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甫臣:不发达国家该不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范文中心

胡甫臣:不发达国家该不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01/16

苏联、中国等16个国家,在资本主义尚不发达的时候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虽然都夺取了政权,但苏联在1991年后瓦解了,还有10个国家也徹底失败了。中国成功后,也走了许多弯路,正好也是在对资本主义认识不够,过急、过快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甚至想尽早进人共产主义社会,遭受了极大的挫折。究竟是根本就不该进行这种革命,还是因为在革命后犯了不该犯的错误呢?

我国著名理论家,我十分尊敬的王若水同志,在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他想“用共产主义的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又用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理论来批判共产主义的实践。”对此文的基本观点,我是同意的,并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得到启发。

但他说:“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只证明了一件事:在当时的条件下,布尔什维克和中国***人能够武装夺取政权。这一点只是证明了列宁的思想。但是武装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不是一回事。列宁在贫穷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计划最终证明是失败的。”因此,他认为:“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过去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违反。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水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列宁批评第二国际搞机会主义,其实自己就是在搞机会主义。”

最近我还看到一个也是我十分尊敬的普列汉诺夫的政治遗嘱的材料,其中第三部份里说:“布尔什维克主张不受限制的全面的阶级恐怖。布尔什维主义在俄国出现的客观原因是无产阶级不成熟,劳 动者贫穷、没文化、觉悟低。俄国就其生产力发展水平、无产阶级人数及群众的文化水平和觉悟程度而言,还没有作好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因此十月革命把俄国历史引向死胡同,俄国的发展将落后好几十年。不能先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再来提高生产力、文化和觉悟,因为, 一、破坏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要受惩罚;二、群众的文化和觉悟完全取决于生产力;三 、列宁宣布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因此产生了新的比以前更为激烈的矛盾;四 、俄国现阶段不可能是无产阶级政权。在列宁的社会主义下,工人将从资本家的雇工变成国家――封建主的雇工,而农民将变成国家――封建主的农奴。 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将变为一党专政,党的专政将变为党的领袖专政,而领袖的权力依靠阶级恐怖以至全国恐怖来维持。依靠暴力和恐怖建设不了社会主义,因此布尔什维克的垮台是不可避免的。”后面还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解的社会主义社会即使在西方国家里也不是一百年间的事,更不用说俄国。俄国在现阶段应提高生产力 ,扩大政治自由权利,形成民主传统,提高公民的文化程度,宣传和实行个别的社会主义因素,使俄国人富裕起来,使社会民主化和人道化。 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公民还贫困 ,就成不了伟大的国家,就摆脱不了社会震荡,就不能避免解体。”

这两种意见,都是认为在落后国家是不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即使革命成功了,也是要失败的,要走进死胡同的。从理论上说,他们的观点是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曾有过著名的十分严谨的表述:“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务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我对他们上面这个论断,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20世纪出现的苏联、中国等一批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错误。它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不曾有过的特殊形势和特殊条件下产生的。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别的学者也有分为三个阶段或其他分法的,这都是研究者对历史进程的总结和分析。我觉得不能以此为据,要求历史现实比照某个框框演进,否则就批评它与历史的进程越了轨,出了框框。研究历史只能根据现实去分析来龙去脉。各国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国的具条件都各有其特殊性,不能要求必须按照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革命,不一定非等到资本主义发展到他们所设想的最发达的时候。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结合各国具体的实际情况。

马克思在1877年时,俄国民粹主义者米海洛夫斯基根据马克思关于西欧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说法,认为马克思主张一切民族都必须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就明确加以否定过。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应该而且可能首先实现“真正的人民革命”,但指出在这种革命中,无产阶级一定要争取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的“合唱。马克思在19世纪80年代也曾认为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印度、阿尔巴尼亚、中国等落后国家,也可在这些国家帮助下,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灾难的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恩格斯也说过:“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末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就是意味着英、法、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能带动落后的俄国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到1890年,恩格斯更指出过,沙皇专制制度崩溃后,“西方就有可能不受外来干渉地、一心一意地致力于自已的历史任务,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和把资本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当然 ,马恩这只是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并没有经过研究得出经济落后的国家可以搞社会主义革命的结论 。)

最近又读到冯治军的《苏联灭亡评列宁》,他说,列宁为在小农 经济占统治地位、个体农民占人口大多数条件的社会主义革命提出了一整套战略战术(直接过渡、先过渡后建设、一党专政等模式 )。他认为列宁模式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决定力量、先资本主义后社会主义模式,是苏联灭亡的原因。我觉得这是不是太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推论了。我们也不能把马克思太神化为教条 ,马克思说过的、赞成的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误的,还是要看历史的实际。马克思主义究竟是发展的科学嘛 。我觉得把列宁主义==苏联灭亡,这等号似乎也划得太长了,中间60多年那么多领导者那么多复杂的因素都完全不算,而只算在最初的创始人一个人身上,似也不行。

20世纪初的俄国,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后,经济濒于崩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被剥削被压迫群众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统治者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了。列宁是在这种特殊形势下,以苏维埃政权代替民主革命政权,革命成功了,这也可说是实现了恩格斯的预言,这可说是对探索人类社会更加迅速发展的道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列宁、毛泽东等都在不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他们都是在社会主义因素没有发展到要革命的条件下,抓住特殊条件夺取政权,企图利用政权的力量把社会主义因素创造出来。不能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最成熟时候才能革命那一个常规设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列宁等革命家没有等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最成熟的时候,没有等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具有发动革命条件的时候,当革命时机成熟时,大胆在单独一个国家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在比俄国更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用分两步走的办法,主要依靠农民,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按俄国以城市为中心而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两国胜利后开始都曾取得非凡的成就,他们的创新,应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列宁、毛泽东的缺点和错误,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把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错误地发挥到了极端,对本身存在的封建残余没有彻底根除,走上集权统制,丢掉了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把阶级斗争搞成暴力统治,他们首先搞了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把无产阶级专政搞成党专政、领袖专政。意识形态上搞绝对统一,束缚了人们思想的创造性。经济上搞计划经济,搞绝对的公有制,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忽视改善人民的生活。又都是过急过快的左倾思想占统治地位,低估资产阶级的作用,急于消灭资产阶级,忽视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违反客观经济规律,跑步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结果是国力在一段时间上升后即停滞甚至下降,在和资本主义的竞赛中落伍,失民心,走弯路,甚至受到挫折或走上灭亡。

人类在20世纪出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建成了初步的社会主义国家,真正使社会主义从在空中游荡的幽灵走到了地上,从理论变成了实践。实践中虽然有的失败了,但已有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改革的道路上补课和重走正确路子,开始用资本主义已有的成功经验来建设社会主义,却是人类社会主义运动看得见,摸得着的宝贵财富。人类社会在20世纪出现了社会主义的实跷总是这个世纪的特点,是这个世纪的伟大壮举。它为后来者铺了路,它给后来者树立信心殿了底。列宁、毛泽东英勇的尝试,比历史上所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实践都更前进了一步,更具开拓性质。在他们之后,就有14个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成功。怎么说也是20世纪伟大的创举,是推动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的,不应该抹煞它的伟大业绩。列宁、毛泽东都是20世纪伟大的人物,不必给他们戴机会主义的帽子,并且这也绝不只是列宁一个人,不只是苏联一个国家的问题。

当社会主义不仅在苏联取得胜利,而且发展到多国取得胜利的时候,本来应该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的优势。由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搞个人崇拜,搞老子党,搞大国沙文主义,搞霸权主义。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没有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挤在苏联一个模式里,都是左了又左,结果让多数国家走进了死胡同。勉强活着的,有的也还没有进行改革,摆脱旧模式,走上新的发展道路。我认为这都不能说是当初不该革命,不该抓住当时特殊的革命机遇,也是革命后没有走上正确的建设路子造成的。不能说硬要等到资本主义发展成熟的时候才能夺取政权,不能说有了夺权的机会也应该等到社会发展的成熟。

当然,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有某些空想的成分。但都比空想社会主义者更接近实际一步。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是把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当作同义词用的,到批判《哥达纲领》时才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无商品、无货币、无市场的三无社会主义。他们设想的实现按劳分配是用劳动证书而不是用货币。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一书中还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不应该拥有住宅。所以,到后来恩格斯曾提出“共产主义”一词在当前不宜普遍使用(1894年给考茨基的信)。是列宁才把初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后,列宁有时说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有时说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列宁后来体会到一个小农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要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困难得多,又把社会主义还分为若干阶段,他说过完全的、完备形式的、发达的社会主义。到我们中国,还认识到要经过新民主主义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我觉得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是左的趋势占上风,连马克思、恩格斯都是把共产主义的建设看得容易了些,从他们的设想来说,总是一退再退,收拢跑得太快的脚步。恩格斯就曾明确地说过:“历史清楚地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情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致剷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具有很大的扩张能力。”苏联、中国和东欧各国都曾急于消灭资本主义,过早地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我国曾经过早地结束新民主主义的过渡阶段,到建设社会主义时对农业合作化、对市场经济,也都是跑得太快了才一步一步退下来的,到党的十三大时才进一步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的事情,现在还只是初级阶段。上世纪带头实现社会主义的都是不发达国家,失败的、受挫折的,都是实行了极左的政策。最突出也是最典型的要算柬埔寨了,他本来是1975年最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但他推行极左路线最激进,一定要抢先进入共产主义。结果,1979年就亡国了,1981年就亡党了。在这个20世纪的伟大实践中,在左的道路上共同有的一些失败教训,甚至是降低社会主义声誉的事情,倒是不应该在光荣伟大声中淹没的。比如,因为集权过度,没有民主;因为不重视发展生产力,生活水平不高,文明进展不快;因为讲阶级斗争、讲专政、滥用暴力,整人、杀人太多;因为搞个人迷信,个人专制、独裁横行等等。我们总结经验,总是希望向前看,总是为着怎样继续走下去。一退再退就是认识的逐步提高,正重新摸着石头过河;知道有损社会主义声誉的那些恶行,就再不能一错再错了。从社会主义的实跷中所取得的这些教训,也是宝贵的财富 。

所以我觉得不是该不该革命的问题,而是革命后怎样认识自已先天不足的实际情况,怎样正确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当时的社会主义学说,还是纯粹的未来学,只是在当时的基础上进行设想。今天,幽灵已经下地实践了几十年,继续前进,应该是总结已有的实跷经验了。并且,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也有成功的经验,还有许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执政和不执政的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以及世界上其他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党和国家,不管怎么说,他们也在各自的国家里试验和注入了许多社会主义因素。

21世纪来临时,英国BBC通过电子调查,马克思还是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广大的人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愿望,还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的目标。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是人类社会社会科学思想的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激起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这怎么说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伟大的贡献。 现在执政的5个社会主义国家,正应该抓住人类实跷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要正确尋找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国家并未消除本身的社会矛盾,也要探索通往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怎么说这也是一个艰巨而伟大的工程,值得人们为之探索和奋斗的工程。总结历史经验,不是要追究个人的.责任,而是要找出经验和教训,继续前进。

这就是我读书自娱时在心里自我反思的一个问题,不知这算不算一个应该思考的问题,也不知我说清楚没有,更不知我想到的道理有没有道理?说得对不对?我就这么说出来请教大家了。请大家质疑、探讨、批评、指正。

初稿写于2003-5    2007-9-10补充

(作者是《五柳村》的老朋友,原中国工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他把对此文已有的各种意见也一并交给了本站,将陆续发表,意思是欢迎讨论、批评、指正。)

五柳村2007年10月1日收到


相关内容

  • 四年级下册品德试题
    第一单元 引以为荣的家乡 第一课 历史悠久的家乡 一.填空 1.我的家乡在江西省,简称(赣),省会是(南昌). 2.广丰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东部. 二.列举题:你的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 答:我们的家乡江西省境内有许多名胜古迹.省内有: ...
  •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有人说16世纪的西欧"发现了世界,发现了人"这主要是指( )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新航路开辟 ③文艺复兴运动 ④启蒙运动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
  • 解放思想我先行征文
    解放思想我先行征文 90年前的5月4日,以青年学生为主导的五四爱国运动,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高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90年后的今天,党中央关于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 ...
  • 牢固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思想汇报
    牢固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以实 际行动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每一位要求入党的青年朋友,在追求党.向往党.要求加入党组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自己的入党动机. 在这里,我就"如何牢固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
  • 部队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教育和深入思考,我个人对作风纪律整顿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身存在的 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对照工作实际,作如下剖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初期,片面地自我安慰,认为自己没有 ...
  • 严以用权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政协县级干部严以用权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我个人认为,对领导干部来说,最根本的是"严以修身",最重要的是"严以律己& ...
  • 关于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心得体会
    关于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心得体会 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中国发展的构想,在讲话中,他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内容: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 ...
  • 805-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一.名词解释 1.道德 2.道德认识 3.道德情感 4.道德意志 5.道德信念 6.诚信 7.以人为本 8.知行合一 9.见利思义 10.人际和谐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公德的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 ...
  • 工人两学一做个人心得体会范文(4篇)
    [工人两学一做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一] 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鲜明特征.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 ...
  • 女性的伟大与悲哀_我在霞村的时候_中贞贞形象分析
    语言 文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年第24卷第7期 Journa l o f Chongqi ng U 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Soc ial Science) V o. l 24N o .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