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 - 范文中心

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

09/13

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

一、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育人作用

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需要榜样的示范作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处高校校园的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都肩负着言传身教的重责,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学生的启迪,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对学生的示范。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教师要既教书又育人,管理人员要既管理又育人,后勤人员则要既服务又育人,我们要主动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关要求,加强师德建设,自觉做人际关系和谐、同事间彼此团结互助的表率,为高校学生团结互助精神培育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同时,我们应看到,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生内心对团队、对集体的认可与需求,这种认可与需求不是天然生成的。一方面,它需要引导,循循善诱地、孜孜不倦地引导。教育者应通过典型示范、提供帮助、说服教育等方式,把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荣辱观上来,使高校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和养成由外力作用转化为内功修炼。另一方面,它需要灌输,不间断地、理直气壮地灌输。教育者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寻求灌输方法的科学性、多样性,改进、完善灌输手段与途径,提高灌输的有效性。

二、积极完善教育载体建设

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也需要一个稳定的教育载体和实践平台。换句话说,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需要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通过集体的示范引导,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使团结互助成为一种自觉。在实行学年制的高校,以班级、院系为依托,坚持主题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层层深入,将团结互助精神教育贯穿于整个学制的始终,不断强化群体意识,确保班集体的教育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展现;当然,在完全实施弹性学分制与后勤社会化的高校,就应积极创建团结互助精神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如可以借助两课教学、校园网、广播台、学生社团、学生公寓等,努力探索团结互助精神教育进课堂、进网络、进电台、进社团、进公寓

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把团结互助精神渗透到校园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学生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念,从而自觉抵制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

三、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培育团结互助精神的人格基础。只有当人们处于和谐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才会乐于接受教育。然而,当代高校学生面临的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普遍增加,由此引发了不少的心理问题,进而就影响到高校学生彼此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关系的形成。因此,教育者应结合高校学生的思想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高校学生处理好个体成才与集体共进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并有意识地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通过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学知识讲座、人际交往训练、升学就业指导、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等形式,借助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手段,为高校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引导他们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确保高校学生在和谐集体中健康成长。

四、大力推进校园文化构建

校园文化是高校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格局更是培育高校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一个重要媒介。高校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思想为导向,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让校园的每一个宣传版块都体现出培育团结互助精神的重要意义,让校园的每一场文化活动都展现出团结互助精神的巨大魅力。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积极追求团队间、集体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追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良好互动状态。通过广泛开展以培育团结互助精神为主题的校园特色文化活动,建设起价值导向鲜明的班风、校风、教风、学风,使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调适、凝聚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营造出一个

和谐、团结、互助的校园环境。

总之,教育者、教育载体、校园文化等方面应形成一个多维体系,在高校学生团结互助精神培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使团结互助精神深入人心,成为高校学生的自觉选择,并使他们逐渐成长为综合素质高、群体意识强、协作能力好的社会“急需型”人才


相关内容

  •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方案
    峨堡学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实施方案 今年8月份是全州第36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全面.扎实的做好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展示广大师生团结进取.奋发拼搏的精神风貌,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共荣的良好校园氛围, ...
  • 培养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
    培养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抱成团"是最有力的进攻和防御的武器. 在大自然艰苦的环境中生存的斑马都讲求团队精神,那么,在企业日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今天,一个企业要想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要想处于持续的发展状态,团队精神是必不可 ...
  • 浅谈新时期港口的企业文化建设
    研讨会交流论文 浅谈新时期港口的企业文化建设 邳州港有限公司 蒋士华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由企业倡导,全体职工认同并为社会公众所理解的一 种群体意识,它是长期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能否形成蓬勃向 ...
  • 2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
    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 选择题 [201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2009年10月16日 晚在_________兰州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 宣布运动会开幕 ...
  • 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根基.整体设计与实践路径
    摘 要 和雅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和""雅"理念在教育世界的价值体现.它旨在促进学生的健全而自由发展,进而有效达成家校和谐互助与师生和谐共长.立足和雅校园文化建设,遵循"养心育人 ...
  • 学雷锋活动材料
    水磨小学"学雷锋"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水磨小学五年级是以"树德创新,团结和谐"为奋斗目标的班级体,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践行雷锋精神,以个人.小组.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在丰 ...
  • 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济南5月24日电(记者 张岩)今天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济南隆重开幕.姜异康代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姜大明主持会议. 中共山东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的议程是:一.听取和审查中共山东省第九届 ...
  • 临沂大学党课培训内容及思考题答案
    学生党课培训主要内容及思考题 第一讲 党的性质与党的指导思想 1.党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
  •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人教版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的反作用: 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特殊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与经济的 ...
  •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长征精神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长征精神 虹星桥镇中心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为大力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少 ...