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论语 - 范文中心

孔子和论语

08/01

《论 语》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核心的代表人物,在20世纪曾经遭遇过两场巨大的苦难和不幸。第一次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也叫做新文化运动;还有一次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所谓的“批林批孔”。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七八十年的时间,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侮辱。与英、英法、八国联军发生过战争,都失败了。那么打不过西方,总打得过东方吧?后来和日本的甲午战争也失败了。这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巨大的耻辱和灾难。在这种情形下,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这段时间里,中国人开始反思: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新的世界面前,我们总是失败?最后发现,我们在文化上,在整体上是落后的。然后我们会问:西方到底比我们多什么?它比我们多民主,比我们多自由。它的文化里有民主,有自由,有科学。我们都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我们有孔子。最终把这一切都怪罪到孔子的身上,所以那个时代喊出一个非常严厉的口号“打倒孔家店”。

其实到今天,通过这么一个漫长的历史反思之后,我们对孔子的价值,对于孔子的思想会有一些充分的新的认识。从这两次对于孔子大规模否定的口号的提出,可以看出,孔子思想或者说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另外对于孔子的思想,我们也应辩证的,有取舍的看待“传统思想现代化”,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一、孔子的家世

根据司马迁的叙述,孔子的远祖是商王,属于王族。孔子在去世前的第七天也对他的弟子说:我是商的后代。商被周武王所灭,之后商纣王自杀。纣王的儿子武庚没有被杀掉,而是被封为诸侯(周朝是个讲究德行的朝代),但是在周公执政期间,武庚联合周公的两个兄弟管叔和蔡叔造反,周公被迫东征,用三年的时间平定了这场叛乱。平定叛乱后,武庚被杀,周公找到了商代“三仁”之一的微子(孔子曾经说过:“殷有三仁焉”。比干、微子、箕子)。周公“封微子于宋”,这就是后来的春秋列国里面的宋国的祖先。微子之后,一直传到了宋湣公。宋湣公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弗父何,一个叫鲋祀。湣公死了之后,没有立他的儿子做继承人,而是立了他的弟弟做国君,这个弟弟就是后来的宋煬公。但是宋煬公继位后,宋湣公的第二个儿子很不满意,父亲把位子传给叔叔而不传给儿子。就造反,把宋煬公给杀了。之后他希望大哥做国王。但是弗父何权衡了一下,觉得自己不能做国王。因为如果他做了国君,他第一件事就是必须治弟弟的罪,因为弟弟属于犯上作乱,那必然会引起家族的另一场仇杀。所以弗父何拒绝了,这样,鲋祀就做了国君。弗父何甘心在鲋祀手下做了卿大夫。

弗父何又往下几代,他的曾孙叫做正考父。这个人史书里多有记载,是个德行高尚的人物,曾经辅佐过三代宋国的国君,位居上卿。到了正考父的儿子孔父嘉,是孔氏家族里非常重要的人物。孔父嘉标志着孔氏家族的正式形成。他是孔子的第六代祖,做了两朝国君的大司马。为什么说他重要,因为商朝是子姓,不是孔姓。但是按照周礼,族人出了五服之后,就必须要重新立一个宗族,不然这个家族就太大了。孔父嘉正好是第五代,所以他另立宗族,为孔姓。孔氏家族到这个时候正式形成了。

家族形成了,但是从政治地位上来说,孔子的家族是在渐渐的走下坡路。到孔子父亲叔梁纥,孔纥,地位已经很低了。叔梁纥身材非常魁梧,性情勇敢。《左传》上有两次纪录,其中一次是说,鲁国进攻逼阳,在逼阳守城的人把城门打开,

放进去一批人,然后再把城门关上,原本是想把放进去的人困在里面给围歼了。当城门快要落下的时候,叔梁纥用一个人的力量把城门给托了起来,让那些已经冲进去的人赶紧退出来。可见叔梁纥身体的强壮和勇猛。但也说明,他的地位已十分低下,只是一个勇士了。不过叔梁纥的身材倒是可以从遗传学上给孔子的身材找到一个验证。司马迁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寸。九尺六寸折算成今天的单位有两种算法,一种算法大概有一米九三的样子,另一种算法更高,大概两米一二左右。就是在现在也实在很高了。要不现在都说山东大汉,也是有史为据的。这个叔梁纥虽然勇敢魁梧,但是子嗣却不是很繁盛。他有正妻,还有个妾。正妻给他生了9个孩子,都是女儿。娶了一房妾,倒是给他生了个儿子,但是有残疾,是个跛子。他当然不满意,也很绝望。他一直想要个儿子,在他70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

叔梁纥与颜征在野合而生孔子。

这个“野合”怎么理解?有很多理解,很多民间的说法,按照周礼规定,夫妻间的岁数不宜差距太大,他们相距很大的年龄不符合周礼。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叔梁纥与颜征在是在野外苟合,孔子是私生子。

二、孔子的生平

孔子出生年月日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般的认为,他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出生在鲁国的陬邑,孔子生下来,头顶长得很奇怪,四周高,中间低,像一个围塘一样。司马贞形象的比喻为“反宇”,像倒过来的屋顶。他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子二人离开了孔氏家族。孔子自己曾经叙述生平的时候讲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5岁开始立志学习。看起来有些晚,可是晚了不一定不好。唐朝初年的大诗人陈子昂,17岁开始读书。从下他是个问题少年,整天跟一帮游手好闲之徒打架闹事。有一天,打架打到学校,听到小孩的读书声,他趴到窗口一看,那些小孩都一点点高,都在那读书,自己这么大了不读书,非常惭愧。结果就跟那帮狐朋狗友断交,回到家里开始读书,几年的时间,就考中进士。苏轼的父亲苏洵读书更晚,27岁开始读书,跟两个儿子一起考试,马上进考场了,他不敢了。两个儿子也考,他也考,要是他考不上,多丢人。宋仁宗同情他,赐他“同进士出身”,相当于有同等学历了。

孔子15岁开始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并且他这一生都在学习: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20岁左右的时候,为了生活,做过一些下层的官吏。在当时执掌政权的鲁国贵族季氏手下做过“委吏”,就是仓库保管员。做过“乘田”,管理牧场。

到了30岁,所谓“三十而立”,他创办了私学。孔子也可以说是创办私立学校的第一人。他的私学是收费的,但是收费很低。学费就是干肉。因此,孔子招收学生是面向大众,来者不拒,“欲来者不去,欲去着不止”、“有教无类”。据说孔子弟子三千,历史文献记载的就有70多个。

孔子35岁的时候,鲁国出了一件大事,这也直接导致孔子离开了鲁国。当时的鲁国国君是鲁昭公,但是他已经没什么实权,大权被他的三个兄弟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所掌控。孔子看不惯这种行为,认为这不符合礼。季孙氏要祭祖,祭祖要跳舞,所谓的万舞。按照周礼的规定,不同级别祭祀,跳舞的乐队要有所区别。天子是八佾,“佾”就是列,每一列8个人,那天子的舞队是64人。接下

来是诸侯,六佾48人。卿大夫是四佾32人。鲁国的国君是诸侯应为48人,三桓是大夫应为32人。但是季孙氏祭祖却用64人,这是天子的规格。严重违反周礼。所以孔子勃然大怒: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这对于昭公来说更是莫大的羞辱,于是起兵攻打季氏,但是打败,鲁昭工也被赶出了鲁国逃到了齐国。国内政局的动荡让孔子也觉得没法在鲁国呆下去了,于是也去了齐国,在那呆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沿途的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也使孔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哀。

孔子让他的弟子去看看,这个女子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这个女子对孔子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给老虎吃了,今天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就问她,你为什么不搬到别的地方去呢?妇人回答:

无苛政。

这个地方虽然有老虎,但是政治比较宽松阿。孔子听了这个话,非常伤心,对他的弟子说: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

因此在孔子的思想中,很提倡爱人,认为统治阶级应该爱人。

孔子37岁的时候回到鲁国,专心办学。到53岁,做了司寇,但是“代行相事”,官做的也很大了。但是孔子的思想显得过于迂腐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也因为一些政治事件,遭到了一些贵族的孤立,鲁国的国君也不太信任他了,孔子非常伤心,无奈之下,在他55岁的时候开始游历各个诸侯国,到68岁时才返回鲁国。在这14年的游历过程中,孔子处处遭受打击和挫折。73岁的时候,在鲁国去世。

孔子是一个很有政治理想的人物,但是他的思想迂阔而不切实际,不为各诸侯国所采纳。从这一点上来说,孔子这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思想。

三、孔子的思想

孔子一生的理想都体现在《论语》这部书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少数弟子言语行事之书。其记载的言语行事大多非常真实。孔子的思想,渊源于殷商及西周、东周的社会思潮,而更多的吸收了春秋时期郑子产、齐晏婴等思想家、政治家的言行。春秋时期人们重“礼”,孔子也重视“礼”,他把推行“礼”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在《论语》中,他却更强调“仁”,把“仁”作为自己政治理想的核心。那么如何理解“仁”和“礼”?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德指仁爱,礼指等级。他主张为政必须以仁爱为基础,但仁爱必须有等次,即统治阶级所规定的一切封建秩序,如尊卑、贵贱、亲疏、长幼、男女差别等,用以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1、仁——礼——乐——中庸

“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是“泛爱众”,也指同情心。即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把人作为人来对待,而不是可以任意杀戮的奴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仁爱”作为协调人际关系、调和社会矛盾的核心思想。 他还提出“为政在人”,认为统治者应当“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对人民的横征暴敛,《论语》卷六《先进》记载他的弟子冉求做季氏的宰相,代季氏聚敛,他说什么呢: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因此,孔子治国的主张是保民、安民。君王要行仁政,所谓的“王道”,才能使民心凝聚,人民享有安定的生活。人民安定,国家才能安定。与此相对的,孔子非常反对霸道。

但是,光有思想意识层面的“仁”是不够的,还必须用制度层面的“礼”来节制它,即“克己复礼为仁”,这成为孔子最高的思想。爱是基础,但爱必须有等次的差别,要与“礼”相配合。这个礼,就是一切统治阶级规定的上下尊卑等级秩序,即君君、臣臣、夫夫、子子、亲亲、尊尊、长长、幼幼。根据这些固定不变的原则,又制定出无数的礼节,用以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每一个人应受到的约束和应尽的道义,使其各守其分,不得逾越,做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敬、妇爱、兄友、弟恭。

单要求人受礼还不够,还必须用乐来配合,即用乐来调节感情,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融洽。礼严肃形于外,使人尊敬,乐和顺存于内,要人亲爱。礼用以辩异,分别尊卑贵贱的等级;乐用以求同,缓和上下之间的矛盾。但这“礼”“乐”都必须以“仁”为根本前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样,孔子就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内容,以“礼”为外在形式,以“乐”为情感调节的完整的思想道德和典章制度体系。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被社会广泛接受,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庸”思想。这与孔子处于“士”这一阶层的社会背景有关。士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最下一层,当他求仕禄向上追求时,表现出迎合上层贵族利益的保守思想,当他穷困不得志向下看时,又表现出同情庶民的进步思想。在思想方法上他采用的是中庸之道。中就是中正、中和、无过无不及;庸就是“用”或“常”。中庸运用在行为上,是“过犹不及”,事情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过与不及一样,两者都是不可取的。中庸运用在人伦上,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运用在政治上,是“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运用在教育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运用在美学思想上,是“尽善尽美”。“善”的具体内容,是他仁政德治和以仁义礼乐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念。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因为《韶》是歌颂舜德的古乐,舜让位于尧,所以尧舜是孔子心目中的圣贤之君,故称《韶》乐是尽善尽美;《武》是歌颂周武王的古乐,说它未尽善,是因为武王以攻伐取天下,而不是像尧舜那样以揖让受天下。这种善和美相统一的思想反映在对自然美的看法上,是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朱熹的解释是: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与山,故乐山。

孔子认为人们之所以觉得自然山水是美的,而喜爱它,是因为它的某些方面有似与人的精神品德,能象征人的仁义之性。

孔子的这一思想和主张太过理想,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并未被接纳且屡遭奚落和讽刺。

《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这几篇记述了孔子与这些人对社会政治的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孔子是积极用世的,楚狂接舆等则是消极避世的,而着眼点在表现孔子的用世态度。那四人虽然都是消极避世,但对孔子的看法是有区别的。楚狂接舆以凤鸟之德喻孔子,对孔子还有一点敬意,长沮、桀溺就有些轻慢

了,讥讽孔子“是知津也”,至于荷条丈人的批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更加直接了。 而孔子对这些人的态度也不同,楚狂接舆,他还很谦虚“欲与之言”,长沮、桀腻的轻慢,却意谓他们不明白自己的心意,遂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辩解。对荷条丈人的批评,他斥其“不仕”为“乱大伦”。所以,孔子对自己所抱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为了实现自己的信念,他不辞劳苦的到处奔波,无论境遇如何困难,绝不与世俗媾和。时代变了,他还坚持自己的旧观念不变,这是他的保守性。但是,他对社会政治的态度不是逃避,而是积极用世的,这却应当肯定。

2、《论语》也记载着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一生在学习,在思想,在温故而知新,在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路、公西华。。。》:

此四人治国之方法与思想、志趣都不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对子路是“哂之”,因为治国兴军旅之事容易,而施礼乐教化却很难,这一点子路还不知道。对冉求、公西华之过于谦逊,则予以鼓励,劝告他们治理小国也应像治理大国一样,不应轻视。对曾皙之怡然自乐的处世态度,表示赞同。因为在孔子看来,这便是以礼乐治国所达到的政治效果,是他政治理想之最高境界。既表现出孔子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同时也包含着他的政治见解和主张。

1、 文学艺术观点

孔子认为文章应当有文采: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同时他还反对过分的藻饰

辞达而已。

他一方面主张文章要有条理可循,为的是长远流传;一方面主张文辞止于达意,怕以辞害志。其中心意旨是为文应该言志、传道,违反此意旨的文学手法,皆所不取。

《论语》这部书,在封建时代相当长时期被当作提高道德修养的教科书,其对后代文学的影响,无论在思想上和文章上,都至深且广。

孔子的仁爱思想也就其局限性,因为他的仁有着鲜明的阶级烙印,可以说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春秋末期,社会各方面的矛盾都在激化,特别是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一触即发,威胁着统治阶级的生存。所以孔子提出“爱人”的口号,以缓和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这对奴隶和人民来说意味着欺骗。孔子说:

爱之能无劳乎!

可见表面上的“爱”,是为了要人民为统治这卖力。不仅如此,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使老百姓懂得孝悌之道是“仁”的根本。因为只要实行这一点,他们就不会犯上作乱了。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的很清楚: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因此,孔子的失败也是注定的,一来是他思想的这种局限性,二来他的这种仁的思想在战乱纷争的阶级社会根本不可能实现和推行。

四、《论语》一书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后学编纂而成。其主要的特点是文约而旨博,即以简截的文字概括丰富的内容。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论语》一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孔子其人,以及他的一些观点。

1、孔子其人:

性情:孔子被我们称为孔圣人,纵然我们很尊敬他,但是他不仅可敬而且可爱。《论语》里记载孔子的为人,说他是: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很温和,但是又透着严厉。虽然温和,但是不会太随便,在他的面前行为不敢太无状。他有一种内在的威严。有威严,但是并不给别人很大的压力,他的威严来自于他的道德修养,而不是态度的严厉。非常恭谨,为人态度很安详。

但是孔子是不是总这样呢?也不是,碰到他看不惯的事,他也会发火,也会骂人。孔子有个学生叫宰予,和老师讨论三年治丧的问题。宰予说:“父母死了,给父母服三年的丧,这个时间太长了一点。如果三年不做事,所有的事情都荒废了,这怎么行呢?”孔子就很生气。孔子说:“在父母的丧期里,你吃着好饭,穿着好衣,心里安么?”宰予也很老实,说:“我心安阿。”宰予一走,孔子就说宰予是“小人,不仁”。后来,宰予白天睡觉: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他很欣赏颜回,我们看他是如何夸奖颜回的: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重章叠句,感慨万千。年老的时候,站在一条小河边,看着汤汤而去的河水,发了句感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多少人面对河水想起孔子的这句话。他所说的“逝者”,代表了所有流逝而去的东西,人们所有的感概都可以附在这个上面。

快乐:有人说,孔子的一生所追求的,最终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还能够快乐。孔子一生都在修德,《论语》中讲他的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道、德、仁、艺四者中,“道、德、仁”是道德性的概念,而“艺”可不是道德的概念了。艺是艺术、性情、诗歌、音乐。所以,孔子所谓的道德修养不是说把一个人修养成板着面孔的光会讲仁义道德的人,他要一个能够欣赏艺术,能够在艺术中陶醉,能够被艺术感染,最好还能够创造艺术,这才是完美的人格。所谓“修身”,不能够兼善天下,那么就独善其身。所以他说: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他忧的是什么呢?《论语》当中也指出: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所以君子忧道,而不是忧能不能升官发财。

但是,虽然孔子一再讲仁德,讲君子,他还讲过: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一个君子有的时候不仁也是可以的。他讨厌非常极端的东西。比如我们讲诚信。诚信是好的,孔子一再讲诚信是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但是他也反对绝对化的诚信。在周游列国路过匡地的时候,他们被匡人包围了,僵持数日,最后双方寻求妥协。他们对孔子说:只要你答应不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了你。孔子说:可以,我们签合同,我不到卫国去。这边匡人的包围圈一撤,孔子就挥手说:走,到卫国去。学生说:老师啊,你不是一再说要诚信么?我们这么做不是失信么?孔子说:被逼签定的合同是无效的。可见,孔子并不主张绝对化,所以他有句名言,叫:

无可无不可。

很宽松,很随意。所以他也说: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以他说: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恕。

因为他很宽容,所以他才能比较快乐。

2、孔子的政治道路:

儒家讲究“内圣”“外王”。内圣,是一种个人修养。外王则是通过推恩的方式,把自己的内在的仁德修养与仁爱之情推广到社会上去,体现在国家的政治和政策上,然后让人民,让百姓都能够享受到仁政所带来的好处。

就孔子本身而言,从他自己的人生目标上看,他并不想仅仅做一个圣人,还想做一个圣臣。其区别就在于,圣人是个人的修养,而圣臣是把自己放到社会的

价值体系中去,放到社会的体制里面去,让自己在这个社会的关系网里面充当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想做一个圣臣,辅佐一个有道之君,这个有道之君能够听从他的教导,然后孔子可以利用他的世俗的权利,来推广自己的“道”。可惜的是,他没有遇到圣君。鲁哀公、齐景公、卫灵公,都是毫无能力的昏庸之君。没有圣君自然做不了圣臣,但是孔子想改造社会成为“王道乐土”的理想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充满了热情。有一次,子路宿于石门。石门是鲁国城外城的一个城门,子路在哪里投宿。看门的人就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子路就告诉他:

自孔氏。

然后这个看门人对孔子有一句评价,非常精彩: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在孔子时代有很多隐士,他们中很多人都嘲笑过孔子。(作品选,讲解课文)

孔子的这种坚持,有时候甚至他的弟子也不理解。《论语》中有个故事,孔子在陈蔡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楚昭王听说孔子在这个地方,就准备派兵把孔子接到楚国去。可是陈蔡这帮小政客们在家里商量,这个孔子在我们这儿待了这么久,我们都得罪过他,他如果到了楚国,在楚王面前说我们的坏话,楚国那么强大,那就没我们的好果子吃了。我们趁着楚王没来之前,干脆把孔子杀了算了。就把孔子包围起来困了很多天。“从病者,莫能兴”,跟随的弟子们饿的都爬不起来了。这个时候,子路想不通了,就去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君子往往是走投无路的,但是君子跟小人有个区别,君子走头无路,仍能保持自己的品行不会堕落。小人走投无路呢“小人穷,斯滥矣。”那就会无恶不作了。道德带来的好处是,当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仍然可以不堕落。君子比小人强,就在于穷困的时候仍然能保持住自己高贵的品行,而小人可能就会堕落。这也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3、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一生在学习,在思想,在温故而知新,在诲人不倦。所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他收取最薄的礼,他所收留的学生大多数出自下层,各行各业都有。 有教无类。

他教育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一种事实求实的学习态度。还主张反复温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又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主张学思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则是危险的。并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程度、不用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而且还提出启发式教育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即让学生独立思考,不到反复思考还想不通的程度,不去开导;不到反复思考已有体会,想说又难以说出来的程度不去启发。学生要是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教他了。

2、 孔子的文学艺术观点

孔子认为写文章应当有文采: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同时他还反对过分藻饰:

辞达而已。

他认为,为文应该言志、传道。同时他很重视文学和艺术(即音乐)的结合。他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通过音乐的陶染,来改造自己的情性,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本能出发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当然,孔子所说的乐,不是一般的乐,而是指浸透了仁的精神的先王之雅乐,或谓正乐。

“尽善尽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因为《韶》是歌颂舜德的古乐,舜让位于尧,所以尧舜是孔子心目中的圣贤之君,故称《韶》乐是尽善尽美;《武》是歌颂周武王的古乐,说它未尽善,是因为武王以攻伐取天下,而不是像尧舜那样以揖让受天下。


相关内容

  • 论语读书笔记读后感
    论语读书笔记4篇 <论语·学而第一>第一章 原文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解: 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 ...
  • [论语]中最难理解的一段文字
    <论语>中最难理解的一段文字 <论语·乡党>篇末章被认为是最费解的文字,历来无确解,也未受到一般学人的重视.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字,而以往的注解,却不尽人意. 该章除了文字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意义的理解 ...
  • 深究[论语]的第一句话
    深究<论语>的第一句话 2012-08-06 第09版:中外历史 作者:邵纯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3010 <论语>开篇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对此不可望文生义或 ...
  • 一句话孔子_就有道而正焉_开有为
    化象 一句话孔子---"就有道而正焉" ◎开有为 (长江大学文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3 摘要题引"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
  • 试谈[论语]中对孔子评价所映射的孔子形象
    [摘要]本文主要从评价测量的角度出发,以<论语>中孔子的自身评价.弟子对孔子的评价和时人对孔子的评价为基础,对孔子的行为.性格.才干进行分析论述,从而让孔子的形象更加清晰具体. [关键词]<论语>:评价:孔子:人物形 ...
  • 论语教学设计
    <七则>教学设计 表二 教学实践 <论语>七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前四则,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论语>及孔子.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导入课文:走进文言写就 ...
  • [论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论语>是中华文明的圣经,它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繁衍生息,历经磨难而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要学习<论语>中的君子观.立志观.教育方法论等,从而使当代思 ...
  •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看,‚圣‛包含仁而成为比‚仁‛高的境界,不仅因为‚圣‛方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修已以安百姓‛ ,而且,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 ...
  • 论语"孝悌观"综述
    论语"孝悌观"综述 文传学院 09中文一班 090102048 刘丹 "天下归仁"是孔子一生为之努力的终极目标.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 ...
  • [论语]教育思想的启示
    摘 要:<论语>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对后世影响颇大,本文从"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欲罢不能"的乐业情操."不令而行"的从业言行."有教无类"的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