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洛阳牡丹记--兼谈菏泽等地的牡丹(河洛广记) - 范文中心

清朝洛阳牡丹记--兼谈菏泽等地的牡丹(河洛广记)

05/12

核心提示:

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洛阳牡丹受到重创。但是经过康熙、雍正时期的稳定发展,洛阳牡丹得以复兴。

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洛阳牡丹受到重创。但是经过康熙、雍正时期的稳定发展,洛阳牡丹得以复兴。乾隆年间,洛阳牡丹再一次名闻天下,一直兴盛到民国时期。在清朝时期,曹州(今菏泽)牡丹开始为世人所知,但其牡丹之盛,与洛阳相比差之甚远。

1、食言已负牡丹花

明崇祯年间,豫西大旱连年,李自成的军队纵横豫西;清军入关后,又与明军混战于豫西,是时,豫西残破,十室九空。明末清初的孟津人王鑨(lóng)的《哀洛阳故宫》载:“曲径犹传碧梧宫,遗墟但见狐狸踪……哽咽呜呜不忍听,日夕麇鹿上城头。”城池残破,人烟稀少,狐狸、麇鹿在废城奔跑。

清朝控制中原后,在洛阳设河南府,设官分职,劝民农耕。如宜阳首任知县罗尔,次任知县金继望,招民劝垦,民得以安居。顺治、康熙时期,河南风调雨顺,牡丹种植逐步恢复并发展;雍正时期,洛阳牡丹种植开始兴盛。这与河南知府张汉等人的大力推广分不开。

张汉,云南石屏人,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任河南知府。张汉为官清廉,重视经济和文化。他著述较多,主要有《留砚堂诗集》等,该书保存了大量有关洛阳的诗作。如《水陆堂纪事》载:“饮酒欲成飞白草,食言已负牡丹花。”同时自注道:“僧向予乞牡丹,未果。”水陆堂是位于洛阳西大街的佛寺,张汉游历此寺时,僧人向他讨要牡丹珍品未果,待他再游水陆堂时,却又忘带了。张汉为此自责,专门写了这首纪事诗。

在洛阳期间,张汉修复了杜甫墓、白居易墓等并广植牡丹。河南府庙宇众多,每县有百余个,一直有种牡丹的传统。今孟津县朝阳镇崔沟有一株清朝牡丹,是50年前从嵩县白云山五马寺遗址移来的,每年都开出200多朵牡丹。伊川县吕店镇清泉寺村,也有一株清朝牡丹,为清泉寺遗物。

2、牡丹名品出洛阳

清代是洛阳牡丹大发展的时期,几部《河南府志》和几十部各县县志留下了大量的牡丹资料: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洛阳县志》记载牡丹品种达173个;北宋张洵《洛阳花谱》记载花品为121种,为宋代花谱中牡丹品种最多的;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薛凤翔《亳州牡丹史》记载牡丹品种200多个,但“献来红、丹州红、延州红、鹿胎花、莲花萼(è)、真珠红、一捻红及姚黄、牛家黄、鞓黄、甘草黄者,皆属未闻”。这些都是洛阳牡丹名品,亳州并无这些。

由于河南府各县有上百个牡丹品种,去掉重复的,清代洛阳牡丹品种约有300个。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余鹏年的《曹州牡丹谱》总共列牡丹品种56个,其中黄者7种、青者1种、红者15种、白者8种、黑者3种,粉者、紫者、绿者共22种,不及乾隆十年《洛阳县志》所列洛阳牡丹品种的三分之一。

乾隆十年《洛阳县志》所列173个洛阳牡丹品种,其中千叶黄花19种、千叶红花56种、千叶紫花14种、千叶绯花7种、千叶白花14种、多叶红花35种、多叶紫花16种、多叶黄花3种、多叶白花2种、特异品种7个。

这7个特异品种是:欧家碧、太极红、娇容三变、蓬莱相公、观音面、白屋出公卿、舞青猊。同时,所列的牡丹品种,有三分之一为新品种,如赛姚黄、赛魏紫、汝州红等。

清朝洛阳牡丹的种植区在洛河之南,龙门山、万安山之北,东起李家楼(今李楼),西到西场(今新村),绵延二十余里。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洛河沿岸开凿水渠数十条,水渠与各支流形成一个水利网络,促进了牡丹的种植。

菏泽知县安奎为《曹州牡丹谱》作序说:“曹州牡丹之盛,著于谈资久矣。而记述未有专书。”曹州有牡丹,起源于明代后期,但牡丹只是零星种植,不见经传。至于清代苏毓眉的《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更是无据可查。嘉庆《清一统志》引当时的《曹州志》载,曹州牡丹源于亳州。但明末战乱中,亳州、曹州为战乱之地,牡丹皆灭绝。因此,曹州牡丹应是乾隆初年,重新从洛阳、鄢陵、江阴等地引种的。故余鹏年引用友人催促他作《曹州牡丹谱》的信中的话说:“洛阳花要订平生!”

3、古老牡丹花满枝

目前,洛阳留存明清时期的古牡丹300余株,主要分布在各公园以及各县。在全国各地的古牡丹中,很多是清朝时从洛阳移植的。

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求雨村李家,有一株名为“五彩珍珠”古牡丹,是康熙年间由李真宠从洛阳移植的。

沈阳市植物园的“百年牡丹”,是在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由沈阳粟氏引自洛阳,初植粟氏宅中,1998年粟氏后人捐赠给该植物园的。

甘肃省临洮县西坪乡范家村李家,有株清朝末年栽植的古牡丹,品种为“魏紫”,是李家先人从洛阳引栽的。

江苏省无锡市小娄巷50号,有株株龄130多岁的牡丹,紫色花,是清朝时引自洛阳的。

广东省乐昌县白石区谷家冲村欧氏宅,有株清代乾隆年间遗留下来的牡丹,品种为“杨妃醉酒”。据清《乐昌县志》《欧氏祖谱》记载,乾隆年间,欧相玑(jī)在中原经商,娶洛阳官家女邓氏为妻。邓家将这株牡丹陪嫁到欧家,经代代呵护,传芳至今。

河北省滦平县兴洲村的乾隆行宫遗址内有一株白牡丹,也移自洛阳。乾隆皇帝极喜牡丹,来过洛阳,写了大量有关牡丹和洛阳的诗篇,收入其《御制诗集》中。其《牡丹八韵》载,御园牡丹“标名偏许洛”;《牡丹》载,“洛阳名品冠三春”;《题双头牡丹》载:“琼华当时纪春明,闻说移根自洛京。”

元、明、清洛阳牡丹之盛,往往不为人所知,有必要深入研究,还洛阳牡丹应有之历史地位。


相关内容

  • 以菊花和牡丹为例对花文化的研究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 以菊花和牡丹为例对花 文化的研究 部 (系)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部 专 业 园 艺 姓 名 陈 放 学 号 [1**********]9 指导教师 魏 礼 玲 2011年 5月 以菊花和牡丹为例对花文化的 ...
  • 论宋代牡丹赋ping1
    论宋代牡丹赋 摘要: 论文详细考察了宋代牡丹玩赏之风,并将宋代六篇(存疑一篇)牡丹赋与唐代牡丹赋,宋代牡丹诗词进行了比较.由此可知,牡丹及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诸如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世变迁,由 ...
  • 走近[河南诗人]
    一 通过参加<河南诗人>创刊一周年座谈会以及"诗人之家"联谊活动,我认识了杨炳麟先生和他的办刊团队. 作为诗人和企业家,诗人.商人这两个称谓在杨炳麟身上起到了互补和推动的作用,通过诗歌拓展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 ...
  • 去公证处开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 委托人:______,_____(性别),______年__月____日出生,住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民身份号码:_________________. ____ ...
  • 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序号编号58 I-18 59I-1960I-2061I-2162 I-22 63I-2364I-2465I-2566I-2667 I-27 68 I-28 69 I-29 (共计150项) 2 ...
  • 地图三要素
    地图三要素 一. 学习目标: 1. 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大小及其意义 2. 知道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 3. 能根据常用图例正确识别地理事物并会量算其距离 二. 知识回顾: 1.地图的三要素是:. 2. 比例尺 ( ...
  • 各国国花及中国省市花
    中国国花--牡丹(未定) 朝鲜国花--朝鲜杜鹃(金达来) 韩国国花--木槿 日本国花--樱花.菊花 老挝国花--鸡蛋花 缅甸国花--龙船花 泰国国花--素馨.睡莲 马来西亚国花--扶桑 印度尼西亚国花--毛茉莉 新加坡国花--万带兰 菲律宾 ...
  • 白云山知名度提升策划书
    洛阳白云山风景区知名度 再提升策划书 策划组长:张晨曦 小组成员:刘林林 付贤鹏 王璐 张晨曦 策划时间:2012年10月24日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旅游愈来愈受国人重视.白云山作为河南的五A ...
  • 我国部分城市的别称
    我国部分城市的 别称 城市 长沙 泉州 福洲 抚顺 鹤岗 广州 济南 开封 昆明 苏洲 武汉 厦门 惠州 许昌 蚌埠 扬州 别称 潭城 鲤城 榕城 煤城 煤城 花城 泉城 河城 春城 水城 江城 鹭城 鹅城 烟城 珠城 芜城 城市 漳州 重 ...
  • 古代吉祥图案寓意
    古代吉祥图案寓意 爱情是千古的话题,许多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带带相传.爱情忠贞.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子孙兴旺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 白头富贵:牡丹树上站着两只白头翁.牡丹寓意富贵,两只白头翁表示夫妻,寓意夫妻白头到老,富贵到头. 百子图:由一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