散风险。另外,需构建利率风险转移机制,即依靠利率互换以及期货对利率风险进行转移,最终使资产负债需面临的利率风险得到有效减少。最后,还需对利率风险补偿体系进行建立,也就是当利率风险出现时,可依靠相关措施进行补偿。[3]   3.建立完善合理的定价机制   对商业银行投入的各种成本进行收回、完成经营发展目标、对一系列风险进行控制管理就是资金定价的目的。所以,商业银行就需对科学合理的资金定价体系进行建立和完善,最终推动自身的稳步发展。   4.对科学的利率风险管理运作机制进行建立   首先,可对利率管理组织进行建立。为了对利率管理方法进行合理制定,可在商业银行中建立起利率管理部门,该部门主要对央行的相关政策以及市场利率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部资金基准利率以及系统内往来利率,并对利率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其次,对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合理划分。即依据相关规章以及程序对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对其职责进行明确。比方说作为为主管利率的部门,计财部门需对基准利率的制定和明确进行管理。依据业务风险以及客户情况等因素,各对外业务部门可对基准利率进行合理调整,并根据客户以及业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差别定价。最后,需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操作步骤进行合理制定。具体而言,针对利率执行情况,利率执行部门需进行深入观察和调研,然后制定出相关的调查报告交予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在对文件进行审查通过以后,就可将议案提交给利率政策管理委员会进行执行了。   5.完成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   首先,对于利率风险管理的数据库以及管理程序,商业银行需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建设和完善,旨在使信息管理能力以及反馈能力得到提高,进而提供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应对利率风险。其次,注重对利率风险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和教育,旨在使其职业素质以及管理能力得到大力提升。最后,对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需进行积极学习,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4]   参考文献:   [1]高芳;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暨南大学;2012(10)   [2]张毅;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2(03)   [3]杜蓓;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2(04)   [4]游扬;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重庆大学;2012(03)


相关内容

  • 上海自贸区与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研究
    [摘 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试验田,对于我国经济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和预示作用.其中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试点内容利率市场化和汇率自由汇兑即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彻 ...
  •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一.我国商业银行现行贷款定价的操作实践 合理确定贷款的利率就是所谓的贷款定价.随着人民币贷款利率的逐步放开,各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经历了按官方基准利率定价到小范围浮动贷款利率,再到自主确定贷款利率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商业银行制定和完善了 ...
  •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及题目说明 (一)宏观金融调控问题 1.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整 [提示] 此题的论点在于,必须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进行调整,在论述过程中,可以介绍过去我国对货币政策目标的讨论,以及<中华人民共 ...
  •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作者:王天 周丹丹 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07期 内容摘要:发行次级债券提高资本充足率是我国商业银行今年来通行的做法,也获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次级债券发行利率的风险与收益的匹配问题往往 ...
  •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机制改革的关联性
    目前我国的利率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与此相关联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也倍受关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机制改革中,需要深入研究利率与汇率的关联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利率的市场化对汇率政策的影响以及汇率机制改革对利率政策影响,兼顾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作用和 ...
  •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分析
    [工作论坛]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分析 马国豪 (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中心支行,河南平顶山467001) 摘要:目前,利息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实现效益性的核心手段,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首先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必要性,然后,从筹资成本.经济主体 ...
  • 银行业竞争.所有权结构与风险承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银行业竞争.所有权结构与风险承担 作者:付蓉等 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3期 内容摘要:本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基于2005年至2013年我国27家商业 ...
  • 金融学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 1.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及其各自特点 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其特点主要有: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 ...
  • 浅析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文摘要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作为金融机构短期融资的重要方式和中央银行制定以及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对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 ...
  • 论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论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摘要 金融结构的优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推动力.金融发展理论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而金融发展实际上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