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 - 范文中心

近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

12/13

#$$%年第%期第#/卷总第)(#%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4;5456?4@A:3B@C;81D@568D@:4D:EF@C@14-#$$%G%

K#/HIJ-#%LMNMOPJG)

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

传播学研究SR

近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T/U,

摘!

要"自)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逐渐从强调新闻传播与政治的关系-转向多**#年进入市场经济以来-

样化的学术视角.中国的新闻传播业面对陌生的市场经济新环境-以及新旧体制的转换-遇到颇多问题.新闻学界迅速从传媒经营V新闻侵权与诉讼V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V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展开研究-传播学自身也因此得以深化.

关键词"新闻学W传播学W传媒经营W新闻法治W新闻道德!

中图分类号"!)$L#

文献标识码"X!

文章编号")!$$$&+##U(#$$%,$%&$$/$&$/

在较快的时间内涉猎传媒经营管理-一些经济学界人士也加盟进来.问题的广度仍在扩展-但是深度不够-还较多地带有总结经验的性质.

现在中国传媒业发展的问题在于]巨大的增量空间与传媒业发展速度逐年减缓的落差W适应新形势的传媒业宏观调控体系滞后于传媒业的微观改革.现在改革的关键已经逼近传媒体制本身-原有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是造成传媒领域资工作效率低下V传媒服务脱离群众的制度根源配置不合理V

源-长官意志和个别人的主观判断替代传媒业的社会V经济运作的客观规律-集中统一的领导变成了自说自话式的领导-传媒业的巨大资源在没有效率地虚掷和浪费-良好的发展机遇被搁置-传媒实践中的首创精神被挫伤-传媒人的专业精神和智慧被窒息-传媒产业的内在动力被扼杀!)".

这个问题随着#$$’年为减轻农民负担而进行的报刊业调整而显现出一些进展.这次整顿报纸-取消了县一级的党的机关报和省一级的行业报-保留中央一级的行业报-但要求党政机关与部门报纸[三脱钩\和[一挂钩\以体现市场经-济的原则.第一是财务脱钩-报纸与机关收支两条线-机关不能从报纸那里拿到任何好处.第二是人员脱钩-报纸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公务员与报纸工作人员的岗位完全分开-不得混淆.第三是发行与行政职能脱钩-不允许通过行政权力只能走市场渠道.一挂钩\是报纸与依法纳税挂钩-搞发行-[不在税收上予以照顾-这也就浇灭了部门办报的热情.当然-中央级行业报的主要负责人还由相关的党政机关任命-在舆论导向上向相关的机关负责-但编辑事务与报纸经营分开W报纸经营与行政权力分开.报纸作为文化产业-与普通的产

中国的学术新闻学研究-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而中国*)/年)$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为标志-的政治新闻学传统则比学术新闻学要久远一些-开始于清末而以梁启超)论报馆有的戊戌维新时期-/*U年发表的论文Y益于国事Z为标志.将新闻业定位于与政治的关系-不仅是维新派对新闻业认识的思路-也是后来孙中山国民党革命派V蒋介石国民党当权派-以及中国共产党考察新闻业的切入视只是他们政治观点上存在差异或对立.角-传播学进入中国新闻界的视野-几#$世纪T$年代末-度被视为[资产阶级\而遭到批判-但最终得到承认.现在[新闻传播学\被列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V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年代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阶段-的研究呈现从政治新闻学传统向学术新闻学转变的趋向.就讨论的话题而言-聚焦于现实问题-历史和理论研究尽管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不被多数研究者看好.这与新闻传播业发展过快-现实问题研究必须跟进有关.下面仅就近年研究的主要话题或方面作一简单概述.

一V关于传媒经济研究

近年中国传媒的体制处于缓慢的改进过程中-多数传媒与原来的党政机关在经济利益上开始分离-传媒管理上实行任命主要负责人的委托制.这种体制上的悄然变化-刺激了于是-传媒资源配置不合理V条块分割和法传媒经济的研究.

规滞后等问题被提出-许多新的问题也要求得到回答-例如明晰产权V跨地区跨传媒形态兼并V防止趋同竞争V传媒核心竞争力V制播分离V有效发行V传媒消费V娱乐策划V受众市场细分或专业化V媒介资本融入等等.新闻传播学学者不得不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陈力丹(男-江苏南通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万方数据

^/$^

业毕竟有些不同了!"#$

这种做法可以概括为%管办分离&即报纸在人员上不与’党政部门公务员混岗’财务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发行上不得利用部门职权搞摊派’但是%管&的机关要通过任命主要负责人’对报纸的舆论导向进行监督$

关于传媒集团化’除了许多具体的运作和管理探讨外’有的文章同时认为’党委机关报和国家广电机构进入集团化的门槛很低’占据了多数市场份额’侵害新闻竞争的公正与公平$要从这种垄断竞争过渡到实力竞争’通过公平的竞争赢得更多的资源!)#$

在近年的传媒经济研究中’有的文章认为’中国报刊市但是国内报刊相对过剩(媒介产品趋同严重’场远没有饱和’

相当多的媒介对于预期的利润过于乐观而造成对资源的超缺乏人才是明显的问题’广告媒介有压倒新闻媒介前消耗’

之势’而新闻媒介的经营理念还未完全与市场接轨!有的*#$文章进一步指出’报纸将告别暴利时代$这是由于发行与广运营成本在提高’竞争使得利润平均告的边际效应在递减(

化’报业已经进入相对过剩期等!中国广+#$有的文章认为’媒介主导’缺乏社会监测机制-零散化作告发展的症结在于,

业’看重短期回报’追逐市场投机’漠视行业规范-重传播频迷信天才创意和形象包装的神话等!率轻传播效果-.#$

对于中国媒介产业发展的基本估计’是宏观上讨论媒介由于中国媒体产业领域尚经济文章的重点$有的学者认为’

未受到系统的市场化开发’其产出回报的潜力较大’具有可现在对媒体的投资主要问题不是存在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景$

泡沫&而是媒体产业还没有真正热起来$但是’对中国的媒%’体产业的投资属于%高风险&投资’对此要保持清醒头脑’决策要缜密’操作要规范!/#$

在%传媒经济&这个一般话题下’广电媒体集团化是一个较新的具体话题$有的广电工作者认为’广电集团应以产权改革促进产业化’以资本重组推进集团化$当前需要做的具体工作有,举网并台(网络经营商业化(政企适当分离(宣传和经营分开(除新闻类节目外的制播分离(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分离等!另一位广电工作者指出’在实现集团0#$化之前’需要先作好广电媒体的数字化(频道的专业化(管理网络的系统化!1#$

根据"中国媒体市场呈现三大趋势,223年的一项调查’第一’在人们寻求传播满足的选择中’价格杠杆的效用递减$第二’媒体的目标受众趋向定位主流人群’即最具社会行动能力的(拥有较多消费(知识(时尚和管理话语权的人群-媒体消费趋向于倚重信息和思想来源$第三’媒介市场细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减去共同的东西&和增进对事实%意义&的%解释’成为努力的目标’小而全&或%大而全&的模式被否定%或改造!32#$

传媒经济&话题中较新的具体话题是%媒介资本&有的%$我国媒体的发展需要资本的投入’它是一种成研究者指出’

效明显的经营手段’可以盘活媒体的可经营性资产’激活媒体的无形资产’发挥其品牌优势’使媒体整体增值-在短期内’可以迅速筹集产业发展的急需资金’提高媒体抗拒风险

的能力-同时’这样做也便于实现行政调控!另一位研究33#$者认为’我国的媒体要通过资本经营手段实现高度产业化’明晰产权是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否则’在产权主体缺位(产权边界模糊的情况下’我们将面临高额的交易成本!3"#$在中国加入45近年涉及传媒体制问题的6的背景下’

文章增多$一位国家传媒管理负责人认为’目前做强中国的报业’要解决三个%瓶颈&一是媒介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媒介只生不死’一些亏损严重的媒体因为可以安排某个级别的干部而不存在倒闭之说$二是条块分割’不能或难以跨地媒体真正做大也难$三是法规滞后’已有的法区跨媒体联合’

规是按计划经济模式制定的’以许多%不准&为法规的模式’一些通知(要求(办法’年年重申’管理者天天%灭火&如果’%十二道金牌都不能号令三军’那恐怕是这号令本身有问题$他那里在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你这里非要按计划经济那一套来管理’怎么不矛盾多多7!3)#&

一位媒介集团经营负责人指出’当前媒体的竞争力不是广告多少’其核心竞争力应表现在三方体现在总收入多少(

面,一是资产结构是否合理$二是产品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市三是人才的结构构成!另外’中国媒介收场占有率如何$3*#$入的绝大多数来自广告这种单一经营的现象’也是不少文章作者们对这种结构普遍担忧’但是如何做’存在讨论的话题$

分歧$有的文章谈道’媒体搞多元化投资可以’但不能搞多元不熟悉的产业如果贸然经营’结果必死无疑$对于媒化经营’

体的上游’例如造纸业(信息产业和下游的印刷业(物流业和宜通过控股方式取得媒介产品销售业等可以幅射到的领域’

主导权$与此同时’也出现不少研究媒介经营游戏规则和制度创新的文章$

关于媒体的同质化传播8又叫趋同竞争9也是讨论中的’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定位趋重要话题$有学者认为’

同’综合性报纸大都定位于%市民生活&由于受众细分市场-培育不成熟’泛众化媒体比分众化媒体更容易进入市场-同时’市场的分散化强化了这种趋同的程度$这种恶性的趋同对于媒体的影响是消极的’市场新闻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新闻产品难以形成符合受众需求的市场体系与媒体结构$在受众市场上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受众的自主选择权无形中也被剥夺$在这种趋同下’媒体的竞争集中(定向(竞争空间大大萎缩’导致竞争的恶性冲突上升!3+#$

在经营方式的探讨中’报纸的编营分离和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基本得到肯定’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促进媒体发展的模式$为了使媒体尽快地适应市场’科学的媒体市场调研问题再次被提到研究层面$

二(关于新闻法治与新闻职业道德研究

从"中国的传媒在急遽扩张中与2世纪12年代出开始’社会发生的矛盾冲突也增多了’呈不断上升趋势的%新闻官司&传媒与社会矛盾诉诸法律的事件之俗称9刺激了传媒与8法的研究$由于许多问题处在意见很难统一的职业道德层面’讨论颇为热烈’涉及新闻侵权的各种情形(与传媒相关的著作权问题’以及隐性采访的合理性(新闻策划&的理解(新%闻损害(记者特许权和采访权的法律依据(传媒与司法的天

万方数据

:03:

然矛盾!有偿新闻"应为#受贿新闻$隐匿权!更正与答辩权%!等等具体话题&部分法学家参与了这方面的讨论’使得传统新闻学在研究微观的新闻法治问题方面得到强化’职业道德和规范的研究被提上日程&但是’宏观的新闻法研究’目前处于停滞状态&

社会普法的新背景’使得传统新闻学不再陷入#必须$!应该$一定要$等等词汇中’需要考虑以客观的!学术的话#!#语认真讨论实际活动的界限’这种无形的进步正在促使传媒业摆脱某种#权力特权$变成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业&当然’这’中国个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的媒介法律工作者认为’新闻媒体侵权纠纷现在进入了第四次浪潮(第一次是在以小人物告大报为特征.第二次是在))*+,-)*++年’**/年’以大明星告小报为特征.第三次是在)**0-)**1年间’以工商法人告媒体为特征.现在新闻侵权纠纷进入了第四次高潮’它开始于)至今似乎还处于这个阶段’其特征**2年’是官方机构和公务人员告媒体’大面积地涉及到公法与私法的冲突3),4&

近年讨论较为集中的是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多数文章认为’隐性采访需要强化记者的法律意识&有的文章指出(目前偷拍偷录几乎被运用于一切被拒绝采访的情形下’因此这种采访应只适用于#四个公共$即需要划定适当的限制’’公共利益!公共场合!公共人物!公共事务3)24&一些文章从讨论庭审直播转而涉及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话题&有的文章指出’由于摄像机和录音跟随着办案人员’这种介入无疑会对判决结果形成影响&这需要在法制造了一种舆论空间’

庭与媒介之间建立一套共同遵守的规则3)+4&

关于隐匿权’这是随着市场经济深化以后逐渐露头的新问题&无实在来源的匿名新闻源’是媒体新闻竞争中的重要但是同时又是一种可能的失实陷阱&因此’有的学者指资源’

出’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这类稿件’要衡量消息的重要性!是否存在其他消息源!多方证实消息的可靠性&有实在来源但要求匿名的新闻源’应尊重其匿名的要求3)*4&但也有的法律工作者指出’隐匿权的行使也可能造成对其他人基本权利的侵害’如隐私权!名誉权&当隐匿权与公共利益冲突时’隐匿权要服从公共利益&因而’隐匿权仅仅是一种有限特权3/54&有的学者认为’为新闻来源保密的必要性在于(为了尊重采为了采访的相对安全!为了保护受害人访对象的合理要求!

的名誉&但是’这一新闻业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各国法律并非都认可’所以’另一位研究者指出(关于新闻取材来源隐匿的争议’已经超出法律领域’而涉及伦理!惯例甚至民主等关系&冲突的结果往往是一种妥协’否定记者绝对的隐匿权’承这是一种用记者与被采访认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有限特权&

者之间信任维系的东西’记者以承担法律责任来对抗逼迫他说出新闻来源的法律要求’因而使法律的目的落空&于是’很多国家处理这一问题的结果便是(保持现状’尊重惯例3/)4&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新闻策划已经威胁到媒介恪守职业道德&企业的某些新闻产品’人为地制造大众话题或华而不实的新闻事实’造成与众不同和成为公众议论的对象’诱使媒体争相报道&这类新闻是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的’容

易滋长新闻炒作之风’使媒体陷入被动&因此’媒体在选择事实时要保持客观态度’不轻易发表议论’多提供背景以暗示新闻背后可能的商业目的’让受众作出判断3//4&

关于记者采访权的依据’有的文章认为’记者的采访权是与生俱来的’当他们作为国家公务人员担负起发布新闻的责任时’便拥有了采访的权利3另一种意见认为’采访权/04&在中国没有作为一项授权性规范在法律上加以规定’它是从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中延伸出来的&新闻工作者是公民’他们和他们所在的媒体是服务于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为满记者足公民的表达权和知情权才拥有采访和批评的自由权&不享有行政!司法等国家公务人员的特权&这种权利的另一个法律依据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对国家机构和其工作人员的批评权和建议权’这些权利的前提是公民的知情权&记者的即在公开或约定场合采访的权采访权可分为消极采访权’

利.积极的采访权’即对负有特定的信息公开义务的主体’记者有权索取信息3/14&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二者在现实社会中既统一又矛盾’因而为学术研究所关注&有的研究者认为’二者的关系存技术性层面’舆论监督在司法没有遵照法理运在两种情形(

行!发挥其#正义$的功能时’可以形成改变和消除不公正的而报道事实若不公正则会影响司法的不公正&在制度压力’

层面’有时一些案例是司法自身操作的政治性和行政性造成而新闻报道往往对此欢欣鼓舞’认为是领导重视’无形中的’

助长了人治3深究二者产生矛盾的原因/64&有的学者认为’二者的职业特征不同’工作时效要求不同’使用的语言有五(

特点不同’认定事实的依据不同’所处的法律地位不同3/,4&

新闻损害$问题也是近年提出来的问题’即日常报道中#

由于对新闻业务不熟悉或不谨慎’无形中产生损害当事者的新闻写得越细’越透明’差错情形&有的学者总结了其表现(

越大.经济报道中些微的差错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害.进行式报道中报道不及时造成对当事者的损害.报道中传统的绝对化判断对当事者造成的损害.由于错误地正面报道了违规经济行为造成的社会性损害.转载中发生的损害扩大化问题’等等3/24&

/550年发生的山西繁峙矿难中))名记者受贿无闻的事件’引发了中国新闻界对职业道德和职业工作规范的重视&中国传媒的新闻专业主义意识明显缺乏’记者#赶会$拿红包并非特殊现象’免费看戏!看体育比赛和旅游等也司空见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样的现象为什么长期存在而得不到遏制&在这一领域’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尽管早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8但是一次)**)年就有了7’有近半数的新闻工作不知道它的存在’全国性的调查表明’

当然也就谈不上遵循它了&有的学者指出(一个健全而有效的自律机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7准则8这是当前’我国传媒界亟需的&当我们谈到记者的专业主义的时候’现自律%和如何保证在较多地想到的是设立诸多明确的规范"

这些规范的执行’落实到确切的奖惩上&这些是当前必须的’也有些无奈’因为问题似乎太多而一时得不到解决&但是’从长远看’一种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其职业行为才需要更

万方数据

9+/9

多的由外部控制而非来自内部的压力!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它的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和精神的内化而形成"从而每个个体能够在从业的过程中自觉担当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

三’关于电视和网络传播研究

中国进入了电视时代"印刷$(世纪%(年代中期以后"传媒退居第二位!)网络逐渐步入大城市的(年代中期以后"家庭!电视和网络的共同特点是声像传播"读图时代+的特*点与读字时代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对现实社会结构的变化产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生影响!)(年代中国电视,模是空前的"并积累了较多的财富"因而在电视研究方面投入了相当的资金!这一措施产生了效果"研究项目上马较快"成果数量也很多"包括许多成套的丛书!于是)(年代以来声其比重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陡然上升"关涉像传播的研究"

的研究内容包括频道专业化’广电业集团化’制播分离’电视节目形态’广播语言’节目质量评估’节目主持人制度’制片收视率"以及许多具体节目,栏目-的评价性研究等人制度’

等!这种研究中"传播学,包括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一些理论现在的问题在于"研究内容分散"假设得到较为普遍的运用!

总体深度不够!如果在这方面加紧培养学科带头人"在学科鉴于这方面研究的经费充研究的宏观布局方面有所协调"

裕"可能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吸引较多的人才"有望获得某一方面较为深化的研究成果!

鉴于电视业面临的体制改革"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电视电视机构由单一经营型趋向多元经营面临六大变化趋势.

型’经营方式由政府拨款趋向资本市场运作’传播观念由平面的宣传理念趋向立体的传播理念’传播方式由综合频道趋向专业频道’传播思维由趋同思维趋向另类思维’传播文化由宣传中国文化趋向中西文化交流!另一学者认为"中国电视面临的三大矛盾是.电视业的公益服务和赢利性经营的矛盾’电视传播的价值取向把握中的矛盾’小而全+的体制与*社会大生产型现代化经济格局的矛盾!因而电视业需要进行三方面的改革.减负增效"提升内部经营管理的水平/体制创推进中国电视战略性重组/事业转型"渐进地实现产业化新"

改造#多$)&!关于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发展宏观研究的文章"数集中在要求体制改革方面!有的学者就此提出三个改革方一"地域经营"破除市场的*采邑制+跨级别经营"破向.!二"跨行业经营"破除产业垄断制!实现这些除行政本位制!三"

改革的前提是改变广播和电视台法人地位的模糊状况"以及随之而来的市场角色含混不清的状况#0(&!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近年的一个热门话题"有的文章写频道专业化有三方面特点.从粗放经营发展到集约经营"道.

从不计成本到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企业运营管理"从节目本位到观众本位!频道专业化要求在目标’成本’人员和资源四方面实现现代化管理#节目主持人+是一个老话题"一01&!*现在最大的危险是主持人正在被时尚位资深主持人谈到"

化"其实"主持人作为大众情人的时代已经结束!主持人将被分众化"高收视率是一种垄断"应该在同一时间段有若干个优秀节目供不同的受众群选择"主持人随着节目的多元化而

多元化#0$&!

近年一个较新的具体话题是*广播电视批评+这不是指"简单地批评缺点错误"而是指对广播电视现象展开学理性讨论和评价"这需要作者的知识和理论功底’悟性和敏锐洞察力’胸襟和开阔的视野!电视批评尤其重要"由于当代电视占电视的商业化和庸俗化倾据了社会注意力资源的大部分"

向"使得电视批评成为一种显学!对电视的批评本身就是当代文化思想发展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有助于走向市场的中国电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从而纳入理性化发展的轨道#00&!

近年电视研究中的缺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电视集团化研究没有对实践产生理论应有的指导作用!二是在质量评估研究方面"缺少创新性理论探索!三是记录片研究没有新的进展!四是西部电视研究中很少有东部学者关注!五六是缺少对电视传是对电视产业改革重组规则的研究空缺!播艺术的研究#02&!

从$随着网络传播逐渐在中国普(世纪)(年代中期起"新闻传播学界以新闻的敏感性迅速抓住了这个研究话及"

题"上项目"建立专门的研究室或教研室"发表大量的论文"随后的两1))%年出版第一本专著"$((1年出版第一套教材"年内"又出现较多的关于新传媒的论著和成套教材!

这一研究除了研究者具有较敏锐的学术眼光外"与网络传播市场化有一定关系"市场需要以科学的名义开展广泛的而这种知识的普及需要不断地研究"公关活动和投入广告"

提出新问题和新视角!当然"由于这个背景"这种*研究+本身匆忙之下的研究其无形中也带有了替商人做嫁衣裳的色彩"学术性多少有些水分!

近年关于网络传播研究的话题开始呈现多样化’具体化"除了对抽象的网络性质研究外"其他话题均较为具体"例网络传播伦理’网络受众及网络调查方如网络新闻的发布’

法’虚拟社交’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媒体网站建设’网络文学和个人出版’电子商务等!

有的学者对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提出质疑"认为网络是不能同报纸’广播’电视并提的大众传播媒体"它既能承载大众传播"又能承载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平台!人类社会各种形式和形态的传播活动几乎都能在互联网上进行"因而它是人类传播的第二世界"它是现实的第一世界的延望尘莫及的优伸和扩展!这个世界具有比第一世界无可比拟’

但是网络的内容来自势!把网络说成是虚拟世界是有道理的"

现实世界而又服务于现实世界"因而虚拟世界并不虚幻"只是人类交往的另一个空间#网络对03&!另一位学者进一步指出"舆论具有整体的排斥性和对整合舆论具有破坏性!关于前者"这是由于网上传播大多停留在*知晓+的层面"个性化排斥控制"不会形成舆论性意见"议程设置在网上很大程度失去作用"沉默的螺旋+也不再沉默!关于后者"这是由于舆论形成的初*

始阶段在网络上就产生了信任危机"因为网上的信息可信性较网络交流的即时反馈"使得个人意见在成为公众意见之前差"

就被消解了!网络不可能将虚拟的东西变成现实"网络之外的传统媒介仍在发挥着对舆论的巨大影响力"因而"网络的舆论功能呈现一种弱势样态#04&!

万方数据

5%05

有的文章从四个方面提出重新认识互联网!即网络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网络是一种媒体"网络是一种属于成员的虚拟空间"网络是一种商业平台#整个因特网及其生长$%&’有的文章则指出(的环境至今仍存在极度的不确定性!各方面均没有找到最佳的利用它的方式#关于传统媒介上网经营问题!有的文章提出!要$)&’防止对点击率的狂热崇拜!应该以更为准确的网页浏览率来评估传播效果’另一位作者从宏观认识角度指出(要防止技术成为一种超越人类主导的自主的力量#$*&’

学界近年对网络的不成熟和各种可能的弊端也有所分析’有的学者认为!网络作为产业!至今尚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模式’原因有四(第一!绝大多数网络商没有找到最佳的利用网络赢利的方式!如果不能保证赢利!再好的技术也难以进一步社会化’第二!网上用户群已形成!但网上的消费市场用户是漂移的!很难抓住!然而正是这数亿的始终没有形成’

用户群!吸引着网络商和传统媒体像飞蛾扑火般地不断投入资金!以期得到回报’第三!网络广告的稳定和增长始终没有已经形成的网络免费文化观念与商业得到根本保障’第四!

经营模式存在矛盾#当一种新的传播+,&’一位记者总结说(总会将其-神化.或-妖魔化.媒体出现的时候!’现在网络开始普及!这种神化或妖魔化应该消散了#+/&’

四"关于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研究

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具体的"越来越多的现实问新闻理论一度被忽略!研究相当零题遮蔽了研究者的视线!

散’近年呈现-回归.的趋势!因为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只能建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入门的研立在理论研究深化的基础上’

究人员!首先的训练也应该在这个领域’于是!诸如新闻事实"新闻价值"客观性"新闻真实等!因为面临新的环境!再次被提出讨论’传统的关于传媒性质任务的认识!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变得多样化了’传播学研究中一些较著名的假设!无前提下!

形中为新闻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

近年最为集中的新闻理论话题是新闻的真实性’这个老话题重新成为研究对象!直接的原因是假新闻泛滥’一位作者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假新闻的泛滥!即社会假冒伪劣成风的环境"存在假新闻流通的市场"制造者适应了受众的某些接受心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欠缺#+0&’基于过去一些假新闻被告上法庭的教训!现在的假新闻往往无特定指向!它不以假人物"假地点1通常乡以下的小地以侵害当事人为目的!

点是假的2为掩护!编造煽情"轰动的内容1有的格调还很高2以骗取利益’有的文章作者认为!普通受众对这类假新闻在一定条件下应当拥有诉讼权!因为受众购买报刊这一交易行为构成了一种买卖合同!对其质量的主要要求便是真实性’另一位作者进一步指出!普通受众对媒体内容真实性问题起诉的意义在于!它提出了一个全新问题(如果媒体造假!非报道指涉对象可以起诉它’至少这类假新闻侵害了受众的-一般人格权.当人们看到新闻故事感动得流泪!而事后发现是’无疑当事人感情上受到伤害’这是对公民的欺骗和假新闻!

精神侵害!对人的极大不尊重和蔑视!而保护人格权是民法的基本理念#+$&’

关于新闻事实本身!有的文章认为!新闻要追求法律层

面的真实!防止采用无可证实的事实"取证不当的事实"证据存疑的事实’另一文章在赞同以上意见的同时!亦认为!由于记者不可能像法律工作人员那样周详"从容地取证!凡举记者耳闻目睹的事实!至少对记者来说应视为-实事.#++&’从法学角度!有的学者指出!新闻真实还表现为阶段真实"过程真实!要确定一个足以使新闻媒体对报道的真实性作出判断的标准!并根据它来认定媒体对报道是否存在过错比较困难’在这方面应主要追究作者的责任!即文责自负#+3&’

由于科学的报道中出现假新闻的比例在增大!有两位研究者就此分析(出现这类假新闻的主要原因是传媒对科学的误读’主观性误读表现在对权威的习惯性服从!缺乏追究真相的意识!更缺乏对真相追究者的尊重和褒扬’客观性误读表现在偏重科学事实的应用性和轰动性!新闻叙述语言歪曲科学语言’大多数科学报道是可以避免误读的!这就要求传媒对科学语境的了解!并通过在符号解读方面与科学界协商解决问题#+4&’

近年还有多篇文章涉及对新闻真实性本身的认识’两位研究者谈到!我们对于新闻真实不仅从真实本身去思考!还从价值的层面去思考!从而将真假的判断扩展到一般的认知判断!并渗透着基于利害关系的价值判断’不同内涵的判断绞合在一起!使人们对事实真实不真实这个最简单不过的问题!变得复杂化起来’这种思维模式的特点要求价值判断统融事实判断于价值判断之中#领事实认识!+%&’有的文章谈到!新闻真实性的观念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古代社会中传播的-新闻.真伪是以-有闻.为前提的!是否真实难以辨别’现!在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则是从发现到核实都应有一定的精确性!但是新闻不仅是对事实的客观叙述!还包含价值判断’当我们将某一事件称之为-新闻.时!就已经确定了它对受众的意义!因而正确地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是逐渐接近而不可能完全达到的#新闻的客观性应包+)&’还有的文章认为!由于文化"政治"意识形括事件客观性和整体客观性两方面!

态等方面差异!真实的整体形象与媒体所描绘的具体形象总是有一定距离的#+*&’

关于新闻价值!有的文章认为!这是一种认识价值!是指新闻事实与人们原有认识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新闻价值就越高’但是人们的认识在变化!某些熟悉的事实中与众不同的情况"熟悉事实数量明显变化本身!都可能具有新闻价值’另有文章认为!我们刊播的新闻!必须坚持新闻价值标准!又必须坚持社会价值标准!应追求这双重标准的统一#新闻价值是3,&’有的学者为新闻价值给出一个新定义(新闻传播过程中!活动主体1传者"受众2之间以及主体与客体1新闻事实2之间的关系#由于当代社3/&’有的学者认为!会生活里新闻报道大量进入"新闻来源发生了变化"构成新闻的因素扩大了"新闻需要解决大量社会问题等四个原因!构成现代新闻的价值因素应当是(获知价值"激励价值"获益价值"娱乐价值#30&’

舆论监督的研究可以视为新闻理论的一个话题!也是近年的一个热点!研究文章很多’文章集中讨论的是对舆论监督本身的认识!以及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问题’有的文章认为!鉴

万方数据

5)+5

于我国特殊的媒介体制!舆论监督是作为党和政府管理"领导职能的延伸和补充发挥作用的!现在舆论监督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原因在于我国各级权力组织的职业化水平较低!一方面没有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又在无节制地扩张权力#同时!某些媒介的职业化水平也不够高#有的文章强调!舆论监督是一种软监督!决不可依靠言词的尖锐和态度的激昂来解决问题!更没有对监督对象惩罚的功能$较%&’#在以上认识基础上!多的文章谈到这种监督与司法的关系#有的文章认为!舆论监督代表的是一种公权!但媒介断不可将确保公权行使建立在牺牲私权的基础上(同样!公民也不可以维护私权为由!阻挠舆论监督#舆论监督与公正司法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需要调和矛盾!建立平衡标准$%)’#

关于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研究文章较少!涉及的多为这类概念发展历史的分析#有的学者指出!这种自由权利的最早表现形式是*思想的自由市场理论+它的依据是*天赋+!人权#,-世纪.-年代美国新闻法专家/0爱默生提出了在表现自由中应限制人性恶!这是从自由权利理论向制度理论的过渡(当代的新闻自由则被视为一种制度性权利!而不再被视为传统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延伸#保护新闻自由是指保护整个新闻行业!并非保护某个新闻工作者和某家新闻机构#新闻自由追求的不是真理!也不是维护新闻媒体自身的利益!而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和民主制度的完善#因而!新闻自由又是一种工具性的权利$%%’#

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中国新闻史的整体综合研究近年取得了学科内公认的完善成果!这便是三卷本的1中国新闻事业通史2方汉奇主编4共计3!566.75666年陆续出版!&.--多页#中国新闻史的个案和时段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成果#世界新闻史的研究也有所进展#

鉴于世纪之交!有一些关于中国和世界,-世纪十件大事"百年新闻等方面的文章!烘托起新闻史研究的复兴征兆#有的研究者谈到!中国当代新闻史以报纸为主!忽略广播和电视!报纸中以机关报为主!忽略其他报纸!例如晚报"特定群体的报纸#内容上比例失当#主次"轻重"多少的叙述有失客观和公允!另外!较少研究传播效果和受众!媒体经营也没有提上议程#体例上沿用近代新闻史的!难以包容当代丰富的内容$有的学者谈到学习新闻史的意义!指出!许多新%.’#闻史常识应该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知道的!对于历史经验的熟悉往往是从业人员成熟的标志之一#新闻史有独立的学科体系!它不仅是记录者!更是真相和理念的探求者$有的研%8’#究者进一步提出!应研究大众传播史!它不同于新闻史和媒而是一种大众传播层面的*一般史+研究!包括它的介专史!

多样化发展和相互交融#将多种媒介综合"浓缩在一起!这样可以给学生一幅完整"清晰的历史全图$%9’#有的学者谈到世界新闻通史的体系!认为从纵向方面看!应古今贯通!涉及新闻业"新闻制度和新闻观念(从横向看!应包容各主要国家"地区的新闻史!原有中外新闻史分治的研究格局应打破$府报+%6’#近年新闻史研究的新发现是西汉时期的*#上世纪9在我国西北的居延"敦煌一带的汉长城烽燧中-年代!出土了数万枚西汉木简#5经学者考证!其中6697,--&年!

有一些是官方发给边燧兵士阅读的*府下制书+这些古代新!闻传播实物的发现!使得我国古代新闻传播的历史可以由公元9世纪的唐代开元年间!前推到公元前,世纪的汉武帝时代#这些木简是由地方太守府"都尉府"县衙层层转抄到侯官"亭燧长的皇帝制书和诏书#它们不是仅供各级官员看的官方文书!而是要求*具写檄传喻扁亭燧高显处!令吏卒明+"书到!明白扁显处!令吏民尽知之+均为出土木简行文4这*3#些情形与唐代孙樵*读开元杂报+篇所记载的高悬于街市的幅书+条报+很相像!目的在于广泛传播!内容是新近皇帝*"*的活动和指令#从内容看!所涉及的事实多数完全与边燧事务无关!是一些发生在中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央政权内部的政治"经济事件!甚至还有汉武帝的养老诏书#传播的目的在于通过告之官方认为重要的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形成某种舆论#从发行范围看!这种木简报发送到亭燧!已经到了汉代最基层的治安单位!比明代邸报发到县衙还要广泛#与唐以后的邸报不同的是!府报不是由各地官府驻京城的邸吏而是由中央政府的御史大夫3相当于副丞相4下发发出的!

的$.-’3:%%;.,4#

五"关于传播学研究

从,中国连续几年出版了数套传播-世纪6-年代后期起!约6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生代影响广泛#这些学译丛3-本4!新翻译的传播学书籍!前期以较新的外国教材为主!还有一些与传播学相关的边缘性研究专著!例如大众文化"传媒形态"传播科技方面的(后期以传播学经典著作为主!这对提高研究的很有意义#与此同时!关于传播学的学术会议和整体学术水平!

交流也在增多!论文数量明显上升!质量也有所提高!除了及时跟进最新的研究成果外!亦开始讨论传播学的本土化问题!出版了一批这方面的论著#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开始受到重在高校各视#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地位!新闻传播院系已经得到确立!有了一些得到学界认可的较稳定的教材!但缺乏国人自己的研究性著作#

近年传播学涉及的话题!较集中的有

有的文章就未来研究的发展提出两条路径!一是人文主义视野中审视媒介的统治力量(一是在科学主义的视野内继续发展信息传播理论!为不断加强的媒介统治力量构筑更精细的技术理论!使人们陷入对媒介统治的更深认同$.5’#谈到中国传播学的研究状况时!有的学者指出!要扩展学术思维!现在搞传播学研究的人之间缺乏交流!低水平重复!满足于几本大同小异的教科书!不能以为加上*传播+二字就是传播学了(根据转型时期的新闻实践!有必要展开媒介社会学"媒介经济学和传播话语研究$.,’#

关于传播学如何深入!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传播学界

万方数据

09%0

存在三种有害的观念!偏重于舆论引导研究"对其他问题较为轻视#轻视理论的倾向#没有系统研究的观念$中国传播学的学术规范应当围绕传播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展开"对于该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学科体系的内容和框架$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应是人类自己设计的意涵符号%&’($有的学者则从另一个角度谈到传播学研究"认为不能把引进的传播学教材视为传播学研究的范式"而要研读传播学经典著作"给出)什么是传播学研究*的范式$不宜简单地将研究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传播观点视为传播学)本土化*传播学的引入本身就是一种东西方的"学术对话#也不宜将传播学本土化庸俗为所谓)理论联系实实用+管用+易用*际*$现在的主要危险是将传播学研究变成)的课题"以获得评奖+晋级的利益%&,($

在诸多话题中"值得注意的是新引介的两种传播学理论"即-第三人效./’年由01戴维森教授提出的大众传播)果理论*当年议程设置论的提出+-...年由21肖等四人3者们4提出的)议程融合论*$前者经过十年来许多学者的论证已较为完善"它的中心论点是!人们倾向于低估大众媒介

对自己的影响"高估对别人的影响力$后者刚刚提出两年"它的中心观点是!个人有强烈的融合于社会+加入团体的愿望"并按照自己的议程选择同其志趣相符的媒介"一旦融合于某社会团体"会抵制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其他倾向$我国的研究者认为"第三人效应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被研究者们忽视的心理过程"高估自己"低估别人并非新发现"但是用来解释媒介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却是十分新颖的$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为什么正面报道的效果常常不理想%&5($关于议程融合论"有的研究者认为"它使我们意识到"不能沉溺于大众传播现象自身之中"沉迷于媒介的威力而忽视社会大众潜大众媒介设置议程供大众在的自主力$随着因特网的发展"

共享的年代已经过去"人们所持的议题也细分化$个人通过议程*并抵制其他相异信息这一现象的人际传播了解团体)"揭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特别是大众媒介对他们的极端主义倾向持否定态度时"其抵制尤为强烈"这种社会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喻国明6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与问题单%新闻记者"%-((67

899’"3’4!’5:’;6

陈力丹6报刊!不止改版"更要改革%文化月刊"%8((6899’"3.4!7

’,:’56

童兵6关于当前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思考%新闻记%’((67

者"899’"3;4!&:/6

曹鹏6国内报业市场形势分析与经济前景展望%当代传播"%,((67

8999"384!.:-86

梁伟6报纸将告别暴利时代%新闻传播"%5((68999"3&4!8&:8/67黄升民6重提媒介产业化%现代传播"%&((68999"354!-:567喻国明6对于我国媒体产业现实发展状况的基本判断%城%;((67

市党报研究"899-"3&4!,:;6

邹晓利"王永连6组建广播电视集团的若干思考%现代传(6%/(7

播"899-"3’4!--,:--;6

曾学优6数字化+专业化+系统化+广电集团化前应该思考的几%.(

声屏世界"个问题%(6899-"3-94!85:8&67

喻国明6媒体市场三大趋势%新闻与写作"%-9((6899-"354!-:867孙正一"农秋蓓"柳婷婷6我国新闻媒体资本运营情况初探%--(

新闻记者"%(6899-"354!89:8,67

支庭荣6资本市场挑战传媒运作机制%当代传播"%-8((6899-"7

384!;:.6

刘波6做强中国报刊业的思考%国际新闻界"%-’((68998"3&4!;:7

-96

顾行伟"张辉锋6当前中国报业发展的若干热点问题%新%-,((67

闻记者"8998"3;4!’:56

李容林"陈翔6当代中国报业的趋同竞争%新闻传播"%-5((67

8998"3-94!-/:896

徐迅6中国新闻侵权纠纷的四次浪潮%时代传媒"%-&((68998"7

354!’:&6

尹力6关于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新闻战线"%-;((68999"3-84!7

’5:’&6

彭伟步6谨防削弱司法权威%声屏世界"%-/((68999"3;4!,:567沈爱国"石红星6对匿名消息来源的多维审视%新闻实践"%-.((67

8998"3-84!8&:8/6

程宗璋6论新闻取材来源隐匿的法律问题%新闻与传播研%89((67

究"8998"3’4!’8:,96

蓝鸿文6为新闻来源保密%新闻界"%8-((6899-"3,4!8&:8/67邓伟进6媒体!如何面对企业的新闻策划

899-"354!/:.6

佘玺6新闻从业人员采访权研究%南方广播研究"%8’((6899-"7

3,4!5’:5,6

魏永征6论采访权%新闻传播论坛"%8,((68998"3;4!8-,:888=7李兆丰6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新闻传播论坛"%85((6899-"7

3&4!8,8:8,&=

陈力丹6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之我见%新闻记者"%8&((6899-"7

3-94!596

魏永征6市场经济和新闻损害%城市党报研究"%8;((68998"3’4!7

,:;6

陈力丹6我国需要健全而有效的新闻职业道德机制%南方(6%8/(7

都市报"899’:9.:8;3846

高鑫6中国电视文化理念的嬗变和趋向%现代传播"(6899-"%8.(7

王峰6中国电视面临的三大矛盾和三大改革%南354!-:;#(67方电视学刊"899-"3-4!,:;6

陆地6论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必要和充分条件3下4声屏%’9(%(67

世界"8998"384!,:;6

陆莹6频道专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初探%电视研究"%’-((6899-"7

3-4!--:-86

白岩松6对新世纪主持人发展的思考%新闻与写作"%’8((6899-"7

3&4!&:/6

邱学峰6批评!广播电视学术研究的另一种视野%声屏世%’’((67

界"时统宇6对西方电视批评理论的一种899-"3-84!-,:-5#解读%现代传播"(6899-"354!8-:8/67

欧阳宏生6电视研究"8998年中国电视理论研究述评%(6%’,(7

899’"3’4!-&:-/6

张允若6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国际新闻界"%’5((67

8998"3-4!&9:&,6

万方数据

1/&1

梁蓬飞%弱势样态&因特网舆论功能的环境描述!当代传!"#$$%’

播()**)(+,-&#./#"%

彭兰%重新认识护联网!中国记者(!"0$$%)***(+1-&00/02%’孙五三%质疑数字化!国际新闻界(!"3$$%)***(+#-&12/#"%’潘志勇%我国报纸上网热的冷思考!新闻实践(!"2$$%)***(+2-&’

金兼斌%现代技术&集权5民主及其他!现代传播(.2/).4$%’)***(+.-&,1/,#%

陈力丹%不成熟的网络新闻传播!新闻记者($%)**.(+0-&!,*$’

1)/1,%

黄艾禾%当网络神话不再!现代传播(!,.$$%)**.(+#-&2./2"%’朽木%假新闻的6多学科7考察!新闻与写作($%)**.(+#-&!,)$’

),/)1%

徐英荣(冯建华%授普通受众以法律之剑88浅谈规制无特!,"$

新闻记者(徐寿定指向的虚假新闻!$%)**.(+..-&#0/#24’松%论对新闻6真实性7诉求的主体之变化!新闻记者($%’)**.(+)-&)3/)2%

慕明春%真实需要证据!中国记者(冯建!,,$$%)***(+0-&")/""4’

华%对法律真实的新闻学思考!新闻与信息传播($%)***(’冬季号-+&#/3%

周泽%新闻失实及其侵权问题新论!新闻传播论坛(!,1$$%)**)(’

+0-&))"/))2%

王珏(孙朋%试论传媒对科学界的两种误读!新闻记者(!,#$$%’

)**.(+.)-&,./,,%

秦志希(涂艳%对新闻真实及6宏观真实论7思维的反思!!,0$$%’

新闻界()**.(+)-&)"/)1%

姚福申%解读古代新闻的真实性观念!新闻大学(!,3$$%)***(’

冬季号-+&10/#*%

郭可%从新闻客观性看中美两国报纸如何报道对方国家!!,2$$%’

新闻大学(夏季号-)***年(+&)0/"*%

朱世龙%新闻价值是一种认识价值!新闻知识(!1*$$%)***(+"-&’

丁柏铨%论新闻的双重价值标准!新闻界(0/24$%)***(+,-&’)3/)2%

韩丛耀(周振华%新闻价值论!新闻传播论坛(!1.$$%)**)(+0-&’

3"/32%

刘建明%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新闻界(!1)$$%)**)(+#-&’

")/"0%

魏永征(黄挽澜%舆论监督是一种软监督!新闻界(!1"$$%)***(’

+"-&2/.*%

徐寿松%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新闻大学(秋季!1,$$%)***(+’

号-&.1/.0%

沈国鳞(吴丹丹%浅析言论自由在美国宪法中的制度空间1,4当代传播(!$%)**)(+#-&1)/11%’)1%

金翎%学习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当前意义88访丁淦林教授!10$

新闻界(!$%)**.(+,-&)./))%’

杨鹏%呼唤中国的大众传播史研究!新闻大学(春!13$$%)**.(+’

季号-&"*/")%

张昆%世界新闻通史体系刍议!国际新闻界(!12$$%)**.(+.-&’

1./13%

张涛%府报7探源88再论西汉已有报纸!新闻春秋!#*$6%9$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石义彬(单波%西方新闻与大众传播理论表述活动的历史与!#.$

逻辑!新闻与传播研究($%)***(+)-&"2/11%’

陈卫星%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若干思考!国际新闻!#)$$%’

界()***(+)-&"2/,,%

陶鹤山%传播学的危机与重构!新闻与传播研究(!#"$$%)**)(’

+)-&.,/.1%

陈力丹%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国际新闻界(!#,$$%)**)(’

+)-&1)/1,%

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34陶鹤山%$%’国际新闻界()**.(+,-&#0/0*%

黄瑚(李俊%议题融合论&传播理论的一个新假设!新闻大!##$$%’

学(夏季号-)**.(+&)2/")%

李钦%从自然权利到制度权利!当代传播(!11$$%)**)(+.-&1./’

白子超%中国当代新闻史的缺憾!新闻记者($%)**.(+2-))/!1#$’

谢静%媒介对谁更有效;!新闻大学(春季号-!#1$$%)**.(+&"#/’

?@A>BCDEFG?H=@I@JEBK=LMHIN

L=CGENNB=HOL>HE=AOH@=O@

VWPQRSTUXS

+(h(l**03#-YRZRX[\QPRS]R[^_‘^a[SXbUZcXSWd^\UXbeRfRb^gcRS]R^gbRiZjSUfR[ZU]k^_PQUSXRUmUSn.

&q22)({opI>KLO>rstu:vrswwxyz{ux|w}~u{utysy|!rs.vu"{#x!y$%y#}sw&r"|wsxty||#srtw{rys

"trustu’vrtv$yt#"uxys{vu}u&w{rys"vrz(u{’uussu’"wsxzy&r{rt"rs{vuzw"{vw")}wx#w&&!{#}sux{y

%*|#sw&r"|wsxty||#srtw{rys"trustuvw+uusty#s{u}uxw&y{y$z}y(&u|"

%*(utw#"uy${vusu’us+r}ys|us{y$|w}~u{utysy|!wsx{vu{}ws"$y}|w{rysy$"!"{u|"vu’y}&xy$("({"#zu}+r"rysytry&y)!wsx"ytrw&z"!tvy&y)!vu}u(!{vu"{#x!y$ty||#srtw{rys"trustuvw"w&"y(uus%xuuzusux%y#}sw&r"||y}w&"

责任编辑.

萌/0300

(%(z%y#}sw&r"|vw+u"{w}{ux{vu"{#x!y$su’"|uxrw}#ssrs)y#}sw&r"|zr}w{uwsx&w’"#r{#(rt

&%(s(&,@D-EKCIy#}sw&r"|(ty||#srtw{rys"trustuu’"|uxrw}#ssrs)u)w&}#&rs)y$%y#}sw&r"|(

万方数据


相关内容

  • 论网络传播学_匡文波
    D OI :10. 13495/j . cn ki . cjjc . 2001. 02. 012 网络时代 [文章编号] 1002-5685(2001) 02-0046-06 国际新闻界 2001. 2 论网络传播学 ◆匡文波 (中国人民大 ...
  • 媒体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目 录 内容摘要 ························· 1 引 言 ·························· 1 一.媒体舆论的概述 ···················· 2 (一)媒体报道存在的原因 ···· ...
  • 英语专业研究生11大研究方向及就业解析
    1. 英语专业研究生11大研究方向及就业解析(转) 与其他不少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教学法方向.翻译学 ...
  • 湖南新闻传播媒介发展现状及分析
    湖南新闻传播媒介发展现状及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传媒可以说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传媒业的飞速发展详尽,快速,专业,集中的满足了社会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网络的兴起和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快,更广.可以预见,传统四大媒介,报纸,电视 ...
  • 新闻传播学论文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开展舆论监督是每个新闻媒体的使命和责任,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大众对媒体舆论监督越来越关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 ...
  • 从校园暴力事件看媒介暴力对现实暴力的影响
    摘  要: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社会上很多人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媒体,认为媒体的报道导致了更多的现实暴力.本文以校园暴力事件为基点,对媒介暴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媒介暴力与现实暴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媒介暴力并不一定会导致现实暴力,但也 ...
  • 议程设置的反设置
    2口口'功国洋藉笋触坛老戈 "议程设置"中的反设置 张健挺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系) [摘要]"议程设置"假说是舆论引导行为的主要传播学理论墓础之一,本文认为,"议 程设置&quo ...
  • 企业微信微博营销策略研究分析报告
    企业微信微博营销策略研究 分析报告 目录 绪 论----------------------------------------1 一.微博及微博营销`白勺`概 述------------------------------1 (一)微博` ...
  • 政务微博的舆论管理
    当微博已上升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化媒体,微博改变了舆论的生成.演变机理和传播生态(参见图1:微博舆论的生成演变机理图).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公民记者的特殊传播生态,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使得社会舆 ...
  • 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
    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是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